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瘤,甲状腺肿块)

甲状腺肿瘤(tumor of thyroid,甲状腺肿块thyroid neoplasms,甲状腺瘤thyrophyma)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腺瘤,少数为癌,罕见肉瘤。根据1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哥伦比亚、夏威夷和冰岛的年发病率最高为3.5/10万,丹麦最低为0.9/10万,日本、芬兰、瑞典等国居中。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大多数是无痛的孤立结节,临床上要注意和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有时分化性腺癌和腺瘤也极为相似,影象学和细针穿刺等检查可协助诊断。甲状腺瘤大多发生于青年女性。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它们的发病年龄、生长速度、转移途径和预后都有明显不同。   甲状腺内的新生物称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thyroid neoplasm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因为地区及性别的不同,有较大的区别。一般而言,高原缺碘地区,本病的发病率高;就性别而言,女性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发病率较男性高2-4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的发病中,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是多发,且良性的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更为常见。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分为甲状腺良性肿瘤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甲状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甲状腺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中多为腺瘤,恶性中多为癌,肉瘤极为少见。   (一)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此病在全国散发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   1.病理及临床特点: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   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多个者少见。瘤体呈园形或卵园形,局限于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生长缓慢,大部分病人在无任何症状。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感。   2.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检、同位素扫描及"B"型超声等检查确定。但甲状腺腺瘤应与其他甲状腺结节相鉴别。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在临床上有时不易鉴别。以下两点可供鉴别时参考:①甲状腺腺瘤经多年仍保持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经一段时间后,多变为多个多节。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发病情况如何?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2类。临床上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往往仅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因此常把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与甲状腺结节相互混用。实际上结节仅是形态的描述,它包括肿瘤、囊肿、正常组织构成的团块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块。临床上难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即使病理活检,有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增生,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也不易明确辨认。   因此。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的发病率不易精确统计。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是常见病,在不同地区其发病率有较大差别。一般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的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发病率较非流行区高。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中,最多见的是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并不常见,但近年来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手术证明单个结节者80%为良性肿瘤,20%为恶性肿瘤。单个结节的肿瘤发生率为15.6%-28.7%,而多发结节癌肿的发生率,一般不到10%.说明单个结节癌肿的可能性数倍于多发结节。就性别而言,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块)多见于女性,其发病率女性较男性高4倍,但就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的比例看,男性高于女性,在每个年龄组中,甲状腺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yrosequencing DNA分析系统:肿瘤基因甲基化研究

甲基化研究对于基因的调控和肿瘤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一般正常的细胞中,基因调控区CpG岛处于非甲基化的状态。而当细胞发生癌变后,这些CG区域往往呈现甲基化状态。英国医学刊物《Lancet》报道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学院的专家们早就可以通过检测大便中DNA的甲基化变化,把健康人的大便与结肠癌患者的大便区分开。大便标本中SFRP2 甲基化的程度是诊断结肠癌最灵敏的标记。研究人员发现,肿瘤的发生以及一些遗传病的出现和基因甲基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DNA甲基化研究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Pyrosequencing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序列分析技术,能够快速地检测甲基化的频率,对样品中的甲基化位点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为甲基化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Pyrosequencing是一种通过合成方法进行序列分析的方法,它通过核苷酸和模板结合后释放的焦磷酸引发酶级联反应,促使荧光素发光并进行检测。这项技术曾经被用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的检测,以及细菌和病毒的鉴定和分型研究。这项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Pyrogarm™软件上显示的峰值高度来自于序列分析的原始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ttan DIGE荧光差异蛋白表达分析系统

原理和应用: Ettan DIGE荧光差异蛋白表达分析系统在传统双向电泳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多重荧光分析的方法,在同一块胶上共同分离多个分别由不同荧光标记的样品,并第一次引入了内标的概念,极大地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在DIGE技术中,每个蛋白点都有它自己的内标,并且软件全自动根据每个蛋白点的内标对其表达量进行校准,保证所检测到的蛋白丰度变化是真实的。DIGE技术可检测到样品间小于10%的蛋白表达差异,统计学可信度达到95%以上。利用Ettan DIGE技术还可以对微量(少到5μg)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例如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得到的样品或者很难获得的珍贵样品等。 Ettan DIGE系统包括CyDye DIGE荧光标记物,IPGphor II/Ettan DALT电泳系统,Typhoon多功能激光共聚焦扫描仪和DeCyder差异分析软件。CyDye DIGE荧光标记物专门为Ettan DIGE系统设计,这些荧光标记物是分子量和电荷匹配的,具有信号强,光谱分开,吸收和发射峰窄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不同的CyDye(Cy2, Cy3, Cy5)标记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质浓缩

