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MTT 的操作方法(四)

MTT 结果分析关于如何计算 IC501、改良寇式法:lgIC50=Xm-I(P-(3-Pm-Pn)/4)Xm:lg 最大剂量I:lg(最大剂量/相临剂量)P: 阳性反应率之和Pm: 最大阳性反应率Pn: 最小阳性反应率举个例子:各药物浓度作用于某肿瘤细胞后所得 MTT 值如下公式中的最大最小阳性反应率就是最大最小抑制率抑制率=1-加药组 OD 值/对照组 OD 值,如对于 100ug/ml 的药物,其抑制率=1-0.080/0.614=0.869,各组抑制率如下:代入计算公式:Pm=0.869Pn=0.135P=0.869+0.849+0.616+0.391+0.282+0.135=3.142Xm=lg100=2lgI=lg100/50=0.301lgIC50=2-0.30undefined(3.142-(3-0.869-0.135)/4)=1.655IC50=45.186该药物的IC50值为 45.186ug/ml最近做一个药物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效学试验,看大多数文献里,病毒滴定中的TCID50、药物毒性试验中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最大无毒浓度(TC0)以及药物半数有效浓度(EC50)大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新技术及技术要点

浅述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新技术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浊点萃取法、置换色谱法、亲和层析法、亲和色谱法、凝胶电泳、双水相萃取等蛋白质的最新分离纯化技术,综和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结合实际应用的例子,分析了各种分离纯化方法的优点,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文章最后展望了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关 键 词: 分离纯化 蛋白质 进展生物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已经能设计、制造、生产人们急需的多种蛋白质。和其它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一样蛋白质的生产过程一般也分为上、中、下游过程。上、中游过程是运用生物技术生产目标产物,下游过程是指对含有目标产物的物料进行处理、分离、纯化、加工目标产物。本文主要综和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介绍了蛋白质的最新分离纯化技术。2.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2.1 浊点萃取法(CPE):2.1.1 概念及原理:浊点萃取法(cloud point extraction,CPE)〔1〕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液―液萃取技术,它不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不影响环境。它以中性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的溶解性和浊点现象为基础,改变实验参数引发相分离,将疏水性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WB&FTA-ABS梅毒螺旋体IgG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TP)抗体的检测是评估TP感染的有效手段,对TP抗体的测试应该包括抗体筛查实验和对有重复反应性标本更特异的确认实验。根据《梅毒检测技术规范》要求,为了提高梅毒检测准确性,对于初筛阳性的结果,应选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方法的产品做重复试验,以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率。 对于TP抗体血清学检测的方法有非特异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抗体检测方法,包含免疫印迹和FTA-ABS产品等。血清学实验室检测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常见方法学包括非特异性抗体检测RPR、TRUST,特异性抗体检测ELISA、TPPA、WB和FTA-ABS等,其实验室检测优缺点如下表所示:免疫印迹(WB)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因此,该方法被美国CDC和《2008 European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yphilis》誉为确认金标准,用于疑难样本的验证。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对梅毒螺旋体检测有着较好的功效率,尤其在一期梅毒中,其灵敏度要高于TPPA,因此,该方法被美国CDC誉为确证方法,同时《2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及其在免疫诊断和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由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Luminex研制开发并于2O世纪9O年代中期发展起来,是在流式细胞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和传统芯片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和新型蛋白质研究平台。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推动了功能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研究,相关的仪器、分析软件以及试剂盒研发备受瞩目并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现拟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免疫诊断和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综合介绍。一、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传统的蛋白芯片技术是将蛋白质分子有序地固定在滤膜、滴定板和载玻片等固相载体上,用标记了特定荧光抗体的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与芯片作用,再利用荧光或激光扫描技术测定其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研究蛋白质功能或免疫诊断的目的。但固相载体难于维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不利于蛋白质功能研究。液相芯片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之为xMAP(flexible MultilyteProfiling)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乳胶微球包被、荧光编码以及液相分子杂交。液相芯片体系以聚苯乙烯微球(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培养的经验

