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尴尬:轰轰烈烈的新冠疫苗「研发成功」热潮,可能只是在画饼充饥...

2 月 17 号,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声明现在距一款 SARS-Cov-2 疫苗成功问世,大概还需要 18 个月甚至更久。18 个月,已经是一块疫苗研发成功并上市的平均最短时间了。一般来说,一款疫苗的研发需要 2-5 年,甚至更久。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果全球科研机构的研发人员通力合作,这一过程可能会缩短。但前提是全球科研机构的通力合作,因为,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研究机构能够独立研发病毒疫苗。然而,WHO 的声明似乎并未影响疫苗研发的热情,各国频频传出「好消息」:2 月 24 日,美国制药公司 Moderna 宣布研制出针对新冠病毒的人体疫苗,并即将进行临床实验;2 月 25 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宣布已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目前正寻求合作方,推动疫苗早日走向临床;2 月 26 日,俄罗斯副总理称俄罗斯已经研制出 5 种 SARS-Cov-2 病毒原型疫苗;2 月 27 日,流行病应对创新联盟(CEPI)宣布,除 Moderna 外,将资助另两家机构 Inovio 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发 SARS-Cov-2 疫苗;2 月 28 日,以色列的一家研发机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寻找一种新的公众参与工具

折纸显微镜:通过巧妙地折叠一张A4卡片而制成。曼努普拉卡什发明了折叠式望远镜,因为他梦想在世界范围内平等地获得科学工具。然而,尽管折叠显微镜很简单,但它是一种功能很强的显微镜,可以用标准透镜(安装在塑料盒里的一个小玻璃球)对放大倍数高达X 140倍的载玻片上的标本进行检查。显微镜检查仍然是疾病诊断的关键,替代技术往往依赖于复杂的实验室设备和更多的财政资源。实验室设备和更多的财政资源尽管免疫层析检测(例如疟疾快速诊断检测,或其他通过颜色显示阳性的检测)越来越多,但它们可能与假阳性有关,在某些情况下是无用的(例如,治疗后测量疟原虫清除率)。在病人样本中,致病微生物或相关症状的可视化仍然是不可辩驳的,因此显微镜检查仍然是诊断许多感染的金标准。显微镜有明显的优点,可以放在你的口袋里,大约一美元,使用折叠式显微镜进行医学诊断正在不断发展中。然而,Foldscope在教学中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应用。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正在增长。鼓励人们用自己的袖珍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或“微观世界”,为激发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和参与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机会。除了受过科学教育的公众的明显好处之外,科学家和“外行”的合作也带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历时 20 年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发现,肥胖可能会加速肺活量的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如今已经蔓延至全球,经历这次疫情,我们充分意识到呼吸道疾病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拥有一个健康的呼吸道是多么的重要。脑子里经常会浮现这样一个场景:对于相同年龄段的人来说,肥胖的人往往稍微运动运动就会上气不接下气,而身材匀称的人往往运动能力相对较强。运动能力的强弱往往依赖于「肺活量」这个重要指标。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已经证实肥胖与各种生物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包括呼吸功能异常,特别是哮喘。此前,来自西澳大利亚睡眠障碍研究所的 John G. Elliot 团队在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发表了题为《Fatty Airways: Implications for Obstructive Disease》的研究。通过分析哮喘患者和非哮喘患者气道壁内脂肪组织与体重指数 (BMI) 之间的关系,发现在 BMI 升高的人群中,脂肪组织在气道壁内堆积,并与较厚的管壁厚度和气道炎症相关,进而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图片来源: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随着人群年龄的不断增长,运动能力(肺活量)下降可谓是自然规律,而究竟保持一个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胶状水凝胶作为利什曼原虫培养的新方法

