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本科生如何高效率学习国外大牛编的教材?

互联网

4942

一切都源于一枚务实的90后工科小虾米所提的问题:

本科生如何高效率学习国外大牛编的教材呢(例如生化的Gene VII,物化的Atkins)?

1. 要求凭借此书快速构建起这门课的知识网络,不为应试,冗长的名词和图表(将来随手能查到)只做了解,以能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思路和方法,启发自己为最终目的。

2. 就物理化学生物来说,窃以为国外教材普遍优于国内教材。

3. 分是、否已经学习过中文教材两种情况。

4. 都说idea来源于paper,那么再去啃诺奖大牛写的教材对于从事科研意义大么,你认为国外教材值得一读的地方在哪?

PS:问题往大了说,脱离了应试教育,各位是如何多快好省的去啃书本的?

感谢各位答题的前辈,首先,我指的就是媒体学者批判妖魔化的“应试教育”,我以及我身边许多90一代的同学确实是应试教育下的可怜虫,被GPA左右了心智,要出国,要奖学金;我们这代觉得最坑爹的就是上高中以为大学就是自由求知的地方,没想到来了大学确发现是高中加强版。

就业如此严峻,也许是社会越来越不认可我们的本科教育,嫌弃我们这不行,那不够,于是我们被赶着考研,考研不考的专业就扔掉;身处在这种不知名的二三线小城市的不知名的本科,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并不差,他们体谅我们,上课就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可能考研要用到,复试要问到,要着重记忆,并且编在了那本外校绝不会看的教材里。

请原谅我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我们这些考研的先锋早早的就懂得了丛林法则,可是同样因为就业形势不好,现在名校的你们也加入考研大军,来抢我们的“饭碗”了。面临这日趋激烈的竞争,被越来越多的富二代、官二代甚至学二代称霸于前,效率高一些,我们的机会才能多一些,我们不想按部就班的接过父母的岗位、田地,我们尽力保护理想不被扭曲磨平,所以我们努力着。

刚从母校断奶,确实迷茫。我专业是化工,多快好省是嘴边常喊的口号。Gene VII目标是做了解,任务太重,考虑换前辈们推荐的教材或导读类。物化的是要做看家本领的,Atkins自然要精读整理。肺腑之言,非博人同情。学术界、工业界、商界……的前辈们,世界现在是你们的,但终将是我们的。

----------------大侠们各显神通----------------

理想主义

现在的学生资源是丰富了,急功近利的风气也很重。我觉得90后要说跟80后相比非要打标签说有什么特点那就是前者比较现实和精明,非常早就懂得为自己考虑和打算;80后这方面意识产生得晚些,而且经常理想主义作怪。如果你想“多快好省快速建立”什么东西,读外文书似乎不应该选Atkin这种大部头。不止这个,你问的四个问题我都觉得莫名奇妙,槽点太多。

1. 关于“知识网络”

不要先验的觉得知识有什么网络所以你一直去检验“我的知识成网络了没有”。学习的时候,或者写书的时候,老师备课的时候,重点在于传达概念。

知识的网络不是在这门课内形成的。一门课的知识跟其他课的知识形成网络跟你上这门课的时间相隔好多年,而且有很多这种联结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生课程(例如你的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知识形成“网络”是在你学理论有机化学的时候),肯定达不到你所要的“快速”。

什么是概念(concept)呢?我认为就是指在脑中建立正确和清晰的物理图像,更新你原本的原始的自然观。

例如自由能的观点,分子运动的观点,你要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观点,完全可以不这么看问题,但是物理化学这门学问偏好以这些观点看待问题,导致一系列研究方法都跟这些观点有关,课程和书本力图传达的就是这些。

2. 关于“快速”

不谈网络,就谈了解概念,想快是可以的,你应该选“Introduction to”(导论)或者“Essentials of”(基础)开头书,有时“Principles of”开头的书也可能是简单书(但有时可以是超级难的书),而不是一谈物理化学就Atkin一谈基因就Gene VIII。我当初要学genetics(不是genes),RH Tamarin的Principles of Genetics第六版,而且也不止看这一本书。

