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位置运动,在植物学中常称为自由运动。位移运动是相对于局部运动而言,是指个体在外围空间内变位和移动的运动,在植物界这种运动只见于低等植物的个体乃至裸子植物的配子;但在动物界除了固附性的个体或卵以外,这种运动的能力都很发达,可以看到具有各种发达的运动器官( locomotor app-aratus)。植物界是依靠鞭毛或纤毛等进行游走运动、滑行运动、以及变形运动。即在原生动物中进行变形运动、纤毛运动和鞭毛运动。而在后生动物中除了涡虫类(纤毛上皮)、轮虫类(纤毛冠)以及多数幼体的纤毛运动外,其余的主要是依靠肌肉运动。位移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游泳、匍匐、步行、走行、跳跃、飞行等。动物体形的左右对称以及头部形成( cephali zation)是具有适应运动的意义。位移运动一般表现为整个运动系统有秩序地调节活动,支配运动的运动中枢的机能是固定的还是非固定的,因动物的种类而不同。另外像种子等的被动的移动,从严格的意义来说不能算是运动,所以一般称之为被动运动( passive movement)。
不借助于视觉和触觉等而感受、判断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或诱发姿势反射的本体感受性感觉。“位置感觉”一词,在性质上和定位上的含义均欠明了,勿宁使用“辨认”一词更为确切。人和脊椎动物相对位置的辨认,特别在四肢上是精确的,但是趾则欠精确,而且舌、喉头、眼球等眼所看不到的部分,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位置觉;也有这样的情况:持续保持同一姿势时,感觉更不清晰,而通过运动来改变姿势时,感觉才明确起来。但是位置觉和运动觉是两种独立的各不相同的感觉,这可以从以下事实看出来:( 1)舌和足趾的运动觉都非常敏感;( 2)用强电流使关节部的位置觉消失后,其运动觉仍然残留下来。位置觉的感受装置,虽然关节部的皮肤感觉(压觉)是一个重要的要素,但也与深部感觉有关。所谓的抵抗觉和重量觉是近于位置觉的感觉。在无脊椎动物中,在节肢动物关节部所看到的触毛,即位置毛(德 Stellungshaar),它是一种在肢体采取特定的姿势时与邻接部位接触能产生本体性的位置觉的装置,在功能上与哺乳类的帕氏小体相似。在昆虫类的体壁和附肢常具有的弦音器官中,虽有感觉该关节部的位置和运动者,但豉虫触角的约翰斯顿(
一般地说,基因占有哪个位置,其遗传效应不变。但少数也有因为基因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改变其表型的,此称为位置效应( A. H. Sturtevant, 1925)。位置效应有两类,一是稳定型( S);一是变动型( V)( E. B. Lewis, 1950)。所谓 S型效应,是指 2个突变基因排列为顺式( ab/ )和反式( a / b)时表型不同。例如关于黄果蝇的星状眼( star)和星体眼( asteroit),顺式时( Sast/ )黄果蝇复眼大小近于正常(稍小),与之相反,反式时( S / ast)眼睛便显著变小。关于 V型位置效应,已知当正常基因位于异染色质附近时,有些细胞表现为正常性状,另有些细胞表现为突变性状。例如黄果蝇 X染色体的 w 基因经过倒位占有靠近核仁形成区异染色质的位置时,其复眼表现为嵌合性,既有正常的小眼,也有白眼小眼。如果该基因再倒位,回复到原有位置时,则复眼表现为稳定的正常表现型。因此可知,其基因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
〔 1〕脊椎动物的消化管,其接连食道的膨大部分,称为胃。低等脊椎动物中有很多没有胃。哺乳类的胃位于横膈膜下的腹腔中,一般食物在胃中停留一段时间再行消化。胃肠的交界处为幽门,当食物停留在胃中时幽门关闭。胃与食道的交界处为贲门。胃在体腔中,外有浆膜覆盖,通过胃系膜( mesogastri-um)与体腔壁相连。从组织学来看,胃的一部或全部与食道一样,有的也都是由多层扁平上皮所覆盖,只不过是具有少量的胃液腺,但一般是由单层柱状上皮所构成,具有与肠相似的构造。哺乳类的胃,上部从上到下,有贲门腺( cardiac gland)、胃底腺( fundus gland)和幽门腺( phloric gland),其中胃底腺参与消化酶和盐酸的分泌,而胃液则所有的腺都可分泌。大部分的胃是由一室构成,而鸟类分前胃和砂囊二室,哺乳动物反刍类的反刍胃分四室(也有三室的)。胃是专一的消化器官,而不进行吸收。 〔 2〕有关无脊椎动物消化器的各部分名称,由于很多在形态上或机能上与脊椎动物相似而使用脊椎动物的名称,所以其与脊椎动物的胃相同的部分也称为胃。实际上,因动物类群不同而名称各种各样。在
指脊椎动物胃液中的蛋白酶,是典型的肽链内切酶,底物特异性广,但对邻接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的肽键能相当的水解。等电点在 pH=1附近。活性的最适 pH约为 2(以变性蛋白质做底物时约为 3.5)。在猪中除得到主要成分胃蛋白酶 A( EC3.4.23.1)外也得到胃蛋白酶 B和 C。各种胃蛋白酶都是以无活性的前体物质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 A、 B、 C的形态分泌出来,在胃液的酸性条件下自我催化而激活。胃蛋白酶原 A的等电点为 pH3.7,分子量约 4万。氨基末端的残基是亮氨酸。激活时从氨基末端切下几个肽,剩下的部分,其分子量约 33500,变成氨基末端具有异亮氨酸的胃蛋白酶 A。这时被切下来的肽中有些具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胃蛋白酶 B和 C也有和 A很相似的性质(底物特异性也比 A稍狭窄),激活时的变化也相同的。 B对明胶的分解作用较强。据推测,它和曾被称为明胶酶( gelatinase)是同一物质。对胃蛋白酶的活性来说,认为两个天冬氨酸残基起重要作用。