利用水凝胶为利什曼原虫培养提供巨噬细胞生长基质的探讨动物模型的使用一直是许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模型能够提供“体内”数据,这比实验室条件(体外)提供的数据更真实,因为它们能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原位生物过程的复杂性。然而,在研究中使用动物模型会带来重要的伦理问题,通常会增加成本和研究时间。二维细胞培养技术为在实验室研究人体组织培养、寄生虫和病原体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然而,这种培养的一个问题是,细胞与人工表面接触,在平板上呈平面形状,这会影响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三维细胞培养可以提供更自然的微环境,使细胞结构与体内情况相似。水凝胶在三维培养中的应用水凝胶是由亲水的天然或合成聚合物链组成的网络。它们可以吸收大量的水,这使得它们非常灵活,因此它们被用于尿布等产品中。水凝胶能够在不影响细胞形态的情况下将细胞保持在三维结构中,并且可以在需要时进行合成。它们设置迅速,易于处理,相对便宜,有可能使水凝胶成为比动物模型更好的细胞培养选择。英国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水凝胶在利什曼原虫(一种感染人类的单细胞寄生虫)体外培养中的应用。利什曼原虫利什曼病是一种由利什曼原虫属原生动物引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创意反应项目

一位艺术家和一位科学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向公众通报了采采蝇传播锥虫的情况。我是一名居住在布里斯托尔的艺术家,最近参加了一个由一群热情的科学家发起的“创造性反应”项目,作为“一品脱科学”项目的“分支”。这一艺术和科学的伙伴关系由“创造性反应”于2017年在布里斯托尔启动,现在仅仅一年后,就有40位艺术家和40位科学家参加。每一位艺术家都由组织者与一位科学家配对。根据我在申请表上表达的初步想法,我与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寄生虫学家雷切尔·哈钦森(Rachel Hutchinson)配对。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2018年2月的生命科学学院。我与雷切尔和团队的其他成员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趣的上午。她的专长是研究锥虫;发现这些生物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之前对它们一无所知。用显微镜观察这些单细胞生物,你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小。带着这些信息和新的体验,我回到了我的工作室——我的头旋转。我决定首先写下锥虫的“生命周期”和采采蝇所扮演的角色。为了帮助我自己理解,我开始画一些图画,正是这些构成了我的小书《侵略者》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雷切尔给我发了更多的信息,帮助我避免了任何重大错误。我把采采飞定为片中的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类细胞模型

一个世纪之前,有一个笑话说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领域是两个准宗教团体——浸礼会教徒和重唱会教徒之间的一场战斗。这不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但它确实抓住了一个事实:有些人认为β-淀粉样蛋白(Bap-tists)是阿尔茨海默病(AD)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有其他人,tau主义者,他们认为痴呆症本质上是由纠结的病理学引起的,而对淀粉样蛋白的大量研究是错误的。当然,这些都是夸张的描述,而且大多数人都认识到,这两种病理都是重要的,也是一个过程的一部分。事实上,这个过程有一个名字-淀粉样级联假说-我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仔细思考级联本身将是找到治疗目标的方法。β-淀粉样肽的产生究竟是如何诱导tau磷酸化和缠结形成的?大约十年后,我们似乎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级联因素没有太多的了解,尽管在这部特别的戏剧中,演员的数量确实增加了。不再仅仅是淀粉样蛋白和tau;我们现在有多种口味的炎症、氧化应激、代谢功能障碍、胆固醇生物合成和任何其他成分,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的拥护者,许多人引用大量的遗传和观察数据来支持AD的作用。然而,尽管可能涉及到其他机制的爆炸式增长,但对广告的核心或规范过程的理解似乎回避了我们。这是为什么?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疟疾还是贫血?诊断的挑战