我自己读过就不敢小看,生物学的书哪怕是一本这么薄的书也充满了细节,更不要说厚书。当初看物理化学的时候更是看的中文书(韩德刚 高盘良),去图收馆番过几次Atkin的书和胡英的第四版以确认几个问题。

Atkin的书你拿过纸版吗?当时没有第八版,图书馆的好像是第三版和第五版的样子,部头跟一个字典差不多,不是用来给人天天抱着去教室的。我当时还看过很多书,都不是名声最响的厚书,而且经常是合上两门课的书。

例如细胞与分子生物学,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3rd, G Karp,解剖与生理,Essentials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 Martini and Bartholomew,这些书相当于把两门课合上了,特别是解剖与生理,合上之后比较容易看到全貌。

这也许才是“快速建立”什么东西所需要的。而且这些书的部头至少是合理地让你能像美国校园青春剧那样抱着书与众帅哥有说有笑地翩翩然地从寝室走进教室并在路上对心仪的女孩使眼色的那种主,而不是nerd到抱一本Gene VIII加一本Atkin到处晃悠被走过的女生讥笑。UPDATW:当然了,想到现在你们这代人是拿ipad去上课的,那就当我没说过吧。

3. 国内教材

与其说国外教材优于,不如说国内教材少于国外教材。国外教材读得不够多才感觉都优秀,引进到中国的都不会差到哪儿去(以前是这样,现在不知道了)。如果你论到Polymer,国外教材我所知道的差的占多数,来来去去就就是那几本大家说好。

只有像微积分、大学物理这种是人都要上的课,国外教材由于十分丰富市场竞争激烈而淘出了大量好的教材,而这些课往往又是我国受苏联模式影响比较重的课,传统不一样,你不习惯。

国内的老教材哪怕译自外文教材也多为苏联教材(但不乏经典!),新的有国人写的教材首先数量不够多,其次是国内教材市场不是一个很自由竞争的市场,很多学校是先收学生学费或书费然后统一发书,学生没有自行选择教材的自由,老师选择教材也多跟风,跟风这词很难听但其好处是全国各大高校使用这本书教学的经验比较丰富,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经验都有,供自己借鉴。

而且也由于中文教材少,你淘不出这么多优秀的出来,往往也就只能用那一本。固体物理学除了黄昆还有吗?更多的情况是,本科教学安排的课时是没办法达到你要复习考研的那种学习深度的。往往课时限制使得任何一本教材你都嫌厚。

只能挑那种不知道哪个二三线城市工学院出版的少学时教材来用。为什么就不能干脆没教材呢?因为做老师的已经考虑到学生上课是不听课的!如果一门课附上本教材,学生至少回去可以翻翻,连教材都没有,不听课的学生必挂。

你说老师会指定一本外文教材期望不想听课的学生回去翻吗。学生可能对一门课接触的唯一一本教材就是这本烂书,自然觉得中文没有好教材了。

4. 关于科研

我读本科的时候,大部分专业课都是我自己找的外文教材自学。因为感觉课程指定的(学校发的)中文教材太差。有的课老师是照着中文教材讲的,有的课是老师按自己的内容讲的。前一种课,如果不照着书来听课,复习就悲剧了;后一种课,不听课就悲剧了。可是我基本上都是上这门的课,我就自己看这门课的外文书。到期末,我从书中学到多少,就拿多少去考试,不管老师的重点。

我这么做没挂过课,但成绩当然是高不了的,都是六七十分。我这样的成绩GPA首先就达不到出国的标准,在校内也跟各种奖学金无缘。这就是代价。我当初这么做的收获,直到我现在从事科研工作了,才体现出来。如果我不做科研,而是去投入所谓的“职场”,那么我的大学将是一坨翔。

如果你要GPA想要奖学金想要出国,乖乖地按照游戏规则玩。出国读PhD的时候再捧着textbooks恶补吧。当然我能力低我就只能看到这种程度。确实有神人,又全独立自学,又超高GPA,又这个又那个,不谈那种情况。

