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打粑技术是建立在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 E S 细胞) 和同源重组基础上的定点改变物种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首先在体外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带有预先设计突 变的 E S 细 胞 ,即中靶 E S 细胞,随后将这种遗传修饰的 E S 细胞注入囊胚,获得嵌合体 ,然后将嵌合体与野生型个体交配,若 E S 细胞已整合入生殖系,在子一代中会获得
携带一条突变染色体的杂合子个体,最后通过遗传育种在子二代中获得携带两条突变染色体的纯合子个体。 自 1987 年 T h o m a s 和 Capecchi 完成了世界第一例基因打靶实验以来 ,基因打耙技术已成为广泛使用的常规技术。
作者:裴雪涛,本实验来自「干细胞实验指南」
基因打靶技术
PCR 方 法 获 得 同 源 臂 序 列
构建打耙载体首先要获得用于同源重组的同源臂序列。同源臂序列可以通过筛选小鼠基因组文库来获得,目前小鼠基因组测序已基本完成,因此可以通过更简单有效的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方法来获得。为了提高同源重组效率,同源臂 序 列 最 好 来 自 于 要 操 作 的 E S 细 胞 品 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