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美国留学博士后谈载体构建心得

生物学霸

1617

这两年在美帝净做克隆实验了,专家不敢说,但是熟能生巧,确实积累了不少经验。我把经验写下来,希望大家少绕点弯路。

俗话说用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做构建之前先找好工具,这样起的效果事半功倍。

这里说个笑话,我们系有个新 PHD 学生,是个印度女孩,很聪明很刻苦,她所在的实验室也很好,不过除了她之外包括老板在内都是生物物理背景的,以前一个生物 POSTDOC 在的时候还好,这个 POSTDOC 一走,整个实验室对分生就只有一个粗浅的概念,这个女孩就想把一个质粒上的基因插到另一个质粒上去,要是我就先查查有没有合适的酶切位点,要没有就改造一下质粒一切搞定,这女孩她不懂啊(要命的是她老板固然牛,对这方面也不懂),自己辛辛苦苦设计了 PCR 引物去做 PCR,P 了将近 5 K 的产物去测序,结果测的结果中间有个 MUTATION,要懂行的就找找酶切位点,从原来的替换上去,然后测这下这段就行。她呢,又送去了若干了质粒一个接一个的测,一个测序反应这边是 八美元,一个质粒测下来就是 40 美元,她光测序就要花好几百美元。

这件事教育我们准备工作是多么重要。

这里推荐大家两个工具,一个都知道的 PRIMER 5.0 。另一个工具极强大,也不知道国内流行不,叫 lasergene,包括设计引物到构建图谱一应俱全,图谱非常漂亮,而且分析酶切位点等等超牛。

2. PCR

如果没有现成的质粒可供酶切,PCR 是最理想也是最方便的策略。

如何设计引物?

首先,看懂质粒图谱。

拿大家比较熟悉的 PEGFP-C1 和 PEGFP-N1 做例子。想用 N1 质粒,设计引物就得把下游引物上的终止密码子去掉,不要辛辛苦苦的一路做下来结果根本不表达融合蛋白,你就死了。C1 质粒,注意 frame,要是移码了,你也死了。而且 PEGFP 系列有 1、2、3,要弄清楚别弄窜了。

一句话,要看懂你的图谱!再多一句,PEGFP 的 Xba 1 和 Bcl 1 位点不能用。

注意在设计酶切位点的时候要加保护碱基(如果用 T 载体可以不用在意)。酶切位点设计也有一定的讲究,我的原则是,能用粘端就用粘端,实在不能用的就用只好用一些常用的平端酶,如 EcoRV 和 SNAB 1 之类,要是以后还有别的用处就多加点酶切位点,我曾一口气在引物上加了五个酶切位点以防以后要用到,注意计算 TM 的时候要减去这些不 match 的序列,或者选用 touch-up 策略。

除了酶切位点,还要注意 KOZAK 序列的问题,很多质粒没有提供 KOZAK 序列,这要在设计的时候直接在引物上加好。

GENE OVERLAP 也比较有用,比方说加个 FLAG 片段,HIS 片段,2 A 序列之类的,直接设计三引物 OVERLAP 一下就可以,省得还要再多构建一步,这些都是设计引物时候就要考虑好的。

引物长一点不要紧(我最喜欢两步法了),尤其是对 GC 高的序列。有时候引物不长 PCR 根本不出结果,注意如果 GC 比较高,这个时候 GENE OVERLAP 就不要做了,很麻烦,克隆很难挑。

没有合适的酶切位点?

很简单,用同尾酶策略,比方说 Bgl2 和 BamH1,Nhe1 和 spe1,Xho1 和 Sal1(注意连上了切不下来),实在不行就平端吧,只要不超过 4 KB,平端酶连接也不那么难。

如何选择 Taq 酶?

选择 Taq 酶也很关键,首先,高保真(High fidelity)这是必须的,我在国内常用 LA KIT,可这边忑贵,只好用(美)国货。常用的是 pfu,phusion 和 pfx。

PFX50 保真性应该是目前最高的,是普通 Taq 的 50 倍,对一般基因绝无问题(我同事 4.5 K PCR 产物,居然一个突变都没有),但是对比较难 PCR 的高 GC 或者位点比较难做 PCR 的基因(基因组为模板)就明显不行了。

pfu(安捷伦)保真性没有 pfx50 高,但是能力很强,略贵点。phusion 虽不贵,但是这个酶很怪异,每次用都要把 annealing 温度调高好几度,否则就出杂带。

个人觉得 NEB 内切酶绝对是 NO.1,但是 Taq 就不如 Invitrogen 了。如果实验室有钱,直接买 Invitrogen 的 spuermix,什么都混好了,连 ddH2O 都搞定。只要直接向里加模版和引物就 OK,每次我要拿漂亮的结果都用 supermix。

还是那句话,读说明书。同是高保真 Taq 酶,iproof 要求 98 度起始 1 min,pfx 就要求 95 起始 2 min,延伸有的是 72,有的是 68,有的要加 1 μL,有的加 0.5,有的 TM 要低五度,有的高三度,这些必须要读说明书,读且仔细读,这是拿到任何试剂都要做的第一步。

如果基因太难 PCR,怎么办?

首先,DMSO 是好物,好到甚至 FISHER 的 phusion 就直接写上了 DMSO 这项,注意 3%-6%,太高 Taq 酶活性就不行了。如果 GC 太高而且片段过长的话,DMSO 也不行,GC 低的不推荐。

我做个过一个 2.8 k,GC 比高达 92% 的基因 PCR,一共做了两周。从保真性最强的 pfx 50 到普通的 promega 2xGO Taq 都试过,什么 DMSO,甘油,Biorad 的 iproof with high GC Buffer, NEB one Taq 2x Taq High GC(还带 Enhancer 的),TAKARA 的 LA 都试过,都不行。要么不出带,要么就是乱七八糟的带一起来,头晕脑涨的我都打算抹平策略了,后来从别的实验室弄来一个 clontech 的 2 GC rich kit,一次搞定。

强烈推荐这个 kit,太牛了,在别家都缴械的时候,它一锤定音。不过价格也比别家都牛,10 次反应就 130 美元,其实实验室大可以备一个,就是防备超高 GC 又长的片段。不过这个 kit 非高保真,送了三个克隆测序,各在不同部位有突变。于是我就从 A 克隆切一段接到 B 克隆上,又从 C 克隆切一段接 B 克隆上。问题是 GC 比太高测序也很困难,正常 GC 能测 1 K 左右,到了 High GC 就能测个五六百,这时要多准备些引物。

PCR 产物的纯化

如果带很单一,又强,直接 PCR 产物纯化就可以。如果有杂带,但目的带也很强,跑胶,目的带切胶回收。回收这里也有个瓶颈,就是回收率的问题,我试过很多家的 kit,promega 的 GEL 回收试剂盒效率和价格都很合适,推荐这个。

关于 T 载体,我在国内的时候是必用的,到了美帝反倒一次没用过。这边比较流行直接用 PCR 产物切,就是回收完了直接切上,回收后然后连接,这又回到了最开始设计,要加保护碱基。这个策略好处就是免除了 T 载体这步,直接插入目的载体,存在的问题就是处于盲做状态,还要加保护碱基。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文章作者:丁香园论坛常驻战友 shirley951951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