为胃突出出来的盲囊的总称。( 1)刺胞动物的刚水母类,从伞中央的胃腔伸向伞缘的 8个盲囊称为胃囊( gastral pocket)。钵水母类的胃通过隔壁分成中央胃腔和盲囊状的放射腔。( 2)纽虫类有的从胃前背端伸展到前方有一个胃盲囊。( 3)蛭类的前胃左右有一定对数(医蛭为 11对)的盲囊,贮存和消化所吸取的血液和其它食物。( 4)斧足类的一种凿船贝( Teredo navallis)的胃,除有 1个背盲囊( dorsal caecum)和一个侧盲囊( lateral cae-cum)外,还从胃的后端向后生出的与胃同样大小的胃盲囊,称为第二胃( second stomach),从其腹缘伸出的盲道突出于内腔,其背缘向左右分开,向下呈螺旋状卷曲。内腔中充斥着凿船贝所居的蛀刻出来的木屑,靠纤维素酶进行水解。( 5)节肢动物昆虫的胃即中肠,有前盲囊、背盲囊、后盲囊。蜘蛛类的胃位于头胸部,在左右两侧形成成对的胃盲囊,从其侧面生有伸向步足基部的 4对盲管。( 6)海星的胃有贲门盲囊和幽门盲囊。
一种胃肠激素。由存在于胃幽门部粘膜的 G细胞( gastrin containing cell)分泌的,进入血中再作用于胃,促进胃液分泌。胃的幽门窦受到食物等的机械性刺激,幽门部的 pH偏碱性时就进行胃泌素的分泌。其结果,胃液特别是盐酸的分泌变得旺盛,而当胃内部的 pH降低时盐酸和胃泌素的分泌就停止。此外,胃泌素也具有促进胃蛋白酶分泌、胰液分泌、胆液分泌、胰岛素分泌等的作用,可是这些作用并不强。它系由 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有两种:酪氨酸残基上为硫酸基取代的和未被取代的(胃泌素Ⅰ和Ⅱ),但在生理活性上并没有差异。仅在相当于 C末端部分的四肽( Tyr-Met-Asp-Phe-NH2 )发现胃泌素的活性,称为四肽胃泌素。对各种哺乳类的胃泌素的一级结构的研究表明,均为 17个氨基酸组成,仅从氨末端的第 5位和第 10位的氨基酸因动物而异。另外,所有 12位的酪氨酸结合着 -SO3 H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卓林格 -艾里森( Zollinger-Ellison)综合症患者的血液中胃泌素浓度偏高。
遗精在中医文献里有广泛的记载,并且有不同的名称。《灵枢·本神》篇称为“精时自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称遗精为“梦失精”。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进一步认识到遗精是由于肾气虚弱多为虚劳所致。看来前人认识遗精是从“虚”开始的。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原始物质,是生命的根本。故前人称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虚则不能藏精,封藏不固则遗精滑泄。 肾虚不能藏精的原因有诸多种,但根本之分当分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先天不足,禀赋素亏,下元虚惫,精关不固,易产生精遗滑泄。如《景岳全书·遗精》篇说:“有素禀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气单薄也。”但更多的源于后天失养。如青少年年幼无知,过早的染上手淫习惯;或早婚、房室过度过频,损伤肾精;或烦劳过度,阴血暗耗;或多思妄想,恣情纵欲,均可损伤肾阴。肾阴亏虚,阴虚火旺,相火偏亢,精室受扰则遗精。肾阳不足,精关不固而滑泄。由此看来,不论先天和后天,不论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均可导致遗精。可见肾虚是遗精之根本。
1. 什么是肾虚? 中医专家对肾虚做了如下说明: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如肾阴偏衰不能制阳,就出现阴虚阳亢的病变,即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而肾阳偏衰则为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黎黑,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等。从这些症状来看,肾虚不仅仅表现为性功能方面的改变,还包含着全身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对肾的调补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2. 肾虚的种类: 中医认为肾虚分为 4 种,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 ①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则有阳虚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晃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②肾阴虚:(俗称
