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早在19世纪上半叶,G.居维叶和E.G.圣提莱尔便就动物学研究方法发生过争论:前者强调实验室研究,后者主张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观察。在他们的影响下,有关动物行为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传统。代表前一传统的多是生理学 家和生理心理学家。如 И。П。巴甫洛夫、美国E.L.桑代克和B.F.斯金纳等。他们在实验室里对狗、猫、大鼠等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便是他们的著名贡献。另一个传统的代表主要是具有博物学倾向的动物学家,如奥籍德国人 K.von弗里施、奥地利人K.Z.洛伦茨和荷籍英国人N.廷伯根等。他们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行为的动因,探讨行为的适应功能,并力求推导行为的进化 途径。 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它的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发育。进化与适应功能等问题。动物行为学的分支很多,不可能在此全面论述,本文仅以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生态学为中心,作一简要介绍。
相关专题 [实验目的] 观察去大脑 僵直现象,并了解其发生机制。 [实验原理] 中神经系统对肌紧张具有易化作用和抑制作用。在正常的情况下,通过这两种作用使骨路肌保持适当的紧张度,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姿势。如果在动物的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则抑制肌紧张作用减弱,而易化肌紧张作用就相对地加强,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向后仰,尾向上翘。脊柱后挺,呈角弓反张现象。 [实验器材与药品] 哺乳动物 手术器械,骨钻,咬骨钳,骨蜡或止血海绵,切脑刀片,60°角尺或60°框架。 液体石蜡,1%戊巴比妥钠。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步骤和方法] 1.手术操作 (1)将兔称重后,自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3ml/kg体重。 (2)将兔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前部的毛,在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暴露气管,插入气管插管,找出两侧颈总动脉,分别穿线结扎,以避免脑部手术时出血过多。 (3)将兔俯位固定,剪去头顶部毛,由两眼眶前缘连线中点至枕部将头皮纵行切开,暴露
相关专题 林奈在动物分类上的功绩 林奈(Linnaeus, Carolos, l707~1778)是瑞典植物 分类学家,他的最大成就是发明了“双名法”,使过去紊乱的植物 名称归于统一,对植物分类学研究的进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许多人也许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林奈的“双名法”对动物也同样适用。所有动物的命名,都是采用和植物一样的林奈发明的“双名法”。 在林奈之前,每种动物的名称,由于各国语言文字不同,叫法不一;就是在一个国家里,各地的名称也可能不同,往往造成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混乱现象。林奈的“双名法“提出来以后,国际上便统一采用了“双名法”来对动物进行命名,从此,各国学者在动物的鉴别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方面就方便多了。现已发现和命名的动物约有120万种,植物约有40万种,如果说林奈的“双名法”为植物分类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么林奈的“双名法”在动物分类上的功绩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甚至超过前者。 林奈偏爱于植物,曾亲自搜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并为许多植物定名。也许是这个原因,人们只记住了他对植物分类学的贡献。其实,林
相关专题 动物学(zoology),是揭示动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它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学科分支 以研究对象划分,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学、原生动物学、寄生虫学、软体动物学、昆虫学、甲壳动物学、鱼类学、鸟类学、哺乳动物 学等。按研究重点和服务的范畴,又可划分为理论动物学、应用动物学、资源动物学、仿生学等。传统的主要分支为: 动物形态学 研究动物体内外形态结构,以及在个体发育及系统进化 中的变化规律。包括:①解剖学,专门研究动物器官的构造及相互关系,它最初是纯描述性的科学,布丰和居维叶证明结构与功能相关,现代形态学也注意研究功能;②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细胞和器官的显微结构;③比较解剖学,用比较现代器官系统的差异,来研究动物的进化 关系,19世纪曾对进化论的建立作出了很大贡献;④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胚胎的形成、发育以及整个动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另外还有古动物学等。随着科学的发展,有的已发展成为独立的