(一)透析袋浓缩法 利用透析袋浓缩蛋白质溶液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将要浓缩的蛋白溶液放入透析袋(无透析袋可用玻璃纸代替),结扎,把高分子(6 000-12 000)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碳蜡)、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或蔗糖撒在透析袋外即可。也可将吸水剂配成30%-40%浓度的溶液,将装有蛋白液的透析袋放入即可。吸水剂用过后,可放入温箱中烘干或自然干燥后,仍可再用。 (二)冷冻干燥浓缩法 这是浓缩蛋白质的一种较好的办法,它既使蛋白质不易变性,又保持蛋白质中固有的成分。它是在冰冻状态下直接升华去除水分。具体做法是将蛋白液在低温下冰冻,然后移置干燥器内(干燥器内装有干燥剂,如NaOH、CaCl2 和硅胶等)。密闭,迅速抽空,并维持在抽空状态。数小时后即可获得含有蛋白的干燥粉末。干燥后的蛋白质保存方便,应用时可配成任意浓度使用。也可采用冻干机进行冷冻干燥。 (三)吹干浓缩法 将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内,放在电风扇下吹。此法简单,但速度慢,且温度不能过高,最好不要超过15℃。 (四)超滤膜浓缩法 此法是利用微孔纤维素膜通过高压将水分滤出,而蛋白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气相色谱层析

(一)基本原理 混合样品的气流通过固定相时,根据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强弱不同使不同成分得到分离。 利用气相色谱层析技术做为微生物诊断的工具已成功地用于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该法敏感性强,能够分离和检测到毫微克的水平。它具有快速的特点,常在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就可以对传染病做出早期诊断。其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但不足之处是操作中各因素不易控制,方法不易标化等。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部件 1. 载气 常用的载气主要有氮、氩、氢和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一般都由高压气瓶供给。 2 . 进样器 气相色谱仪可以用于分离固相、气相和液相标本。液相标本采用微升注射器穿过橡皮隔片注入,气相标本采用特种气相注射器注入。 3. 谱柱及加热炉 色谱柱一般由金属或玻璃制成,通常采用的柱长 2m~4m ,内径 2mm , 毛细管柱长度可达 20m ~ 150m ,内径为 0.2mm 。 载体一般采用惰性、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RNA操作中小结

在所有RNA实验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分离得到全长的RNA。而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核糖核酸酶(RNA酶)的污染。由于RNA酶广泛存在而稳定,一般反应不需要辅助因子。因而RNA制剂中只要存在少量的RNA酶就会引起RNA在制备与分析过程中的降解,而所制备的RNA的纯度和完整性又可直接影响RNA分析的结果,所以RNA的制备与分析操作难度极大。 在实验中,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外源性RNA酶的污染;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抑制内源性的RNA酶。RNA酶可耐受多种处理而不被灭活,如煮沸、高压灭菌等。 外源性的RNA酶存在于操作人员的手汗、唾液等,也可存在于灰尘中。在其它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使用的RNA酶也会造成污染。这些外源性的RNA酶可污染器械、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电泳槽、研究人员的手及各种试剂。而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则含有大量内源性的RNA酶。 一、 防止RNA酶污染的措施 1. 所有的玻璃器皿均应在使用前于180℃的高温下干烤6hr或更长时间。 2. 塑料器皿可用0.1% DEPC水浸泡或用氯仿冲洗(注意:有机玻璃器具因可被氯仿腐蚀,故不能使用)。 3. 有机玻璃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层析试验方法

阴离子交换剂与阳离子交换剂的装柱和层析过程基本相同。交联葡聚糖的预处理只需充分溶胀和平衡,不需要除去细粒碎片和酸碱处理。其他步骤也基本同离子交换纤维素。 1 .剂型的选择 根据蛋白质在所用缓冲液 pH 值下带电荷的种类选择,如 pH 高于蛋白质等电点,应选阴离子交换剂,反之应选阳离子交换剂。一般情况下, DEAE- 纤维素用于分离酸性蛋白,而 CM 纤维素用于分离碱性蛋白质。 下面以 DEAE- 纤维素操作为例,介绍试验方法 2 .膨胀活化 此步的目的在于除去杂质,暴露 DEAE- 纤维素上的极性基团。 DEAE- 纤维素的用量则根据柱容积的大小和所需过柱样品的量来决定。一般是 1.0g DEAE- 纤维素相当于 6ml ~ 8ml 柱床体积。 称取所需的量,撒于 0.5Mol/L NaOH 溶液中( 1g DEAE —纤维素干粉约需 15 倍 NaOH 液),浸泡 1h 左右,不时搅拌。抽滤(以布氏漏斗加两层滤纸或尼龙纱布抽滤),以蒸馏水洗涤,再抽滤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siRNA的制备

