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技术很经典,但那时分子生物学不够发达,现在方法有无进步呢?如何利用现在的技术来鉴定全新的病毒呢?有此想法很久了,可一直未搞清楚。这也跟如何发现一个新基因的道理是相通的。这是真正创新的基础。 网友alishang:我先来最简单的: 1、采集各种病料,用各种细胞、宿主盲传,分离病毒,期望看到细胞病变。如果连细胞病变都没有,没折了?有别的办法证明有病毒吗?。 2、纯化病毒,做电镜观察,与已有病毒形态、大小相似好办,要是完全不一样呢???如尼帕病毒和SARS,电镜看的出来。大家有看到发现新病毒的文献报道吗? 3、可否直接抽病料中的基因组,来个大海捞针?不过怎么从中鉴定呢? 4、电镜看不出形态、大小,纯化病毒跑二维电泳挖蛋白点测序行不?好象可行哦。 我先想这么多,大家继续啊…… 网友mark7447: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不过应该有很多人在考虑,我谈谈我的想法。 1、能不能找一种对所有病毒都敏感的细胞,当有新的病毒出现时,可以直接培养,无论有无CPE,先拿到病毒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2、可不可以用随机引物对生物
1、基本原理 彩色免疫金银法(coloured IGSS, CIGSS)是在IGS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其基本原理与彩色显影相似。IGSS染色方法在抗原位点处生成银颗粒经铁氰化钾与溴化钾的作用即被氧化成溴化银,后者与彩色显影剂相接触立即被还原成金属银,而彩色显影剂本身则被氧化,其氧化产物使彩色显色剂由无色变成有色的染料并沉积在银颗粒的部位,金属银变成了银离子。由于染料只能通过彩色显影剂沉积在有银的部位,所以不与组织发生非特异性吸附。 2、操作流程:(以彩色显影人肝组织内HBsAg的操作过程为例) (1)脱蜡和水化。 (2)0.1%胰蛋白酶37℃10min。 (3)Lugol's碘液5min。 (4)5%硫代硫酸钠1min。 (5)用0.05mol/L pH7.4 TBS振洗5min,两次。 (6)1%卵白蛋白封闭10min。 (7)马抗HBsAg抗体1:1000稀释,37℃1~2h 或4℃过夜。 (8)0.05mol/L pH7.4 TBS振洗5min,两次。 (9)1%卵白蛋白封闭10min。 (10)PAg 1:40,37℃45min。 (11)0.05mol/L p
【摘 要】目的运用液相芯片技术研究肝细胞癌(HCC)及毗邻癌旁组织中小分子RNA(miRNA)表达谱差异。方法常规抽提20例HCC及对照癌旁组织中总RNA,采用含有114种miRNA的液相芯片及配套的Luminex 100检测系统进行miRNA差异表达谱分析;选取部分筛选出的差异表达miRNA,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其相对应的靶mRNA和目的蛋白表达状况。结果HCC的miRNA表达谱中差异表达miRNA共有28个,其中上调6个,下调22个,20例标本中共存性差异表达miRNA有9个(上调2个,下调7个,P〈0.01);选取表达明显上调的miR-222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证实其调节的靶目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mRNA水平HCC和癌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蛋白质水平在HCC中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液相芯片筛选差异表达miRNA为HCC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miR-18可能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抑制CTGF mRNA翻译,从而促进HCC浸润转移。 【关键词】癌,肝
造成误差的可能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种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效率以及被污染等情况带来的误差。如: (1)由于放射性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效率、样品试管的材料和均匀性及被测物的放射性强度等原因。 (2)由于样品的自吸收,本底校正,测定时间,可能的污染等原因。 (3)在试验室中所有的移液管、微量取样器以及天平的刻度、校准和使用方法等原因。 (4)由于反应试管、移液管以及测定用试管等表面清洁度和所引起的不同吸附等原因都可以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 二、试剂的纯度、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也是造成误差的重要因素。如标记抗原的比度、纯度,辐射自分解,抗体的稳定性,分离剂、阻断剂及缓冲液等试剂的纯度等。 三、在放射免疫分析中一些基本操作,如取样、提取、沉淀、分离以及保温条件不适当等造成的误差。由于工作人员熟练程度不同也常常带来误差,如操作移液管垂直程度、下流速度、吹气与不吹气等。工作人员草率、不按规程操作等也都可以造成误差。 四、样品误差。样品的收集方法、贮存温度、放置条件,微量样品取样的准确度,样品可能造成的污染以及样品的变性(如免疫反应活性的降低、蛋白质的变性等)也都能造成测量的误差。 五、提取
