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包括做实验和读文献,都有一定的“目的”。带着“目的”去做事情,就能事半功倍。还比说,我做实验或者我修改别人的文章,我都要问:本工作的意义在于什么?卖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为什么要设计具体的这套实验?这套实验和下套实验的关系是什么?做这些实验是为了什么,是随便看着玩玩的呢,还是做完后有潜在发表文章机会,就是说不能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同理,读文献也有一定“目的”,如果能带着“目的”去读文献,那么吸收知识率更高了,这是一本介绍快速阅读方法的书告诉我的。 读文献的目的有多种。比如在开展具体的科研之前,需要进行进行文献调研,其目的是调查该课题的来龙去脉,提出点子。在实验进展中也读文献,目的是继续跟踪最新文献。如果在实验中遇到困惑的问题,也有针对性地用搜索引擎找文献,目的是寻求答案。 在最后写文章的时候也继续阅读,目的是深化对自己文章的认识,寻求答案。如果被邀请写综述,那么读文献的目的就更加明确了,就是为了写综述服务。并不是所有读到的文献都能被写到综述里面去,但是读到能“为我所用”的文章(即能被引用到综述里面去的好文章),自是兴趣十足。至少,花了这些劳动力读文献,收获是
相关专题 基因芯片 技术的诞生为生物技术工作人员打开了一道科研的便利之门,曾被评为1998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本文对基因芯片的实验原理、技术基础、分类、用途、操作主要环节等内容做详细的介绍。 1.基本原理和技术基础 基因芯片以DNA杂交 为基本原理,基于A和T、G和C的互补关系。它是在探针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所谓探针是一段人工合成或筛选出的已知顺序的碱基序列,样品分子上连接有一些cy3、cy5等可检测的物质。经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出杂交或反应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即可获得所需信息。例如,用红、绿荧光分别标记实验样本和对照样本的cDNA,混合后与微阵列杂交,可显示实验样本和对照样本基因的表达强度(显示红色、绿色或黄色),由此可在同一微阵列上同时检测两样本的基因表达差异。在基因芯片工作过程中,固定位点使用不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待测基因片段杂交,并通过自动阅读设备分析杂交结果,达到定性、定量分析的目的。基因芯片通过应用平面微细加工技术和超分子自组装技术,把大量分子检测单元集成在一个微小的固体基片表面,可同时对大量的核
蛋白胨是一种外观呈淡黄色的粉剂,具有肉香的特殊气息。它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在抗生素,医药工业,发酵工业,生化制品及微生物学科研等领域中的用量均很大;不同的生物体需要特定的氨基酸和多肽,因此存在各种蛋白胨,一般来说,用于蛋白胨生产的蛋白包括动物蛋白(酪蛋白、肉类)和植物蛋白(豆类)两种。 胰酪蛋白胨(Casein Tryptone)是一种优质蛋白胨,亦称胰酶蛋白胨(Pancreatic digestof Casein),或称胰蛋白胨。该蛋白胨系采用酪蛋白经胰酶消化后,浓缩干燥而成的浅黄色粉末,具有色浅、易溶、透明、无沉淀等良好物理性状。可配制各种微生物培养基。 这两样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应按国标关于培养基制作要求使用。 蛋白胨是将肉、酪素或明胶用酸或蛋白酶水解后干燥而成的外观呈淡黄色的粉剂,具有肉香的特殊气息。蛋白质经酸、碱或蛋白酶分解后也可形成蛋白胨。蛋白胨富含有机氮化合物,也含有一些维生素和糖类。它可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主
一、实验目的(1)学习一种鉴定氨基转移作用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2)进一步掌握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3)了解氨基转移作用在中间代谢中的意义。二、实验原理氨基移换酶也称转氨酶,它能催化α-氨基酸的氨基与α-酮酸的α-酮基互换,这种作用称为氨基移换作用。它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等中间代谢中,在糖、脂肪、蛋白质三类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上,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它们的最适pH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以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及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活力最强。三、试剂与器材解剖器具、离心机、恒温水浴、干燥箱、台秤、层析系统等。1/15mol/L磷酸缓冲液(pH=7.4)、1%谷氨酸溶液(用KOH中和至中性)、1%丙酮酸溶液(用KOH中和至中性)、0.1%碳酸氢钾溶液、0.05%碘乙酸溶液、15%三氯醋酸溶液、标准丙氨酸溶液(0.1%)、标准谷氨酸溶液(0.1%)、0.1%水合茚三酮乙醇溶液、酚溶剂。四、操作方法将兔击晕,迅速解剖,取出肝脏,在低温条件下剪碎。称取匀浆后,离心取