科研的时候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要翻你以前看过的课,一种是要翻你没学过的课。前一种情况很依赖于你当初是看的哪本书,不太管书好还是不好。例如我现在要翻高分子物理的东西(主要是给别人讲解什么问题的时候)都习惯用何曼君绿色的那本。

事实上高分子物理外文教材我看得不少了,何曼君版也出新版了,但习惯改不了。所以,学生时代读书选的书很重要。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我还是会首先选择Introduction to、Essentials of或者Principles of这种书,不会去找那个领域中最著名的大部头。

因为我的目的是要获得新的观念,不在乎很完善的细节。所以,虽然我有Atkin的书、Genes VIII我也有电子版,但其实我实际因各种情况翻阅次数最多的书都是一些Introduction to的书。只有我真正研究的领域——流变学,我经常翻大部头,而且几乎现在能找到的流变学的书我都翻过,这是属于第三种情况。

5. 关于应试教育

我觉得我从来就没有应过试。我高中和初中学习的数理化,都是我真正相信了上面所说的东西,是在脑中建立了物理图像的。

而且我相信当年跟我一样的学生不少,课下经常订阅科幻世界,像个民科那样一边争论那种伽利略时代就搞定了的物理问题一边去饭堂打饭的,都不是应试教育的效果,只是他们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成绩也不差罢了。什么是应试教育的人?那就是“脱离了应试教育”之后就不知道怎么学习的人。

试想,都不用应试了,还想要“多快好省”地啃Atkin,是要急干嘛?现在很多高中生,包括很多本科生,不知道是给媒体宣传的还是怎么,深深地“心知肚明”自己的中学知识都是错的、假的、片面的、节选的、“应试”的,无非是为了考大学。

而他们之所以渴望大学,就是因为大学才有正确的、真的、“不应试”的全面的知识。这种刻板印象在学生当中之普遍,是我当了老师之后才吃惊的。所以就会产生问个正常的问题都要加一个“非应试”,似乎觉得以前高三的学习方法、心态、决心都要推倒重来。Sorry,学习就是要考试,就是要有老师出那么几题决定你该门课的成绩。成绩就是跟奖学金挂钩,跟GPA挂钩,跟你的前途挂钩。

你就是按老师步调听课,做作业,划书背重点才考高分。就算出来社会,仍然会有类似的东西缠着你。应付这些东西是伴随一个现代社会人整个职业生涯的。并没有一个为你的理想而设的标准,使得你只要放心地追逐你的理想,你的评价就自然也高。

你只能相信这些标准多多少少反映实际情况,你如果实际好,你至少能及格。但是你想拼高分,你就不光只靠实际好。这是理想多一点和功利多一点的问题,“应试”这词至少没反映本质。

看评分

好书一看评分就知道了,大家推荐的基本就是好书,另外可以查查诸如MIT,Stanford上课都用什么教材,这个一搜就有。虽然很多人推荐我看《Gene VIII》,但是我始终没有看完,没想到两三年光景《Gene X》都出来了。

至今完全啃完的一部书就是非常基础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了,看这本书之前我用了将近一个月先把MIT的open course看了三遍(也是因为当时面试需要,三遍只包括部分比较难懂的课程),然后回头看书,就会很轻松(或者基本没必要看书)。

讲课者也就是书的作者之一是MIT的prof. Charles Leiserson。我仔细读的两个章节包括dynamic programming 和 NP-complete部分。因为课上说的内容不够。从“高效”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更推荐大家去听大牛们讲课而不是看书。

而“高效率地读书”,我的感触就是按部就班,打好基础,课后习题一定要做,当然这是我对计算机和数学类的书的感觉,生物方面的知识我学的不精。

至于open course我看得就比较多了,包括《Financial Market》《Positive Psychology》在内的一系列科普课程,现在正在看的open course是《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同时配套的也是一本大部头的书,讲课者也就是书的作者是MIT的prof. Gilbert Strang,他还写了本书叫做《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这本书是没有视频的,可能需要啃一啃。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赶上了open course的普及,可以得到大拿们的真传,自身提升的速度也非常明显,不用再去死啃教材。只说经验,不做总结,不知道答得对不对题。

