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是对季节性食物短缺的一种适应,为了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度过漫长的冬天,冬眠动物(如地松鼠)可以减缓高达 99% 的新陈代谢,在没有任何膳食蛋白质摄入和运动的状态下,但它们仍然需要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来维持肌肉。2021 年 1 月 27 日,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团队在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Nitrogen recycling via gut symbionts increases in ground squirrels over the hibernation season 的论著,这项新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如何帮助冬眠动物循环营养,维持肌肉过冬。研究成果(图源:Science)任何动物,不运动的时间越长,骨骼和肌肉就会开始萎缩,失去质量和功能。由于没有任何膳食蛋白质摄入,冬眠者就需要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获得肌肉所需的物质。动物体内的氮来源于蛋白质,它以尿素的形式积累于所有动物体内,而尿素是尿液的成分之一。尽管食物缺氮且长时间不活动,但冬眠的动物在冬季肌肉蛋白质合成率可以达到非冬眠期间水平,几乎没有失去肌肉质量和功能。他们在冬眠期间如何保存组织
一个世纪前人们就知道,仔细咀嚼食物有助于防止肥胖和体重增加,是可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一古老智慧也在零星的科学研究中得到过验证。 通常情况下,咀嚼过程会增加能量消耗,并使肠道运动增强,从而导致食物摄入后体内热量的增加,这被称为饮食诱导的产热(diet-induced thermogenesis, DIT),也被称为食物消耗的热效应。 细嚼慢咽真的有助于减肥吗?最近,日本早稻田大学的 Yuka Hamada 博士和 Naoyuki Hayashi 教授在 Scientific Reports 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咀嚼和 DIT 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强调了通过口腔刺激(口中品尝食物和咀嚼的时间)来增加 DIT,从而可以避免超重和肥胖。研究成果(图源:Scientific Reports) 在早些时候,该研究小组就发现,缓慢进食和充分咀嚼不仅增加了 DIT,还增强了腹部内脏区域的血液循环。这些研究将咀嚼诱导的 DIT 与腹部消化吸收相关活动的增加联系起来,为进一步探索关键点留下了空间。 Hayashi 教授解释说道:「我们不确定进入消化道的食物团块大小是否会影响缓慢进食后观察到的 DIT 增
1. Nature:云计算发现新型病毒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病毒进行检测是预防和预测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2022 年 1 月 26 日,温哥华 Artem Babaian 教授团队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Petabase-scale sequence alignment catalyses viral discovery。 该研究开发出一种名称为 Serratus 的云计算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 PB(1 PB = 1024 TB)级别的序列比对,如同打开「天眼」同时鉴定出了超过 105 个新型 RNA 病毒!图 1:来源 Nature2. Nucleic Acid Research:韩春雨团队开发基于 Cas6 的 RNA 荧光追踪系统追踪 RNA 在活细胞中分布的技术可极大推动其研究。2022 年 1 月 21 日,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团队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 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A Cas6-based RNA tracking platform functioning in a fluorescence-activation mode
近日,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 Siew C Ng 团队,在 Gut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Gut microbiota dynamic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的研究性论文,表明人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可能与感染 SARS-CoV-2(导致 COVID-19 感染的病毒)数月后,出现并发症或持续症状的风险有关。图片来源:Gut 研究内容 急性后 COVID-19 综合征 在 2020 年 2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期间,研究者从香港三间区域医院招募了 106 名患者,并对其进行了为期 6 个月的随访。中位年龄为 48.3 岁,56 人(52.9%)为女性。 在这些患者中,高血压(17%)是最常见的合并症,其次是 2 型糖尿病(15.1%)。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轻度至中度 COVID-19(81.1%),25 名患者(23.6%)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抗生素治疗。 在 3 个月和 6 个月时,分别有 86 名(81.1%)和 81 名(76.4%)的 COVID-19 患者报