相关专题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LA)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 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动物追溯其祖先,可来源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警卫动物和观赏动物等,但却有别于这类动物。实验动物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遗传学要求。必须是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即实验动物应是遗传限定,且经人工培育的动物。依其遗传纯合程度,可把实验动物划分为近交系(Inbred-strain)突变 系(Mutant strain)系统杂交(Hybrid Colony)动物和封闭群(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动物四大类群。 (2) 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监控要求。在实验动物繁育的全过程中,必须严格监控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目前,我国将对其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CV)、清洁动物(Clean animal
相关专题 小小斑马鱼对人类科研的大大贡献 斑马鱼 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动物,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用于寻找新的治疗药物研究。 斑马鱼 的体表有斑纹,是一种微小的热带生物,其体内2/3的基因与人类相似,能模仿出一些与人类相同的疾病。它们体积微小,不占用空间,与大鼠或小鼠相比更易照顾。 此外,斑马鱼 的繁殖周期短(大概3个月),交配无季节性,每条母鱼产卵100~200枚。斑马鱼胚胎发育迅速,受精后24小时就可完成身体内部器官的构建,包括心脏、肝脏、肠、肾等,在受精后96小时内形成。相比斑马鱼胚胎快速的发育过程,人类的胚胎则要花上3个月的时间。 虽然斑马鱼 的繁殖能力超强,但是科学家们需要数量众多的斑马鱼以满足科研需要。因此,科研人员正努力了解斑马鱼的脾性和生活习性,因为成千上万条斑马鱼才能用于一个药物筛选。 斑马鱼 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药物筛选,因为药物研发极其昂贵,而且可能需要花费超过10年时间才能进入临床试验。 斑马鱼在药物筛选方面优胜于豚鼠。它们具有极强的生育能力,通常生长于不大于2英寸的空间,所占空间不
相关专题 同种细胞在培养时2个靠在一起的细胞自发合并,称自发融合;异种间的细胞必须经诱导剂处理才能融合,称诱发融合。 仙台病毒法融合 ①两种细胞在一起培养,加入病毒,在4℃条件下病毒附着在细胞 膜上。并使两细胞相互凝聚; ②在37℃中,病毒与细胞膜 发生反应,细胞膜 受到破环,此时需 要Ca2+和Mg2+,最适PH为8.0一8.2; ②细胞膜连接部穿通,周边连接部修复,此时需Ca2+和ATP; ④融合成巨大细胞,仍需ATP 。 聚乙二醇(PEG)法 聚乙二醇(PEG)结构为:HOH2C(CH20CH2)nCH2OH,分子 量大于200小于6000者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PEG经高压灭菌后,与温热的Engle氏液混合。通常用分子 量低于1000的PEG作融合剂最好,50%PEG溶液能产生最多杂交细胞。PEG溶液在pH6.0时细胞融合率最高。 电融合法 在直流电脉冲的诱导下,细胞膜表面的氧化还原电位发生改变,使异种细胞粘合并发生质膜瞬间破裂,进而质膜开
相关专题 模式生物系列专题之果蝇 模式生物由于其结构简单、生活周期短、培养简单、基因组 小等特点,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模式生物作为材料不仅能回答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生物学问题,对人类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有借鉴意义。常见的模式生物有有真菌中的酵母,原核生物中的大肠杆菌,低等无脊椎动物中的线虫,昆虫纲的果蝇,鱼纲的斑马鱼,哺乳纲的小鼠以及植物中的拟南芥。 1 模式生物 的研究历史 早期的生命科学研究,人们总是用一些常见的生物作为材料,所用生物就是研究的目的,并没有模式生物 的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有关生命的知识越来越多,急需将这些凌乱的知识有系统的进行整理,全面的理解生命的整体过程。