寻找适合自己的

既然出现基因了,那么推测题主是学生物的或者化学类的?如果是这样,国外大牛的书不一定适合你。经典教材讲解确实详细清晰,但是,内容庞杂也是不争的事实。你如果只是打一个通识的基础,没必要啃大部头经典教材。如果你想就某一专业深入研习,那么,大部头经典才是对你真正有用的。

针对你第一点要求,快速构建知识网络,不为应试,最快的方式,是大纲,以及根据大纲将知识点图标化列出。其实这个要求反而是利用应试的方法去做最有效率,效果也非常突出。

做到这一步,经典教材本身不是最好的,反而是经典教材配套的简本+习题集。名词图表什么的,经过这一步,根本轮不到将来查找什么的,本身就能牢牢掌握。经过这步,核心概念能够掌握,思路方法和启发,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快速构建网络,说到底是应试。

在上述应试的基础上,通读经典教材本身,细化细节,甚至重复一些经典的实验,对这门学科的思路和方法才会有所裨益。这个阶段,一定量的习题训练是必要的。作为基础训练的一部分,习题+实验,是建立对这门学科的感性认识的基础。

这个阶段可能会有一些启发和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大部分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磨练。进入第三步,进入研究场所,跟着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学习研究过程,从选题立项开始一直到文章成文,或者做出了产品的原型。完整的经过这个阶段,才可以说,你的第一个目的,100%的达成。

你的第二点,国外教材普遍优于国内教材,这句话印象流了。国外的教材里面坑爹的也有不少(比如诺贝尔奖得主沃森的好几本书,问题都很大,错误也很多,强烈鄙视),也会有某经典教材不入法眼的情况出现,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选择经典教材,往往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权威性和可信度,严谨性都能有所保证,同时,网上相关的资源很多,容易深入学习。学习过中文教材,对于英文教材的学习,会是很好的帮助。

国内的优秀教材,很多地方参考了国外的经典教材,可以对照着学习,这样非常有好处。推荐对应的:国内沈同《生化》对应国外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国内北师大三大牛人编的《细胞生物学》对应国外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Bruce Alberts编)。好的Idea源自哪里?源自你的原来的知识构架+实验的实践认知+前沿信息的掌握(paper)+切实的需求。

最后针对题主的最后一问。多快好省的路子,根本不存在,就算是偷懒的应试,也没有多快好省的路子。

做习题

本科时没有读过国外大部头,但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很羡慕现在这些年轻人现在有这么多资源可以获取,这说明我们这十几年还是有长足的进步的,哈哈~Gene VIII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没有看过。

但手头上有 Atkins 的《物理化学》,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说,如果想要“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思路和方法”,最有效率的莫过于在读过一本好教材的基础上做足够多的习题。反正我认为不做题就掌握那些XX纯粹是瞎扯淡,不靠谱,出去吹吹牛还行,谈不上理解。我不知道有没有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达到上面这些要求,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

1. 再返回头来说物理化学吧,其实我认为国内很多物理化学教材是很不错的,比如傅献彩、韩德刚、范崇政等等,所谓快速构建,掌握核心这些教材都挺合适,当然要有配上习题集和答案,很久没学过物化了,不知道最近有没有好的习题集出来。

另外,《物理化学》这门科目还有个学法,就是从热力学开始,比如读 Chandler的“Introduction to modern statistical mechanics” 的前几章入门,热力学理解后基本上物理化学里面就不应该存在太大困难了。另外,教材只是教材,帮助你去理解这门学科的框架、思路及熟悉必要的技巧的,把“启发自己”也作为一条标准未免强人所难。另外作为被启发的对象,自己总要有些积淀才能被启发起来啊。。

2. 赞同你说的物理、化学方面国外教材普遍优于国内教材,至少我读过的是这样。

3. 个人感觉学过中文教材一般会有帮助,也就是正面的影响,即便那本中文教材真的很烂。因为烂书也是有烂的理由的,总有地方你会感觉不对劲,然后多想。。。然后某一天突然想通了或者看到某个地方有更好的描述就恍然大明白了。这是一条自虐的路,但有时候你不走弯路是根本理解不到那个深度。

