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感染过程的临床表现

互联网

2316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决定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是定植下来,并繁殖复制,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学改变。感染过程可有下列几种不同的表现。

一、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人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1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清除(霍乱弧菌),也可以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清除。

二、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人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对于大多数传染病而言,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发生的数量远远超过显性感染(10倍以上)。隐性感染过程结束以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消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称为健康携带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等。

三、显性感染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措病原体侵人人体后,不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

在大多数感染性疾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在少数感染性疾病中(如麻疹、天花),大部分感染者表现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而感染者获得巩固免疫(如伤寒),不易再受感染。

但有些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的感染者其病后免疫并不巩固,容易再次感染发病。小部分显性感染者则转变为病原携带者,称为恢复期携带者。

四、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于显性或隐性感染之后可分为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为潜伏期携带者;按其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6个月以下或以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无临床症状而又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感染性疾病中,如伤寒、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并非所有感染性疾病都有病原携带者,如麻疹和流行性感冒,病原携带者极为罕见。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若机体免疫功能可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完全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在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但并不是每种感染性疾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上述感染的5种表现形式在不同感染性疾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而且最容易被识别。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