体外制备 1.化学合成 许多国外公司都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化学合成siRNA。主要的缺点包括价格高,定制周期长,特别是有特殊需求的。由于价格比其他方法高,为一个基因合成3—4对siRNAs 的成本就更高了,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用其他方法筛选出最有效的序列再进行化学合成。 最适用于:已经找到最有效的siRNA的情况下,需要大量siRNA进行研究 不适用于:筛选siRNA等长时间的研究,主要原因是价格因素 2.体外转录 以DNA Oligo为模版,通过体外转录合成siRNAs,成本相对化学合成法而言比较低,而且能够比化学合成法更快的得到siRNAs。不足之处是实验的规模受到限制,虽然一次体外转录合成能提供足够做数百次转染的siRNAs,但是反应规模和量始终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和化学合成相比,还是需要占用研究人员相当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体外转录得到的siRNAs毒性小,稳定性好,效率高,只需要化学合成的siRNA量的1/10就可以达到化学合成siRNA所能达到的效果,从而使转染效率更高。 最适用于:筛选siRNAs,特别是需要制备多种siRNAs,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siRNA制备方法比较

比较项目 化学合成 体外转录 RNase III 降解 dsRNA siRNA 表达载体 PCR 表达框 材料需求 21-mer RNA oligos( 一对 ) 29-m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彩叶木

爵床科常绿小灌木。 [ 别名 ] 金叶木:黄脉爵床、明脉爵床、金脉爵床;彩叶木:紫叶 爵床科常绿小灌木 金叶木植侏高达 1 米,茎叶鲜红,叶对生,长椭圆形,先端尖,翠绿的叶片有 12~15 对黄色或乳白色羽状侧脉,中肋黄色,并有红色纵纹,叶色鲜明清丽,夏季开花,苞片橙黄色。彩叶木有 10 余种,株高约 10~80 厘米,茎红色,叶椭圆形,叶表泛布淡红、乳白、黄色彩斑,叶色优雅。此类植物可庭园美化或盆栽,性喜高温,散漫明亮的光照,室内摆饰应放置窗边光照明亮之处,阴暗容易徒长,斑彩会逐渐退化。 繁殖: 可用分株或扦插法。春至夏季剪枝条或顶芽,每段约 12~18 厘米,叶片剪半,扦插于河砂或细蛇木屑,保持,约经 2~3 周能发根成苗。 栽培重点: 栽培以腐殖质土或砂质土壤均佳。栽培处宜择光照明亮的处所,但避免全天强烈日光直射;屋顶阳台栽培需加以遮避,若能接受日照 60%~80% 最理想,栽培处空气湿度高,生育即能正常。施肥用豆饼,油粕作基肥,追肥用氮、磷、钾,每月施用 1 次。盆栽每 7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金叶木

爵床科常绿小灌木 。 金叶木植侏高达 1 米,茎叶鲜红,叶对生,长椭圆形,先端尖,翠绿的叶片有 12-15 对黄色或乳白色羽状侧脉,中肋黄色,并有红色纵纹,叶色鲜明清丽,夏季开花,苞片橙黄色。彩叶木有 10 余种,株高约 10~80 厘米,茎红色,叶椭圆形,叶表泛布淡红、乳白、黄色彩斑,叶色优雅。此类植物可庭园美化或盆栽,性喜高温,散漫明亮的光照,室内摆饰应放置窗边光照明亮之处,阴暗容易徒长,斑彩会逐渐退化。 繁殖: 可用分株或扦插法。春至夏季剪枝条或顶芽,每段约 12~18 厘米,叶片剪半,扦插于河砂或细蛇木屑,保持,约经 2~3 周能发根成苗。 栽培重点: 栽培以腐殖质土或砂质土壤均佳。栽培处宜择光照明亮的处所,但避免全天强烈日光直射;屋顶阳台栽培需加以遮避,若能接受日照 60%~80% 最理想,栽培处空气湿度高,生育即能正常。施肥用豆饼,油粕作基肥,追肥用氮、磷、钾,每月施用 1 次。盆栽每 7 寸盆栽植 2~3 株,枝叶稀疏可行剪枝摘心,以利多分侧枝,增加株形美观。越冬需移置 1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龙舌兰科