4. paper 是 paper,教材是教材,各司其职,虽然在某些时候他们功能上或许有些overlap,但还是有各自的工作范围。还没有开始或刚开始进行科研的学生总有怕漏掉某个重要的 idea 的担心,或许会吧。但科研最重要的不是说有什么idea,而是能不能、怎样把某个 idea 实现。

或许在这个圈子里 (普通的)idea 是最不值钱的,过硬的执行力反而是短板。至于重要的 idea,应该不是读几本教材和几篇paper就能得到的,除去个人资质、努力和经历,运气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我认为无论处于哪个阶段,读一本好的教材都是有帮助的,问题在于投入与产出相比值不值。另外做科研和写书这是两种工作,诺奖大牛写书未必好,写书好的科研成果未必牛,即便是牛人+好书,你能不能读懂还是两码事。

5.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我应该算是脱离应试教育了,虽然当年有考试的时候也没有真正为了考试去学某些东西。。关于 多、快、好、省四字真言,很惭愧,我只能勉勉强强做到“好”,读自己知道的最好(合适)的书,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理解。怎么去读书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情,跟性格、知识架构、目的啥的都有关系,我说的只是我目前实践起来最合适的一种。

静心研读

从提问来看,你应该是在国内念本科。这个想法有远见,应该好好鼓励一下。来回答你的问题

1. “快速、核心” 不知道你对经典书籍的看法是什么

我觉得这类书倘若读好,必然要花费不少精力。

快速、核心的读法要求对该领域已经有不少了解,以温故知新的态度或者寻求启发的态度来读的。

我对读书的建议是尽量把知识结合实际,比如你是学生物物理的就将其应用到实验中;

学计算机的就编出来,学经济金融的就去投资实践,intern什么的都是很有帮助的。

教科书中的内容可以在实际中应用出各种花样来,所以你有实践后会发现实际的和教科书所讲大有不同,只是灵魂的东西是一样的;

2. 各学科的教科书普遍是国外教材优;他们的逻辑和结构一般都较好。

3. 学过中文书籍后还要把着眼点放在有些定义和术语的来源上,原版的会很自然。比如期货一词英文叫future,你读原版教材很容易理解其源义;翻译后的“期货”略显高深。

4. 读教材是为了系统学习一个已知领域,读paper是为了研究一个尚在探索的领域,诸如了解研究方向,进展,和方法论。这两者区别很大,联系较小,并不是说你读了诺奖获得者写的教科书就是在往精通他的研究领域上迈进了一步。最后一点建议:你若悉心研究,需静心研读;你若不想在学术界发展,更要注重结合实际,各种corp项目和intern会对你很有帮助。


英文维基
快速、系统、非应试?你的最优选项:英文维基。
 
以问题为导向
idea虽然来源于paper,但仍然需要对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思考,所以当然需要学习一定的教材。其实到了真正做科研,做一个很细的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解决方法书上根本没有,很有可能别人也没有做过,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得先把相关类似的书本上的东西先搞明白了,而且很多问题还是能在教科书上找到原型的,只是具体的细节有差异,比如你做的尺度是纳米层次的,书上的理论在讨论时是宏观的等等,然后再看类似的文章。我想这也是教科书对科研的启发作用。我遇到过一个问题,涉及到化学势,自由能垒,过渡态这些概念,哪一个不是书本上的,可是问题是研究的对象的尺度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如果不去找书本好好理解,问题是没法解决的。还有一个问题是,科研时基本上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即遇到什么不会的,只去查书本中相关的部分和章节,不会再抱着整本书从头去看,当时也找过Atkins的物理化学的某些章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
生物不了解,Atkins的物化真心是好书,就拿这本书说事吧。

1.  这本书就适合静下心慢慢看,好处就在于知识点诠释得很清楚,条理明晰,打基础极佳。“冗长的名词和图表将来能顺手查到”这种想法……这本书里真没有什么不值得记入脑海的知识。这本书跟题主所说的“快速”的急功近利是完全相反的理念。读paper快可以是美德,读这种第一本的基础教材都要快,那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2.  国外教材普遍优于国内教材是事实,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经典教材是久经考验,在国外教材巨贵无比学生普遍收二手书的市场行情下,很多都再版多次…… 不要田忌赛马好么-_-b