导读 衰老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其特征是线粒体功能障碍增加、氧化应激、DNA 损伤和全身慢性炎症等一系列渐变过程。衰老细胞无法增殖,但仍保持代谢活性,并分泌各种促炎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这些被称为「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ASP)。 组织纤维化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过度沉积,通常由慢性炎症引起。虽然卵巢炎症是一个正常的过程,然而却对卵母细胞质量,排卵和排卵伤口修复至关重要。在整个生殖生命周期中,炎症、伤口愈合和不断重塑的反复状态被认为是促进卵巢纤维化的持续刺激物,而卵巢纤维化则更容易导致不孕和更年期提前。 二甲双胍是一种著名的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药物,可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改善外周葡萄糖摄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最终降低血糖水平。此外,二甲双胍还以多种神奇功效,成为科研界当之无愧的「神药」之一。除了降血糖,它还能抗衰老、防癌症、保护心血管……近日,又有新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预防与年龄相关的卵巢纤维化。 2022 年 9 月 2 日,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Advances 发表了题为 Metformin prevents age-as
导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组织多年的调查统计表明,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女性短 5~10 年。这可能归因于生理差异、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例如,男性更倾向于吸烟喝酒,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此外,男性白细胞 Y 染色体的丢失也被认为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然而,男女的寿命差异通常是通过比较两性的平均寿命来比较的,这些差异通常被解释为「男性不如女性长寿」。不过这种解释过于简单,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女性和男性寿命分布之间的潜在重叠。也就是说,尽管女性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高,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比男性长寿。相反,相当一部分的男性可能比相当一部分的女性活得更长,这是因为女性和男性的寿命分布存在部分重叠。 近日,来自丹麦的研究人员量化了在一段时间内和人口中男性比女性长寿的概率,并探讨了预期寿命变化和两性之间寿命变化的影响,并以 Probability of males to outlive female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from 1751 to 2020 为题发表在 BMJ Open 杂志。 该研究通过分析 200 多年来全球各大洲 199 个
端粒,是重复的 DNA 序列,覆盖染色体末端,保护并促进染色体稳定。端粒长度被认为是生物衰老的一个指标,由于细胞的复制机制不能完全复制染色体的末端,所以每次细胞复制都会丢失 50~100 个 DNA 碱基。一旦端粒变得太短,细胞就不能再分裂,甚至可能死亡。先前已有研究将较短的端粒长度与几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联系起来,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癌症和冠状动脉疾病等。很多人觉得大酒伤身,小酒怡情,少喝一点有益健康,甚至还有红酒可以软化血管的说法。但根据 2018 年 Lancet 的一项涉及 2800 万人的研究表明,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已有诸多研究揭示了酒精摄入如何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但迄今为止,酒精对端粒长度的影响尚不清楚。2022 年 7 月 26 日,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新的基于遗传分析的结果,此研究以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elomere length: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clarifies alcohol's effects 为题发表在 Nature 子刊 Molecular Psychia