但同时,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生物均一一研究,这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就被选择出来进行研究,这是模式生物出现的原动力。同时在医学领域中,因为伦理问题,一些试验不可能用人来作为试验材料,而不得不寻找可靠的替代物,这是模式生物出现的另一个推动力。 1.1拟南芥的研究历史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相关专题 本文介绍了动物实验中动物心脏、血管和肺脏的观察的方法供广大读者参考。其中心脏观察方法有肉眼观察和内部检查;血管观察方法有肉眼观察和切片观察方法。 动物实验中心脏、血管和肺脏的观察的方法 (一)心脏的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 (1)外部检查 大小:正常为死者手拳大小。 重量:正常成人约250g左右,女的稍轻些。 形状:正常为园锥形。检查心脏各部有无肥大或缩小。 外膜:有无出血点及渗出物附着。 (2)内部检查 心脏内容物如何,有无血栓形成?心腔大小是否正常。 壁的厚度:左心室壁最厚处0.8—1.0cm,右心室壁厚为其三分之一。 心肌的性状:色、光泽、硬度等;如有无疤痕形成及梗死等。 心内膜和各心瓣膜及腱索、乳头肌等的状态:如瓣膜有无血栓形成、增厚、腱索有无增粗变短等情况。 2.切片观察方法: 因心脏系空腔脏器,可逐层观察,如由心外膜、心肌及心内膜的次序观察。 心外膜——外膜表面有无渗出物附着,有无因
相关专题 动物实验中,经常要跟活体动物打交道,要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一定要做好固定动物的工作,避免损伤实验动物也要避免自己受伤,本文介绍了动物实验中小鼠、大鼠、豚鼠、兔和狗的捉拿固定方法。 鼠的捉拿固定方法 1.小鼠抓取固定方法 小鼠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人经验者直接用左手小指钩起鼠尾,迅速以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其耳后颈背部皮肤亦可。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如进行解剖、手术、心脏采血和尾静脉注射时,则需将小鼠作一定形式的固定,解剖手术和心脏采血等均可使动物先取背卧位(必要时先行麻醉),再用大头针将鼠前后肢依次固定在腊板上。尾静脉注射时,可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架固定,先根据动物大小选择好合适的固定架,并打开鼠筒盖,手提鼠尾巴,让动物头对准鼠筒口并送入筒内,调节鼠筒长短合适后,露出尾巴,
相关专题 疫苗、药物、食品……在广大民众看到的市场的琳琅表面下,其实隐藏着很多人所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血腥和残忍。所有进入市场人类可以使用的东西,都要在动物身上进行过无数的试验,以确保安全。动物保护者会觉得这是非常不人道的行为,企图阻止科学的进展在动物身上划下的血淋淋的伤口。 尽管各种处死动物的方法五花八门,有些也不免残忍和血腥,但科研人员也正在努力寻求一种最人道的谋杀方式处死实验动物。 经典实验动物谋杀方法 1、暴力法:颈椎脱位 左手持死神之笔,压住小鼠后颈,右手轻抚小鼠身体至尾端,趁其紧张情绪稍稍平复,用力拽尾巴;伴随手下咯嗒一响,脊柱在皮肉内分为两端,天堂里多了一只小鼠;也有好心人怕给小鼠徒增痛苦,用力过猛,头连皮带肉脱掉,血溅四方;更有甚者,心里一软手下缺力,只把小鼠拽了个半瘫,可怜程度无可名状。 2、断头法:灭鼠断头台 为凸显科研人员们的铁面无私,特地制作了专业灭鼠断头台,不过和包青天不同的是,包大人的铡刀只斩罪犯,至于小鼠,管你是“六月飞雪窦娥冤”还是“以身试法顶风干”,实
相关专题 概 况 经广东省科技厅立项批准,广东省果蔬深加工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底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承担建设。实验室面积1500多平方米,分为研究室和中试车间两部分。拥有果蔬汁无菌灌装机、液相制备色谱系统、抽提浓缩中试设备,旋转粘度计、热泵低温干燥机、超微粉碎机、控温摇床、中试层析柱 和蠕动泵、果酒中试生产设备、双道打浆机、螺旋榨汁机、RO水制备系统等仪器设备 。现有实验室的人员为14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7人,本科5人。 研究方向 在深层次上系统研究我省主要和特色果蔬的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营养学、加工适制性及其加工工艺,要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是果蔬深加工产品的研制,营养成分、维生素的保存,质量的控制、检测和鉴别,新型添加剂的应用,果蔬资源的综合利用等。 研究内容 (1)蚕桑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目前已上市的产品包括桑果汁、桑椹酒、桑宁茶、桑叶颗粒剂、维力康胶囊、蚕蛹虫草粉。 (2)开展了青梅、甜玉米、水瓜、荔枝、龙眼、香蕉、火龙果等果蔬的深加工研究。 (3)开展了指纹
