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体干细胞成功造出人工牙齿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5月25日宣布牙齿再生技术获得新突破,研究人员成功在动物口腔内进行了牙齿再生实验,这意味着未来人们就可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实验领域。 杰瑞米·毛(Jeremy Mao)博士负责带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组织工程学及再生药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从事该课题的研究,他们找到一种新的技术,只需在患者口腔内植入一个托架,并将患者体内的干细胞引导至需要牙齿再生的地方,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牙齿再生”。用于植入患者口腔的托架将全部采用天然材料制成,并将被放置在失去牙齿的牙洞内。在生长的过程中,该托架将与其周围的牙洞组织逐渐融合,甚至还会令牙周韧带及齿槽骨再生。而这些正是传统种牙方法所无法带来的。 目前传统牙科手术,通过普通外科手术将牙齿种植到患者口腔内的过程仍然令人触目惊心。牙医通常将一个附着牙齿的钛制锥形螺丝直接嵌入患者的颌骨。显然,这种方法将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患者的恢复过程也相对较长且较不确定。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动物身上进行了成功的实验,这意味着再过不久研究人员就可以在人体上进行实验。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Anatomically Shaped Tooth and Per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色谱柱正向使用反向冲洗优势和原理

首先说说柱子能不能反冲的问题,色谱柱到底能不能反冲?如果色谱柱两端的筛板孔径相同反冲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从填料流失的角度来说,粒径为5um,而筛板孔径为2um,这种情况下正冲反冲都不会造成填料的流失;此外,从柱子装填的角度来说,装柱时是按照与柱身箭头相反的方向装填的,与反冲时的液体流路方向相同,装柱时那么高的压力(通常大于40MPa)下用顶替液冲刷都没有问题,难道区区1ml/min流速下的十几个MPa会造成柱床松动?更何况反冲时通常用的要么是90%水、要么是90%或纯的有机相,这么低的压力又能对柱床造成什么样的损伤?还有,填料的C18长链是键合在裸硅胶上的,碳链的自由舒展对分析是最有利的,不是说你长期朝一个方向使用碳链就像水草一样朝一个方向倒,用甲醇或乙腈等冲洗之后它会回复自由舒展状态的,即使它们确实朝一个方向倒,那么反向冲洗让它们恢复一下初始状态岂不是更好?所以我认为反向冲洗不会对柱床造成影响。 那哪些柱子不能反向冲洗呢?我认为有两种是不能反向冲洗的,一种是两端筛板不一样不宜进行反冲操作,因为入口端筛板孔径大一些会比较能耐固体颗粒物质的堵塞,至少被堵的时间会相对较长,这种情况下一旦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动物细胞培养实验室构建方案

细胞学在生命科学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细胞学蓬勃发展,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细胞实验室的构建也是各个院校生物学科必备的实验室。 细胞实验谨慎复杂,需要的实验设备种类繁多,下面就一些动物细胞实验室必备仪器进行简单介绍: 一、CO2培养箱 CO2培养箱是细胞培养的必备仪器,它为细胞提供了一个体外培养的舒适环境,如适宜的温度、湿度、酸碱度、O2浓度等。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微生物的感染,因此,CO2培养箱的灭菌和抑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Thermo Scientific 8000系列CO2培养箱具有专业的灭菌和抑菌功能。如140℃,12Hour干热灭菌,能有效杀死各种微生物;Hepa过滤器,腔体内达到100级空气质量;不锈钢抛光内胆,有效抑制微生物附着;银离子消毒盒防止水盘中水染菌等,为您的细胞培养保驾护航。 图 1 Thermo Scientific 8000 CO2培养箱 二、纯水系统 细胞培养用水一般要求双蒸水(0.8MΩ以上),实际上普通蒸馏水经玻璃器皿中按标准方法蒸馏二次得到的双蒸水是不能满足要求的,而且水中的内毒素直接参与细胞凋亡,血清中内毒素含量越低,对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自然—方法学》特写:无需标记的激光特技

