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如何诊断冠状动脉疾病

虽然典型的冠状动脉疾病多有胸痛现象,但是,也有部分病人是无痛性的心肌缺氧,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更容易发生。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是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一些肺部或是胃部的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胸痛。因此,在诊断冠心症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详细的病史及症状询问是正确诊断的前提:不管要诊断何种疾病,详细的病史及症状的描述,是不可或缺的。其次是实验室的检查。包括: 心电图︰心电图是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时不可或缺的检查。当心脏缺氧或坏死时,其电位的传导会产生变化,可由心电图判读出来。但一张静态心电图正常并不表示心脏是正常的。我们经冠状动脉摄影证实,心绞痛的病人,有 50% 在无胸痛的静态心电图是正常的。因此,要进一步藉由运动试验得到的运动心电图来帮助心肌缺氧的诊断。另外,24 小时的心电图也可以帮忙侦测心绞痛及无痛性心肌缺氧。 胸部X光摄影︰胸部X光片大部分会是正常,但可以帮忙鉴别出是否有主动脉剥离,也可以看出有没有肺积水,判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时也可以看出冠状动脉钙化的情形。 心肌酵素检查︰心脏的心肌细胞含有一些特别的酵素,当心肌梗塞或急性不稳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有性生殖与复制

有性生殖:动物的有性生殖是靠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受精,受精卵分裂成多个细胞后,开始分化成身体的各个组织,再进而形成新的个体。 精子与卵子在经由减数分裂形成时,染色体及其所带基因会重新组合。因此,精子内的基因并不会和父亲完全相同,卵子内的基因也不会和母亲完全相同,而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更使基因产生新的排列组合。 因此,藉由有性生殖产生的新个体,所带的基因组合与父亲或母亲并不会完全相同,当然也不会长得完全一样。这样的有性生殖方式,在演化上是有它的意义,因为它可让生物产生多样性而在「物竞天择」中存活下来。 复制则是藉由将细胞核转移至另一个已移去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使其仿真受精过程,在代理孕母的子宫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在这过程中,细胞核提供了染色体及其所含的所有基因,而卵细胞则提供了细胞质及其它细胞发育所需的物质。因此,这样复制出来的个体,其基因体主要是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细胞,而非如有性生殖中来自精子与卵子双方。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工程时代的开始

柏格(Paul Berg)等人以一种限制酶将人类胰岛素的基因切割,同时将细菌的质体 DNA 切开作为载体,再将这两段 DNA 混合以粘接酶粘合而成一重组 DNA,并送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利用大肠杆菌为宿主大量制造出胰岛素。此种利用剪刀与胶水来重新组合 DNA 的方式,使人类开始可以任意将要表现的蛋白质基因放入异种细胞内生产,也拉开了重组 DNA 时代的序幕。 利用基因工程,人们开始可以大量且便宜地制造出所需的蛋白质以作为药物或疫苗。譬如,过去B型肝炎疫苗须从大量B肝带原者的血液中萃取肝炎病毒,然而在血液来源、成本及安全性上均是很大的问题。因此,生技公司便将B肝病毒蛋白质的基因放入酵母菌中,驱使这些细菌为我们效命来生产这些蛋白质。这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药物或疫苗的方式已有极大的商业市场。 当然,大肠杆菌或酵母菌并非万能,有些蛋白质生产出来会无法适当地折叠成正确的三维形状,或因无法进行适当转译后处理,而使蛋白质缺乏其应有功能。这些都有可能是因为所形成的胺基酸长链缺少某些修饰,如醣类分子的加入,及适当切割等所造成。因此,科学家们便可选用不同的宿主细胞,如昆虫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殖基因与复制