1.如何选用培养基?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1640做悬浮细胞培养,各种目的无血清培养的首选是AIM V培养基(SFM)。在开始进行新的细胞培养时,可以参考下表所列的条件:细胞系 细胞类型 种 组织 推荐使用的培养基293 成纤维细胞 人 胚胎肾 MEM, 10% 热灭活马血清3T6 成纤维细胞 小鼠 胚胎 DMEM, 10% 胎牛血清A549 上皮细胞 人 肺癌 F-12K, 10%胎牛血清A9 成纤维细胞 小鼠 结缔组织 DMEM, 10%胎牛血清AtT-20 上皮细胞 小鼠 垂体肿瘤 F-10, 15% 马血清和2.5% 胎牛血清BALB/3T3 成纤维细胞 小鼠 胚胎 DMEM, 10% 胎牛血清BHK-21 成纤维细胞 仓鼠 肾 GMEM, 10% 胎牛血清 或MEM, 10% 胎牛血清 和NEAABHL-100 上皮细胞 人 乳房 McCoy'5A, 10% 胎牛血清BT 成纤维细胞 牛 鼻甲骨细胞 MEM, 10% 胎牛血清 和 NEAACaco-2 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和形态发生

从一块外植体形成典型的愈伤组织,大致要经历三个时期:起动期、分裂期和形成期。1、起动期是指细胞准备进行分裂的时期。用于接种的外植体的细胞,通常都是成熟细胞,处在静止状态。起动期是通过一些刺激因素(如机械损伤、改变光照强度、增加氧等)和激素的诱导作用,使外植体细胞的合成代谢活动加强,迅速进行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机械损伤能诱导植物体细胞开始分裂,如伤口上会出现愈伤组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沿用了愈伤组织这一名词,但是植物组织培养中诱导外植体细胞分裂形成的愈伤组织,大都不是损伤的结果。2、分裂期是指外植体细胞经过诱导以后脱分化,不断分裂、增生子细胞的过程。处于分裂期的愈伤组织的特点是: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颜色浅而透明。外植体的脱分化因植物种类、器官来源及其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例如,烟草、胡萝卜等植物的脱分化比较容易,禾本科植物的脱分化比较难;花的脱分化比较容易,茎、叶的脱分化比较难;幼嫩组织的脱分化比较容易,成熟的老组织脱分化比较难。3、分化期是指在分裂期的末期,细胞内开始出现一系列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从而使愈伤组织内产生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些细胞类型有薄壁细胞、分生细胞、色素细胞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CR引物设计

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DNA序列。因此,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CR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 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DNA序列的保守区。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是否形成二级结构。如这个区域单链能形成二级结构,就要避开它。如这一段不能形成二级结构,那就可以在这一区域设计引物。 现在可以在这一保守区域里设计一对引物。一般引物长度为15~30碱基,扩增片段长度为100~600碱基对。让我们先看看P1引物。一般引物序列中G+C含量一般为40%~60%。而且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随机。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存在。否则P1引物设计的就不合理。应重新寻找区域设计引物。 同时引物之间也不能有互补性,一般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4个连续碱基的互补。 引物确定以后,可以对引物进行必要的修饰,例如可以在引物的5′端加酶切位点序列;标记生物素、荧光素、地高辛等,这对扩增的特异性影响不大。但3′端绝对不能进行任何修饰,因为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这里还需提醒的是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为密码子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 综上所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硫酸的使用安全

