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工程基础实验技术

1. 器皿洗涤 玻璃器皿洗涤 :新的玻璃器皿上附有游离的碱性物质,其洗涤方法是用1%的HCl溶液浸泡一昼夜,再用合成洗涤剂洗刷,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1~2次,干燥后即可使用。已使用过的试管、烧杯、三角瓶等的洗涤方法是,先将器皿中的残渣除去,用清水洗净,再用合成洗涤剂洗刷,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1~2次。用过的吸管、滴管等内径狭小的玻璃制品,需先放入铬酸洗涤液中浸泡两小时以上,取出后经流水冲洗半小时左右,再用蒸馏水冲洗1~2次,然后烘干或晾干。载玻片和盖玻片容易破碎,洗涤时不宜用力擦洗,其洗涤方法是先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铬酸洗涤液中浸泡几小时或用稀铬酸洗涤液煮沸半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其储藏在95%的酒精中。 塑料用品洗涤 :塑料用品一般用合成洗涤剂洗涤,因其附着力较强,因此冲洗时必须反复多次,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金属用品洗涤 :金属用品一般不宜用各种洗涤液洗涤,需要清洗时,一般用酒精擦洗,并保持干燥。 2. 培养基配制 2.1 母液配制 为工作方便起见,常用培养基通常先按配方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愈伤组织诱导及器官发生

1. 愈伤组织诱导 1.1 实验材料:烟草无菌苗叶片 1.2. 诱导培养基:MS附加NAA2.0mg/L,BA2.0mg/L,蔗糖20g/L, 琼脂 6-7g/L,pH调整至5.8。 1.3. 设备及工具: 超净工作台 ;不锈钢镊子、剪刀、解剖刀、酒精灯等;75%酒精。 1.4 接种操作方法 用75%乙醇将净化工作台擦洗干净,将接种所用的材料、工具、培养基等准备好放入工作台。打开紫外灯和风机至少15分钟后开始操作。 a. 在自来水管下将手洗净,然后用75%酒精将手消毒,再进入 超净工作台 开始接种操作。 b. 关闭紫外灯,点燃酒精灯,将镊子、解剖刀在酒精灯下烤干。 c. 取一无菌培养皿,然后用解剖刀切取1-2片无菌苗叶片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并用锋利解剖刀将叶片切成2mm2左右的小片,然后将其接种于准备好的培养基上,一般每瓶接种4-5小片。 d. 快速封好瓶口,用记号笔写上姓名和接种日期。 e. 接种后的三角瓶置于24℃条件下,黑暗培养一周,然后在同样温度下分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 实验目的: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方法,分析染色体组型计算有关数据。 二. 实验原理: 一个二倍体植物的配子的全套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各种动植物的体细胞,都有其特定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或称为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这一组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着丝点位置以及付溢痕、随体的有无等。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对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作上述各种形态特征的描述。 三. 实验方法及步骤: 1.测量:在已放大的照片上对染色体进行测量和描述,记录染色体形态测量数据,如下: 臂率=长臂/短臂 着丝粒指数=短臂/该染色体长度 总染色体长度=该细胞单倍体全部染色体长度(包括性染色体)之和 相对长度=每一个染色体的长度/总长度 2.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率、着丝粒指数、次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性状和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3.染色体排列: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同一条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遗传转化中基因受体的选择

刘进平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 本文对影响基因受体选择的几个因素如基因转化方法、受体的再生能力、受体材料的生理状态和再生途径,以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进行综述。 关键词 遗传转化,基因受体,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SELECTION OF GENE RECEPTOR IN PLANT TRANSFORMATION Abstrca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ection of gene receptor in plant transformation such as transformation methods, regeneration capacity of gene receptor, physiological state of gene receptor, regeneration methods and occurrence of somaclonal variation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Plant transformati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染色体组型的分析方法 2.学会显微摄影技术 二、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大多数高等动植物是二倍体。也就是说,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可以不成对。每一个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细胞,用n表示。两性配子结合后,具有两组染色体,成为二倍体的体细胞。如蚕豆的体细胞2n=12,它的配子,n=6,玉米的体细胞2n=20,配子n=10。水稻2n=24,n=12。有些高等植物还是多倍体,即在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正常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体在复制以后,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往往通过着丝粒联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以把染色体分成相等或不等的两臂,各染色体的长臂与短臂之比称为臂率。造成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等形态不同的染色体类型。此外,有的染色体还含有随体或次级缢痕。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多倍体鉴定技术

