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药物的基本作用

佚名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specificity)。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selectivity)。因此,药理效应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的提高称为兴奋(excitation)、亢进(augmentation),功能的降低称为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过度兴奋转入衰竭(failure),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抑制。近年来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能引起细胞形态与功能发生质变的药物受到注意,例如某些物质可以引起细胞癌变,基因疗法能使机体引出遗传缺陷时或原来没有的特殊功能。药物作用特异性强的药物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特异性阻断M-胆碱受体,但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滑肌、腺体及中枢神经功能都有影响,而且有的兴奋、有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直线回归方程的意义

佚名 计算出相关系数后,如果r显著,且又需要进一步了解两变量中一个变量依另一个变量而变动的规律时,则可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是个借用已久因而相沿成习的名称。若某一变量(Y)随另一变量(X)的变动而变动,则称X为自变量,Y为应变量。这种关系在数学上被称为Y是X的函数,但在医学领域里,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关系和数学上的函数关系有所不同。例如成年人年龄和血压的关系,通过大量调查,看出平均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并且呈直线趋,但各点并非恰好都在直线上。为强调这一区别,统计上称这是血压在年龄上的回归。 直线回归分析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描述应变量依自变量而变化的直线方程,并要求各点与该直线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按这个要求计算回归方程的方法称为最小平方法或最小二乘法。所建立的方程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式,其标准形式是: =a+bX(9.5)   式(9.4) 为由X推算得来的Y值,即Y的估计值:a称为截距,它是当X=0时的 值,即回归直线与纵轴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佚名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在药理学研究中更常用浓度-效应关系(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用效应强弱为纵座标、药物浓度为横座标作图得直方双曲线(rectangular hyperbola)。如将药物浓度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典型的对称S型曲线,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量效曲线(图2-1)。药理效应强弱有的是连续增减的量变,称为量反应(graded response),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为质反应(all-or-none response或quantal response),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用累加阳性率对数剂量(或浓度)作图也呈典型对称S型量效曲线(图2-2)。   从上述两种量效曲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药物作用机制

佚名 药物效应多种多样,是不同药物分子与机体不同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作用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包括基本骨架、活性基团、侧链长短及立体构形等因素。这些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是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它有助于加强医生对药物作用的理解。药理效应是机体细胞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从药理学角度来说,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要从细胞功能方面去探索。 1.理化反应 抗酸药中和胃酸以治疗溃疡病,甘露醇在肾小管内提升渗透压而利尿等是分别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及物理作用而产生的药理效应。   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补充生命代谢物质以治疗相应缺乏症的药例很多,如铁盐补血、胰岛素治 糖尿病 等。有些药物化学结构与正常代谢物非常相似,掺入代谢过程却往往不能引起正常代谢的生理效果,实际上导致抑制或阻断代谢的后果,称为伪品掺入(counterfeit incorporation)也称抗代谢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计算相关与回归的注意事项

佚名 1.作相关与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不要把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或现象用来作相关或回归分析。如儿童身高的增长与小树的增长,作相关分析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计算由儿童身高推算小树高的回归方程则更无实际意义。也许算得的r、b是显著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2.对相关分析的作用要正确理解。相关分析只是以相关系数来描述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并不能阐明两事物或现象间存在联系的本质。而且相关并不一定就是因果关系,切不可单纯依靠相关系数或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证明”因果关系之存在。要证明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必须凭籍专业知识从理论上加以阐明。但是,当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未被认识前,相关分析可为理论研究提供线索。 3.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和联系:相关表示两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双方向的。而回归则表示Y随X而变化,这种关系是单方向的。医学资料中的有些资料用相关表示较适宜,比如兄弟与姐妹间的身长关系、人的身长与前臂长之间的关系等资料。另有些资料用相关和回归都适宜,此时须视研究需要而定。就一般计算程序来说,是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非参数统计概念

佚名 什么叫非参数统计?先从参数统计说起。总体的特征值叫参数,一些特定分布都有其参数,如正态分布由μ、σ两个参数所决定。有些统计方法是根据特定分布设计出来的,如估计正常值范围的正态分布法、U检验等是根据正态分布设计出来的,这样的一些方法统称为参数统计,前边已学过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都属于参数统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资料不易判定或不符合所要求的分布,因此就需要有这样一些统计方法,它不受由参数所决定的特定分布的限制而适用于任意分布,这类统计方法称为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或称不拘分布distribution-free)的统计。 用非参数统计法处理资料时所比较的是分布而不是参数。它不考虑资料的分布类型,直接用样本数据的符号、大小顺序号、综合判断划分的名次、严重程度、优劣等级等作比较。 非参数统计的优缺点是: 方法简便、易学易用,要求资料所具备的条件不像参数法那样严格,因而易于推广使用。另外,参数法难以处理的等级资料,非参数法却能加以分析,故其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与纳曲酮