最近出版的《自然—方法学》刊登特写文章——《无需标记的激光特技》(Laser tricks without labels),称非线性光学显微术可帮助科学家看到活体细胞和组织中的化学组成。 两年前,Annika Enejder在她关于线虫的脂肪贮存研究中,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结果。荧光显微图像非常清晰地表明,在用他汀类药物处理这些蛔虫时,来自脂肪粒的信号将降低。他汀类药物是一类被广泛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然而,在同时进行的另一种显微实验中,直接观察脂肪颗粒却看不到这样的变化。实际上,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显微技术能够识别出脂肪颗粒,而荧光显微技术做不到。 一个富含蛋白质的毛发及其周围的富含脂肪的皮脂腺。该图像是通过受激拉曼散射方法采集的,绿色为脂肪,蓝色为蛋白质。 其实是这么回事,用常用的Nile red荧光染料饲喂的线虫把这种染料当作毒物处理了:染料被隔离到脂肪粒周围的肠类溶酶体颗粒中,而不是脂肪粒中。实际上,这种染料还在别的方面具有误导性:他汀类本身似乎会影响它的染色或者荧光。“在使用荧光基团的时候,有很多假象要考虑到。” 来自位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Enejder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提高iPS细胞诱导率途径

德国明斯特的马普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所汉斯·舒勒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地利用分子机理,使实验鼠细胞的“复位”过程变得更加有效,如果这项最新成果能应用于人类,对患者自身干细胞的修复将迈出重要的一步。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细胞》杂志上。 一直以来,科学家已经能通过改变正常细胞的基因或蛋白质注射,使普通体细胞变成万能干细胞,但是这种方法收效很低,迄今只有万分之一的皮肤细胞能够重新编码。日本科学家在4年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首次成功地使实验鼠的皮肤细胞转换成类似胚胎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可以构成人体200多种其他细胞。产生这种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既不需要卵细胞,也不需要胚胎,只需要4个能进入细胞的转录基因:Oct4、SOX2、c-Myc和Klf4。不久后发现,同样的方法应用于人体皮肤细胞也有效。 从那时起,这种方法有了明显改进,例如科学家不依靠所谓的“基因搭载”也可以产生iPS细胞,4种关键因子现在已作为蛋白质注射被应用。然而这种方法的效果还是很低,平均1万个普通细胞只有1个能变成iPS细胞,少数获得的iPS细胞还必须从细胞混合物中进行分离,整个过程至少需要3周至4周。 通过体细胞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液》:白血病干细胞最新研究成果

4月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血液》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发育与疾病实验室及瑞金医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进化上高度保守的PTEN-C/EBPa-CTNNA1信号轴控制造血干细胞发育与白血病干细胞恶性转化。 该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CTNNA1基因(编码alpha-catenin蛋白)在正常造血干细胞表达,但在伴有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干细胞(或白血病起始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初步证据表明CTNNA1基因是一个潜在的白血病干细胞肿瘤抑制基因,其一个等位基因通过基因组片段缺失而失活,另外一个等位基因被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因为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有限,因而进一步寻找CTNNA1失活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和上游信号调节路径对于在白血病干细胞中重新开启此基因,因而特异性靶向治疗白血病肿瘤干细胞而不影响正常造血干细胞,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 在健康所刘廷析研究员指导下,通过和美国Loyola大学张吉旺教授及瑞金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MGB1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合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影响。 方法:剂量效应组分别用含HMGB1 0 mg/L,0.1 mg/L,1.0 mg/L,10 mg/L,20 mg/L和40 mg/L的HMGB1培养液培养HSC-T6 6 h;时间效应组以含有10 mg/L HMGB1的培养液培养0 h、6 h、12 h、18 h和24 h,对照组以不含HMGB1的培养液分别培养HSC-T6细胞,留取各组培养液离心后的上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其上清中PⅢP和CⅣ的含量。 结果:对照组HSC-T6细胞ECM分泌量较低;HSC-T6的ECM分泌量与HMGB1呈剂量依赖关系(r=0.835,0.955,P<0.05);10 mg/L HMGB1时间效应组的PⅢP,CⅣ分泌量在18 h和24 h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HMGB1能诱导HSC-T6细胞分泌ECM,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认为,HSC的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科学家创造出由“细胞”驱动的晶体管