3.  如果一开始就决定学外文教材,完全没有任何必要把中文版先念一遍。搞本中文版在手边,当学外文教材的参考倒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已经学过了中文版的教材,把同样内容的外文版再学一遍效率很低。不如去找其他的侧重点不同的经典教材看。

4.  所谓ideas来源于paper,是因为大家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样的ideas源自别人的成果,更源于自己的厚积薄发。你要能在一篇文章里,看出来作者本人都没能发现的突破口和亮点,那就需要相当扎实的基础和洞察力。就这个意义上说,读这种书是这样的基础的第一步,更加不可能“快速”了。另外说一下我个人对科研的理解:如果有精力,书自然是读得越多越好,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大学本科的时候,应该跟随诸如Atkins的物化这样系统的、详细的、条理清晰的课程,扎实的打好学科基础。你真的不需要学得特别深,更加不需要什么书都看一遍。因为PhD的课题非常窄,正如那张著名的圆圈顶出一个小凸点的漫画一样。PhD时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发现自己缺什么知识再有针对性的看什么书。而绝对不是说我在本科时候把能读的书都读一遍,建立一个牛逼哄哄的知识库——这个想法很好,但你真的做不到。

简单的说,你需要建立一个知识“索引”,而不是所谓的知识“网络”,这样你才能在发现自己缺什么知识的时候,精确的定位自己学习的方向和方法。同时,你还需要一个扎实的知识“土壤”,这就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广泛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这样你不管在哪个知识点上,都可以容易的种出点花花草草甚至参天大树来。对科研有兴趣就早点进实验室,跟教授多套套近乎,实验室里很多事本科生都能干的。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坚持
亲身经历,源于上学期去台湾交换了半年,教材全英,读的是资讯工程或者说软件工程啦。第一次测试拿了30+分/100满分....很紧张= = 于是决定每个星期有空就去认真看看书。这里举例用的是"Computer Networking""机率统计"教材。

首先明确国外教材的好处:
1.  更新快 经常国外出到lv6了..,国内翻译到lv3.,不够新 跟不上主流脚步。
2.  全英文 多接触名词 有利于阅读各种document,读it都懂的。
3.  有完整读过一本全英教材的经验,以后应付各种阅读都不是问题了,因为他知识简单、烦躁、需要耐心、读的过程是一种积累。

那我就提出建议好了:
1.  请坚持,有这样的想法的人不在小数,读完的人绝对不多,比如我当时之所以那么认真去读...是因为麻麻说交换成绩很重要啊,不要去丢人啊,分数不高咋拿奖学金啊,第一次考试这么差不好意思啊...于是我就决定了..尼玛一定要看完 = =
2.  老老实实在图书馆带上电脑,图书馆的氛围之所以好,是因为你不好意思用手机之类的东西分神,就是不好意思!!电脑是帮助你快速用字典查生词,比如一开始我读"网络工程"这本书,连protocol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当然第一章查完之后,不懂就写下来,到了后面就不用查了,因为记住一辈子了...电脑的好处在于查询比手机快多了,所以你需要电脑的帮助,可以使你读书很流畅的继续下去...
3.  请做课后的练习,特指数学类教材...曾经我觉得 课后的练习题啧啧啧 不屑于做...那个学期因为很认真,所以老老实实去做了,发现还蛮不错的,看完全部内容,做做练习题,不懂找回对应的公式重新看到底是哪里不懂,艾玛 一下子记得high认真= = 果然做人是不能眼高手低的,需要有一个左右夹一下的过程,才能更加牢固。
4.  学过没学过中文教材都不是关键,你能确保能看着目录理清一次思路吗,不怎么能吧..多读有益,毕竟大学就是为了读书的,以后再也没有空闲的时间了,再次互勉。
 