传统医学所讲的“肾虚”概念中的“肾”,不仅指解剖学上的肾脏,而且是一个生理作用相当广泛,与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消化、内分泌代谢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脏器。“肾虚表现 ”也就是一宽泛的概念,他包括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所以,肾虚的表现 很多,概括如下: 肾虚的表现 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下降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 肾虚的表现 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不佳 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肾虚的表现 在意志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信 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 肾虚的表现 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 男子性兴趣降低,性欲降低,阳萎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见精 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女子子宫发育不良,如幼稚子宫、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等。 肾虚的表现 在泌尿方面表现为: 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表现. 肾虚的表
预防肾虚首先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善于通过一些休闲活动来减轻精神压力,释放不良情绪。均衡饮食、规律生活。另外,下面这些简单的小窍门,既可强身健体、预防肾虚,也可作为肾虚者的辅助治疗。 1 .常打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最好是清晨在空气清新的公园内、树下、水边进行。 2 .每天自我按摩腰部: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两侧,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约 200 下。 3 .每天搓脚心:两手对掌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早晚各 1 次,每次搓 300 下。 4 .每天做缩肛运动: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气时,做缩肛动作,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 30 次左右。 5 .每天做一套简易体操(如果有时间,也可连续做多次): (1) 两足平行,足距同肩宽,目视正前方,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贴于裤缝,手指自然张开。足跟提起,连续呼吸 9 次。 (2) 足跟落地,吸
对照下面症状,你可以测出自己是不是肾虚。 如果你有 2 个以上方面出现问题,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1 .全身方面:全身倦怠、头脑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典型表现】 ●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上司已明显表达了对你的不满。 ●无精打采。上班仅仅 1 个小时,就胸闷气短,盼望早早回家休息,但上床后又睡不着。 ●记忆力下降。昨天想好的事情,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 2 .神经肌肉方面: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腰酸背痛、下肢乏力等。 【典型表现】 ●经常感到很困倦,却无法熟睡,多梦、易惊醒。 ●
中医理论认为,肾左右各一,命门附焉,内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主藏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听力乃肾气所充,腰为肾之府,所以说肾的生理功能极为重要。古人称肾为“先天之本”,实为生命之根。如果劳倦淫欲过度,或久病失养,耗伤精气,则会出现肾虚表现。肾虚之人通常分为肾气亏耗和肾阴耗伤两大类型。肾气亏耗又可有肾气不固,或肾不纳气,或肾阳不振,或肾虚水泛四种表现,一般出现面色淡白,腰脊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滑精早泄,或阳痿不举,或尿后余沥,或形寒怕冷、四肢不温,或动则气喘、久咳短气,或下肢浮肿、按之如泥等,肾阴耗伤又可有肾阴亏虚,或阴虚火旺两种表现,一般可见形体虚弱,头昏耳鸣,少寐健忘,腰酸腿软,或潮热盗汗,虚烦不寐,遗精,舌质红少苔等症状。 宜忌原则 肾虚之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宜吃具有补肾壮腰、强筋健骨作用的食品;偏于肾阳虚者,又宜服食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品;偏于肾阴虚者,又当进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肾虚兼有遗泄之症者,还应进食一些补肾固摄填精的食物。凡肾虚者除宜服食本节介绍的食品外,还可参阅阳虚、阴虚、