人人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比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然而,你知道什么程度的锻炼对健康最有利吗? 为了鼓励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体育锻炼和久坐行为指南》中提出每周至少进行 150 至 30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 75 至 150 分钟的剧烈运动,并着重进行力量训练。 越来越多的人在业余时间进行更高水平的锻炼活动,以保持健康和改善体质。然而,也有人担心过量的剧烈运动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有害影响,例如跑马拉松。目前尚不清楚超过推荐水平的高水平长期中等强度运动或剧烈运动,是否会对健康产生额外益处或有害影响。 2022 年 7 月 12 日,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 Dong Hoon Lee 领衔的团队在 Circulation(IF = 39.918)上发表了题为 Long-term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sity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US adults 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
1、外泌体提取纯化试剂盒如何保存?室温保存,无需低温保存。2、外泌体提取纯化试剂盒能否分离纯化 200 ~ 1000nm 直径的囊泡吗?不能,本试剂盒不能用于直径大于 200nm 囊泡的分离。3、本试剂盒适用于哪些种类样品中的外泌体提取?除细胞上清液外,本试剂盒还可用于尿液及其他低密度体液(如脑脊液、腹水、羊水、胸腔积液、唾液等)的外泌体提取。4、本试剂盒提取过程会用到哪些仪器和耗材?低温高速离心机、涡旋振荡器(Vortex)、水浴锅、移液器、离心管(1.5mL、50mL)。5、样品在提取外泌体之前是否可以低温保存?可以。长期保存请放置于于 -80℃,无须加冻存液;短期保存(1 ~ 2 天内)则放置于 4℃ 即可。6、培养细胞时,如何去除血清来源的外泌体?多数情况下,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要血清,而血清中一般都含有外泌体,为避免血清对细胞外泌体的污染,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 将细胞培养用的血清通过 1×105 g 超速离心 10h 以上以去除血清外泌体;(2) 选择无血清完全替代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7、无外泌体血清(或者外泌体专用培养基)在什么时候使用?A:无外泌体血清培养基:细胞在正
细胞上清外泌体细胞上清外泌体提取图解过程1.核对样本2.离心,3000g,15min;3.离心后样本(有略微沉淀)4.将样本转移至新的 50ml 管并加 ECS 试剂;ECS 与试剂有明显分层;震荡混匀;5.在 4 度冰箱静置 2H 以上,离心 10000g,60min;6.离心后的样本(沉淀明显,沉淀中富含外泌体)将上清吸出留下沉淀,将离心管倒扣于纸上自然晾干残留的上清液;7.加 PBS 重悬沉淀;用 PBS 洗脱后的沉淀8.离心进一步去除杂质(12000g,2min);离心后的样本(管壁有略微沉淀);若沉淀较多,可 12000g,2min 重复离心 2 ~ 3 次;9.将上清移入 EPF 柱(样本在上柱),离心,3000g,10min;离心后,Exosome 样本在下柱,若出现堵住现象,可能是样本中杂质较多,未去杂完全,可将上柱样本吸出,12000g/2min 重复离心后保留上清液,再过柱子。将下柱样本转移至新的 EP 管; 文章图文来源:宇玫博生物
1. 常用荧光染料的种类特性及检测滤片 面对种类繁多的荧光染料,如何知道这些染料是否适合您所拥有的流式细胞仪,以及这些染料间该如何补偿呢?这需要我们对所用的染料和用于检测的流式细胞仪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多色标记,我们通常需要关注染料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以及探测器前的虑光片参数。其中激发波长决定了目的染料能否在特定配制的流式细胞仪上被激发,发射波长和滤光片参数决定染料的荧光能否在该流式细胞仪上被检测到。一般来说,激发波长在激光器波长附近的染料一般都可以被激发;染料的发射波长落在滤光片的检测范围内时,其荧光可以被仪器检测到。关于下表中带通滤光片参数,斜线前的数字表示中心波长,斜线后的数字表示通透的宽度,如525/50,表示中心波长为525nm,通透的宽度为50nm,即500 ~ 550nm的荧光相对于这个滤光片是通透的。注释:a. 以eFluorTM450为例:其荧光发射峰有405nm和407nm,最大发射波长为450nm(最大激发波长取决于流式细胞仪激光器的激发光),需440/40 (即检测波长范围为440±20nm)或450/50 (即检测波长范围为440±25nm)的带通
