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质谱及其目的
互联网
质谱的定义
质谱,是一种分析方法,原理就是让带电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质荷比的大小顺序排列,打出相应的谱线。
待分析的样品分子在离子源中离化成具有不同质量的单电行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这些单电荷离子在加速电场中获得相同的动能并形成一束离子,进入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分析器中;其中离子束中速度较慢的离子通过电场后编转大,速度快的偏转小;在磁场中离子发生角速度矢量相反的偏转,即速度慢的离子依然偏转大,速度快的偏转小;当两个场的偏转作用彼此补偿时,它们的轨道便相交于一点。
与此同时,在磁场中还能发生质量的分离,这样就使具有同一质荷比而速度不同的离子聚焦在同一点上,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聚焦在不同的点上,其焦面接近于平面,在此处用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即可得到不同质荷比的谱线,即质谱。
质谱的目的
简单介绍一下:用质谱鉴定蛋白质,现在比较常用的有MALDI-TOF或ESI。一般是将目的蛋白用胰酶水解,使其裂解为以碱性氨基酸为C-末端的肽段,然后用质谱检测组成肽段的分子量,再与已有数据库中各蛋白质谱结果比对,从而鉴定蛋白质。
因此,质谱是一种特征谱,鉴定前提是你的蛋白是已知的。一级质谱不能直接测出氨基酸的序列。如果是做蛋白表达,那么应该是一种已知蛋白了,可以用质谱鉴定。
其实关于蛋白质质谱,有关参考书很多,介绍也很详细。可以查阅一下。向你推荐《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实验指南》(Proteins and Proteomics: A Laboratory Manual),科学出版社2003年的,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权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