多倍体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如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棉花是四倍体,栽培草莓是八倍体等,多倍体产生途径除自然发生外,化学药剂诱导是很有效的途径。不管以何种方式产生,检测、鉴定多倍体就显得很重要和迫切。 鉴定多倍体,可采用间接和直接的方法。间接方法包括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观察,直接法是直接对试材检测染色体的数目。一般来讲,多倍体植物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的特征表现为: 气孔、花器、花粉粒、种子、果实甚至叶片等明显变大,单位面积叶片上的气孔数目减少而密度降低等。考虑到染色体观察、记数较为烦琐,首先对试材从形态学和细胞学上来初步判断是否为多倍体,然后把初步断定为多倍体的试材再观察、记录染色体数目是否真正地发生了倍性的变异,从而最终确定为多倍体。 芽变选种是无性繁殖植物育种的一种有效途径,多以嵌合体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多倍体芽变。通过检测梢端分生组织LⅠ、LⅡ 、LⅢ三层细胞的细胞、细胞核及核仁的大小,可以鉴定芽变材料倍性嵌合体的类型。 本实验学习多倍体鉴定的基本方法。 一、试材及用具 1.试材:玉米、小麦、棉花、草莓、番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有丝分裂(Feulgen染色法)

实验原理:细胞中的DNA受1NHC1,60℃水解作用以后,核酸中的嘌呤碱很快完全被除掉,使脱氧核糖中潜在的醛基获得自由状态。水解后,组织要经水洗再移至希夫(Schiff) 试剂 中,希夫 试剂 即同露出来的醛基发生反应,呈现紫红色。这个反应是Feulgen在1942年提出来的,是DNA的一个特异性检查法。 水解的时间很重要,因为核酸的水解有两个过程,第一,漂呤碱很快被除掉,脱氧核糖中潜在的醛基显露出来,第二,组蛋白和核酸愈来愈多地被除掉。在短时间的水解作用以后,第一个过程占优势,这时候用希夫试剂染色,染色体的染色作用最强。随着水解作用的继续进行,第二个过程逐渐变成优势,因此水解液中的希夫反应增强,而染色体中的希夫应减弱。最后,第二个过程超过第一过程时,染色体也随之停止反应。 希夫试剂是碱性品红———亚硫酸溶液,呈无色。与DNA醛基反应后,使碱性品红恢复原来的红色。 二、实验目的:观察蚕豆根尖细胞或其它根尖细胞内染色体中的DNA,以及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掌握Feulgen染色方法。 三、实验材料:上次实验制成了石蜡切片。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的连锁与交换

一、实验原理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一定频度的交换,因此在子代中将发现一定频度的重组型,但一般比亲组型少得多。遗传学上以重组百分比作为这两基因之间的距离(除掉%)。重组高说明二基因相距远,重组低说明二基因相距近。但需要指出的是雄性果蝇没有交换,因此只能用雌果蝇的重组值作为某二基因的距离。 二、实验目的 1.理解连锁和交换的原理 2.学习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和重组值求法 三、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的品系 野生型(灰体、长翅),wildtype[++] 双突变型(黑体、残翅),doublemutant[bvg]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实验工具和药品见实验四(果蝇的伴性遗传)。 培养基以及配方见附录一(果蝇的饲养)。 五、实验说明 1.性状特征:双突变型果蝇黑体残翅(bvg),无论雌、雄它们的体色比正常野生型黑得多,翅膀几乎没有,只有少量的残痕,因而不能飞,只能爬行。基因都在第二染色体上,(b)的座位是48.5,(vg)的座位是67.0。正常的野生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数量性状实验