据近期《纳米快报》报道,科学家们在一个类细胞膜内植入了一个纳米尺寸的晶体管,该晶体管可由“细胞”内部的燃料进行驱动。此项研究将可用于创造出新型人机接口,植入设备可传达细胞膜内与疾病相关蛋白的内部工作信息,并最终创造出可读取甚至影响大脑或神经细胞的新方法。 论文作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亚历山大・诺伊表示,该设备堪称是生物学与电子学结构的“天作之合”。“我们能提取蛋白这种真实的生物学机器,使其成为可正常工作的电子电路的一部分”。 为了创建植入电路,加州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了几乎在所有手机和电脑上都有的一个简易晶体管,还使用了被称为下一代材料的碳纳米管来取代最常用的硅材料。然后,科学家用脂质双层对碳纳米晶体管进行包覆,脂质双层是细胞用以将其内部和外部环境隔离开的油性分子双层,不过,科学家并没有使用真正的细胞膜。 研究人员为这个基本细胞结构添加了一个离子泵,这个生物器件可将带电的钙、钾或其他元素原子泵入或泵出“细胞”。然后,研究人员添加了腺苷三磷酸溶液为离子泵提供燃料。离子泵可改变“细胞”内的电荷,从而改变通过晶体管的电荷,研究人员藉此可对这些电荷进行测量和监测。 在研究人员最初创建的设备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简便快速地检测莱姆病的新方法

科学日报2010年6月18日新闻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一种针对莱姆病更敏感的检测方法,可能达到早期诊断并且节省费用。其详细结果报道于临床和疫苗免疫杂志(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 )2010年六月刊。 莱姆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通过鹿蜱传染给动物和人类。被咬伤部位的皮损为被感染的早期症状之一,随后出现潜在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风湿系统并发症,最后进入血液。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目前推荐一种两步血液检验法来诊断此病,但是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疾病感染早期的低灵敏度、耗时久、花费高、无法区分正在感染和既往感染。 之前的研究中荧光素酶免疫系统(LIPS) 在检测包括病毒及真菌抗原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病原体中显示出作用。在此,荧光素酶免疫系统(LIPS)被用来评价从病人组(由莱姆病和健康者组成)和对照组采集的血样中检测对伯氏包柔螺旋体蛋白(Borrelia burgdorferi proteins)的抗体反应的能力。结果表明联合对其合成的蛋白质VOVO的检测,荧光素酶免疫系统(LIPS)的诊断水平高达98% 至 100%。 研究人员认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使用缓冲盐时色谱柱维护的通用方法

流动相中含有缓冲盐时,大的原则是:使用前要过渡,使用后要清洗(清洗包括两个步骤,一个步骤是用来清洗缓冲盐,另一个步骤是用来清洗强保留物质的),具体请按如下方式保养色谱柱: 1、使用前的过渡: 用乙腈:水=10:90(如果是甲醇体系则用甲醇:水=10:90)以1ml/min流速过渡30min(目的是防止缓冲盐在进入柱子时析出); 2、一天分析完成后,即使用后的清洗: 1)用乙腈:水=10:90(或甲醇:水=10:90)以1ml/min流速反向冲洗45min(目的是洗去缓冲盐,防止缓冲盐在色谱柱内存留引起使用寿命下降); 2)再用乙腈:水=90:10(或甲醇:水=90:10)1ml/min流速反向冲洗45min,(目的是洗去分析过程中积累的强保留物质,防止强保留物质在色谱柱内进一步积累,影响以后的分析,也防止强保留物质的积累导致的柱压升高),然后色谱柱保存在乙腈:水=90:10(或甲醇:水=90:10)中; 3、如果做完一种化合物,紧接着要做另外一种化合物,由于流动相等条件不同,则请先按步骤2清洗色谱柱,再使用色谱柱;要是接下来做的样品的流动相里也含有缓冲盐,也请在步骤2清洗过后再按步骤1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干细胞体外检测以预测心脏毒性