抓住重点
我所学的2+2专业要求我们在国内的两年学习英文教材并全英授课,专业为计算机科学。

1.  国外的数学和计算机的教材,包括我们所修的一门普通物理学都是相当的大块头。要说快速建立对整本书的理解或者说是整个书所阐述的知识体系的理解我觉得不太容易。但是我所读到的一些教材 (例如Kenneth H.Rosen 的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知识体系的逻辑性都比较强,甚至在prof.的指导下通读一下目录都有助于了解你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框架,这也是我觉得最需要把握的一点。有时候我常常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章节,为什么在这里出现?下面这些章节跟这个章节的关系是什么?这个章节的内容在这个课程中占据怎样的重要性?这样思考可以避免在细枝末节上花时间。国外的一些教材有个特点就是,它经常把读者视作,呃,比较逻辑无能的人。简而言之,废话还是有不少,如果有时间的压力,不如跳过那些。

2.  关于教材的好坏我想不能一概而论。物理化学我不太了解,单就数学和计算机的教材来看,应该说参差不齐,但是通过影印版或者引进版进入到大陆市场的基本都是筛选过的教材,但是使用效果也是因人而异。比如我们上学期学的复变函数及应用(James Ward Brown)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实在有点反人类…… 可能是我自己不太适应这种好几个章节都只用一个例子然后不断需要你翻倒graphxxx去回看前面的例子的情况。当然,大多数经典教材还是绝对秒杀国内同内容的通用教材。推荐楼主咨询一下老师,挑经典的看。

3.  关于对照的中文教材。我个人在2年学习过程中基本没有买中文教材作为对照,一来我觉得需要适应英文的思维,二来也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英文的思维并不难懂,反倒是如果翻译差劲会使人非常痛苦。但如果学过对应的中文教材可以有一些对照,做到心里有数。但个人认为是否学过中文教材并无大碍。关键是,不能养成看了英文语句,进入大脑以后还需要翻译出来的习惯,而是需要真正以英文的思路去了解作者的意图。这个适应过程挺快的,只要读者的英文有一定水准,而且,不要抵触大片英文。

4.  最值得读的,我认为是,就像第一点说的,作者提到的以及自己梳理出来的内容之间的逻辑。具体到数学和计算机学科,我觉得老外的一些定理证明非常漂亮,尽管有时比较冗长。
 
兴趣推动
垃圾海本的小朋友表示,在哪上大学都是国内高中的加强版。想读研,对不起GPA research。想工作,intern 想干嘛都得围着GPA转。但是你对学科的兴趣必须有。否则你就是GPA下面的奴隶。国内的书没看过几本,但是看过的那些,我的个人感觉是很多东西不知道怎么来的,直接就一个公式上来。当然很多国外的书废话也很多。好的教材是你拿到手里就觉得非常舒服,看的舒服的。能看进去就行,当然跟你现在学的东西要有对照。其实经典教材很多写的很垃圾。图灵奖的一个大神说过,书写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书是第一本。差一点没关系,只要内容到了就行。公开课,其实个人觉得很浪费时间。有能力自己看书,公开课就没多大意义。课本不能代替paper。这个前辈们说的很清楚了。paper大多都是前沿,课本一般都是这个领域已经成为被证明的东西才会出书。英文的paper 的citation很重要,从一个能走到另外有关的一堆有用的paper。另外吐槽一下,追求快多全。每次这么想的时候,都会鄙视一下自己。受兴趣推动,才会快乐。竞争不竞争的,看自己心态。望与君共勉。
 
先看目录
1.  建议先看目录。“快速”和“吃透”难两全,目录能帮助你快速摸清框架,并通常能对研究方向有所启发。在目录中看到感情去的内容就翻到对应的章目去看,同时也可以根据章目内的具体内容判断一本书是否合你心意。

2.  窃也以为总体来说国外教材优于国内教材。

3.  专业书没有读过中文教材,所以“2”中的“窃以为”其实没什么说服力。

4.  教材对从事科研的意义是在于打造你的知识网,知道什么是现有的研究,什么是尚未被开发的领域,并同时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基础。个人认为,idea是来自于你读书过程中接触到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点,然后dig into it,就是你的研究。
 