相关专题 概 况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是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联合共建的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立,在2004年完成建设,总经费800万元,依托单位是华南农业大学。果蔬保鲜学科是由我国著名的果蔬贮藏加工专家李沛文教授,现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和博士为主的充满朝气的学术队伍,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在热带亚热带果蔬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并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 研究方向 研究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变化机理及其调控。 研究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规律、病理变化及其综合防治。 研究果蔬成熟衰老和品质变化的分子 机理。 主要研究果蔬保鲜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研究国内外果蔬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体系。 研究内容 研究热带亚热带果蔬的采后生理生化与品质变化规律及其调控; 研究果蔬采后侵染性病害和贮藏生理病害及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研究荔枝褐变、香蕉、番木瓜等果蔬成熟衰老的分子机理和采后病害抗性的分子机理; 研究果蔬贮运保鲜新技术,延
相关专题 一、原理 淀粉性种子在萌动过程中,胚释放出来的赤霉素能诱导糊粉层细胞中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引起α-淀粉酶生物合成,并分泌到胚乳中催化淀粉水解为糖。通过碘试法比色测定淀粉在酶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消耗量,可以定量分析α-淀粉酶的活力。 二、材料、仪器设备 及试剂 (一)材料:大麦、小麦种子 (二)仪器设备 :1. 分光光度计;2. 恒温箱;3. 水浴锅;4. 移液管;5. 烧杯;6. 试管;7. 青霉素小瓶;8. 镊子;9. 刀片。 (三)试剂:1. 1%次氯酸钠溶液;2. 0.1%淀粉溶液;3. 2×10–5mol/L、2×10–6mol/L、2×10–7mol/L、2×10–8mol/L 赤霉素溶液;4. 10–3mol/L 醋酸缓冲液;5. I2-KI溶液。 三、实验步骤 1. 选取大小一致、健康的大麦种子50粒,用刀片将每粒种子横切成两半,使成无胚的半粒和有胚的半粒,分别置于新配制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备用。 2. 取小
相关专题 今天参观了自然博物馆,感受到了神奇美妙。产生很大的兴趣和好奇。回来后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一些动植物 的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平均长30米,重达140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7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最原始的哺乳动物 :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 (高1米以上,长可达3米,尾巴约1米,体重可达350多千克)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最大的飞鸟:信天翁(翼展可达3-4米) 最早的鸟:始祖鸟 (距今1.4亿年前)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 (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 (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几维鸟 (产下的蛋比鸡蛋大5倍) 最大的软骨鱼纲类动物:鲸鲨(平均长8米,
相关专题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2.掌握植物分生组织和各种成熟组织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功能。 3.学习简单地离析组织的方法。 [材料用品] 材料:蚕豆叶、烟草叶、玉米叶、小麦叶、水稻叶、椴树茎横切片、南瓜茎纵横切片、松茎横切片、南瓜茎、小麦茎、水稻茎。 用品:10%铬酸溶液、碘液、氯化锌、浓硝酸、氯化钾、番红液、间苯三酚、盐酸、水合氯醛。显微镜、载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烧杯、试管、酒精灯。 [方法与步骤] 一、植物细胞分裂 (一)植物有丝分裂的观察 是真核细胞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 (材料的准备:将洋葱置于水杯中,水面刚好接触洋葱的鳞茎盘的基部,3-4天后洋葱便可长出白根。根长度达到1-1.5厘米便可剪取使用。将剪取的根尖置于冰醋酸——酒精固定液中,在室温下固定2-24小时,可将材料固定。固定的材料如不及时使用,可以经过50%的酒精到70%的酒精中各半小时,再换70%酒精保存备用。将固定材料置于酒精-浓