材料、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 种子培养液二、设备 1. 7L发酵罐 2. 5ml离心管 3. 分光光度计 三、试剂 100mmol/L IPTG贮存液 1mg/mL卡那霉素(Km)贮存液 操作步骤 1.接上pH电极的插头, 接通底部冷却水管和空气出口处的冷凝器上的冷却水管, 将各硅酮管置于相应的蠕动泵上。 2.把搅拌马达置于搅抖联动装置上。 3.把光标调到“Temperature”档, 设定温度为30℃。 4.校正DO电极的满刻度。 1)利用光标将搅拌速度调至最大转速,一般为800r/min,把通气量调节到1.0L Air/L edium/min(1VVM)。 2)调到calibration界面,光标调至DO处,“span”档,设定读数为100,反复调节几次,直至稳定至100,转至menu界面。
红豆杉(Taxus)又名紫杉,也称赤柏松,生于海拔1000~1200m处的山地,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天然珍稀植物,从其根、皮、茎、叶中提取的紫杉醇(taxol)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全球每年大约需要1500~2500kg紫杉醇,而1kg树皮仅能提取50~100mg。10-脱乙酰巴卡亭Ⅲ(又称10-脱乙酰基浆果赤霉素Ⅲ,10-deacetylbaccatinⅢ,10-DABⅢ)为有抑制肿瘤作用的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Bissery等报道,可利用10-DABⅢ合成具有比紫杉醇更高抗癌活性的多烯他赛(docetaxel)。紫杉醇主要存在于树杆和树皮中,10-DABⅢ主要存在于树叶中,其含量大大高于紫杉醇的含量。红豆杉是国家珍稀保护植物,生长缓慢,如果直接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紫杉醇,不仅资源有限,而且不利于资源保护。以10-DABⅢ为原料采用酶催化半合成工艺方法来制备紫杉醇,可大大简化合成过程,使紫杉醇骨架修饰所需步骤更少,操作更简单,提高了紫杉醇合成的选择性和生产率,进而为在更大规模上进行紫杉醇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最终使紫杉醇的化学合成(半合成)的产业化有了实现的可能。目前文献报道
相关专题 Benzonase 核酸酶(BENZONASE NUCLEASE)是一种常用的核酸内切酶,属于混合型核酸内切酶,它能够消化所有结构的DNA和RNA。 应用范围: Benzonase 核酸酶的应用领域包括:降低样品粘度以利操作(例如重组 蛋白纯化,哺乳动物细胞裂解特下游要求粘度较低等情况):减少存放的外周血单核 细胞(PBMC)的结块现象,蛋白复性前高质量包涵体的制备,去除带负电荷的核酸对双向SDS-PAGE蛋白样品的影响 。 灭活: 采用EDTA 螯合金属离子会可逆地抑制Benzonase活性,极端条件会造成不可逆失活,例如100mM NaOH,70摄氏度处理30分钟等。Benzonase 可以用色谱法从目的产物中分离出去,由于这种核酸内切酶极其稳定 , 建议在那些终产物中要求排队核酸酶的应用中不要使用Benzonase 。 反应条件: Benzonase 核酸酶的活性需要1-2mM Mg2+.而在单价阳离子浓度>50%,磷酸浓度>20mM,硫酸铵浓度>25mM等情况下,Benzonase 的活性会降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提高实验动物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维护动物福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提出本意见。第二条 本意见所称善待实验动物,是指在饲养管理和使用实验动物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实验动物免遭不必要的伤害、饥渴、不适、惊恐、折磨、疾病和疼痛,保证动物能够实现自然行为,受到良好的管理与照料,为其提供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保证健康的食物、饮水,避免或减轻疼痛和痛苦等。第三条 本意见适用于以实验动物为工作对象的各类组织与个人。第四条 各级实验动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本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第五条 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及使用单位应设立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或实验动物道德委员会、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等)。其主要任务是保证本单位实验动物设施、环境符合善待实验动物的要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得到必要的培训和学习,动物实验实施方案设计合理,规章制度齐全并能有效实施,并协调本单位实验动物的应用者这宰尽可能合理地使用动物以养活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第六条 善待实验动物包括倡导“减少、替代、优化”的“3R”原则,科学、合理、人道
1、微纳仪器使用的激光安全性如何?我们使用的激光器为小功率氦氖气体激光器,可用有效功率<1毫瓦,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但要注意:为了保护您的眼睛,请勿直视激光束,也不要通过反射镜观察激光束。2、 微纳仪器对环境有何要求?应工作在洁净无尘的实验室,温度15~35℃,室内无强电磁干扰。3、微纳仪器为什么要接地?光散射信号为极弱的纳安级信号,接地是保证有效信号不被干扰的必要措施。4、微纳仪器对电源有何要求?需要220伏特50赫兹交流电源,电压波动小于10%普通照明电源均可达此要求。5、微纳仪器操作要求?微纳仪器的操作比较简单,在经过公司免费培训后,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员也可熟练掌握。6、测背景的意义是什么?记录无颗粒的背景能谱,是为了消除环境的影响,相当于仪器调零。7、一次粒度分析需要多少样品?湿法:1克左右的干粉样品,微细粉末可少些,较粗粉末则应多些。液体视其浓度而定;干法:不少于100克的干粉样品,微细粉末可少些,较粗粉末则应多些;静态测试:如果您的颗粒非常稀少而贵重,采用静态测试比较稳当。静态测试仅需1毫克样品。8、如何调整浓度?测试中液晶屏随时显示颗粒浓度,因此可以随时调整样品量