Madison, WI USA. (2010年6月15日) Cellular Dynamics International (CDI)和Promega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将更多高预测性的毒性检测相关产品引入到药物发现过程中。药物研发科学家现在可以将生物检测与人类心肌细胞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预测那些无意中产生的有害副作用。以前这些副作用一直到研发后期或者药物正式向大众出售后都没法检测出来。 目前,CDI已经使用来自于人源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的iCellTM Cardiomyocytes,验证了来自Promega的一组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的有效性。CDI在最近的毒理学会和生物分子科学学会会议上提交的数据证明,Promega公司的分子毒性和细胞活力叠加的生物标记物检测试剂盒可用于鉴定已知的毒剂,灵敏度与已报道文献中的类似。 图1.活力(蓝色)和死亡(红色)代表iCellTM Cardiomyocytes (CDI)对加入十字孢碱的反应,检测使用了MultiTox-Glo Multiplex Cytotoxicity Assay (Promega)。 CDI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机理与检测

早在1905年,就有英国一位医师发现,许多疾病包括痛风、湿疹和绞痛病等都和食物有关,在去除有问题的食物之后,症状就会消失,这就是人们最早认识到的食物不耐受现象。这些不耐受的食物,就是人们健康的“克星”。 食物不耐受在皮试和免疫球蛋白E的检测中一般没有阳性结果,它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地消化食物大分子,并被吸收入体内引发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由此导致人体一系列症状。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的区别食物不耐受可以具有和过敏相似的症状,所以在我国以前都将它等同于过敏原的检测,近几年科研人员才发现它们是有区别的。 食物过敏与免疫球蛋白E相关,食物不耐受与免疫球蛋白G相关。前者发病来得快,症状明显,属于急性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临床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后者症状比较隐蔽,属于慢性病,在平时,人们通常认识不到它的存在,因此被称为人体健康的隐性“杀手”,在临床通常以调整饮食治疗为主。 食物不耐受将导致什么症状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约50%以上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现象。食物不耐受与典型的食物过敏不同,食物不耐受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很多人可能会同时对3种左右的食物存在不耐受现象,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反相机新用途:可以用来观察癌细胞

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美国莱斯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和德克萨斯大学的肿瘤研究者共同研究出了一种用以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设备,听起来很高科技,但是实际上,这种设备就是一个改装过的单反相机。 如上图所示,研究团队把一束光纤电缆绑在一台奥林巴斯E-330单反相机上用以捕获细胞的图片,此外他们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荧光剂,当光纤电缆的发出的光照射在细胞上时,这种荧光剂可以使细胞核发光。由于癌变细胞的细胞核明显地病变了(图中上边绿色的那一团是正常细胞,下边则是反常增生的癌变细胞),所以其在相机镜头下清晰可见,甚至可以直接在相机的LCD上被观察到。借助于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轻易地分辨出癌变细胞和正常的细胞。 研究人员认为,消费级数码相机可以被改装成为一个强大的诊断成像平台,基于数码相机的便携性,高性能和低成本,一方面,可以降低发达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的花费,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欠发达国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此外,这个装置还可以作为日常的癌症监测工具,从而帮助肿瘤专家们跟踪病人的治疗情况。研究团队还希望能开发出一种软件来帮助医护人员,即便他们不是病理专家且无法准确分辨癌变的细胞,但是借助于上文提到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异种移植突破性进展:猪供体移植成功治愈大白鼠糖尿病