人外周血单细胞悬液制备流程1.采集人外周血样本于抗凝管中。离心管内加入100 μL新鲜血和2 mL 1×红细胞裂解液,混匀,4℃裂解10 min。300 g离心5 min(裂解完立即离心,防止时间过长损伤细胞),弃上清,得到白色细胞沉淀。PBS洗涤一次。加入100 μL细胞染色缓冲液重悬细胞,不用计数,即可进行后续流式抗体染色实验。按照100 μL新鲜血样本制备的单细胞悬液,加入1 Test对应的流式抗体混匀进行后续实验。注意事项:1. 采血用抗凝管,有肝素和EDTA两种。若直接裂解红细胞进行表面指标染色实验,两种抗凝管都可使用;如果是采血后检测细胞因子,则必须使用肝素抗凝。2. 裂解液推荐使用10× ACK Lysis Buffer(E-CK-A105),不含固定剂。3.10× ACK Lysis Buffer实验前需用纯水稀释成1×,现配现用,推荐放在4℃条件下暂存,当天使用。4. 检测人外周血中常规指标,可用过夜保存的样本,一般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于表达量比较低的指标,建议用新鲜的样本检测。5. 第三步裂解完后离心弃上清时,建议用移液枪轻轻吸走残液。如果直接倒掉,离心管内会有残留
小鼠骨髓单细胞悬液制备流程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放在75%酒精中浸泡5 min。提前于超净台上准备一个消毒托盘(可用无菌口罩或者用浸满酒精的纱布代替),取出小鼠并铺于消毒托盘上。在无菌环境下取小鼠的后肢骨。用眼科镊小心捏起小鼠两髋关节之间的腹部皮肤,用眼科剪小心剪开,并分离两下肢的皮肤。将皮肤往下在脚踝处剪断,往上在髋关节处剪断,游离出小鼠的两条后肢。小心剥离肌肉(肌肉两端的白色坚韧组织为肌腱,可以顺着肌腱分离,肌肉主要靠肌腱与关节相连),分别剪下Femurs(股骨)和Tibias(胫骨),剪去两端软骨,露出红色的骨髓腔。注意在该过程中应保留尽可能多的骨髓腔。拿一支1 mL的无菌注射器,吸取1 mL PBS,轻轻插入骨髓腔,冲洗骨髓腔以获得骨髓。重复2~3次,可冲出绝大部分细胞。冲洗完后,用移液器轻轻吹打细胞,将细胞团吹散。将冲洗液用200目的滤网过滤,滤液收集于15 mL离心管中,300 g离心5 min,弃上清。用细胞染色缓冲液重悬细胞,细胞计数,并调整细胞浓度至1×107/mL。注意事项:骨髓样本细胞分群明显,可以裂解红细胞,也可不裂解。如需裂解红细胞,可以加入1~2 mL(视细胞
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流程a)研磨法小鼠颈椎脱臼处死,置于75%酒精浸泡5 min后,取出小鼠,置于无菌操作台上,左腹侧朝上。小鼠左腹侧中部剪开小口,撕开皮肤,暴露腹壁,可见红色长条状脾脏。脾脏下侧提起腹膜,剪开后上翻,暴露出脾脏。用镊子提起脾脏,眼科剪分离脾脏下面的结缔组织,取出脾脏,并浸泡于干净的PBS溶液中。将脾脏置于200目筛网中,用组织研磨棒轻轻研磨至没有明显红色块状物。用15 mL PBS冲洗筛网,并将冲洗液收集于15 mL离心管,300 g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2 mL 1×红细胞裂解液重悬细胞,室温裂解2~3 min后,立马加入10 mL PBS,300 g离心5 min,弃上清。用细胞染色缓冲液重悬脾脏细胞,将细胞悬液用200目筛网再次过滤后计数, 并调整细胞浓度至1×107/mL。 b) 吹打法小鼠颈椎脱臼处死,置于75%乙醇浸泡5 min后,取出小鼠,置于无菌操作台上,左腹侧朝上。小鼠左腹侧中部剪开小口,撕开皮肤,暴露腹壁,可见红色长条状脾脏。脾脏下侧提起腹膜,剪开后上翻,暴露出脾脏,用镊子提起脾脏,眼科剪分离脾脏下面的结缔组织,取出脾脏并浸泡于干净的P
小鼠胸腺单细胞悬液制备流程1.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75%酒精浸泡5 min后,取出小鼠置于无菌操作台上,腹部朝上。小鼠胸骨下方剪开小鼠的胸腔,可看到白色透明胸腺,呈两叶分布,位于两肺的前方,胸骨的正后方。取出胸腺并浸泡于干净的PBS溶液中。将胸腺置于200目筛网中,用组织研磨棒轻轻研磨至没有明显块状物。用15 mL PBS冲洗筛网,并将冲洗液收集于15 mL离心管,300 g离心5 min,弃上清。用细胞染色缓冲液重悬胸腺细胞,并调整细胞浓度至1×107/mL。注意事项:打开胸腔分离胸腺,注意不要切断大血管及弄破心脏。如有必要,可在处死小鼠前向腹腔注入0.1 mL黑墨水,染黑胸腔各淋巴结,便于识别和摘除。3~6周龄的小鼠,一般可获得2 ×108个细胞。随小鼠年龄增长,胸腺细胞逐渐减少。
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 FCM)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是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激光和电子计算机科学等高度发展及综合利用的高技术产物,它能有效地从单细胞水平区分异质性细胞群体,检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悬浮细胞、贴壁细胞或从实体组织分离的单细胞悬液和其他生物颗粒。 一、细胞表面染色步骤样本准备1.1 采集全血或组织(脾,淋巴结,胸腺和骨髓),用细胞染色buffer(或含1%BSA的PBS)制成单细胞悬液。对于体外刺激的细胞,直接将刺激后的细胞悬浮在细胞染色buffer(或含1%BSA的PBS)中,然后进行第2步。1.2 加满细胞染色buffer(或含1%BSA的PBS), 300g离心细胞悬液5分钟,弃掉上清。 红细胞裂解2.1 如需裂解红细胞(如脾脏),将10x红细胞裂解液(ACK buffer)用去离子水稀释到1x,放置到室温。将细胞重悬于3mL的1x ACK buffer中,室温孵育2-3分钟;如不需要裂解红细胞,直接进入第3步,。2.2 加入10mL细胞染色buffer(或含1%BSA的PBS)终止红细胞裂解,30