对照下面症状,测一测自己是不是肾虚。如果有下述症状的 5 项,你就应该重视保健了。 1 .早上起床经常有头发丝掉落。 2 .感到情绪有些抑郁,常对着窗外发呆。 3 .记忆力下降,昨天想好的事情,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 4 .一日三餐,进食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也经常味同嚼蜡。 5 .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处在做梦状态,质量很糟糕。 6 .晚上经常起床上厕所,白天也有尿频现象。 7 .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 8 .性能力下降,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对性生活没有什么欲望。 9 .最令你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精力发作。 10 .无精打采,上班仅仅一个小时,就胸闷气短,盼望早早回家休息,但上床后又睡不着。 11 .
泌尿系结核是继发于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其中最主要的是肾结核。在泌尿系结核中肾结核是最为常见、最先发生,以后由肾脏蔓延至整个泌尿系统。因此肾结核实际上具有代表着泌尿系结核的意义。 【诊断】 肾结核的病变过程非常缓慢,在临床表现是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因此对肾结核的诊断,是以膀胱炎的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为线索。除有引起膀胱炎的明显原因外,都应考虑肾结核的可能,必需作进一步的系统性检查。 (一)病史分析和体格检查 长期慢性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或者是一般抗炎治疗经久不愈的膀胱炎,均应考虑肾结核病变的存在。尤其是男性青壮年出现尿路感染,尿液培养又无一般细菌生长,则更应进行泌尿系结核检查。在体格检查时应注意全身的结核病灶,尤其是男性生殖道检查前列腺、输精管、附睾有无结节。在泌尿系方面应检查肾区有无肿块,肋脊角有无叩痛。 (二)化验检查 1.尿液常规检查 尿液经常呈酸性反应,含少量蛋白,在大多数病人显微镜下可见到有少量或中等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但是在发生混合性尿路感染时则尿液可呈碱性反应,镜下可见大量的白细胞或脓球。
容易患尿路感染的人基本上都是女性,指的是经常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Stamey等观察到,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的妇女,在阴道口粘膜上有肠道细菌和粪链球菌。这些妇女在作阴道口细菌培养时,有57%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培养计数为105 /毫升以上,并可以生存较长时间。对照组都远远低于这些数字。发生尿路感染后,尿液培养的细菌与阴道口的细菌相同。Stamey认为,一个妇女经过3次连续阴道口细菌培养计数超过正常,可以作为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证据。对阴道口分泌物pH值的测定,认为与该处细菌移生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关系。阴道口pH值较高有利于细菌生长,较低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的妇女,其阴道粘膜细胞对细菌的粘附力大大增高。阴道口细菌的增多与个人卫生、阴道分泌物多少及有无性交和性交次数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如果阴道口有显著的细菌移生,则可出现尿道的细菌移生。由于上述的原因,细菌可以逆行上升到膀胱或肾盂。而且,有人发现,尿路反复发作感染的妇女与正常妇女尿道内均有较多的致病菌,越靠近尿道外口细菌越多。 根据上述情况说明,尿路感染的主要发病因素不是尿道内有无致病菌,而是个体对细菌的易感程
肾结核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只在尿液检查时可发现异常,如尿液酸性、含少量蛋白、有红、白细胞,可查到结核杆菌。 1.尿频、尿急和尿痛:约75~85%的病人有此症状。肾结核的尿频的症状具有发生最早、进行性加重和消退最晚的特点。少数病例可由于输尿管病变导致早期闭塞,结核病变不能延及膀胱而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血尿和脓尿:较为常见,约有60~70%的病人可出现血尿。血尿可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常与尿频症状并发,多为终末血尿,多由膀胱结核所致。少数病例可由于肾内病变而引起全程肉眼血尿。 3。肾区疼痛和肿块:肾结核一般无明显腰痛。患侧腰痛常在晚期形成结核性脓肾或病变延及肾周围时出现。并发对侧肾积水时可出现对侧腰痛。 4.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晚期肾结核或合并其他脏器活动性结核时可出现低热,盗汗、消瘦及贫血等症状。 (二)尿液检查:尿常规为酸性,有少量蛋白及红、白细胞。无菌性脓尿多为肾结核所致,故尿培养一般细菌阴性,则肾结核的可能性很大。24小时尿结核杆菌检查是诊断肾结核的重要方法。尿中确实查到结核杆菌对诊断肾结核有决定性意