(一)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密度:1.8,熔点10.4℃,沸点: 280℃。用于制造硫酸铵、磷酸、硫酸铝合成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二)毒性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最高容许浓度:2 mg/m3(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肠,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四)长期暴露的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五)火灾和爆炸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着火时立刻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六)化学反应性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七)人身防护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眼睛:带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甲醇酵母细胞表达系统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提供了许多方法和手段。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出了大肠杆菌、酵母、昆虫、哺乳动物细胞等多种蛋白表达系统,其中酵母表达系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表达系统。最先使用的是酿酒酵母,1981年Hitzeman等用酿酒酵母成功地表达了人干扰素,但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强有力的启动子,分泌效率差,质粒不稳定等。因此,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寻找了新的酵母表达系统——毕赤酵母,即甲醇营养型表达系统。目前该表达系统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对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全面认识,在生产和科研过程中易出现认识不足而导致实验失败。此系统不仅具有高表达、高稳定、高分泌的特点,而且其宿主甲醇酵母—巴斯德毕赤酵母(Picchia pastoris)具有高密度生长的特性。甲醇酵母是可利用甲醇作为唯一碳源的酵母,主要有H.Polymorpha、Candida Bodinii、Pichia Pastoris三种,其中Pichia Pastoris作为基因表达系统使用得最多、最广泛。与以往的基因表达系统相比,它具有无可匹敌的高表达特性,已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产蛋白质的工具之一。因此近年来此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的分离

一、简介:1 细胞质膜资料 1895年,Overton从研究细胞透性得出"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 1925年 Gorter&Grendel:用脂单分子膜技术测定细胞膜中脂分子的总面积,提出:"细胞膜是由双层脂分子组成"。 1935年 Danielli&Davson:从测定膜的表面张力得出细胞膜的"三明治结构模型",即蛋白质-脂-蛋白质。 1959年 Robertson:用电镜观察生物膜提出"单位膜模型",将膜的分子结构与超微机构统一起来 厚度: 2(暗)+3.5(亮)+2(暗)=7.5 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概括如下: (1)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 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 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4) 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5)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2 膜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VITEK 2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基本原理WalkAway系统是通过检测MicroScan测试板小孔中的颜色变化、荧光变化或混浊程度(浊度)来检测抗微生物药物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及细菌鉴定的。MicroScan WalkAway产品是一个完整的测试板孵育/解读系统。用户通过初步的生物学筛选,预先选择并处理MicroScan测试板,然后在WalkAway系统内设定条形码标签,并由系统内专门的条形码打印后粘贴在测试板的两侧,将测试板装入系统,通过识别条形码来确认MicroScan测试板。测试板上的其他信息由WalkAway系统在其测试板处理过程中进行计算,随后通过打印机或显示屏传达到用户;MicroScan数据管理系统(DMS)软件,在当前的DOS下运行,是用户与WalkAway系统进行从计算机的键盘到监视器通信的工具。本通信的输出端连接到一台报告打印机,用于打印报告,或者连接到显示器屏幕。一、开机1.1 将位于前部控制面板下部的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为WalkAway通电。确认内部风扇开始运行(预热时间大约为两个小时,以使内部温度达到稳定),通电几分钟后,前部控制面板窗口显示时间和温度。1.1.1 确认报告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常用阳离子脂质

自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诞生,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已有十多个基因工程药物上市。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的各种基因工程产品和细胞工程产品陆续商品化。在基因治疗中,基因载体是外源基因得以进入受体细胞的关键,其中,阳离子脂质体目前被认为是靶向性好,副作用小,稳定性好和转染效率较高的理想载体。阳离子脂质体通常由一种阳离子脂质和一种中性辅助脂质在适当的条件下复合而成,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与阳离子脂质的组成密切相关。1、常用阳离子脂质 缩写名 化学名 DOTMA 氯化三甲基-2, 3-二油烯氧基丙基铵 DOTAP 溴化三甲基-2, 3-二油酰氧基丙基铵 DOSPA 三氟乙酸二甲基-2, 3 -二油烯氧基丙基-2-(2-精胺甲酰氨基)乙基铵 DTAB 溴化三甲基十二烷基铵 TTAB 溴化三甲基十四烷基铵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系列一:发展简史和概述