一、基本原理 先将标准物或血样品与抗血清混匀,免疫反应6~24h,使抗原与抗体充分结合,甚至达到平衡,然后再加入标记抗原,与抗体反应12~24h,最后分离B与F,这称为顺序饱和分析法。 应用顺序饱和加样,可以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Utiger在做人促甲状腺激素(TSH)放射免疫分析时,将标记物延至第2天加入,发现其灵敏度增加两倍。如果缩短最后的温育时间,仍可取得满意的结果。所以一般认为,在顺序饱和加样中,第1次温育时间可以长,而第2次温育时间要短,这样可以提高灵敏度。但也有相反的意见,认为顺序饱和加样,是使用过量抗体,会使灵敏度受到一定影响。如果使用抗体不过量,温育时间缩短,在抗原和抗体结合未达到平衡饱和时就加入标记物,这样既不影响加灵敏度,反而比较稳定,甚至可提高灵敏度。 二、加样程序 以人血浆精氨酸加压素RIA测定程序为例(直接测定)。 (1)加样(单位μl;总反应体积600μl) (2)孵育:4℃,24h。 (3)分离B与F。 无肽血浆,用于血浆的直接测定。其制备方法为:在电磁搅拌下,抽取2%加膜活性炭溶液5ml,共两管,离心、去上清。血浆5ml,倒入上述活性炭管中,加盖,充分振
(一)原理 将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沉淀时,沉淀线通过自显影而证实。所谓自显影,就是通过复合物中的标记同位素在蜕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于感光材料的卤化银晶体而产生潜影,再经过显影把“像”显示出来。这样,能检出肉眼看不见的沉淀线,从而提高反应的敏感性,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凝胶中的所有反应。 (二)材料 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2、X—射线胶片或全色胶片 3、显影液与定影液 4、其它同对流免疫电泳 (三)操作方法 1、按对流免疫电泳制备凝胶板并打孔。 2、加样阴极端孔内加抗原,阳极端孔内加抗体。在加被检抗体样品时,迅速加入标记抗原(2 000~3 000cpm),并使之混合,勿使抗原吸收后再加标记抗原,以免由于标记原的滞面而形成假阳性。 3、电泳电流2.6cm×7.5cm的小板用4mA。 4、电泳后,平板浸在3%HCl中漂洗8h,换液2次。 5、用流水漂洗过夜。 6、干燥室温或鼓风机吹干。 7、曝光在暗室将胶片切成与平板一样大小,然后将药面密接凝胶面,再在胶片上压一张玻板,用黑布包严,皮筋扎紧,曝光时间与所用同位素及保存期有关。181I,一周内5h~1
【摘要】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是用三价稀土离子及其螯合剂作为示踪物,标记蛋白质、激素、抗体、核酸探针或生物活性细胞,待反应体系(如: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生物素亲合反应、核酸探针杂交反应、靶细胞与效应细胞的杀伤反应等)发生后,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测定反应体系中分析物的浓度,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它之所以能够继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酶标记、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后成为一种更新、更灵敏的检测方法,主要取决于它所用标记物三价稀土离子螯合物独一无二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主要报导了对使用的长寿命荧光团Eu3+螯合物的光谱研究结果,时间分辨技术及荧光增强技术的原理。实验表明,选择336~337 nm的激发波长,有利于Eu3+的配位二酮体的激发及能量转移。 【关键词】免疫分析 荧光增强技术 时间分辨光谱技术 Eu3+螯合物 【中图分类号】O657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93 (2004) 05-0596-04 点击链接下载全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光谱研究.pdf
【摘 要】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产生p53抗体.p53抗体在肿瘤的诊断、预后及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检测p53抗体的方法,如酶联免疫分析方法,需要多个步骤,比较费时,且大部分检测指标只能是半定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磁免疫电化学发光(IM-ECL)分析方法定量检测人血清p53抗体.这种新的分析方法检测人血清p53抗体的最低检测极限可达到10ng/L,标准曲线的动力学范围和线性范围达到5个数量级(0.01~1000μg/L).我们应用IM-ECL分析法检测肺癌病人血清,只需要50μl的样品量,30min的孵育时间和少于50s的采集时间,得出肺癌血清中p53抗体的阳性率为28.6%,然后通过标准曲线定量阳性血清中p53抗体的浓度.从肺癌血清的结果中发现,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p53抗体浓度增加.IM-ECL分析方法在检测限、线性范围、分析时间等方面都优于酶联免疫分析,是一种可行的快速、灵敏、定量检测人血清p53抗体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磁免疫 电化学发光 p53 肺癌 血清抗体 【分类号】R734.2 Q632 【栏目信息】技术与方法 点击链接下载全文:磁
