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真难啊!浙江农科院博士的一箱有毒实验材料被村民盗走,还差点被误食......
近日,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失窃案」悄然爬上了微博的热搜,浙江省农科院的黄姓博士报警称一箱毒蚂蚁被偷,箱子里还有形似火腿肠的「毒诱饵」。图片来源:微博
所幸,此事并未引起严重后果,警方在查询了监控录像后,迅速锁定了可能的嫌疑人,并在村民的家中找到了不见的采集箱。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尽管装有毒蚂蚁的瓶子没有被打开,但添加了多种化学添加剂的监测诱饵已经被放进冰箱之中,据村民称,监测诱饵看着像火腿肠,打算给孙子吃。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对此,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了不解和疑惑,认为村民「捡箱子」的行为有待商榷,而一部分的网友认为黄博士应当做好有毒物品的标识。的确,搞科研确实不容易,材料被盗,数据遗失时有发生,要是碰上即将收获胜利果实,却因为实验材料被盗,无奈延毕,则更让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对于实验材料被盗这件事,搞农学的胖友想必最有发言权,科研作物被当成普通农作物偷摘的案例在近年来屡有发生。- 2003 年,北京农林科学院便发生了著名的「农民工偷摘天价葡萄」事件,据称,这些葡萄是林果所投资 40 万元,历经 10 年培育研制的新品种,一共种植 110 株, 4 民工偷摘了其中 20 株果实,导致整个研究链断裂;
- 2015 年,武汉市林业果树科研所实验田中种植的 10 多棵黑色柿子被路人采摘一空,据栽培人宿博士称,其进行了三年的实验研究无功而返;
- 2016 年,湖南农业大学的一位博士生研究的油菜花被来校参观的游客们偷摘,导致该博士不得不延期毕业;
- 2016 年,南京林业大学的一位博士生栽种的实验树苗被盗,甚至无法完成毕业论文,面临可能无法毕业的囧事;
- 2018 年,湖南农业大学位于浏阳县的实习基地的大批实验玉米被盗,导致部分学生毕业成难题…
图片来源:微博
造成科研农作物屡屡被盗的主要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那就是两个字:能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普通农民很难将商品作物与科研作物区分开,只是单纯想把科研作物拿回去当成粮食吃,摘了学生的农作物怎么能叫偷呢,这叫为了果腹而奋斗。一个品种的培育,少则三四年,多则二三十年,如果科研成果被当成普通作物摘走甚至食用,多年的心血也就前功尽弃了。有人肯定会说,地里的作物有被盗的风险,那实验室里的材料总归安全吧?对于科研狗而言,除了人祸,还有 「猫祸」,以及让人预料不到的「天灾」。此前,一件关于猫主子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在微博上流传,由于实验室人员离开后未紧闭门窗,导致一只野猫闯入实验室,把一位同学培养一年多的毕设用鱼给吃了,最后该同学不得不更改课题。图片来源:微博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科研狗们造成的打击更不必说,不少同学在返校后,看到自己死伤惨重的实验材料,心里或许都萌生过放弃的念头吧。
然而,比起实验室进了野猫、疫情导致材料损失,实验室起火、爆炸等「天灾」发生的次数或许更加频繁。- 2019 年,南京工业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火灾烧毁 3 楼热处理实验室内办公物品,并通过外延通风管道引燃 5 楼楼顶风机及杂物;
图片来源:微博
- 2018 年,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 2 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过火面积约 60 平米,并造成了参与试验的学生 2 名博士 1 名硕士死亡;
图片来源:微博
实验室都没了,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还在的可能性那基本就微乎其微了,幸运的或者还有备份一些数据,不幸的同学就只能从头来过。科研路上九九八十一难,总有奇葩的原因可以让科研狗毕不了业,面对诸多磨难,咱们又该怎么办呢?虽然我们躲不过「天灾」,但是面对「人祸」,科研同仁们的办法可谓是丰富多彩。图片来源:知乎
有网友曾在某乎上提问,科研工作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实验材料不被偷?其中许多回答不禁让人啼笑皆非。但是,这些看似搞笑的答案背后,透露的其实是科研人员对科研意外影响毕业的无奈与担心。科研不易,学生叹气,敢问大家有啥妙计,能让实验材料从此不再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