一、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的发展简史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是由Coons和他的同事(1941)建立,免疫荧光技术与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发展成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它与葡萄球菌A蛋白(SPA)、生物素与卵白素、植物血凝素(ConA等)相结合拓宽了领域;与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扫描电视和双光子显微镜等技术结合发展为定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荧光激活细胞分类器Fluorescin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问世,使免疫荧光细胞技术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开创了免疫荧光技术的新领域。细胞显微分光光度计与图像分析仪的结合使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定量检测更加准确。80年代到90年代相继又有新的荧光素出现如R-藻红朊、B-藻红朊、C-藻青蛋白、cy2、cy3、cy5和cy7等均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中广泛应用。由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特异性,快速性和在细胞水平定位的准确性,已在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肿瘤学以及临床检验等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二、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的概述免疫荧光组织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重组胰蛋白酶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样品:重组胰蛋白酶,比活 4000USP u/mg pro.,上海雅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如图 1 所示。BAEE,Sigma. 图 1. 重组胰蛋白酶的纯度的 SDS-PAGE 鉴定 1. 最适温度的研究 将底物 BAEE(0.25 mM)分别置于 4℃、15℃、20℃、25℃、30℃、40℃、50℃、60℃ 和 70℃ 水浴中温浴 20 min,加入相同体积的 RPT 酶液测定 rPT 的活力,结果表示为测定数值占最高酶活的百分比。 2. 温度稳定性的研究 取 10 mg/ml RPT 纯酶液稀释 10 倍后,分别置于 4℃、15℃、20℃、30℃、40℃、50℃、60℃,70℃ 水浴中温浴 2 h,每隔 20 min 取样测定酶活,结果表示为测定数值占最高酶活的百分比。 图 2. a, RPT 最适温度曲线; b, RPT 的温度稳定性 把底物分别放置在 4℃、15℃、20℃、25℃、30℃、40℃、50℃、60℃ 和 70℃ 水浴中,然后加入同体积的纯酶液测活。图 2a 显示,温度越高,测得的酶活也就越高。60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检测:足跖增厚法

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小鼠DTH(足跖增厚法)一、原理SRBC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成致敏淋巴细胞,4天后,当再以SRBC攻击时,即可见攻击部位出现迟发型变态反应。二、材料游标卡尺(精密度0.02mm)、SRBC、微量注射器(50μL)。三、实验步骤(1)致敏小鼠用2%(v/v)SRBC腹腔或静脉免疫,每只鼠注射0.2mL(约1×108个SRBC)。(2)DTH的产生与测定免疫后4天,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然后在测量部位皮下注射20%(v/v)SRBC,每只鼠20μL(约1×108个SRBC),注射后于24h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同一部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四、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一般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以攻击前后足跖厚度的差值来表示DTH 的程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流式细胞术应用 | PBMC T 细胞受体表征检测

导读在本篇论文中您将了解:如何制备 PBMC 和裂解红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染色;如何使用 DuraClone 进行 PBMC 中的 T 细胞受体流式分析用 DuraClone 通过流式细胞术实施;使用 CytoFLEX 流式细胞仪和 DuraClone 识别 TCR 亚群。实验简介T 细胞在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成熟 T 细胞可表达 CD3 和 T 细胞受体(TCR)。它们可以根据其 TCR 类型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群:αβ T 细胞(T 细胞库的 95%)和 γδ T 细胞(T 细胞库的 5%)。经过与 MHC I 类分子和 MHC II 类分子的亲和力选择, TCR αβ T 又分化为 CD4 T 细胞或 CD8 T 细胞。γδ T 细胞的最大亚群可表达 Vδ2 TCR 复合体,而较小的亚群可表达 Vδ1 TCR 复合体。研究发现 TCR γδVδ2 T 细胞和 TCR γδ Vδ1 T 细胞在母胎耐受 1 和同种异体移植耐受 2 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 T 细胞亚群的相互作用对于各种正常和病理学研究很重要。DuraClone IM Pannels 被制备成室温下稳定的干粉状标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原理和方法步骤

