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嘌呤霉素肾病动物模型

相关实验:微小病变性肾病动物模型

别名:animal models of puromycin nephropathy

最新修订时间:

简介

该模型于 1955 年由 Frenk 等建立,其病理特征类似于人类微小病变性肾病。

原理

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是嘌呤霉素直接损伤肾小球上皮细胞,使其细胞骨架、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表面整合素、硫酸化蛋白聚糖等物质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并使肾小球固有细胞产生和释放氧自由基而破坏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功能降低,大量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发生大量蛋白尿。

用途

用于模拟人类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的研究。

材料与仪器

实验对象:


① 大鼠。


实验试剂:


① 嘌呤霉素。

步骤

嘌呤霉素肾病动物模型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A. 嘌呤霉素 1.5 mg/100 g 给大鼠作皮下注射,每天 1 次,连续 8~12 天,亦可以用 10 mg/100 g 剂量的嘌呤霉素给大鼠作单次腹腔注射。

一般于首次注射后第 6 天开始,尿蛋白逐渐增加,第 13 天时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第 4 周左右尿蛋白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

在蛋白尿高峰期,可有全身水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脏病理的阳性表现主要是透射电镜下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普通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一般为阴性。

注意事项

周期短、成功率高,但是动物死亡率较高,有报道高达35%。

来源:丁香实验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