除了将异源基因放入体外细胞来表现外,1980 年初开始,科学家们也想将异源基因放入动物体内而制造出转殖基因动物。他们的做法是将异源基因送入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内。在这当中有些基因会进入染色体中,之后会随胚胎发育与细胞复制下去而在所有细胞内都带有此外来基因,因此形成转殖基因动物。 转殖基因动物的好处之一是,让我们可将蛋白质基因放入乳牛或山羊的乳腺细胞,而使乳汁中含有此药用蛋白质。其它的好处包括,将抗冻的蛋白质基因送入动植物中,使他们较能耐寒害等等。此外,国内亦有将一种萤光蛋白质基因加入鱼体,使其能在黑暗中发出萤光而增加观赏价值。 尽管在转殖基因技术上的进步,动物的复制仍只限于利用未分化的胚胎细胞来进行,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复制一个成年人仍是不可能的任务。然而 1997 年英国的罗斯林研究所以桃丽羊推翻了此种假说。在桃丽羊的研究中,卫尔迈博士(I. Wilmut)以成年羊的乳腺细胞核与移除细胞核的卵子结合,并成功地逆转乳腺细胞核的 DNA 时钟,使这些 DNA 可以如同生殖细胞的 DNA 一样,从头主导细胞分化的生化过程,而产生桃丽羊。 在这革命性的成功后,各种复制动物一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寿到底可以有多长

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早就体会出「死生有命」了。可是,自从有史以来,人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除了希望可以拥有与天地同寿的生命之外,还可以青春不老,让永续的生命也能兼有很好的生活品质。《圣经》上记载活的最久的人是玛土撒拉,他在一百八十七岁生了个儿子拉麦之后又活了七百八十二年。但是,从玛土撒拉以降的人类就没有这么幸福了。在中国的传说中,最长寿的人除了偷吃双份长生不老药而直奔月球,迄今不知所终的嫦娥之外,就非彭祖莫属了,但据说他也只活了八百岁。不过,这长达八个世纪的寿命,也足叫一般众生艳羡不已了! 常言道:「人生不满百」,即使在医疗科技发达的美国,一般人的期望岁数平均也只有区区七十八岁。而根据金氏世界纪录的记载,人类最高龄是一百二十二岁。其实,死亡所造成的岁月限制并非是人唯一的恐惧,人一旦年纪老迈,在慢性疾病或衰老退化的现象缠身当中失去了良好的生活品质,也是很大的困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个体的衰老与死亡

古今中外不乏有人想要得到长生的各种方术与丹药;就算是科技发达如是的现代,人们也还是希望可以应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死亡的肇因,以研发出可以让人不死的妙方。 人为何会老化与死亡的理论有三:第一,认为死亡来自身体细胞中不可修复的突变的积累,于是在老年时就被天择找上了!第二,认为族群为了种族的延续,所以保有对年老者有害的基因,以促成族群的新陈代谢,使得新生的后辈可以在天择下保有物种的竞争力。第三,也是基于种族平衡的理由,认为在天然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为了种族的延续,失去生殖能力的年老者,必须把生存空间让给种族里具有旺盛繁衍能力的新生代,因此死亡乃是维持这种平衡所必须的生物机制。 由于身体是由细胞所组成,生物学家也从细胞学的研究中找到一些与寿命限制有关的线索。正常细胞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可逆的缩短现象,因此,端粒的长度与细胞分裂次数及细胞的生命期长短,有很重要的关系。细胞在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具有很大生物活性的副产物,统称为「反应性氧族」。这些代谢产物与细胞中染色体的端粒接触后,会造成端粒的缩短。因此被认为与细胞分裂能力的戕害以及细胞雕亡程序的激活可能有很大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不死的细胞