《每日科学》2010年6月29日报道 —— 科学家向治愈糖尿病的最终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分院的研究人员将来自猪胚胎的胰腺细胞与成年猪的胰岛细胞移植给大白鼠,成功地减轻了大白鼠的糖尿病症状。 猪细胞的移植可以减轻大白鼠糖尿病症状而无须免疫抑制药物。第一次移植的是猪胚胎的胰腺细胞,使糖尿病大白鼠的免疫系统为第二次移植能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作好准备。上图显示的是猪胚胎胰腺细胞(照片来源: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无须抗免疫排斥药物,接受了移植的大白鼠能够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一如猪供体就是其本身器官一般。本研究的发现在线发表于《美国病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研究者所用的方法分两步走:首先对糖尿病大白鼠移植一簇猪的胚胎胰腺细胞,这些细胞将生长成为胰腺,含有可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这样,就让大白鼠的免疫系统为几周后的第二次移植作好准备:这一次供体将为来自成年猪的胰岛细胞。 这项新的研究(首例无须免疫抑制药物的长程的、成功的跨物种猪胰岛细胞移植)对有朝一日可以用相似的对策来治愈人类糖尿病而言具有前瞻性意义。由于人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唾液检测激素的应用

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黄体酮、睾丸激素,DHEA-S(脱氢表雄酮)和可的松通常通过唾液检测。为什么是唾液呢?唾液检测是一种方便、便宜,最重要的是检测类固醇激素最准确的方法。科学研究表明血液中95-99%类固醇激素与载体蛋白相结合,这种形态的激素是不作用于靶器官的,只有未结合的游离片段才能分配到包括唾液腺的器官内,因此唾液激素水平代表了当前进入到靶器官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量,这类激素即是总血清激素中释放到脑、子宫、皮肤和乳腺等靶器官中的游离片段。由于这个原因,唾液激素水平通常与激素过多或缺乏的特殊症状相关,比如女性更年期出现无原因肥胖、失眠、脾气暴躁以及男性更年期的性欲减退、腹部脂肪增加、脱发、沮丧、泌尿系统问题等。 研究已经表明唾液激素水平与所报告的症状有明确的相关性,并且,唾液检测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功用当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唾液检测试验相当敏感,极其微量的唾液激素(仅为包括血液总激素水平的1-5%)即可。因此对唾液中含量极少的雌激素和睾丸激素来说这是一种特定的检测方法。 唾液检测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进行,而依赖于在医生办公室抽血的检测很难获得特殊时间的标本(比如凌晨)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不同来源的样本miRNA(microRNA)如何提取?

如何提取小小的miRNA(microRNA),各大生物技术公司均推出了自己的试剂盒,国内知名核酸纯化公司百泰克针对不同来源的样本亦推出了一系列拥有自己独特技术的miRNA(microRNA)提取试剂盒! miRNA(microRNA)的成功提取依赖于样本中核酸的充分裂解和释放,有没有一种试剂盒能够针对所有的样本都适用的?答案是否定!目前市场上的miRNA(microRNA)试剂盒主要针对于培养的细胞和动物的组织。血清、石蜡包埋组织、多糖多酚植物的小RNA等由于样本本身的特殊性很难提取,百泰克利用本身在核酸分离纯化方面开发的诸多新技术,为科研用户提供针对性强的专用产品。我们从不同类型的样本来探讨其miRNA(microRNA)的提取方法。 1、培养的细胞和动物的组织:最早使用于此类型样本的试剂盒是由ambion公司推出,利用胍盐裂解,加入苯酚抽提、氯仿分层,通过两个吸附柱分别提取大RNA和小RNA;百泰克的RP5301是此类方法的升级版,将胍盐和苯酚以合适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试剂不仅提高了裂解效果、混合液中的苯酚更不容易变质,而且节省了操作的时间和步骤。 2、全血、血清:百泰克的全血总R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缩氨基硫脲类抗肿瘤化合物研究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研究员课题组与蒙凌华研究员合作,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稠环类氨基硫脲衍生物,并对该系列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多个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HL-60、SGC-7901、Hela和HT-29人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中化合物TSC24活性最强。TSC24对22种不同细胞株增殖抑制的IC50值处于2 nM到830 nM之间,其中对Rh30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值为2 nM。此外,TSC24对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 据报道,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铁螯合作用,从而阻断含铁的核苷酸还原酶,使DNA合成受阻。研究表明化合物TSC24具有明显的铁螯合作用,但增加铁离子仅能部分抵消TSC24的药效,因此推测其还具有其他抗肿瘤机理。通过COMPARE分析提示DNA拓扑异构酶II(TopoII)可能是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作用靶点。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SC24是一个Topo IIα催化抑制剂,并能够抑制Topo II毒剂VP16诱导的DNA双螺旋断裂。 TSA24通过与 ATP竞争性地结合与人Tope IIα ATP酶域结合,抑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华人博士发明单个神经细胞及突触体内标识技术