1. 长链引物为什么出错的几率非常高?答:引物合成时,每一步反应效率都不能达到100%,产生碱基插入,缺失,置换突变的因素客观条件都有一直存在。引物链越长,突变的频率累加起来就越高。研究人员总希望合成的引物万无一失,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犹如PCR扩增,不可能绝对保证扩增产物中没有突变,引物合成也不可能保证100%正确。要知道,引物合成中发生错误(非人为因素)的频率,比任何高保真高温聚合酶PCR扩增过程所产生的频率都要高。做引物合成,长链引物合成,您要有引物中部分引物可能有突变的思想准备。2. 如果测序发现突变,该如何处理?答:对您遇到的困惑,我们表示同情。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的生产人员会检查生产的原始记录,主要是核对合成序列是否和定单一致,我们在电脑中保留所有原始数据。如果确认引物合成序列没有输错,我们建议重新挑取克隆测序,您可能会找到正确克隆的。根据我们经验,40个碱基以下的引物,测1-2个克隆就可以了;40个以上的特别是用于全片段拼接合成的,就需要多测一些了。一般情况下,每个克隆突变的位点都不一样,提示正确的总是有的,就是如何找到它。您也可以要求我们将引物免费重
一、建立质控图的均值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质控品的均值。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均值。均值必须在实 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 。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作为确定均值的参考。(1) 质控图暂定均值的建立 为了确定均值,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 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数据超出X±3s范围) 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将此数据剔除,再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品的暂定均值。 以此暂定均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 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2)常用均值的建立 以最初计算暂定均值的质控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均值, 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
一. 目的 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了解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二. 原 理 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酶反应在低温时进行较慢,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当达到其最适温度时,酶反应速度最快,以后又随着温度升高而减慢,以至完全停止反应。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直到37℃左右,温度更高时酶的活性则下降。通常,测定酶的活力时,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下进行。应当指出,一种酶的最适温度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与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一般作用时间长,最适温度低,而作用时间短,则最适温度高。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一般为35~40℃,而植物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在40~50℃之间。 酶的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极为显著。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表现它的活性。一种酶表现其活性最高时的pH值,称为该酶的最适pH。低于或高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人的唾液淀粉酶在pH3.8~9.4之间表现其活性,最适pH约为6.8。不同酶的最适pH值不同。然而,酶的最适pH受底物性质和缓