性病与尿路感染不是一回事。性病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20多种疾病。顾名思义,性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包括性交、接吻和拥抱等,其中95%是通过性交途径传播的。性交时,生殖器处于充血状态,因摩擦造成的细微损伤,都可为性病病原体的入侵创造条件。此外,接触性病患者用过的衣服、被褥、物品、用具、便器、马桶、浴巾等也可造成传染;输了潜伏期无症状性病患者的血可导致患病;孕妇患有性病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包括梅毒、艾滋病等;当胎儿通过感染性病的产道时也可传染上性病,导致新生儿性病,如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上述传播途径中,主要以直接性接触为主,只要不乱搞性关系,一般人际交往接触的方式,是不会得性病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既要洁身自爱,也不必过分担忧。 诚然,有些性病,例如淋病,患者也有尿道炎,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症状,如病人抵抗力低,又未经及时治疗,也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易与一般尿路感染相混淆。如有不洁性交史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且要真实向医生介绍病史病情,千万不能讳疾忌
(1)高热、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体温在38.5℃以上者,可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肌肉注射柴胡等降温药。按医嘱服用碳酸氢钠可碱化小便,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2)给予足够热量、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入量,使患者多排尿,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 (3)用药前,先做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利合理使用抗生素。最好取清晨隔夜尿,以膀胱穿刺法取尿标本为最理想。 (4)注意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 (5)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人往往对此病认识不足,有的不重视,不按医嘱要求治疗,有的过度紧张,精神压力大。护理人员对病人要关怀体贴,根据不同情况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影响治疗的心理因素,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6)做好卫生宣教。向病人讲述疾病常识,急性尿路感染患者要坚持治疗,在症状消失、尿检查阴性后,仍要服药3~5天,并继续每周做尿常规检查,连续2~3周。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者除按急性期治疗护理外,对反复发作者应协助寻找发作原因,对伴有糖尿病、肝病者应积极治疗,
尿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其主要种类有尿酸结石、磷钙结石和草酸钙结石。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其中饮食、营养与结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数的尿结石都是含钙结石,其成分多为草酸和尿酸,是尿液中常见的晶体。 这种晶体正常时在尿液内呈溶解状态,而在过量时则易沉积形成结石。由此可见,尿中草酸和尿酸的含量多少,是结石形成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经常大量进食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是引起尿结石的饮食因素之一。 人在摄食大量的动物蛋白和糖后,就会在体内生成较多的草酸和尿酸,并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脂肪摄入过多则可增加尿液中的草酸盐含量。这些情况都可能促使结石形成。国外医学家通过调查分析表明,欧美发达国家的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其原因与这些国家对动物蛋白、脂肪和糖的消费量增加有关。造成尿结石的另一个饮食因素是经常食用含草酸较高的食物,例如菠菜、甜菜、桔子、巧克力及浓茶等,尤其是菠菜和浓茶可导致高草酸尿。据测定,人食菠菜后5-7小时,尿中草酸仍高于正常水平。 对于原来草酸钙就处于过饱和状态的尿液,草酸钙将成倍增长,显然增加了形成结石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