动物体内或甚至于人体内,是不是真有「不死的细胞」尚属存疑。但是,拥有可以恢复因为细胞分裂所缩短的染色体端粒能力的细胞,则的确是存在的!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在还是一个细胞的受精卵阶段时,甚至于在后续的胚细胞发育过程当中,直到以等比级数分裂成为八细胞阶段,这八个称为胚叶细胞(blastomere)的胚体组成细胞,全都拥有完整的恢复染色体端粒因为细胞分裂所缩短的长度的能力。也是由于在这个发育阶段的胚细胞拥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胚体才会再进一步地分裂与发育下去,然后在母亲的子宫里定植下来,并且逐渐形成与母体子宫沟通并供应胎儿营养的胎盘,以及构成身体的组织与器官而发育成为具有人体雏型的胎儿。 另一方面,在以动物为试验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八个胚叶细胞以人为的方式分离开来后,每一个胚叶细胞经移置回子宫内,都可以分别形成胎盘与胎儿,并正常发育成为同卵多生的仔畜。也就是说,组成八细胞阶段的胚,其八个胚叶细胞都具有分化成为胎盘以及胎儿体内各种细胞、组织与器官的能力,亦即拥有「全能性的分化能力」。 因此,我们是不是在人生的过程当中,体内的细胞在特殊时刻「骤然」地失去了这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命体的构成与维护

细胞失去恢复染色体端粒长度的能力是构成身体的必然而且正常的程序。然而,是不是胎儿在分娩或成为成年人之后,「建构完成」的个体体内就完全没有具有恢复染色体端粒长度能力的细胞呢?生物学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切入,研究组成染色体的去氧核醣核酸(DNA)双螺旋链如何修复受到伤害的片段,企图进而了解构成身体的细胞、组织或甚至器官在病变发生后的自我维修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发现在已经发育成形的胎儿阶段,一群存在于以后会发育成为性腺的原始性脊中,会特化成为精子与卵子的生殖细胞,称为始基生殖细胞,也具有很高的端粒酶活性。将小鼠的这种细胞从胎儿分离出来后,经体外培养与测试,发现这些始基生殖细胞的衍生细胞也和胚干细胞一样,具有能够在适当条件下不断分裂更新的能力,同时也具有多能性的分化能力。为了与衍生自囊胚内细胞群的胚干细胞有所区别,遂将这类衍生自胎儿始基生殖细胞的分化多能细胞称为「胚生殖干细胞」。然而,这样的命名实在有可能会造成误导,因为这些衍生自始基生殖细胞的生殖干细胞,事实上并不是来自尚未埋植的「胚」,而是源自具有成体雏型的「胎儿」之原始性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动物成体内的不死细胞

如果以具有多能性分化能力和高度端粒酶活性作为衡量的标准,检视动物成体的细胞,那么在即使已经发育成熟而具有繁衍后代能力的成体体内,还是有兼具这种两种特性与能力的细胞存在。 其中之一就是令人闻之色变,且已经困扰人类很久的肿瘤细胞。这些成体的体细胞重新获得高度的端粒酶活性,在体内以类似胚胎细胞的分裂速率、不受节制地、旺盛而快速地分裂,并攫夺体内其它正常细胞所需的营养,以支持本身快速崛起和扩张的细胞族群。因此,如果体内的机制或体外的干预无法将之控制的话,身体就会被这些具有高端粒酶活性的「叛军」所攻陷以至死亡。 虽然目前科学家还没有能够找出这些肿瘤细胞为何会从已分化、特化的体细胞群中,重新获得高度的端粒酶活性而能够不断地在体内分裂繁衍,并且使得其存在的成体与之共同走向毁灭之路的原因。但是这种肿瘤细胞,尤其是好发于睪丸的恶性畸胎癌,在从体内分离出来之后,于适当的体外培养条件下,仍然可以维持高度端粒酶活性与不断分裂而不会衰竭。同时,如果给予适当的处理,这些肿瘤的衍生细胞也会展现出分化为组成身体内某些细胞系的能力。生物学家也在发现胚干细胞与胚生殖干细胞之前,就已经从小鼠和人类等分离株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自然界的再生能力