1 引 言 氯霉素(CAP)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我国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免疫分析法操作简单,快速,通常用来大规模筛选样品。但目前常用的显色ELISA(cELISA)的检出限一般在0.1μg/L左右,而CAP的允许的最大残留量(MRL)也在0.1μg/L,并且MRL还有下调的趋势。因此cELISA方法难以达到检测要求。而本研究建立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方法(CLEIA)检测对虾组织中残留的CAP,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1μg/L;检测范围为0.03~23.7μg/L,可满足CAP残留的检测要求。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发光底物液SuperSignalλ(美国Hyclone2Pierce公司)。抗CAP鼠单克隆抗体(Abcam公司),免疫原为CAP2KLH。CAP2BSA为本实验室研制。确保未曾饲用CAP的虾购自广东某供港养殖场;CAP系列标准溶液: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研究所赠送,经HPLC测定的100μg/L标准储液系列稀释而成。LuminoskanAscent化学发光检测仪、可调式移液器和8×
【摘 要】本文就生物发光技术的种类、机理、及其技术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就其在细胞学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生物发光 ATP 荧光素酶 细胞凋亡 细胞内游离Ca2+ 自从20多年前,Marlene A DeLuca’s第一个成功的获得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luc基因)的转基因烟草以来,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BL)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 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1, 2]。而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一些新生物技术工具的出现,尤其在某些关键技术如生物传感器、基因序列分析、活体细胞ATP 测定]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使生物发光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极大提高了生物发光的检测和快速应用,其应用范围更进一步扩大[1]。 一、生物发光的种类和特点 尽管自然界中的生物体普遍存在发光现象,它们的发光机理、强度和光谱范围存在着很大差异。目前,国际上根据发光的机理不同将生物发光分为:受激荧光,发光生物发光,化学发光和生物的超微弱发光[3,4]。 1、受激荧光 受激荧光是指生物体在受到外界光辐射的作用时,体内固有的荧光物质或吸收的荧光标记
健康保健的大环境在各个领域不断变化的同时,大众对于技术革新的要求却依然很迫切。IVD产业对于健康保健革新的贡献无论是从他们的实践方面还是从用户的反映方面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他们通常不能得到认可,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与临床实验室的密切联系。生物信息、蛋白质组学、基因功能以及网络数据的发展是革新的一部分,而这些革新有望成为患者护理以及以结果为依据的医学的影响指标。 Donal Quinn, Dade Behring Inc(Deerfield, IL) 总裁, 全球客户管理, 联系方式: donal_quinn@dadebehring.com . 由于可以更好的使实验室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进而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保持保健的费用不变,诊断新方法将会在所有这些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效率上来说,IVD 产业肯定是想管的,或者从对实验室字面上的理解来说,他们肯定会将用户的需要变成一些新的科技方法并且对于现存的拥护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但是并不是针对从来没有人提出过的问题的。IVD产业已近更意识到,当革新与保健系统以及用户的需求与期望成为一体的时候他们已经达到了最大的影
胶体金制备完毕后须经电镜下质量鉴定才能应用。 一、胶体金颗粒直径测定 用预先处理好的覆有Formvar膜的镍网浸入胶体金溶液内,取现放在空气中干燥或37℃烤箱烤干。然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主要观察金颗粒的大小,符合不符合所需要的颗粒直径,金颗粒是否均匀一致,有无椭圆形及多角形金颗粒存在。理想的金颗粒是大小基本相等,均匀一致,无椭圆形及多角形的金颗粒存在,还可以拍片放大后测量金颗粒直径的大小。 二、胶体金金颗粒均匀度测定 一般需测量100个以上的胶体金颗粒,然后用统计学处理,计算胶体金颗粒的平均直径及标准差,前者反映颗粒的大小,后者说明颗粒是否均匀一致。 三、影响胶体金颗粒大小的因素 如果有较多的大小不等的金颗粒及有椭圆形,三角形金颗粒存在应重新制备。一般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加还原剂的时候不是迅速一次加入,而是多次加入。再者搅拌不均匀,速度太慢没有搅拌起来,造成了颗粒大小不等。制备量的多少,容器的大小,加热的时间等也影响胶体金颗粒的大小。制备了合格的胶体金以后,放在室温或4℃保存。避免低温冻存,因为冻存可导致胶体金凝集,破坏了胶体状态。胶体金在室温避光无灰尘的环境中可放置3个月左右。