一、实验原理 有些性状,如身体大小、生长速度等,可用某种尺度来测量,由数字来表示,这样的性状叫做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数量性状大都由很多基因支配,其中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但有关的基因数目很多,又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们的表型呈连续分布。在这种情况下,用通常的遗传学方法追查各个基因的行为是困难的。因此,在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析方面,应用统计遗传学方法。 二、实验目的 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腹部着生的小刚毛数为对象,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学习估计统计遗传学基本参数之一——遗传率(heritability)。 三、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实验室中维持多年的系统,因近交系数高,缺乏遗传的变异,所以不合适。应该利用野外采集的果蝇,或把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品系杂交,再把F 1 个体相互交配,利用它们的F 2 代。培养供试果蝇时,幼虫期避免过密,在20℃左右、稍稍低温下饲养,这样成虫个体大,容易观察和计数。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双筒显微解剖镜(×40—60),照明装置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粗糙链孢霉的杂交实验

一、实验原理 粗糙链孢霉(Neurosporacrassa)属于真菌中的子囊菌纲。它是进行顺序排列的四分体的遗传学分析的好材料。粗糙链孢霉的菌丝体是单倍体(n=7),每一菌丝细胞中含有几十个细胞核。由菌丝顶端断裂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有两种,小型分生孢子中含有一个核,大型分生孢子中含有几个核。分生孢子萌发成菌丝,可再生成分生孢子,周而复始,这是粗糙链孢霉的无性生殖过程。 粗糙链孢霉的菌株有两种不同的接合型(matingtype),用A、a或mt + 、mt - 表示,它们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同接合型菌株的细胞接合产生有性孢子,这过程称为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当菌丝在有性生殖用的杂交培养基上增殖时,就会产生许多原子囊果,内部附有产囊体,若另一接合型的分生孢子落在这原子囊果的受精丝上时,分生孢子的细胞核进入受精丝,到达原子囊果的产囊体中,形成接合型基因的异核体。进入产囊体中的分生孢子的核发生分裂,并进入产囊菌丝中,被隔膜分成一对细胞,形成钩状细胞,亦称原子囊。钩状细胞顶端细胞的二个核形成合子,合子核再进行减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

Sister Chromosome Exchange (SCE) 【实验目的】 熟悉制备SCE标本的原理和基本程序。 【实验原理】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al exchange,SCE)是染色体同源座位上复制产物间的相互交换,是同一染色体的两条单体之间发生的一类特殊的同源重组,主要在DNA合成期形成,可能与DNA双链的断裂与复制有关,SCE的发生的频率可反映细胞在S期的受损程度。如果一个个体的SCE率明显增高,可表明染色体受到环境中的一定因素的影响,或是受到遗传缺陷的内在制约因素所致。 在细胞分裂时,每条染色体均有两条染色单体组成,每条染色单体有一条双链DNA组成。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 uridine,BrdU)是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的类似物,在DNA链的复制过程中,可替代胸腺嘧啶。当细胞生存环境中存在BrdU时,BrdU取代脱氧胸苷掺入到复制的DNA中。经两个复制周期后,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中一条DNA的双链均有BrdU掺入,而另一条DNA双链中仅有一条链有Br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骨髓细胞染色体的畸变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动物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检测环境有害物质对大、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   2 原理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具有特殊结构和遗传功能的小体,当化学物质作用于细胞周期G 1 期和S期时,诱发染色体型畸变,而作用于G 2 期时则诱发染色体单体型畸变。给试验的大、小白鼠腹腔注入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以便增加中期分裂相细胞的比例,并使染色体丝缩短、分散,轮廓清晰。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3 试剂   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蒸馏水。   3.1 0.1%秋水仙素:置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   3.2 2.2%柠檬酸钠。   3.3 pH7.4磷酸缓冲液。   3.3.1 1/15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磷酸氢二钠(Na 2 HPO 4 )9.47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3.3.2 1/1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二氢钾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银染核仁形成区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随体联合