网络 第四节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与纳曲酮 纳洛酮(naloxone)化学结构与吗啡极相似,主要区别为叔氮上以烯丙基取代甲基,6位羟基变为酮基(见表18-1)。纳洛酮对4型阿片受体都有拮抗作用(见表18-2)。它本身并无明显药理效应及毒性,给人注射12mg后,不产生任何症状;注射24mg只产生轻微困倦。但对吗啡中毒者,小剂量(0.4~0.8mg)肌内或静脉注射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1~2分钟就可消除呼吸抑制现象,增加呼吸频率。对吗啡成瘾者可迅速诱发戒断症状,表明纳洛酮在体内与吗啡竞争同一受体。临床适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急性中毒,解救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可使昏迷者迅速复苏。在镇痛药的理论研究中,纳洛酮是重要的工具药。 纳曲酮(naltrexone)的作用与纳洛酮相同,但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符号检验

佚名   将资料用正负号表示,然后根据正负号个数计算χ 2 值进行假设检验,称为符号检验。符号检验的检验假设:若为成对资料,则为H 0 :P(X 1 >X 2 )=P(X 2 >X 1 ),含义是总体内每一对数字(分别用X 1 和X 2 表示)中,X 1 >X 2 的概率等于X 2 >X 1 的概率,都是1/2,而备择假设H 1 为P(X 1 >X 2 )≠P(X 2 >X 1 )≠1/2;若为不成对资料,检验假设H 0 为F(X 1 )=F(X 2 )即两总体的分布函数相等,而H 1 :F(X 1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成对资料的比较

佚名 此法由Wilcoxon氏首次提出,故又称Wilcoxon氏法。 处理时可用查表法或计算法,今以例10.3分别说明如下。 查表法步骤: 1.排队,将差数按绝对值从小至大排列并标明原来的正负号,见表10.3第(5)栏,排队后与原豚鼠号已无对应关系。 2.编秩号,成对资料编秩号时较为复杂,要注意三点: (1)按差数的绝对值自小至大排秩号,但排好后秩号要保持原差数的正负号; (2)差数绝对值相等时,要以平均秩号表示,如表10.3中差数绝对值为4者共三人,其秩号依次应为2、3、4,现皆取平均秩号3; (3)差数为0时,其秩号要分为正、负各半,若有一个0,因其绝对值最小,故秩号为1,分为0.5与-0.5,若有两个0,则第二个0的秩号为2,分为1与-1等等。 3.求秩号之和即将正、负秩号分别相加,本例得正秩号之和为68,负秩号之和为10,正负秩号绝对值之和应等于1/2n(n+1),可用以核对,如本例68+10=12/1(12+1)=78,证明秩号计算正确。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两组资料的比较

佚名 此法又称为wilcoxon氏两样本法。 处理时也可用查表法或计算法,今以例10.4分别说明之。 查表法步骤: 1.各自排队,统一编秩号,即将两组数据分别从小到大排列,但编秩号时要两组统一进行,凡分属于两组的相等数据用平均秩号,如本例0.042共三个,取平均序号皆为8。   2.令较小样本秩号之和为r ,例数为n 1 。 3.计算R',公式为:   R'=n 1 (n 1 +n 2 +1)-r  (10.6) R'是同一个样本资料,当秩号倒排(即由大至小)时较小样本秩号之和。 4.以R和R'两秩号之和中较小者与附表13中R的临界值比较,以作出判断,其标准仍是:   R>R 0.05 时  P>0.05   R 0.05 ≥R>R 0.01 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两组等级资料的比较