母亲抱着孩子。她儿子发烧了。他的毯子因大汗而潮湿。他发出刺耳的尖叫,头痛又开始了。她抚摸他的前额,轻轻地摇晃他。“他病了?”医生问。母亲点头。所有的症状都指向疟疾。简单的检查就能确定医生的预后。然而,该诊所的资源有限,没有显微镜和诊断测试。他必须根据观察结果单独行动,并开出抗疟疾药物的处方。虽然这是假设,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那里资源贫乏,实验室不足,对公共卫生有害。疟疾诊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实验室诊断法和症状诊断法。在实验室诊断方法中,血液样本用显微镜分析疟原虫(人类疟疾的病原体)。对于症状诊断法,患者根据症状进行自我诊断,并开出治疗感知疟疾的处方。血样分析是检测疟疾的金标准诊断方法。然而,在疟疾流行地区,这样的实验室诊断是一种奢侈;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遥不可及的诊断。大多数发烧病人必须依靠不精确的自我诊断手段。鉴于世界疟疾日的到来,诊断的难度已被提上议事日程。约瑟夫·乔格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只是一支研究队伍中的一员,他们迫切希望防止继续滥用抗疟疾药物,因为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耐药性。在对抗有弹性的疟原虫的斗争中,我们负担不起帮助其征服。在肯尼亚西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乳腺良恶性组织计算机分类方法的研究

想象一下,一个女人刚刚做了常规的乳房X光检查,发现她乳房里有一个可疑的肿块。为了查明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下一步将进行活检,并由病理专家进行分析。不幸的是,即使在美国和欧洲,那里有相对容易进入乳腺诊所和专科医生,往往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能收到活检结果。在某些情况下,第一次活检的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需要另一次活检,进一步推迟手术和治疗。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女人只能围绕着一个问题思考无数的不确定性:“我有乳腺癌吗?”现在想想在一个经济资源有限的国家,比如坦桑尼亚,全国只有15名病理学家,或者每250万人就有1名病理学家。相比之下,美国有超过18000名病理学家,即每17500人有1名病理学家。对这个女人来说,接受诊断可能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病人无法返回接受他们的检查结果。因此,许多资源匮乏的妇女得不到她们迫切需要的治疗。诊断乳腺癌的标准程序是对可疑肿块进行活检。然后用福尔马林固定活检,以防止组织腐烂,切成薄片,安装在玻璃载玻片上,染色以显示建筑细节。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检查玻片并作出诊断。这一组织制备和诊断过程需要许多消耗品和专业知识。因此,对快速评估乳腺肿块并将其分为良性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非洲锥虫-它们去哪里?

隐藏在新发现的组织库中的非洲锥虫可能影响传播、化疗和诊断。一种寄生虫能感染你的血液和大脑,从而改变你的睡眠模式,引起混乱和个性改变,最终导致昏迷和死亡,听起来可能像电影里的东西,但锥虫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寄生虫。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区,昏睡病或人-非洲锥虫病是一种由受感染的采采蝇叮咬人并在采血时注射锥虫引起的疾病。尽管由于加强了控制和监测方案,目前人类病例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过去的流行病在受影响社区造成了灾难性的死亡人数。根据寄生虫种类的不同,病人可能会在数月或数年内出现症状,然后出现极端的神经症状,这种症状会使疾病得名,如果不加以治疗,就会导致死亡。一些种类的锥虫感染动物(动物性非洲锥虫病),导致包括牛和马在内的家畜的消瘦和死亡。这种疾病也被称为nagana,它对受影响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广泛影响,包括限制食物供应(肉类、牛奶)以及在小区种植或运输和负重中使用动物。非洲锥虫病史正是在19世纪末,这种寄生虫首次被中士大卫布鲁斯少校发现,实验开始了解动物和人类的疾病。这是奴隶贸易的一个幸运的副产品,在这个时候,人们对被运往西方国家的非洲人的疾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虽然已知某些锥虫确实渗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组学数据的临床应用

《BMC医学》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人类微生物组临床观察》的文章,探讨了微生物组如何形成生理反应并影响治疗的最新和令人兴奋的发现。在这里,Omry Koren,本合集的客座编辑和Silvio Pitlik一起回顾了临床微生物学的历史,以及微生物组数据在临床实践主流中应用的延迟。许多复杂的实验室和计算方法已经开发出来,以确定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复杂性,以及微生物之间和它们的宿主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最近科学论文和书籍的数量呈对数增长,涉及健康和疾病中的人类微生物群,反映出这一主题对一般生物学,特别是医学产生的巨大影响。与被医生广泛采用的传统微生物学不同,微生物组学复杂而多产的实验室成果很少被吸收到普通的临床实践中。在这里,我们快速回顾了传统临床微生物学用于传染病诊断的实验室方法在实施方面的长期成功,并评论了微生物组学数据在临床实践主流中的应用出现了非同寻常的延迟。传统临床微生物学据我们所知,在显微镜下对细菌的第一次观察是在17世纪末由安东尼范列文霍克完成和记录的。1873年,Gerhard Henrik Armauer Hansen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人类病原体麻风分枝杆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新冠病毒已突变有更强致病力?论文作者今日回应:用词不当,都是误会! ​