龙舌兰科常绿灌木状。 龙舌兰属( Agave )植物 300 余种,分布北、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大型者适合户外栽培,小型者可作为室内盆栽。株高可达 1 米,短茎,叶肉质状,全缘或有锯刺、丝状物、斑纹等变化,叶片生长有序,不易凌乱,为造园的优雅材料。老株能开花,但开花后常会老化死亡,而新生代会继续成长。此类植物喜高温耐干燥,阳光充足生育良好。 繁殖: 可用分株法或取花梗上芽体栽植,春至秋季为适期。龙舌兰匍匐的地下茎,常发生不定芽,待长出叶片数枚叶片后,剪下栽培,也可大量育苗。 栽培重点: 栽培以疏松的砂质壤土为佳,土中预埋有机肥料作基肥。施肥可用有机肥料或氮、磷、钾,每 1~2 个月施用 1 次,能使植株发育良好;盆栽可施用花宝,氮肥稍多可促使叶色美观。排水力求良好,性耐旱而生长缓慢,灌水量不宜多,切忌根部滞水不退。日照充足生育旺盛,盆栽室内观赏,最好不要连续超过 10 天,并置于光线明亮处,避免长期阴暗造成徒长或生机减弱。庭园栽培成株后,随进剪除茎部下部老叶,促进萌发新叶,使 植株长高。性喜高温干燥,生育适温 22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艳苞花

爵床科常绿小灌木。 [ 别名 ] 花叶爵木、金苞花 单药花属( Aphelandra )植物有 200 余种,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金脉单药花株可达 1 米,盆栽仅 15-20 厘米。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先端锐形,革质,中肋与羽状侧脉黄白色。夏、秋季花开,顶生,花苞金黄色,花期持久,花叶俱美。 艳苞花株高 50-80 厘米,盆栽 15-30 厘米。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中用银白色,夏,秋季开花,顶生,花苞红色,花期持久。此类植物耐阴性强,观花赏叶,清雅宜人。性喜高温多湿,耐寒性差,适合盆栽培养。 繁殖: 可用扦插法,春至夏季间,剪组织充实未老化的枝条或顶芽,每段约 8-12 厘米,扦插于湿润砂床或珍珠岩,保持湿度,接受日照约 50%-60% ,约经 1-2 个月能发展。 栽培重点: 栽培以肥沃的腐殖质土或砂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盆土最好能预埋少量基肥。栽培处需荫蔽,日照约 50%~70% ,忌强烈日光直射,但不宜过度阴暗,否则不易开花,空气湿度高,有利叶片生长。追肥每月 1 次,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万年麻

万年麻是万年兰属( Furcraea )植物,原产美洲热带。 万年麻株高可达 1 米,茎不明显。叶呈放射状生长,剑形,叶缘有刺,波状弯曲。斑叶品种无刺或有零星刺,叶面有乳黄色和淡绿色纵纹,色泽洁净优雅,调和美丽。生性极强健,耐旱力强,不需特殊管理,叶片终年不凋,可盆栽或庭园美化,切叶是插花高级素材 。 繁殖: 可用分株或采取花梗上的芽体栽植。成株能在基部四周长出子株,待子株叶片有 6-8 枚,再挖取另植。另老株栽培 10 数年后会开花,花梗上能萌生多数芽体,待芽体叶片生出数枚后,再剪下栽培,此法可大量育苗。 栽培重点: 栽培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最佳。排水力求良好,排水不良根部易腐烂。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日照充足,生机旺盛。盆栽每 8 寸盆植 1 株,盆底排水洞要留有足够的隙缝,使排水通畅无阻。定植前用有机肥料如豆饼、油粕、腐熟堆肥等 作基肥。生长期间追肥每 1~2 个月 1 次,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氮、磷、钾肥效均佳。盆栽移入室内观赏,光照不足,最好不要连续超过 2 周,尤其这段期间不可浇水太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王兰类植物

万年竹类王兰属(丝兰属)。 ( Yucca )植物约有 40 种,原生于北、中美洲,株高可达 10 米,茎干直立,叶呈放射状,剑形,密生于茎顶或短茎之上;斑叶品种叶缘或叶中镶有黄色斑纹,叶姿清秀。老株夏、秋季能开花,花乳白色。此类植物生性耐旱,耐强光双耐阴,适合庭园美化或盆栽;如象脚王兰,茎干肥大,四季常绿,为室内植物的高级材料,很受大众喜爱。 繁殖: 可用扦插、分株法或采取花穗上的芽体栽植,春至秋季为适期。刺叶王兰及黄边王兰,可将上部生长点截断,促使下部生长子株,再分株另植。老株开花的花穗能着生许多芽体,待芽体长成小苗后取下栽植。另象脚王兰可取健壮的新芽扦插,亦能发根成苗。 栽培重点: 王兰生性强健,栽培土质选择性不严,但以肥沃的砂质土壤生长最佳。栽培处日照及排水需良好,半日照之处生育亦能正常。定植前预埋少量有机肥料作基肥,生长更旺盛,每 2~3 个月再以豆饼水、油粕等有机肥料作追肥,有利发育。生性极为耐旱,成株不需常灌水,露地栽培的小苗酌加灌水,成活后可任其生长,不需特别管理。盆栽使用 33 厘米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虎尾兰类植物