蜥蜴被比它更强大的猎食者发现时,通常会先张牙舞爪,装腔作势,一副万夫莫敌的态势,试图将敌人吓跑。但是如果不能达到目的,为了保存自己的一条小命,只好识时务地夹着尾巴逃跑。有时不幸被敌人逮到尾巴,在性命交关之际,蜥蜴只有断尾自保。当敌人还在为得到一顿晚餐沾沾自喜时,蜥蜴已经逃逸无踪了。我们不需要为断尾的蜥蜴悲伤,因为不久之后,从断裂处会再长出一条与原来无异的尾巴。 海星一直是渔民们的梦魇,它们会吃掉渔民辛苦养殖的蚌类。当气愤的渔民抓到肇事的海星,可能将其大块支解,丢入水中喂食蚌类,以消心头之恨。不过,更骇人的噩梦竟然发生,海星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不但断掉的腕足可以再长出来,甚至可以从断下的腕足再长出一个完整的海星。 这些动物的再生能力令人惊羡,不禁自怜人类缺乏此种能力。我们的四肢如果因为受伤而缺损,并没有办法再长出新的四肢甚至只是指头,终将残疾一生,这种现实令我们非常地气馁! 其实,人类的一些器官和组织也具备某种程度的再生能力。例如,红血球和血小板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但是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会不断地造出新的红血球和血小板,以补充失去的血球。皮肤细胞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再生能力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和动植物的十大无用器官

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日前列数了那些确实存在但却毫无用处的生物组成器官。一起来看看我们周围,甚至是我们的身体上,都有哪些不必要的“零件”吧。 不飞鸟类的翅膀 在动物界,不是所有拥有翅膀的鸟类都能飞翔。鸵鸟、食火鸡、几维和枭鹦鹉等虽然也拥有美丽的翅膀,而且翅膀的结构和会飞的鸟也没有什么不同,但它们却都是不能飞翔的鸟类。不过,翅膀对他们来说也不仅仅是摆设。它们在奔跑中,展开翅膀保持平衡,在交配期挥舞双翅吸引异性。 鲸鱼的后腿 生物学家认为,在5000万年前,一些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开始返回生命的起源地——海洋,而其中最早的就是鲸鱼。如今,在须鲸、驼背鲸和一些抹香鲸身上还可以见到功能已完全退化的后腿,而大部分其它种类的鲸鱼身上都只剩下腿骨了,但也有些鲸鱼长有带脚趾的脚。最近还有报道说,鲸鱼和河马是远亲。 人类的毛发 人类进化到现在,已不像祖先那样拥有浓密的体毛,也不必像其它动物那样因没有衣服穿而要靠体毛取暖。在人身体上仅存的一些毛发中,除了眼睫毛可以抵挡灰尘进入眼睛,面部的胡须可以使一个男人看起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防治的主力——微生物农药

大家知道,害虫、病菌和杂草,是农业生产的三个大敌。有人统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害而使农业总产量减少26%,其中虫害损失为14%,病害损失为12%。损失的总价值,约为800亿美元。 自从20世纪40年代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问世以后,人们与农业病虫和杂草斗争中,主要是依靠化学农药这一现代化武器。但是,随着化学农药的品种和产量激增,施用范围日益扩大,农药残毒污染而造成世界性公害,引起人们的忧虑。于是很多国家在努力研制高效低毒农药的同时,开展了综合防治的研究。生物防治是综合防治的主要内容,而微生物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又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 现代科学给我们找来了许多微生物“朋友”,它们像出色的“植保员”,辛勤地劳动在绿色的田野里。例如细菌家族中的苏云金杆菌,害虫碰上了它,便会通过“胃肠毒”作用,使害虫致病死亡。真菌家族中,大约有530多种成员具有杀虫的本领,其中白僵菌是最重要的一种,它的分布广,寄主多,使害虫生病的能力强,松毛虫、大豆食心虫、玉米螟、茶毒蛾、甘蔗象鼻虫等200多种害虫,碰到了白僵菌,不消二三天就会一命呜呼 。许多放线菌又为我们生产了各种农用抗生素。如防治稻瘟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绿色汽油——乙醇