我们在前文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如何从疑似中间宿主穿山甲感染人类的时候,提到过病毒重组或突变是可能的路径之一(感兴趣可戳:深度解读 | 穿山甲?龟?蛇?新冠病毒中间宿主溯源迷雾重重!)。一般而言,病毒基因序列碱基突变速率约在每年 1000 个碱基中 1 个碱基,只有关键位点的碱基突变才能导向表型改变的变异(这里注意突变和变异概念的区别)。病毒变异和溯源可确定不同时间节点新型冠状病毒的代际关系,从而寻找潜在疫源地。同时,突变位点或重组方式的阐明,可能有助于我们揭开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远高于 SARS、MERS 冠状病毒的迷雾。3 月 3 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陆剑、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崔杰联合团队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在线发表了题为《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 2》的研究论文,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和进化。图源: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官网研究团队通过对 103 株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进化分析,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已产生了 149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体器官首次达成透明化!有望实现「人造器官」的 3D 生物打印

近年来,组织工程致力于通过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图谱,结合 3D 生物打印等新兴技术复制人体组织和器官。准确绘制完整的人体器官大多受限于解剖结构复杂性和细胞水平成像技术尚未成熟。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团队利用 SHANEL(Small-micelle-mediated Human orgAN Efficient clearing and Labeling 小胶束介导的人体器官透明和标记)组织学方法呈现了完整人体器官在细胞水平上的复杂结构。该研究成果于 2 月 13 日以题为《Cellular and Molecular Probing of Intact Human Organs》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Cell 上。图源:Cell 官网生物组织结构特性和不可溶胶原成分限制了光在生物组织中的穿透深度,是人体整体器官在细胞水平上成像的一大技术难关。研究人员把目光聚焦在 CHAPS 上。CHAPS 是一种具有刚性甾体结构的两性离子洗涤剂。与 SDS 和 Triton X- 100 等标准「头到尾」洗涤剂相比,CHAPS 倾向聚集成更小的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将脑癌视为改进诊断分类的手段

华盛顿大学的P.J.Cimino教授讨论了他的最新研究,使用分子多维标度技术对弥漫性胶质瘤进行基因分类,以及如何将其应用扩展到预测临床结果。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弥漫性胶质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发生在脑或脊髓的病人。根据患者患有的胶质瘤类型,标准化治疗相对来说是非特异性的,可以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或这些疗法的组合。同样,根据胶质瘤的类型,有不同的预测平均生存时间从月到年不等。神经胶质瘤(或任何脑肿瘤)的诊断通常是由像我这样的神经病学家,用显微镜检查通过活检或切除从病人身上切除的手术组织。除了对脑肿瘤进行显微镜检查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基因检测,这些检测还可以提供有关单个胶质瘤可能具有的相对侵袭行为的额外信息。这些肿瘤数量有限,但为诊断提供了有力补充,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分子参数和传统组织学对弥漫性胶质瘤进行了重新分类。为了更好地预测临床结果和帮助指导治疗,需要根据胶质瘤的基因特征不断完善其定义,这通常被称为“精确医学”(有关综述,请参见此处)。一种新的分子分类方案为了更好地了解胶质瘤的遗传学,Eric Holland博士(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今日 Nature:人工智能结合微生物组,助力癌症的早期检测!