相关专题 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常与植物 生长与抗性有密切关系。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较高的植物 组织或器官,代谢活动较旺盛,生长也较快;反之则生长较缓慢,但抗性较强。因此,自由水和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可以作为代谢活动及抗逆性强弱的重要生理指标。 【原理】 束缚水被细胞胶体颗粒所吸附,水势较低,故不易移动、蒸发和结冰,不能作为溶剂,也不易被夺取。可根据这些特点测定束缚水含量。将植物组织浸入浓糖液中脱水,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易移动的自由水可全部进入糖液中,组织中剩余的水分可看作束缚水。根据糖液浓度变化可测得自由水量。由植物组织的总含水量减去自由水量,即可求出束缚水量。 【仪器与用具】 阿贝折射仪;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1mg);烘箱;称量瓶若干;打孔器(面积0.5cm2左右);烧杯;瓷盘;量筒。 【试剂】 60%~65%蔗糖溶液(重量百分浓度):称取蔗糖60~65g,置烧杯中加蒸馏水40~35g,使总重量为100g,溶解后备用。 【方法】 1.取称量瓶6个,编号(设三次重复),分别称准重量。
相关专题 一 材料的选择与分割 选取新鲜、无病虫害并具代表性的材料 先作徒手切片或剥离检查,决定适宜的材料,立即固定。 注意按季节和植物 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取材。 材料大小要适当; 例根:直径5mm以内----切取5-10mm小段 例叶:切成2-5mm 例茎:横切或纵切 例花:花药:横纵;子房:横纵 二 杀死、固定、保存 杀死:在制片过程中,将制片的材料迅速杀死,使组织块尽量保持原生活状态。这种处理叫杀生(死)。用一种或多种化学药品。 固定:在杀生处理过程中,将材料按原来的形态保存下来,并为后续制片保持固有形态,达到固定的要求。杀生、固定关系密切,通常二者兼有作用。 保存:组织块茎杀伤固定后,能较长时间保存下来,仍能制片。 常用固定液: FAA固定液(福尔马林-冰醋酸-酒精),万能固定液或标准保存液。 适用范围:根、茎、叶、花药、子房的组织切片均可 固定时间:一般24h, 并可在此液中长期保存。温度宜低(10度左右
相关专题 玉米由于是单性花、异花授粉,因此在杂交时,不需要去雄,因而也不需要整穗。其杂交方法和步骤主要为调节开花期、选株、隔离、采粉、授粉和收获等。 调节开花期 玉米由于单性花,在调节开花期方面,必须使母本的雌穗和父本的雄穗的花期一致。可用分期播种的方法调节父、母本的花期。 选株 父、母本均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作为杂交对象。 套袋隔离 当母本植株的雌穗已经露出而没有伸出柱头以前,用牛皮纸袋套好雌穗。当母本雌穗开始抽出柱头时,要在当天用牛皮纸袋套在父本植株的雄穗上,雌、雄穗的纸袋,要用细绳或回形针扎紧,以免脱落。 采粉 从上述玉米的开花习性中可以知道,其雄穗在始花后的第2~4天内开花最多,进入盛花期,一天中开花最多的时间是上午8~10时,而此时花粉的生活力也最强;雌穗在始花后的第2~4天,处于盛花期,柱头已基本抽齐。因此,采粉时间应选择父、母本的盛花期、并选择上午8~10时进行采粉。采集花粉时,将父本雄穗稍稍下弯,轻轻抖动,用人工辅助授粉器盛接花粉、采粉时要防止其它品种的花粉混入。 人工辅助
相关专题 概 况 广东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建设。2008年获批立项,建设期为:2008年—2011年。 研究方向 1. 茶树遗传与种质创新。 2.茶叶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 3.茶树逆境分子 生理与调控。 4.功能成分科学与工程。 5.茶叶质量科学与工程。 研究内容 1.茶树遗传与种质创新。研究茶树产量、品质和抗逆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定位,茶树的育种新技术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 2.茶树逆境分子生理与调控。以评价茶树对非生物胁迫因子的耐性(抗性)的基因型差异、解析基因型耐性差异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筛选和创建特异种质材料。 3.茶叶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探讨茶叶产品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与分子机制,创制特异种质材料与相关基因的克隆 表达,提出茶叶品质调控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建立高品质茶农产品的生产新体系。 4.功能成分科学与工程。研究茶叶主要功能成分的与品种以及品质的关系,以及提取分离纯化及制备、定性鉴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