乙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酒精。纯乙醇的沸点为78.5℃,很容易燃烧,在世界面临能源危机的今天,开发利用乙醇作动力燃料,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的国家把乙醇掺进汽油里混合使用,称为醇汽油,效率甚至比单用汽油还高。产糖量居世界第一的巴西,完全用乙醇开动的汽车,已经在圣保罗的大街上奔驰了。 生产乙醇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酵母菌。它能够在缺氧的条件下,开动体内的一套特殊装置——酶系统,把碳水化合物转变成乙醇。近些年来人们又陆续发现,微生物王国中能够制造乙醇的菌种还不少,比如有一种叫酵单孢菌的,它的本领比酵母菌还高,不仅发酵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而且能更充分地利用原料,产出的乙醇要比酵母菌高出8倍多,很可能是更为理想的乙醇制造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用来生产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甘蔗、甜菜、甜高粱等糖料作物和木薯、马铃薯、玉米等淀粉作物。因为这些糖和淀粉也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用它们来大量生产乙醇作燃料,显然会影响到人类的食物来源。所以现在人们又找到了一种新的原料,这就是纤维素。 纤维素也是碳水化合物,而且在自然界里大量存在,许多绿色植物及其副产品,如树枝树叶、稻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新型能源——微生物电池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当前人类生活中的主要能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消耗的能量日益增多。可是这些大自然恩赐的能源物质是通过千万年的地壳变化而逐渐积累起来的,数量虽大,但毕竟有限。因此,人们终将面临能源危机的一天。 当然,人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获取能源。例如太阳能就是一个巨大的能源。此外像地热、水力、原子核裂变都可以放出大量的热能。在这方面,微生物也不甘落后。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发电,向人们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电池有很多种类,燃料电池是这个家族中的后起之秀。一般电池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三部分构成,燃料电池也是这样:让燃料在负极的一头发生化学反应,失去电子;让氧化剂在正极的一头发生反应,得到从负极经过导线跑过来的电子。同普通电池一样,这时候导线里就有电流通过。 燃料电池可以用氢、联氨、甲醇、甲醛、甲烷、乙烷等作燃料,以氧气、空气、双氧水等为氧化剂。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所谓“电极活性物质”作为电池燃料,然后通过类似于燃料电池的办法,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成为微生物电池。 从目前情况看,作为微生物电池的电极活性物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您的幼儿维生素缺乏吗?

如果您的孩子没有足量的维生素摄入,便不会有正常的生长与发育(包括智力发育)。如何得知宝宝的维生素是否缺乏呢?您不妨来做一次家庭检测。   维生素A缺乏:   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结膜与角膜(俗称黑眼仁)亦发生病变,轻者眼干、畏光、夜盲(俗称鸡母眼),重者黑眼仁混浊、溃疡形成,最后穿孔而失明。维生素A缺乏者一般免疫功能较差,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维生素B1缺乏:   婴幼儿如缺乏维生素B1,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缓慢等病症,严重缺乏时易患脚气病、浮肿、肌肉萎缩、心跳减慢等。由于维生素B1还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神经传导过程,参与体内丙酮酸脱羧酶的组成,当其缺乏时,这种酶的活性降低,血液中丙酮酸升高,机体能量产生减少,脑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出现神经等系统的病理改变。   过去维生素B1缺乏症多与贫穷导致的营养缺乏有关,如“脚气病”曾在一些地区广泛流行。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择食观念发生了变化,米面越吃越精白,使乳母及婴幼儿体内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基因食品五大隐患

首先是毒性问题。尽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它确实可能正在进行中,因此目前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蛋白质的转移。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 、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这个外来基因是否被原有的基因所接受。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第五是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药苑新秀——干扰素

你听说过干扰素吗?顾名思义,干扰素是一种能起干扰作用的物质。 1957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艾萨克斯和林登曼首先发现,当病毒感染人体后,受到病毒入侵的细胞里会产生和释放出一种蛋白质进行“自卫反击”,干扰和抑制病毒的“为非作歹”。这种蛋白质被称为干扰素。 这一发现,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不惜资金投入研究,先后证明,用干扰素治疗病毒引起的感冒、水痘、角膜炎、肝炎、麻疹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干扰素对癌细胞也有抑制作用,治疗部分由病毒引起的癌症和非病毒癌症,也都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有些科学工作者还探明,干扰素对人体的免疫能力也有刺激作用,能唤起整个机体的防御系统,提高它们的机能和作用,警觉地进入“战备状态”,从而大大地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人预言,未来年代里药品的新秀可能将是干扰素的“天下”。 干扰素虽有如此神效,但是它的提取工作非常困难。因为干扰素只有在受到病毒入侵的细胞中才能产生,而且数量极少。1979年芬兰红十字会和赫尔辛基卫生实验所用了4.5万升(1升相当于1 000ml)人血,才煞费苦心地提炼了0.4克干扰素。据法国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新颖食品——单细胞蛋白