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等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层出不穷,但针对肠道微生物以及癌症发生之间相关联系的研究并不系统。图片来源:Nature3 月 11 日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圣地亚哥的 Rob Knight 教授团队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分析了多种不同类型癌症患者体内肿瘤组织以及血液中的微生物 DNA、RNA 等相关标志物特征,这一研究将对癌症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帮助 1。背景介绍癌症通常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异常引发的疾病。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组对某些类型的癌症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 2。其中肠道微生物组对胃肠道相关癌症的发生影响甚重。尽管如此,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癌症的影响的程度和以及其临床诊断意义仍然不太清楚。由于在癌症基因组计划中很少考虑微生物组的影响,因此在收集,处理和测序过程中样品污染的可能性限制了这些研究。随着最近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者们对微生物影响的重视程度增加,污染物对样品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可以通过对微生物组的研究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并有助于临床诊断的进一步发展。此前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引起的行为改变和不育有联系吗?

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宿主发生多种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同一个机制引起的,还是由几个原因引起的?一种带刺的蠕虫和它的寄主虾被用来探索这个问题。一个复杂的生命周期涉及多个宿主是寄生动物的共同特征。这赋予了许多优势,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从一个主机到另一个主机。有些寄生虫的生命周期阶段是活动的,主动寻找寄主,另一些则使用寄主(载体)来传递它们,许多寄主通过食物链相连,当它们当前的寄主被吃掉时,它们被传播到下一个寄主。这就是所谓的营养传递。许多营养性传播的寄生虫都会耍花招,以增加宿主被吃掉的机会;但只有当它们发展到能够感染下一个宿主的阶段时。例如,当被感染时,它们的宿主可能会失去躲避捕食者的行为,甚至以吸引捕食者的方式行为。棘头虫一组寄生虫——棘头虫,已知会引起无脊椎动物宿主的行为改变。成年后,棘头类动物栖息在各种脊椎动物的内脏中,它们的刺状头部长鼻通过肠壁来固定自己。卵子进入环境,如果被脊椎动物宿主捕食的物种吃掉,棘头动物就有可能完成其生命周期。其中一个例子是多形性微小体。多形微小体如果一个微小疟原虫卵被一只虾吞下,它将在肠道孵化,钻入体腔,并通过棘皮阶段发展成一个桶形阶段,即囊棘。如果受感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全球首次!分离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还可同时抗 SARS 病毒

自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 2 引发的 COVID- 19 疫情爆发以来,截至 2020 年 3 月 14 日,全球 120 个国家和地区总共确诊病例近 15 万例,死亡人数超过 5000 例。与 2002 年出现的 SARS-CoV 类似,SARS-CoV- 2 同属于 Sarbecovirus 亚属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且都是依靠人细胞表面 ACE2 蛋白作为细胞进入受体。由于之前的 SARS、MERS 疫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全球至今尚未出现任何一款上市的用于治疗冠状病毒疾病的特效药。对于此次的 COVID- 19 而言,目前也缺乏治疗该疾病的疫苗和靶向疗法。2020 年 3 月 11 日,来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 Berend-Jan Bosch 教授团队在预印本杂志 bioRxiv 发表了题为《A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blocking SARS-CoV- 2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种能够同时中和 SARS-CoV- 2 和 SARS-CoV 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员称这种交叉中和抗体能够靶向这些病毒的共同抗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鞭毛虫病:从蛋白质组学到发病机制

要赢得与寄生虫病的斗争,必须了解其发病机制的分子细节。最近的三项研究证实了鞭毛虫分泌的相关蛋白;强调了感染过程中毒力因子的重要性及其作为新药靶点的潜力。鞭毛虫和鞭毛虫病鞭毛虫是通过从受污染的水或生食品中摄取包囊传播的,每年造成全世界2.8亿多例寄生虫性腹泻症状病例。滋养体通过胃后,在小肠中出现,并在其上部形成结肠。滋养层是鞭毛虫病的罪魁祸首,鞭毛虫病可以表现为水样腹泻——爆炸性和恶臭。然而,临床表现高度多变,从急性到慢性感染,许多,也许大多数感染仍然完全没有症状。已经确定的发病机制是滋养体通过腹盘附着在十二指肠上皮上,有时(但并不总是)通过周围细胞的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引起绒毛萎缩,引发炎症并破坏肠屏障功能。寄生虫分泌的中间产物如蛋白酶在细胞内连接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贾第鞭毛虫致病的分泌性毒力因子鞭毛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从靠近其根部的主要真核生物树上分化出来,因而在细胞生物学的许多方面与我们的真核生物不同。鞭毛虫的内膜系统在许多方面都是独特的,也许最显著的是高尔基体的缺失。为了研究细胞内吞作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已鉴定出两组关键的分泌囊泡,并提出了内质网的作用。然而,当谈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肿瘤花瓣:揭示有助于癌症扩散的因素