AgNO 3 Staining NOR and Satellite Association of Acrocentric Chromosome 【实验目的】 熟悉银染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副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故称为核仁形成区(NOR)。当位于此处的18S、28S核糖体RNA的基因(rDNA)具有转录活性时,应用银染技术可使NOR特异性着色(褐黑色)。进一步证明银染物质不是rDNA,亦不是rRNA,可能是核仁形成区特异的蛋白质,即和rRNA转录相联系的酸性蛋白。人类核糖体RNA基因位于5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短臂的次猛痕处,即人类的核仁形成区。在正常人中, 不是所有核仁形成区均被银染,其范围大约4-10。应用银染法可以觉察正常人体核糖体RNA基因的活动。此外,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间易发生联合,应用银染技术可在发生联合的染色体间清楚地看到银染物质相连。因此,应用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随体联合(Ag-AA)技术,可以分析有活性的rRNA基因的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酵母菌杂交

一、实验原理 酵母菌的生活史属于双单性类型,它们的单倍体细胞和二倍体细胞一般都能进行无限制的分裂。以单倍体细胞为主的酵母菌称为单倍体酵母,例如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amycespombe)。以二倍体细胞为主的酵母菌称为二倍体酵母,如啤酒酵母(又称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这两种酵母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材料,而啤酒酵母在酿酒工业和食品工业中又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实验用异宗配合型的啤酒酵母的单倍体菌株进行杂交实验。任何一株酵母菌,如果使二倍体的营养细胞处于形成孢子的条件下,都会发生减数分裂,生成四分体和子囊。每个子囊孢子具有四分子核,正常情况下子囊中有4个子囊孢子,其中有2个a和2个α,a和α表示两种相对的接合型。具有这两种接合型的子囊孢子萌发生长成单倍体的菌株,不同接合型的单倍体菌株细胞接合生成二倍体菌株。具有这样生活史的酵母菌称为异宗配合型酵母。异宗配合型啤酒醇母的生活史见图11-1。 单倍体菌株分属a和α两种接合型,是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α控制的,这对等位基因的座位在第三连锁群靠近着丝粒的地方。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酵母的染色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屋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去壁低渗方法 2、了解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有很坚实的细胞壁,染色体很难像动物染色体那样平整地贴在载玻片上,可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掉细胞壁;用低渗溶液处理可以提高染色体的分散程度。陈瑞阳等(1979,1982)提出了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酶解去壁低渗法,并在多种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植物染色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三、实验用品: (一)器材: 显微镜;温箱;冰箱;重蒸水;眼科镊子;刀片;牙签;载玻片; 试剂 瓶;三角瓶;量筒;酒精灯;青霉素小瓶 (二)药品: 1、0.2%秋水仙素溶液 2、Giemsa原液:取Giemsa粉0.5g加入33ml优质并三醇于研钵中,充分研磨1小时,然后在56℃温箱中保温2小时,再加入33ml甲醇(GR或AR级),混匀后装入棕色瓶中保存备用,贮存时间越久越好. 3、甲醇(AR级以上) 4、冰醋酸(AR级以上) 5、0.075mol/L氯化钾:称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大肠杆菌杂交