当今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食品。它们的样子很像鸡、鱼或猪肉,但却不是农家饲养的畜禽制品,也不是耕种收获的五谷杂粮,而是用微生物生产的微生物蛋白制成的,有人称它为“人造肉”。 我们知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有生命的地方都有蛋白质,微生物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到目前为止,能够担当生产微生物蛋白的菌种还不多,主要是一些不会引起疾病的细菌、酵母和微型藻类。因为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一个个体就是一个细胞,所以这样的蛋白又叫单细胞蛋白。 在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厂里,人们为微生物安排了最适宜的居住环境,这就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发酵罐,罐里存放着适合不同种类微生物“胃口”的食料,保证它们在这里能吃饱喝足,迅速繁殖。当发酵罐里的微生物繁殖到足够数量时,便可收集起来加工利用了。 单细胞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40%—80% ,远远超过一般的动植物食品。而且蛋白质里氨基酸的种类比较齐全,有几种在一般粮食里缺少的氨基酸,在单细胞蛋白里却大量存在。另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这也是一般食物赶不上的。正是由于单细胞蛋白具有这些突出的优点,现在人们用它加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美丽生活除了有性还有很多……

Rolf Hoekstra在News and Views("Why sex is good" Nature 434, 571; 2005)中显然过分强调了有性繁殖对自然界审美价值(aesthetic appeal)的贡献。在文章中,作者认为复杂的生物体,如开花植物,昆虫和孔雀都可能进化;如果没有了性,世界将变得灰暗、缺乏色彩。然而,无性生殖的植物仍然可能利用动物来进行孢子传播,生产果实或者其他的奖励(标以特殊的结构)作为“回报”。事实上,我们可能戴上了有色眼镜来检测果实成熟;而这些果实却是与性无关,与种子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地,尽管有很多的鸟类为了吸引异性将羽毛打扮得花枝招展,但也有很多毛色艳丽的动物利用颜色来表示威胁或是警告。黄蜂,蝴蝶和蛾拥有与众不同而有绚丽多彩的色调,这些色调都是为了减少外界干涉的。 有性生殖对于维持种群的遗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显然是物种躲避灾难、适应新环境的一个主要机制。然而,以往有性生殖的游说者们(pro-sex lobby)总是贬低了无性生殖在稳定环境中对进化所起的作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的故事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来源于人类对自身遗传机制的了解。基因作为机体内的遗传单位,不仅可以决定我们的相貌、高矮,并且它的异常变化将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各种疾病。某些缺陷基因可能会对遗传给他们的后代,例如血友病,而有些则不能。基因治疗的提出最初是针对单基因缺陷的遗传疾病,目的在于用一个正常的基因来代替缺陷基因或者来补救缺陷基因的致病因素。 美国医生马丁·克莱恩闯入禁区 (马丁·克莱恩的诺贝尔之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马丁·克莱恩教授已经在医学界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但是他一心希望能够攀登基因治疗领域的顶峰,摘得诺贝尔奖桂冠。为此,他忘我地投入研究工作中。 1980年7月10日,血液研究所主任马丁·克莱恩在以色列为B-地中海贫血病人莫达克进行了世界首例基因治疗的尝试,接着他飞抵意大利为另一位同样的病人阿德拉洛塔进行这种治疗。 克莱恩未征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批准擅自改动了治疗方案,并因此受到学术界和舆论界的强烈谴责,《洛杉矶报》更将其作为丑闻向美国公众报道。 1981年5月21日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