忌丢了西瓜捡芝麻
1L孙君答得很好了,说下自己的小小见解吧。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不同吧。应物、土木、数学、生物、地质、计算机等等各个国内教材相较于国外教材"新"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就本人所学地质而言,国外大学所用教材较于国内就开放的多,而非局限在特定的教材范围内。国内无非就是「石油工业出版社」和「地资出版社」的一些老旧教材被"换个封面"罢了(内容、插图稍微变动,但很少有新内容),我们老师也是在说国内教材停留在80、90年代的水平(我这里指的是自己专业)。所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所需知识的不同再看是否需要国外教材强化自己。但是,专业知识的发展速度远不是教材所能赶上的(国外亦然),这就要看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求知欲了。关注专业技术的发展情况,搜集新内容的文献论文资料。通过学习国外教材提高专业英语也是不错的,前提是把国内所学掌握好,别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实践
就自已看国外计算机教材的一点感触:

1.  国外并不是所有教材都是好的,最好能选择国外经典而又被多高校采纳的教材作为读本。

2.  要高效率看懂国外教材,首当其冲的即是需 对相关专业术语 熟悉,如果都懂了,看教材就轻松多了。

3.  国外很多教材强调的是实验,所以看教材同时要注意实践,这样才能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已有。
 
习题
建议翻墙上google去搜国外大学的syllabus。然后按照syllabus上面一周一周的进度安排时间和内容。教科书该读的部分一定要读,不然跳着读,一知半解跟没读也没什么区别。但是一本教科书里并不是每一章都有用,每一章都重要,每一章对你来说都有意义。我不是读科学学科的,但是也上过类似的core. 我上过一些商科的和社会学科的课,教授本人就是教科书编写者,即使他们也不会要求一本书我们每章都掌握。国外有些教科书是一本两学期通用,学习顺序上老师会做调整,因为有些章节合在一起学更直观。一般教授的syllabus上都有书后习题作业,看一下哪些被留成作业就知道每一章节哪些是重点。但是习题要注意版本问题。
 
不走捷径
肤浅的认为,最好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老实读那些大部头,作者能写出来,你也可以读。读之前,先挑一下,读大家认为好的书。
 
寻找自己的菜
我反对那种认为国外教材都是经典,国内教材都是垃圾的看法。国内的教材受苏联影响比较多,大多写起来比较严肃,难度梯度掌握得不好,不适合学生自学。被通常当做大多学校教材的书,其实写的很差,有些简明教程,看完之后距离真正掌握这门课还差很多,有些教材过分中国化,争取涉及到每个方面,但都讲的很平庸,其实这类教材是教师讲课时给学生的一个参照而已。国内也有很多好教材,多买几本互相参照就能达到很好的自学效果。至于国外教材,那些经典的著作几乎都是大部头,但讲解的确比较详细清晰。可我不认为初学就一定要啃这些厚厚的书本,有时候反倒读不下去、抓不住重点。我的方法还是,找一本自己看着舒服的书,以此为线索,再找来其他书做参考。大家公认的经典并不一定适合你自己。
 
多本教材参考着看
图书馆能拿到的书都看一下,先看前面的前沿,简介之类的,自己分析那本可能比较好,或者看网上怎么推荐,选一本开始看,同时参考着看其他教材,久了就知道那本好了。我建议还是不要局限于哪本最好,相互参考着看比较好,哪本比较容易理解看哪本。另外对于国外教材本人其实不太喜欢,写得是详细,但感觉太冗长了,而且有时候内容深度还没国内的深,而且因为翻译成汉语,插图排版有时候不方便看。多本教材参考着看,我觉得可以解决晦涩难懂的问题。
 
中西交汇
随便说说,大牛的教材不太清楚,说说一般的。国外教材说的都很详细,能很容易看懂,不像国内的教材有些地方说的非常晦涩,还有的把重要推论作为习题,我觉得可以在学国内教材的同时参考国外教材。
 
忌贪多
我的建议是,白天照常实验、上课。晚上快睡觉前读一段。多准备基本经典,想看哪个拿哪个,别贪多也别着急。这种经典教材基本都是侃侃而谈,事无巨细,适合打基础,但没法突击学习。
 
对上思路
国外牛人的教材编的好多了,基本上不会出错,逻辑也更严密。读他们的教材,一旦思路对上了,会学得非常快的。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