多色流式实验中,由于不同荧光素的发射波长的覆盖范围不同,可能产生重叠,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造成一定干扰,我们通常会设置单阳管进行调节补偿。同时,单阳管还可以辅助我们调节通道电压,防止信号超出接收范围。图示:常见荧光素的发射光谱A. 如何设置单阳管单阳管即单染管,是只添加一种荧光抗体的样本管。一般来说,实验 panel 有几种荧光,就需要设置几个单阳管。如:APC、PE、FITC 的三色 panel,需要设置三个单阳管。B. 制备单阳管的要求①单阳管和全染管的样本类型、荧光素要保持一致;②单阳管和全染管的样本处理要相同,如:全染管进行了固定破膜处理,单阳管即使是表面因子,也需要进行固定破膜;③单阳管上机的电压要和全染管保持一致;④单阳管要保证有足够的阳性细胞群。C. 单阳对照常见问题问:目标 marker 表达量高,阴阳细胞分群明显,也需要设置单阳管吗?答:如果 panel 的指标少,可以不用设单阳管,通过手动调节补偿,将细胞调整到横平竖直的状态即可。但是,如果 panel 的指标比较多,就必须都设置单阳管。补偿前 ↓补偿后 ↓图示:FITC 和 PE 之间存在荧光补偿,但 CD4 和
随着生物研究进入基因时代,转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引入 GFP(绿色荧光蛋白)标签,去验证转染是否成功。在之前的流式课堂中,我们曾多次提到过流式配色问题。今天,就来带大家看看,带有 GFP 标签的细胞,在流式凋亡检测中,应该如何配色和分析结果。 一、如何选择试剂盒挑选试剂盒时,需要选择干扰少的荧光组合。GFP 的激发/发射波长为 488/510,通常在流式细胞仪中的检测通道为 FL1。因此,我们不能选择荧光标签为FL1检测通道的凋亡检测试剂盒,如 AF488、FITC、EGFP 等。在这里,比较推荐的荧光组合是 Annexin-V APC/7AAD。APC 的激发/发射波长为 650/660,7AAD 的激发/发射波长为546/650,可以很好地降低 GFP 带来的干扰,使结果分析更加准确。二、如何分析结果在选择了合适的试剂盒进行上机检测后,恰当的结果分析,对于数据的完美呈现,也是至关重要的。以前文数据为例,我们来看看如何分析: 01 设置 FSC/SSC 圈门根据大小及颗粒度,圈出需要分析的细胞群体,排除碎片及黏连体的影响;02 调整荧光补偿通过荧光波谱图,可以看
做过流式实验的同学,对 CD4、CD8 这两个指标都不会陌生。检测 CD4+ T 细胞和 CD8+ T 细胞分型,是流式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通常,我们会先检测 CD3,来圈总T淋巴细胞,再分别用 CD4 抗体和 CD8 抗体,来区分 CD4+ T 淋巴细胞(辅助或调节性T细胞)和 CD8+ T 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新生小鼠脾脏细胞 上图为新生小鼠脾脏细胞进行的 CD3-PE、CD4-FITC、CD8-APC 三色流式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新生小鼠脾脏中,绝大部分细胞是不共表达的单阳细胞,其中约 2/3 为 CD4+CD8- 细胞,1/3 为 CD4-CD8+ 细胞。 在成熟的 T 淋巴细胞中,CD4 和 CD8 是互斥的两个指标,因此,在前期配色、后期调节补偿和数据分析的时候,都不太容易出错。通常情况下,二者不共表达,然而有一类 CD4、CD8 共表达的细胞,却常常被流式新手忽略——胸腺淋巴细胞。胸腺是 T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细胞是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 T 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出的淋巴细胞样祖细胞,经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胸腺,在胸腺中完成 T 细胞的发育,成
外周血是我们流式实验中常用到的样本之一。由于血液离体后会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凝固(图1),采集外周血样本时,需要使用带抗凝剂的采血管,或采集后立即加入抗凝剂。通常,我们流式实验中用到的抗凝剂有两种:EDTA 和肝素。图1:凝血(左)与抗凝(右)效果展示 1 两种抗凝剂的抗凝原理EDTA(乙二胺四乙酸):EDTA 能与血液中的 Ca2+ 螯合,使 Ca2+ 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是钠盐或钾盐。 肝素: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2 两种抗凝剂的特点 EDTA钾盐在血液中的溶解性更好,因而使用较多,尤其是二钾盐——EDTA-K2 可以通过喷雾干燥法附着在采血管的内表面,不会对采集的血液样品产生稀释。EDTA 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比较小,有较好的稳定性,但 EDTA 会抑制或干扰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的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 肝素肝素螯合力低,对水分子运动的影响小,对血液成分的干扰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可谓优点众多。但肝素也有两个明显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