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博士李凌,将在近期的《PLoS ONE》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发明了一种对单个神经元细胞及突触进行体内标识的技术,并利用此技术成功地拍摄出老鼠体内单个神经元细胞及其突触分布的三维照片。 哺乳动物的神经网络非常复杂,神经元细胞之间通过突触来相互通讯, 从而使信息能够在神经网络中进行传递,并最终导致各种复杂的行为(例如,听,视,嗅,说...等等)。目前的神经生物学标识方法很难在动物体内跟踪标识单个或者少量的神经元细胞,而只能同时标识所有或者巨量的神经元细胞。这导致我们无法清晰地识别单个神经元细胞之间的精确连接,更无从准确判断神经网络的形成。因此这项技术的发明为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 是一项基础性的突破。   李凌博士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曾在中科院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由于在此期间的杰出表现,李凌获得了在MIT Whitehead研究所的工作机会, 进入到美国著名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Harvey Lodish的实验室。在Lodish实验室的短短两年期间,李凌发表了2篇文章。其中一篇发表在Science上的学术论文被评选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B病毒不同感染阶段的抗体阳性情况以及免疫检测策略

1、实验目的:采用德国IBL的EB病毒不同抗原的抗体检测试剂盒对不同感染阶段的病人样本进行检测,统计出,不同阶段各种抗体的阳性率。为临床EB病毒的诊断,特别是EB病毒的免疫学诊断提供方法和策略依据。2、材料与方法为了确定IBL EBV ELISA试剂盒的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我们总共做了242个样品。其中的样品都取自EBV感染的不同阶段。采用德国IBL的EB病毒不同抗原的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名称和目录号为:(1)BE病毒壳抗原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EBV VCA IgM ELISA)(2)BE病毒壳抗原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EBV VCA IgG ELISA)(3)BE病毒壳抗原IgA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EBV VCA IgA ELISA)(4)BE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EBV EA IgA ELISA)(5)BE病毒早期抗原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EBV VCA IgG ELISA)(6)BE病毒核抗原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EBV VCA IgG ELISA)抗原血清反应阴性的样品(包括取自小孩的样品):n=64;急性感染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CR Array 简单实用的检测基因表达的高通量方法

简介:什么是PCR芯片? 实时定量PCR是检测基因表达最灵敏,最可靠的方法。通过在试验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染料的信号变化,反映样品中的基因拷贝数。实时定量PCR线性范围广(能达到5个数量级),因此可以检测同一样品中表达量极低的基因和表达量很高的基因。但是,由于实时定量PCR需要制备标准曲线和同时分析内参基因,因此,每次实验只能检测少数几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若要检测大量基因,则工作量巨大,耗时长久。 通过简单的,经过优化的实时定量PCR体系,如SuperArray的RT2ProfilerTM PCR芯片,研究者可以同时研究大量基因,既可以进行某些特别感兴趣的信号通路的研究,也可以作为验证芯片结果的方法。 为了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PCR芯片面临以下挑战: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可重复性。高灵敏度或低检出限,在样品的总RNA量少,基因表达量低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出目的基因。高特异性,扩增产物严格保证基因特异性,避免非特异性产物,如引物二聚体的产生。可重复性,通过标准化的反应体系和实验方法,使得多人多次重复实验均能获得可靠的基因定量结果。 PCR芯片实验操作步骤 采用PCR芯片进行实验只需2小时。PC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