佚名   等级资料又称为半计量资料,当两组等级资料比较时,用秩和检验来比较其相差是否显著比用χ 2 检验要恰当。两组等级资料,通常例数都较多,故一般都用计算法,其步骤与两组资料的秩和检验相似,不同的是要求各等级的平均秩号,为此,先要求得各等级的秩号范围。今举例10.5说明之。 1.求各等级的平均秩号。为此,先要求出各等级的秩号范围,如等级“-”共18+8=26例,共秩号范围自1~26。要注意的是各等级的秩号范围必须紧相联接。最后一组秩号范围的上限一定等于两组例数之和。求得各等级秩号范围后,再求其下限和上限的平均,即可算得平均秩号,如等级“一”的平均秩号为(1+26)/2=13.5。余类推。   2.求出R及其n 1 ,为计算方便,把例数少的正常人组的秩号之和作为R其例数为n 1 得R=308,n 1 =20,n 1 =32 3.代入式(10.7)得u值,即可作结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多组资料的比较

佚名   多组资料的比较也是从排秩号开始,但不是直接用秩和进行检验,有的书籍称之为秩检验(rank test),以示与秩和检验有别,其检验假设也较复杂:在处理完全随机设计的资料时,H 0 :F(X 1 )=F(X 2 )=F(X 3 )=……,即比较的各样本所对应的各总体的分布函数相等,H 1 :各总体的分布函数不相等或不全相等;在处理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资料时,H 0 :P(χ ij =r)=1/n,即内组各秩号r之概率相等,都是1/n(r=1,2,……,n)而H 1 为:P=(χ ij =r)≠1/n。 因不同实验设计所得资料的处理也有别,故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之。 (一)完全随机设计所得资料的比较 用的方法是单因素多组秩检验,称为Kruskal-Wallis 氏法,或H检验。其计算步骤如下。   1.各自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惊厥药

网络 第二节 抗惊厥药 惊厥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常见于小儿高热、破伤风、癫痫大发作、子痫和中枢兴奋药中毒等。 常用抗惊厥药有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和地西泮等,已于镇静催眠药章中讨论。本节只介绍硫酸镁。 硫酸镁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神经化学传递和骨骼肌收缩均需Ca 2+ 参与。Mg 2+ 与Ca 2+ 由于化学性质相似,可以特异地竞争Ca 2+ 受点,拮抗Ca 2+ 的作用,抑制神经化学传递和骨骼肌收缩,从而使肌肉松弛。与此同时,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惊厥,尤其是子痫,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过量时,引起呼吸抑制、血压骤降以至死亡。静脉缓慢注射氯化钙,可立即消除Mg 2+ 的作用。口服不易吸收,仅有致泻作用(见第三十一章)。 制剂及用法 苯妥英钠(phen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秩相关

佚名 参数法中介绍的直线相关只适用于正态双变量资料,但实际资料有时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如两事物有相关,但其观测结果不是计量资料而是等级资料,此时即可用秩相关来表达和分析。 本节介绍常用的Spearman秩相关。今以例10.8介绍其一般计算步骤: 1.将资料列成便于计算用的表,见表10.10,为便于编秩号,在列表时可按资料中一个变量的原始数据由小到大排队,但另一变量中各相应数值必须随成对关系变动,不能打乱。 2.两变量各自从小到大编秩号,同一变量数值相等时求平均秩号,见表10.10中的“秩号”栏。   3.求各对变量值秩号之差数d,再求∑d 2 。   4.代入式10.11,计算秩相关系数r a (又称Spearman秩相关系数) (10.11)   式中n为变量值的对子数。算得的r 8 与直线相关系数的意义相同,其范围在-1~+1之间,也分为正相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其他镇静催眠药

网络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口服易吸收,用於催眠,约15分钟起效,维持6~8小时。此药不缩短快动眼睡眠的时间,停药时也无代偿性快动眼睡眠时间延长。对胃有刺激性,须稀释后口服。久服也可引起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 甲丙氨酯(meprobamate,眠尔通)、格鲁米特(glutethimide)和甲喹酮(methaqualone)也都有镇静催眠作用,久服都可成瘾。 制剂及用法 地西泮(diazepam,安定)抗焦虑、镇静:2.5~5mg/次,3次/日。注射剂:10mg/2ml。癫痫持续状态:5~20mg/次,缓慢静脉注射。再发作时可反复应用。心脏电复律:每2~3分钟静脉注射5mg,至出现嗜睡、语言含糊或入睡。常用量:10~25mg。   氯氮 (chlordiazepoxide,利眠宁) 抗焦虑、镇静:5~10mg/次,3次/日。催眠:10~20mg,睡前服。 氟西泮(flurazep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参照单位分析