1、Q: 要测定打疫苗三次的抗体的变化,当ELISA标化后,是不是要用同一个抗原的包被浓度,同一个血清的稀释度,然后看OD值的变化?实验动物有多个,实验数据又如何处理呢? A: nanwxd网友观点: 关于是不是要用同一个抗原的包被浓度,同一个血清的稀释度,然后看OD值的变化? 这是肯定的ELISA做得很好的话批间CV都要有10~15%左右,最好用同一个抗原,但对于包被的抗原浓度对OD的影响不是很大,只要不是差别太大即可。抗血清当然要用同一个稀释度了。另外比较的话就必每批,每块板上的样品都要伴随着一个参比品一同做,参比品(自己可以选定一个,如第一次免疫获得的抗血清凭取一个。当然免疫是有一个间期的,参比品的保存是一个问题,本试验中用的参比品为抗血清,我想以加入30%甘油-20度冻藏比较稳妥)最好还是同一个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分析: (1)将同 一只动物免疫不同时间后抗体产生的效价进行比较。 (2)由上面可以得出一组数据,举个例子即如某个免疫间期抗体升高2倍的有多少,升高4,8,16...的各有多少,然后可知大多数情况下可升高多少,即此种升高率的阳性率,然后再用泊松分布证明此阳
一、材料与试剂 1、副结核分枝杆菌亲和层析抗原 2、草分枝杆菌吸收抗原 3、兔抗牛IgG酶标抗体 4、牛副结核病参考阳性血清 5、牛副结核病参考阴性血清 1~5项均由指定单位供应。 6、器材 ELISA板,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仪、加样器、洗瓶、恒温箱等。 7、试剂及溶液配制同第五节猪瘟ELISA.。 二、操作方法 1、抗原包被 以抗原稀释液将副结核亲和层析抗原稀释至50µg/ml,每孔包被0.1ml.部分对照孔以牛血清白蛋白(50µg/ml)包被。 2、血清处理 取待检血清、参考阳性血清、参考阴性血清各0.10ml,加生理盐水0.80ml,加草分枝杆菌吸收抗原0.10ml,混匀,37℃感作1h.取0.10ml,加血清稀释液0.90ml(注意血清稀释液中加牛血清白蛋白,不加犊牛血清)。混匀即可 3、正式试验 按表12-4进行。每个样品加2孔,以求OD平均值。 表12-4 ELISA试验程序表(单位ml) 三、结果判定 在对照组成立的前提下, 即参考阳性血清呈棕黄色,参考阴性血清及其它对照孔呈无色或浅黄色, 判定待测结果。 1、目测判定 与参考阳性血清孔颜色相当,即呈棕黄色,判为ELISA阳
一、材料及试剂 1、猪瘟单抗纯化抗原 2、兔抗猪IgG酶标抗体 3、猪瘟阳性血清 4、猪瘟阴性血清 1~4均由指定的生物制品所购买。 5、ELISA反应板 6、包被液 碳酸钠 1.50g 碳酸氢钠 2.93g H2O加至 1 000ml pH值9.6 7、PBS液 氯化钠 8.90g 磷酸二氢钾 0.20g 无水磷酸氢二钠 2.13g 加双馏水 1 000ml 8、PBS-吐温洗涤液 PBS液 1 000ml 犊牛血清 5ml 混合即可 9、底物溶液 ⑴ 0.1Mol/L柠檬酸液 柠檬酸 21g 双蒸馏水加至 1 000ml ⑵ 0.2Mol/L Na2HPO4液 Na2HPO4·12H2O 71.6g 双蒸馏水 加至 1 000ml ⑶ pH5.0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 取⑴液 24.30ml ⑵液 25.70ml 混匀即可 ⑷邻苯二胺液 取⑶液 50ml 双馏水 50ml 磷苯二胺 20mg 30%H2O2 0.15ml 待邻苯二胺溶化后再加H2O2,现用现配。 10、终止液 浓H2SO4(98%) 22.2ml H2O 177.80ml 二、操作方法 1、用包被液将猪瘟弱毒单抗纯化
简介:克伦特罗(Clenbuterol)属于beta兴奋剂,是一种高选择性的兴奋剂和激素,具有水解脂肪、合成代谢和对非条纹肌肉组织的松弛作用。进年来被一些人非法添加到饲料中以提高脂肪型动物的瘦肉率和加速动物的生长。当用作生长调节剂时,其添加量是治疗量的5—10倍,常在动物体内残留而给消费者带来危害。 通常,HPLC或GC-MS是克伦特罗残留检测的确证方法,但是其前处理步骤费用昂贵,而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因成本低、操作简便、速度快、一次检测样本量大、仪器化低,现已成为常规的筛选方法。 一、检测原理 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微孔板上包被有针对兔IgG(Clenbuterol抗体)的羊抗体,含有克伦特罗抗原的样品或标准品与酶标记物被加入到小孔中,经过孵育及洗涤步骤后,游离的抗原与抗原酶标记物竞争抗体结合位点,没有结合的抗原酶标记物在清洗步骤中被除去,将显色液加入到孔中并且孵育,结合的酶标记物将无色的发色剂转化为蓝色的产物。加入反应停止液后使颜色由蓝色转为黄色。在450nm处测量,吸光强度与样品的克伦特罗浓度成反比。 二、操作时间 1小时(30分钟孵育 30分钟显色) 三、检测下
[关键词]影响;检测;酶联免疫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098(2006)20-3708-01 酶联免疫(EIJISA)是目前检验科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之一,其操作简单,无须特殊设备,使其在各级医院都有应用。 但是,如果忽视了影响其结果的因素,难免会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因此,了解影响实验的因素,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极其必要的。 一、实验室操作人员的素质因素 实验室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首先应具备一个良好的思想素质,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我们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危,如果马马虎虎。