龙舌兰科多年生草本。 虎尾兰属( Sansevieria )植物有 60 余种,原产于非洲、亚洲热带。植株高度因品种而异,从 10 数米至 1 米不等。叶肉质状,有圆筒形、剑形、广披针形等,簇生于地下根茎,叶面有各种不同形态的斑纹变化。成株每年均能开花,具香味,但以观叶为主。此类植物耐旱、耐湿、耐阴,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适合庭园美化或盆栽,为高级的花材室内植物。 繁殖: 可用分株或叶插法,春至夏季为适期。叶插法可叶片每 15 厘米剪为 1 段,扦插于砂土或细蛇木屑,保持湿度,约红 3 个月能发根,扦插时注意不可倒置;唯叶插法所得的幼苗,其叶片的斑纹常易消失。分株法全年均能育苗,但以春季、夏季最佳,成株能在基部长出幼苗,可切取另植即得新株。 栽培重点: 栽培土质不拘,但以肥沃的腐叶壤土生育最佳,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能成长,其中以半日照通风处生育最良好。施肥每 2 个月 1 次,腐熟堆肥或氮、磷、钾均理想。性喜高温多湿,亦极耐旱,盆底排水力求良好,晚秋到春季减少浇水。金边虎尾兰盆栽以大盆丛植较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朱蕉类植物

龙舌兰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状。 [ 别 名 ] 铁树 朱蕉俗称铁树 朱蕉属( Cordyline )植物约 15 种,原产于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株高可达 4 米,丛生状,茎干直立,叶片簇生于茎顶。 叶形依品种之别,有长椭圆形、卵形、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全缘。叶面有黄、乳白、绿、红、紫褐、赤褐色等斑纹变化。成株能开花,圆锥花序,顶生,小花管状,白色或粉紫色,花后能结红色小浆果。 朱蕉性喜高温,热带、亚热带生长良好。春季新生的叶片最美,色彩剔透美艳,令人欣喜,老叶则逐渐转暗淡。朱蕉类对于光照的适应性强,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能成长,但以半日照或日照约 60%~70% 生育最佳,每日有半天的直射阳光生育亦良好。过度阴暗,叶色会转淡变绿。此类植物生性强健,耐阴、耐旱,叶色缤纷美丽,适合庭园美化或盆栽,并可移入室内观赏,枝叶是插花高级素材。 繁殖: 可用高压或扦插法,春、秋 2 季为适期。剪茎顶或中熟茎干,每段约 10~15 厘米,上部叶片剪半,下部叶片剪除,并将叶鞘剥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竹蕉类植物

龙舌兰科常绿灌木。 银线竹蕉、密叶银线竹蕉、黄绿纹竹蕉、缟叶竹蕉、白纹竹蕉、密叶竹蕉均为 D.deremensis 品系植物。株高 1 米以上,茎干直立。银线竹蕉叶长剑形,微波缘,簇生于茎顶,中肋有白色纵纹。密叶银竹蕉,叶征密集,茎顶新叶呈螺旋状卷曲。黄绿纹竹蕉叶剑形,叶中央浓绿色,并有两条白色纵纹,叶缘黄绿色,色彩调和悦目。缟叶竹蕉叶剑形,叶缘黄绿色或粉白色。密叶竹蕉叶广披针形,全绿,密生于茎干,形似绿色鸡毛掸子。此类植物耐旱耐阴,可庭园美化,盆栽是室内植物的上品,茎叶是插花高级素材。 繁殖: 用扦插法,春至夏季为扦插适期。剪茎顶或中熟枝条,每段 10 余厘米,扦插于以河砂 50% 、细蛇木屑 50% 调制的培养土,接受日照 50%~70% ,保持高湿度,约 20 天能发根。 栽培重点: 栽培以富含机持的砂质壤土或腐叶土最佳,排水需良好。密叶竹蕉较耐阴,栽培处以间接光照 50%~70% 最理想,其他叶片有斑纹的品种则需较强的光照,但均忌强烈的日光直射。生育期间可用氮、磷、钾液肥如花宝作叶面施肥,有机肥料如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