一、目的 色层分析法已广泛地用于氨基酸、核酸、激素、维生素、糖类等的分离与分析。其优点是:能够分离与分析在组成、结构及性质上极为相似的物质;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样品用量少,结果也较准确。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纸层析法的一般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原理 纸层析法是以滤纸作为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分配层析法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同混合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通常用@表示分配表示分配系数。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物质在某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是一个常数。 α= 溶质在静止相的浓度(Cs )/ 溶质在流动相浓度(CL ) 本实验层析溶剂是选用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的。由于滤纸纤维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纸上有很多-OH基与水以氢键相连),吸附很多水分,一般达滤纸重的22%左右(其中约有6%的水与纤维素结合成复合物),因此使这部分水扩散作用降低形成静止相。层析时,将滤纸的亲和力很弱,可以在滤纸的毛细管中自由流动,便形成流动相。层析时,将滤纸一端浸入层析溶液中。有机溶剂连续不断地通过点有样品的原点处,使其中的溶质依据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 原理   过氧化物酶广泛分布于植物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生成物的含量。 仪器药品   721型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秒表           天平   研钵           磁力搅拌器   愈创木酚         30%过氧化氢   20mmol/L         KH2 PO4   100mmol/L 磷酸缓冲液, pH6.0(见附表2)   反应混合液:100mmol/L磷酸缓冲液(pH6.0)50ml于烧杯中,加入愈创木酚28μl,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0%过氧化氢19μl,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 操作步骤   1.称取植物材料1g,加20mmol/L KH2 PO4 5ml,于研钵中研磨成匀浆,以4000r/min离心15分钟,倾出上清液保存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平末端连接构建载体的一些个人经验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觉得还行,大家看一下1、载体和插入片段DNA的量都要比黏末端连接时的用量多,可以增加到5倍以上。2、载体务必去磷酸化处理(许多公司都有这类酶,比如NEB的CIP(点击进入产品页面)。3、如果是PCR生成插入片段,要用产生平端片段的PCR酶(如PFU),必须磷酸化5'末端,可以磷酸化引物,也可以磷酸化产物,我一般磷酸化产物,这一步最关键也最容易遗漏(请参考T4PNK(点击进入产品介绍)。普通Taq酶PCR以后可以补平再做连接,但是仍然需要磷酸化,当然如果是PCR以后再酶切成平端那和普通酶切片段是一样的。4、按照分子克隆第三版介绍,如果线性化载体时所用的内切酶在插入片段序列内没有位点,酶切和连接可以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同时完成(相关内容请查阅分子克隆III),但是我的实验证明这个方法效率并不高。我建议采用下面方法:酶切载体->分离片段->CIP->插入片段磷酸化->纯化片段->按照正常连接反应,体系内加入线性化载体所用内切酶,按照酶切1/10浓度加入。这样基本上可以完全阻断载体自连接(因为凡是载体自连都将被酶切再次线性化,而插入片段形成新质粒则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如何选择层析方法

当目标蛋白的物理特性如分子量、等电点等都不清楚时,可用PAGE电泳方法或层析方法加以测定。分离范围广阔的Superose HR适合测定未知蛋白的分子量。用少量离子交换介质在多个含不同pH缓冲液的试管中,可简单地测出pI, 并确定纯化用缓冲液的最佳pH。选择层析方法在对目标蛋白的特性或样品成分不太了解,可尝试几种不同的纯化方法:  一、使用最通用的凝胶过滤方法,选择分离范围广泛的介质如Superose、Sephacryl HR根据分子量将样品分成不同组份。  二、用含专一配体或抗体的亲和层析介质结合目标蛋白。也可用各种活化偶联介质偶联目标蛋白的底物、受体等自制亲和介质,再用以结合目标蛋白。一部即可得到高纯度样品。  三、大体积的样品、常使用离子交换层析加以浓缩及粗纯化。高盐洗脱的样品,可再用疏水层析纯化。疏水层析利用高盐吸附、低盐洗脱的原理,洗脱样品又可直接上离子交换等吸附性层析。两种方法常被交替使用于纯化流程中。纯化大量粗品处理大量原液时,为避免堵塞柱子,一般使用Sepharose Big Beads、SepharoseXL、Sepharose Fast Flow等大颗粒离子交换介质。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