佚名 参照单位分析适用于等级资料,如按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恶化,按反应分为-、+、++、+++,和按麻醉效果分为Ⅰ、Ⅱ、Ⅲ、Ⅳ级等的资料。 参照单位分析又称Ridit分析,常是将等级资料中例数较多的一组的分布作为一个特定的分布来计算各等级的参照单位值(R值),再参照这些R值计算各组的加权平均R值并进行假设检验。Ridit的前三个字母是Relative to an indentified distribution的缩写,-it是unit的字尾,故其含义是“相对于某一特定分布的单位”。由于有时将idantified distribution称为reference distribution,故译为参照单位 。 参照单位分析一般计算步骤如下: 1.选标准组 标准组的选择可根据各组例数多少以及所研究的问题而定。一般选例数多的组为标准组。如果各组例数相近或都较少时,可用合计数为标准组,(但若各组例数过少,则不宜用此法,可用秩和检验);若研究的是新、旧药物的疗效,则可以旧药为标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复合麻醉

网络 第三节 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以达到完善的手术中和术后镇痛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目前各种全麻药单独应用都不够理想。为克服其不足,常采用联合用药或辅以其他药物,此即复合麻醉。参见表13-2。 表13-2 复合麻醉药 用药目和 常用药物 镇静、解除精神紧张 巴比妥类、地西泮 短暂性记忆缺失 苯二氮 类、氯胺酮、东莨菪碱 基础麻醉 巴比妥类、水合氯醛 诱导麻醉 硫喷妥、氧化亚氮 镇痛 阿片类 骨骼肌松弛 琥珀胆碱、筒箭毒碱类 抑制迷走神经反射 阿托品类 降温 氯丙嗪 控制性降压 硝普钠、钙拮抗剂 1.麻醉前给药(premedication)指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应用的药物。手术前夜常用苯巴比妥或地西泮(安定)使病人消除紧张情绪。次晨再服地西泮使短暂缺失记忆。注射阿片类镇痛药,以增强麻醉效果,注射阿托品以防止唾液及支气管分泌所致的吸入性肺炎,并防止反射性心律失常。 2.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进入手术室前给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非参数统计 练习题

佚名 1.试用符号与成对资料的秩和,检验两组鼠肝中维生素A含量(国际单位/克)有无显著差异,并与t检验的结果作比较。 不同饲料组鼠肝维生素A含量 大鼠配偶组 肝中维生素A含量 差数 d 正常饲料组 维生素E缺乏组 1 3550 2450 1100 2 2000 2400 -400 3 3000 1800 1200 4 3950 3200 750 5 3800 3250 550 6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设计的意义、原则与基本内容

佚名 一、实验设计的意义 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计划内关于研究方法与步骤的一项内容。在医学科研工作中,无论实验室研究、临床疗效观察或现场调查,在制订研究计划时,都应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条例,结合统计学的要求,针对实验的全过程,认真考虑实验设计问题。一个周密而完善的实验设计,能合理地安排各种实验因素,严格地控制实验误差,从而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而可靠的资料。反之,如果实验设计存在着缺点,就可能造成不应有的浪费,且足以减损研究结果的价值。总之,实验设计是实验过程的依据,是实验数据处理的前提,也是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实验设计的原则 实验设计有属于专业方面的,有属于统计方面的。从统计方面说,主要应当考虑对照、重复、随机化等问题,这就是所谓实验设计的三原则。其具体内容我们将在第二、三、四节介绍。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拟定相互比较的处理 所谓处理,指的是在实验研究中欲施加给受试对象的某些因素。如营养实验的各种饲料,治疗某病的几种疗法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对照的设立

佚名 一、设立对照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中的对照是指对受试对象不施加实验因素或施加实验因素之前的状态。例如在棉酚抗生育的实验研究中,选择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大白鼠若干只分为两组,一组每天灌服一次醋酸棉酚混悬液,一组每天灌服等量蒸馏水,一定时间后观察两组大白鼠的妊娠情况。这里灌服蒸馏水的一组就称为对照组。又如临床观察某种药物对 高血压 患者的降压作用,用药前要先测量每例患者血压,以便同用药后的测量结果作比较。显然用药前患者的血压状况就是对照。为什么要强调设对照呢?因为判断实验对象对实验因素发生反应与否或发生反应的大小,都是与对照作比较或以对照为基础才能观测出来的。如上述两例,若不设对照,就很难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医学科研工作中,临床观察的对象是病人,实验研究的对象是动物,人或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各种刺激因素的反 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对照更是必不可少的。 二、对照的形式 在医学科研实验中还要注意对照的合理性,即采用适当的对照形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