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基本思想蛋白质结构预测的问题从数学上讲,是寻找一种从蛋白质的氨基酸线性序列到蛋白质所有原子三维坐标的一种映射。典型的蛋白质含有几百个氨基酸、上千个原子,而大蛋白质(如载脂蛋白)的氨基酸个数超过4500。所有可能的序列到结构的映射数随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个数而呈指数增长,是天文数字。然而幸运的是,自然界实际存在的蛋白质是有限的,并且存在着大量的同源序列,可能的结构类型也不多,序列到结构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蛋白质结构预测是可能的。蛋白质结构预测主要有两大类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或从头算方法(Abinitio):通过理论计算(如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计算)进行结构预测,该类方法假设折叠后的蛋白质取能量最低的构象。从原则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化学原理,通过计算来进行结构预测。但是在实际中,这种方法往往不适合。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自然的蛋白质结构和未折叠的蛋白质结构,两者之间的能量差非常小(1kcal/mol数量级),二是蛋白质可能的构象空间庞大,针对蛋白质折叠的计算量非常大。另外,计算模型中力场参数的不准确性也是一个问题。统计方法:该类方法对已知结构的蛋白质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序
一、三种细胞器的光镜切片 (一)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用镀银法染色的豚鼠脊神经节光镜切片:神经细胞因合成运输大量的蛋白质而含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在低倍镜下观察,神经节的假单极细胞体被神经束分隔成群。神经细胞的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转换高倍镜观察,细胞中央不着色的圆形区为细胞核。在核的周围有黑褐色颗粒状或呈不规则的条索状结构即为高尔基复合体。(二)尼氏小体(Nissl's Body)甲苯胺兰染色的牛脊髓涂片,尼氏小体即光镜下的粗面内质网。在低倍镜卡观察,染成蓝色的大三角形、星形细胞就是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染色较深的小细胞为神经胶质细胞。转换高倍镜观察,可见脊髓前角神经细胞的细胞质中许多蓝色颗粒或网状结构即为尼氏小体。(三)中心体(Centrosome)铁苏木素染色的马蛔虫子宫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许多受精卵细胞,细胞的外面有卵壳,细胞与卵壳之间的腔叫卵壳腔。在某些卵细胞内,于核附近有圆形的小粒――中心粒,它与周围致密的细胞质――中心球,组成中心体。转换高倍镜观察,可见中心体的外围还有星状的放射细丝即星体。二、六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一)高尔基复合体(Golgi
相关专题 【 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凝胶电泳 的原理。 2.熟悉琼脂 糖凝胶电泳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3.掌握正常人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 实验原理】 琼脂 糖凝胶电泳的原理:琼脂糖凝胶是由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的残基通过氢键交替排列组成的直链多糖。电泳时,因为凝胶中含水量大(98%~99%),固体支持物的影响较少,故电泳速度快、区带整齐。而且由于琼脂糖不含带电荷的基团,电渗影响很小,是一种良好的电泳材料,分离效果较好。 血清中脂类物质均与载脂蛋白结合成水溶性脂蛋白形式存在。各种脂蛋白所含载脂蛋白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因而不同脂蛋白颗粒大小相差很大。因此,以琼脂 糖凝胶为支持物,在电场中可使各种脂蛋白颗粒分开。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方法简单。将血清脂蛋白用脂类染料苏丹黑(或油红等)进行预染。再将预染过的血清置于琼脂糖凝胶板上进行分离。通电后,可以看到脂蛋白被分成三条区带,从负极到正极依次为β脂蛋白(最深)、前β脂
核磁共振(NMR)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可用于药物及其代谢物的结构鉴定、代谢途径归属、定量分析以及药物与内源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等。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简便性:无需对样品进行繁杂的提取或衍生化,减少了由此带来的误差;②无损伤性:对取样量有限的生物样品经NMR分析后还可用于其它处理,甚至可对生物整体进行无损伤分析;③连续性:NMR可对整体生物系统进行动态监测而不扰乱生物体内的各种平衡,实现药物的在体分析;④高分辨性:NMR谱线为Hz量级,能提供分子水平的结构信息;⑤多目标性:无需进行分析条件摸索,,可在同一物理条件下检测药物及其多种代谢物。1H-NMR 已广泛用于体内药物分析。已报道的有:氨苄青霉素、布洛芬、硝苯地平、阿司匹林、美西律等的体内样品分析。Connor等用高分辨1H-NMR(400MHz)研究了大鼠静注羟氨苄青霉素后24h内尿样中药物的代谢情况。实验用自旋回波技术,消除内源性物质的干扰,增强了测定的灵敏度。尿样中共振信号在0.5~1.7ppm范围内的两组峰为青霉素结构噻唑环C2上的一对偕甲基信号,分辨清晰,测得主要代谢物为5R,6R和5S,6R青霉素与二酮哌嗪。M