你是怎么参与癌症研究的?从中学科学的早期开始,细胞生物学就一直吸引着我。在大学期间,我对癌症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幸在实验室做了一个研究免疫系统在癌症中作用的实验。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癌症细胞表面被称为“受体”的蛋白质如何促进肿瘤生长。我目前在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癌症生物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我仍在研究乳腺癌,现在正在研究肿瘤如何与周围健康细胞相互作用,以及这如何影响生长和进展。告诉我们你的图像,肿瘤花瓣我一直在研究乳腺癌是如何发展的,使用一种特殊品种的老鼠,这种老鼠会发展出类似人类乳腺癌的肿瘤。我的图片“肿瘤花瓣”显示了小鼠乳腺癌的早期发展;乳腺上皮细胞开始迅速分裂,在整个腺体形成小病灶,进而形成小肿瘤,最终形成大的浸润性癌症。随着癌症进展到转移阶段(也就是次级肿瘤形成的阶段),细胞变得更具侵袭性和流动性。我们希望追踪细胞内的这个过程,并观察细胞内不同蛋白质如何相互沟通,特别关注控制细胞运动的蛋白质。你是怎么创造这个图像的?我们从老鼠的乳腺组织中提取样本,然后保存在蜡中,然后切成薄片。为了确保我们的荧光染料瞄准了正确的蛋白质,我们使用了一种叫做抗体的分子——这是一种很好的工具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7.11 科学家首次捕捉到Cas9酶切割DNA的清晰图像

夏日里的一个礼拜四,很适合在实验室吹着空调潜下心来搞科研①科学家首次捕捉到Cas9酶切割DNA的清晰图像近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科学家捕捉到Cas9核酸内切酶精确切割DNA链的高分辨率图像,并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这些图像是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技术捕捉的,显示了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是如何工作的,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发更高效、更精确的基因编辑工具。这项成果为治疗和预防由DNA突变引起的一系列人类疾病带来了希望,比如亨廷顿病和癌症。负责cryo-EM研究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Sriram Subramaniam说:“如此详细地了解Cas9究竟如何切割和编辑DNA链,这真是让人兴奋。这些图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有望提高基因编辑过程的效率,并更快更准确地纠正致病的DNA突变。”原文检索Cryo-EM structures reveal coordinated domain motions that govern DNA cleavage by Cas9Natur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Nature 子刊揭示人工智能自主开通血管路径,首针成功率可达 87.1%!

记得我们在年初盘点 2020 年十大科研热点领域时,提到了 AI 和 AI 在医学场景中的应用。(感兴趣可戳:基因编辑、肿瘤免疫、干细胞… 2020 年生物医学领域哪些研究值得期待?)基于 HURWA 和鲁班等 AI 技术医疗机器人已经证明了其具有超越人类感知和灵活性的极限,同时兼具操作经皮器械进入人体软组织的能力,现代尖端科技医用机器人的应用离我们并不遥远。(感兴趣可戳:厉害!未来的手术由机器人来操刀?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辅助手术接连在协和与天坛医院成功完成!)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 Alvin I. Chen 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集 AI 技术和血管成像技术于一体的深度学习引导的自主开通血管路径机器人。深度学习引导的自主开通血管路径机器人可自动化地实现抽血等医学操作。Alvin I. Chen 教授表示由图像引导的自主开通血管路径机器人在应对一些复杂医疗工作时可胜过人类。该研究成果以《Deep learning robotic guidance for autonomous vascular access》为题发表于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