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ell Reports:西湖大学吴连锋团队揭示生命早期维生素 B12 对成年期代谢与生殖性状的决定性作用及分子机制

近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连锋团队在 Cell Reports 发表了题为 Early-life vitamin B12 orchestrates lipid peroxidation to ensure reproductive success via SBP-1/SREBP1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生命早期维生素 B12(简称 B12)影响生物体成年期代谢与生殖特征的现象,及其跨时空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2 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环境和遗传因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的失衡是导致代谢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但确切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B12 是生物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在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发育活跃阶段,B12 缺乏的现象较为常见。近期临床研究发现,母亲妊娠期 B12 的不足会诱发子代产生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等代谢紊乱,提示在人群中生命早期 B12 的缺乏会导致成年后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然而迄今为止,生命早期 B12 跨时空决定成年期代谢机能的发生机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urrent Biology: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教授团队揭示早期胚胎 X 染色体剂量上调新机制

多数哺乳动物中,雌性具有 2 条 X 染色体,而雄性仅有 1 条 X 染色体。X、Y 染色体包含的基因数目及结构上的差异会导致基因剂量在雌雄之间以及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间的失衡,破坏基因组稳态。而染色体剂量平衡是维持基因组稳态,保证细胞存活和正常生长的前提。 因此,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建立了两种染色体剂量平衡机制来维持基因组稳态:雌性通过失活 1 条 X 染色体达到与雄性性染色体之间的剂量平衡,即 X 染色体失活(X-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雌性及雄性中具有活性的 1 条 X 染色体通过转录上调实现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间的剂量平衡,即 X 染色体上调(X-chromosome upregulation,XCU)1。 目前,XCI 的研究已经非常系统深入,相关机制的解析也越来越完整。尽管 XCU 提出已逾 60 年,但是关于这一调控机制至今仍未得到明确的阐述,特别是在早期发育过程中,XCU 的特征、机制及发育学功能,仍然是未知的。 2022 年 9 月 14 日,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田见晖教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如何延长端粒、减缓衰老?Nature 子刊揭示端粒延长的全新机制,效果超越端粒酶

端粒是真核细胞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小帽子」,即包含 TTAGGG 的 DNA 重复序列。端粒具有两个主要作用,它保护染色体的编码区并防止其被损坏,同时它作为一个衰老的「时钟」,控制细胞进行复制的次数。据报道当细胞端粒小于 4 kb 长时,增殖活动停止,衰老迅速发生。 T 淋巴细胞,与大多数细胞一样,随着每次细胞分裂,其端粒会变得越来越短。一旦端粒达到极短的长度,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并进入衰老。随着免疫系统不再有效运作,这会导致慢性感染、癌症和死亡的发生。因此,端粒磨损被描述为「衰老的标志」之一。如果能干预这一过程,则将实现对衰老及衰老带来的不良影响的调节。 2022 年 9 月 15 日,由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因调控和信号转导实验室的 Michael Karin 领衔的团队在 Nature Cell Biology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An intercellular transfer of telomeres rescues T cells from senescence and promotes long-term immunological memory 的研究性论文。研究中发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为什么能感受到苦味?上科大团队首次揭开苦味受体的「神秘面纱」,登顶 Science