载体两性电解质必备的条件:1.可溶性要好,为了保证等电聚焦过程中PH梯度的形成和蛋白样品的迁移,载体两性电解质必须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能。2.紫外吸收低,不发荧光。由于制备分离时,检测蛋白质的方法通常是测量280cm的吸光度,因此要求载体两性电解质在280cm的吸光度尽可能低。3.在等电点处必需有足够的缓冲能力,以便能控制pH梯度,而不致被样品蛋白质或其他两性物质的缓冲能力改变pH梯度的进程。4.在等电点必需的足够高电导,以便使一定的电流通过,而且要求具备不同pH值的载体有相同的电导系数,使整个体系中的电导均匀,如果有局部电导过小,就会产生极大的电位降,从而其他部分电压就会太小,以致不能保持梯度,也不能使应聚焦的成分进行电迁移,达到聚焦。5.分子量要小,便于与被分离的高分子物质用透析或凝胶过滤法分开。6.化学组成应不同于被分离物质,不干扰测定。7.无毒、无生物学效应。载体两性电解质对哺乳动物的组织培养,酶活性测定,免疫检测或注射到小白鼠或大鼠中都没有影响。8.应不与分离物质反应或使之变性。总起来说,当一个两性电解质的等电点介于两个很近的pk值之间时,它在等电点的解离度大,缓冲能力强,而且电
1.首先要选择测温范围合适的温度计,防止被测物体温度过高时,液柱将温度计胀裂。若无法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则应先用测温范围较大的温度计,然后再挑选合适的温度计,并使其最小分度能符合实验精确度的要求。为减小温度计对实验系统的影响,要求实验系统应有足够大的热容量,这样才能得出较准确的实验结果。2.在测温时,必须使温度计的感温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液体的温度,则感温泡应全都浸没在液体中,而且不能与容器的底、壁相碰(因容器的温度往往与盛放液体的温度有差别)。3.在读数时,要待温度计中的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才能进行,并且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人的视线要跟液柱面相平。普通液体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或0.5℃。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估读出小于最小刻度的数值,但学生实验时可以要求除读出准确的刻度值外,还视刻度的大小估读至1/10分度、1/5分度或1/2分度。对于体温计,刻度范围仅在35~42℃,最小分度值为0.1℃。根据测量常规,读数时应在最小分度值后面再估读一位数。但医学上习惯认为体温计的分度值有效而估计值一般无效,因此在估读一位数后可采用四舍五入的办法记成三位读数。4.不能将温度计当作搅拌器使用,
近10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诸领域,为了解病理状态下基因组DNA 的变化积累了新资料。目前认为,人类基因组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稳定,诸如基因重排、扩增、缺失,突变和DNA 甲基化类型改变等时有发生,这些改变对于基因表达和调控,以及疾病过程的发展与转归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医院病理科档案中积存的大量石蜡包埋组织,是一个可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材料来源。在石蜡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或原位PCR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重要延伸。通过对DNA 或mRNA分析亦可直接证实或补充免疫细胞化学的发现。这些对形态学家较为熟悉的原位分子生物学技术,本节 不再赘述。Goelz(1985)和Dubeau 等(1986)成功地从蜡块中提取出高质量的DNA ,完全可以满足某些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结束了DNA 研究依赖于新鲜或冰冻组织和细胞的历史。而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大宗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对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的探讨,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和患者预后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本节重点讨论石蜡包埋组织DNA 提取的方法学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一、石蜡包埋组织DNA 提取的基
蛋白浓缩方法基本有:丙酮沉淀法;免疫沉淀法;三氯醋酸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聚乙二醇沉淀法;超滤法;透析法;离子交换层析和冷冻干燥法……1、丙酮沉淀法;三氯醋酸沉淀法试验要求的仪器简单,但是常常导致蛋白质变性。2、免疫沉淀法:得有特异性抗体!3、硫酸铵沉淀法:利用高浓度盐将蛋白质析出(盐析)选择硫酸按是因为:盐析有效性,pH范围广,溶解度高,溶液散热少,经济!4、(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强调低温(0-4度以下)是因为10度时蛋白会在有机溶剂中变性,可用乙醇,丙酮……注意:Mg2+离子,pH值5、聚乙二醇沉淀法:使用PEG时旨在个别情况下才会是蛋白质稍有变性!他溶解是散热低,形成沉淀的平衡时间短,通常达到30%时蛋白质就会达到最大量的沉淀!6、超滤法:主要针对小体积蛋白质溶液(几ml)此法更不易引起变性!不过得有浓缩器,不是哪个实验室都有的!7、透析法:主要用于更换蛋白质的缓冲液!的有透析袋!不需要特殊的仪器!8、离子交换层析:可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浓缩!9、冷冻干燥法:在冷冻状态下让扬品种的液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