一、实验原理 Lederberg和Tatum(1946)选用典型的大肠杆菌为材料,筛选营养缺陷型。利用双重和三重缺陷型的菌株,在简单的合成培养基上混合培养,在此培养基上只有重组子能长,亲本不能长,即所谓选择性培养,使细菌杂交获得成功。图12-1说明了细菌的基因重组是不同基因型的细菌经接触,接合后随之发生交换和杂种细菌分离的过程。 大肠杆菌的杂交试验中发现有些菌株经混合培养能得到重组子,有些却不能。1952年Hayes做了一个实验,他所用的二个菌株是菌株A和菌株B。菌株A是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 生物 素;菌株B是苏氨酸、亮氨酸和维生素B 1 的三重缺陷型。Hayes首先筛选链霉素抗性突变型AS r 和BS r ,然后在不含链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上进行正反杂交,结果没有不同,但在含链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上进行正反杂交,结果却不一样,在AS s ×BS r 杂交中能得到重组子,可是AS r ×BS s 杂交中却并不出现重组菌落。这一现象说明大肠杆菌中有不同的“性”,它与致育因子F有关。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一、实验原理 在以微 生物 为材料的遗传学研究中,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细菌,使基因发生突变,丧失合成某一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等)的能力,因而它们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必须补充某些物质才能生长。这样从野生型经诱变筛选得到的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诱变处理、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由于本实验是以大肠杆菌为材料,所以根据细菌的特性分别说明筛选的步骤。 诱变剂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突变频率,它分为物理和化学的二类。物理诱变剂常用的有X射线、紫外线、快中子、γ射线等诱变处理首先是选择诱变剂,微 生物 诱变中最常用的物理诱变剂是紫外线。 诱变剂所处理的微生物,一般要求呈单核的单细胞或单孢子的悬浮液,分布均匀,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纯的菌落。用于诱变处理的微生物一般处于对数生长期,那时的细菌对诱变剂的反应最灵敏。 诱变处理必须选择合适的剂量,剂量的表示有二种,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绝对剂量的单位以尔格/cm 2 表示,一般用相对剂量。相对剂量与三个因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啤酒酵母菌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一、实验原理 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突变是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工作的常用手段。 化学诱变剂按其诱变机理一般可分为三类:(1)通过掺入DNA分子引起突变,(2)通过和DNA直接起化学反应后引起突变,(3)通过一对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引起突变。本实验以烷化剂亚硝基胍(nitrosoguanidine,NTG)为诱变源,它的诱变机理属于第二类。现在一般认为烷化剂的诱变机理主要是由于对鸟嘌呤N-7位置上的烷化作用(鸟嘌呤其它位置以及其它碱基的许多位置也可能被烷化),然后被烷化的碱基同碱基结构类似物作用机制一样,通过DNA复制,引起碱基错误配对导致碱基转换或颠换造成基因突变。通常烷化后的碱基(G)偶然与胸腺嘧啶(T)错误配对代替胞嘧啶(C)。 NTG主要诱发GC—AT的转换。它除有较强的诱变作用外,还能诱发邻近位置基因的并发突变,而且特别容易诱发DNA复制叉附近的基因突变,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它的作用位置也随着移动。 NTG是一种超诱变剂,它的诱发效率可使百分之几十的细菌发生营养缺陷型突变,因此经NTG处理的细菌不必经过青霉素浓缩处理,而只要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就能检出营养缺陷型。一般讲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棉花室内考种

棉花为锦葵科,棉属,共分为四大棉种。 1.陆地棉:栽培种,四倍体,2n=52,茎叶有茸毛,花乳白色,花瓣基部无红点,产量高、品质好。 2.海岛棉:栽培种,四倍体,2n=52,茎叶无茸毛,花鲜黄色,茎部有红心,品质更好。纤维特长,产量低,多用于工业和军事上。 3.亚洲棉:二倍体,花小,较少种植。 4.草棉:二倍体,现已不再种植。 棉花育种 有性杂交:品种间的杂交;远缘杂交 选育:系统选育(单株选择);引种 纤维品质: 1.纤维长度: 2.纤维细度:陆地棉,每克纺线5000-6000米 海岛棉:每克纺线7000米 3.纤维强度:(加多大拉力不断),陆地棉4克,海岛棉4.5克。 取材:随机取样,4小区(边行、中央随机排列),多个品种参试,比较试验。每个小区取中间一行(棉花具有边行优势,因为边行通光透明好)。每畦取25个瓣,每株棉花取中部花一瓣,共100瓣。每室两排种子,每种子2-3个心皮。 品种考种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永久制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掌握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特征,并能掌握两种分裂方式的本质区别。 二、实验原理 (一)有丝分裂 是 生物 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并能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每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可以准确地推断 生物 性状的遗传与染色体的准确复制和均等分配有关,支配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在整个细胞周期中约占10%的时间,而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细胞连续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变化的特征: 前期:核内染色质逐渐浓缩为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每一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核仁和核膜逐渐模糊不明显。 中期:核仁、核膜逐渐消失,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形成纺锤体。chr分散,鉴定形态、数目。 后期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