三心二意,难免会有差错事故发生,我们应该热爱专业,耐心细致。在工作中如标本混淆、张冠李戴、报告单发错等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其次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我们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认真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创造一个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技术平台。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要勇于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在繁忙工作中,有条不紊,冷静沉着的处理有关事务。人员素质问题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首要因素。
ELISPOT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Jerne等人创立的溶血空斑技术(hemo-lytic plaque forming cell assay ,HPF),这项技术可用于检测并计数单个抗体形成细胞。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成熟,1983年,Czerkinsky等采用此法检测脾细胞中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数,发现该方法敏感性高简便易行。后来,他们又用这种方法定量分析受到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外周血中分泌IFN2γ的细胞数。随后,用ELISPOT法在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其他细胞因子(如IL-2 , IL-4 , IL-5 , IL-10 , TNFα和IL-6) 数量的手段也被建立起来。Nordstrom 等用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生物放大法来提高这种方法的敏感性,Herr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computer-assisted video image analysis ,CVIA) 自动分析TNF2α酶联免疫斑点的大小和数量,计算与负载抗原肽的靶细胞接触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中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量,不但提高了对背景染色的分辨力也使大规模研究成为可能。Vaquerano等将数码相
血小板在各种诱导剂作用下释放其颗粒内容物,产生生物学效应,在初期止血过程中发生粘附-变形-释放-聚集等反应,这些血小板的基本反应,统称为血小板活化反应。血小板活化的检测对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然而,检测的方法常常是有争议的,通常是由于方法本身不完善或应用不当导致医源性血小板激活,影响临床诊断的价值。这就要求建立一种灵敏、精确、快速、简便,最好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血小板活化的方法。近几年来,随着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的发展,FCM已广泛应用于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渐成为检测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手段。现就FCM检测血小板活化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一、活化血小板标记物 活化血小板与静息血小板相比,其质膜糖蛋白常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糖蛋白便成为活化血小板的检测标志物。主要包括三类: 1、第一类是血小板质膜表面糖蛋白 (1)GPⅡb/Ⅲa(CD41-CD61)它仅在血小板活化时才因构象变化而显露出来,因此,使用其荧光单抗,就能更精确地在更早阶段检测到血小板的活化。 (2)GPIb-IX-V (CD42)则相反,与静息血小板相比,活化血小板上表达量显著降
一、形态学检测 (一)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未染色细胞 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 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二)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染料与 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成终浓度为2~5mg/ml。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0.5 ~1mg/ml。 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