酸甜苦咸鲜,正如人生百味。味觉作为哺乳动物最重要的感知功能之一,对人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人对于苦味的敏感程度各异,温和的苦味会产生令人不快的感觉,而强烈的苦味会导致恶心、呕吐和身体厌恶,开启人体防止摄入有害物质的保护机制。 味觉感知是一个复杂的化学感觉过程,其中苦味感知由 2 型味觉受体(TAS2R)或 T 类 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研究表明对苦味的敏感性与人类苦味受体的基因突变有关。然而,目前苦味受体的蛋白结构一直不明,阻碍了人们对味觉背后详细分子机制的理解。 2022 年 9 月 15 日,上海科技大学刘志杰教授和华甜研究员联合在 Science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Structural basis for strychnine activation of human bitter taste receptor TAS2R46,首次揭开了苦味受体的「神秘面纱」。 该研究解析了人苦味受体成员之一——TAS2R46 与 mini-G 蛋白 gustducin 复合物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描述了 TAS2R46 的结构特征,包括与已知 GPCR 相比的独特受体结构、新的「切换开关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Sci Adv:蒋若天 / 温祥毅揭示钾离子通道参与健康和衰老视网膜视觉信号调控新机制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 RGC)不仅接收上级神经元的信号,还在信号进入大脑前,通过神经环路及离子通道等对视觉信息进行线性或非线性计算。尽管多种机制可以调节 RGC 的兴奋性及动作电位放电模式,但 RGC 兴奋性变化如何调控初级视觉环路,特别是如何对非线性视觉信号处理的分子机制和原理尚不完全清晰。 在光感受器细胞和双极细胞以及双极细胞和 RGC 的突触之间,神经元活动介导的胞外酸化(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可将突触间隙的 pH 值从 7.5 降至 6.9 1,2,并参与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信号的传导以及周围接收野(surround receptive field)的形成 3-6,然而这种生理性的瞬时酸化是否对向前传到 RGC 的信号有正反馈(feedforward)效应?在 RGC 上,AMPA 受体、NMDA 受体、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ASIC)等多种离子通道都具有酸敏感性 7-9。然而,这些酸敏感通道只对病理性酸化(如 pH<6.5)才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越走越长寿!两篇 JAMA 子刊再添证据:每天走 1 万步,可降低多种疾病和死亡风险

导读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养生谚语。当前,计算、记录每日步数已成为大家实现体育活动目标的一种流行方法,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经常步行可作为预防慢性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重要干预措施。 但关于每天步行多少步数才能对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多项研究有着不同的结论。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南丹麦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 JAMA Internal Medicine 和 JAMA Neurology 期刊上分别发表了两篇题为 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Daily Step Counts and Intensity With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和 Association of Daily Step Count and Intensity With Incident Dementia in 78430 Adults Living in the UK 的文章,基于大队列人群的数据和严格的统计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发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为啥吃高脂食物总停不下来?科学家发现肠道和大脑会对脂肪上瘾……

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者更容易出现包括 2 型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等一系列代谢相关的疾病。自 1980 年以来,全球肥胖率几乎翻了一番。 炸鸡、汉堡、冰淇淋,这些让人发胖的高脂肪食物往往让人难以抗拒,但究竟为什么我们总忍不住想吃高脂食物呢?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背后的奥秘,发现肠道和大脑之间的联系驱动着我们对脂肪的渴望。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将这一研究以 Gut-Brain Circuits for Fat Preference 为题发表在近日的 Nature 杂志上。该研究发现,进入肠道的脂肪会触发肠道的信号,这种信号沿着神经传导到大脑,驱动对高脂肪食物的渴望。 这一研究提出了干扰这种肠脑连接的可能性,以帮助阻止不健康的饮食选择,并解决因脂肪和糖的过度消费而引起的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危机。图片来源:Nature 该实验室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葡萄糖激活了一个特定的肠脑回路,在肠道中存在糖的情况下,该回路与大脑进行通信,而无卡路里的人造甜味剂则没有这种效果,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无糖苏打水并不能够让我们感到满足。图片来源:Nature 为了探索小鼠对膳食脂肪的反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晚上多吃并不一定会胖!Cell Metab 最新研究颠覆减肥认知

人们常说:「早餐要吃得像国王,午餐要吃得像平民,晚餐要吃得像乞丐」。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在早上摄入一天的大部分卡路里,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燃烧卡路里,帮助减肥。 然而,2022 年 9 月 9 日,英国阿伯丁大学罗伊特研究所 Alexandra M. Johnstone 研究员团队在 Cell Metabolism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Timing of daily calorie loading affects appetite and hunger responses without changes in energy metabolism in healthy subjects with obesity,该研究发现在一天的清晨或深夜吃最丰盛的一餐并不会影响人身体代谢卡路里的方式,机体的能量消耗和总体重减轻是相同的。 不过,参与者表示在吃了丰盛的早餐后,一天中的饥饿感减少、食欲降低,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更容易达到实质性的减肥效果。图 1:来源 Cell Metabolism 研究方法与内容 现代社会节奏快、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不少年轻人身上的赘肉伴随着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产生。为了爱美,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ancer Cell:曹雪涛院士团队揭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葡萄糖代谢的增加可促进癌症转移

