基质效应的评估及如何避免基质效应的发生
互联网
临床生物化学分析中基质效应,已日益受到重视。最早是在酶活力测定中用人工制备的参考物质时发现。在酶法分析与免疫化学分析中,普遍存在的基质效应影响了定量测定的准确性。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的定义,“基质效应”(matrixeffect)是指:
①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其它成分对分析物测定值的影响;
②基质对分析方法准确测定分析物的能力的干扰。广义来说,基质效应也应包括已知的干扰物(胆红素、血红蛋白、抗坏血酸等干扰物),但目前只将基质效应限于生物材料中未知或未定性的物质或因素(如粘度、pH等)的影响。基质效应所致分析结果的偏差称为基质偏差(matrix bias)。用作校准物质或质控物,经过处理的混合血清,由于血清机制的理化性质在处理过程中的改变,在常规测定上往往出现基质偏差。基质偏差的出现也与分析系统(包括方法、试剂及所用仪器设备)有关,所以有人将基质效应定性为方法、材料与基质的特异性反应。
在基质效应的评估方法方面,通常认为测定新鲜(或冰冻)血清无基质效应,决定性方法或参考方法也无基质效应。参考访法与常规方法测定同一批新鲜血清的结果一致,表示这项常规方法没有方法误差,如有差异则代表常规方法的“校准偏差”(calibration bias)。
用参考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制备物(如室间质评样品)时往往得不一致结果,这种差异称作调查偏差(survey bias)。调查偏差与校准偏差之差即基质偏差。
减少基质效应的主要措施包括:
1、改进室间质评样品,使其作用更像新鲜人血清;
2、改进仪器设计及试剂组成;
3、选择方法及方法学参数,使其适应性更强,且容易掌握,对制备物(校准物、室间质评样品与质控物)基质的确切性质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