导读代谢重编程广泛参与宿主与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可决定肿瘤的进展和预后。长期以来,肿瘤细胞一直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TME)中葡萄糖的主要消耗者,在有氧糖酵解过程中产生乳酸。其中,髓系细胞,特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 TME 中消耗最多的葡萄糖,这表明巨噬细胞代谢需要更多葡萄糖的利用。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BP)是糖代谢的主要途径,可合成核苷酸糖 UDP-GlcNAc,随后用于调节营养感知和应激反应的细胞内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O-GlcNAc 糖基化修饰(O-GlcNAcylation)。有研究指出,O-GlcNAcylation 可调节巨噬细胞在病原体感染和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O-GlcNAcylation 是否以及如何促进 TAMs 的极化和对肿瘤进展的功能尚不清楚。2022 年 9 月 8 日,曹雪涛院士领衔的团队在 Cancer Cell 发表了题为 Increased glucose metabolism in TAMs fuels O-GlcNAcylation of lysosomal Cathepsin B to promote cancer met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七种蛋白质互作实验方法总结

相关专题 聚焦蛋白质互作研究进展与实验方法 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细胞生化反应网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与转录调控网络对调控细胞及其信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进行总结。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二、噬茵体展示技术 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时 PCR 的应用方向

Taq Talk #荧光定量 PCR 系列课程之【实时 PCR 的应用方向】您知道 qPCR 可被用于各种不同的研究领域吗?在本周第十五期课程中,我们来了解人们使用这项超级技术的一些最常见方式。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流式荧光染料的小知识,你 get 了吗?

荧光染料的发光原理是什么?荧光染料又分哪些类型?各自有哪些优缺点?如果你将要开展流式实验,不知道染料如何选择;或者流式结果不理想,想找寻更好的染料,不要犹豫,这里有您要的信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共沉淀实验详解

您对蛋白-蛋白互作检测的金标准——免疫共沉淀了解多少?Dr. 赛带您从原理出发揭开免疫共沉淀实验的神秘面纱,手把手教您设置对照,选择固相介质,逐一了解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关键因素。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从 DNA 到 RNA,体外转录全揭秘(上)

曾经默默无闻的 RNA 是怎么逆袭成为时代新宠的呢?什么是体外转录?体外转录和基因编辑,RNA 疫苗等这些热门应用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在体外获得我们的宝藏 RNA?本节课 Dr. 赛将会给大家一一揭秘。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组化IHC实验流程

免疫组化(IHC)实验流程。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了解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有效选择目标期刊

视频纲要1. 客观看待影响因子等期刊层面的评价指标2. 认清期刊层面和论文层面两类评价指标的区别3. 了解h指数等作者层面的评价指标4. 有效选择目标期刊及鉴别问题期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测试22

勿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移花接木:分子克隆概述

分子克隆的发展历史,分子克隆都有哪些方法,感受态如何选择,无论您是想学习、重温基础理论,还是在寻找最合适的分子克隆工具,分子克隆系列课程都会有您要的答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从大体积样品中纯化目的蛋白

在哺乳动物和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目的蛋白经常分泌至细胞培养基。所以在纯化前,目的蛋白已存在于大体积培养液中。使用视频中的Wet Fred工具,搭配Strep-Tactin® 重力柱,即可轻松的从大体积培养液中纯化(Twin-)Strep-tag®融合蛋白。利用虹吸原理,小体积的Wet Fred工具可以用在实验台、冰箱、冷室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柱子不会干燥,无需人工监督,并且不需要复杂的软件和设备即可使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培养干货--为你扫平细胞培养路上遇到的疑难杂症

细胞培养简介(实验室平台搭建、培养设备耗材的比较和选购、细胞系的命名和选择,细胞库资源的提供,无菌操作技术、培养环境的控制等。)· 细胞培养方案(基本实验操作的技术要领——传代、冻存、复苏等,细胞污染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答疑。)· 特殊细胞培养解决方案(原代细胞、神经细胞、干细胞、心肌细胞等。)· 细胞培养热门应用领域专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粘膜组织的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功能细胞的刺激分化、流式分选细胞的回收培养、单细胞克隆的挑选和培养等。)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