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HPLC的出现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但这种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应用也十分广泛。其仪器结构和流程也多种多样。典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和流程可用下列方框图表示。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都具备贮液器、高压泵、梯度洗提装置(用双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恒温器、记录仪等主要部件。1 、高压泵HPLC使用的色谱柱是很细的(1~6mm),所用固定相的粒度也非常小(几μm到几十μm),所以流动相在柱中流动受到的阻力很大,在常压下,流动相流速十分缓慢,柱效低且费时。为了达到快速、高效分离,必须给流动相施加很大的压力,以加快其在柱中的流动速度。为此,须用高压泵进行高压输液。高压、高速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HPLC使用的高压泵应满足下列条件:a 流量恒定,无脉动,并有较大的调节范围(一般为1~10ml/min);b 能抗溶剂腐蚀;c 有较高的输液压力;对一般分离,60×105Pa的压力就满足了,对高效分离,要求达到150~300×105Pa。(1)往复式柱塞泵当柱塞推入缸体时,泵头出口(上部)的单向阀打开,同时,流动相进入的单向阀(下部)关闭,这时就输出少量的流体。反
我所在的实验室有用于培养细胞的超净台,内置酒精灯一个。老师传授授说在打开培养瓶或培养液之前要用酒精灯的火焰快速的烧一下,目的是消毒,减少污染。自己很怀疑这样做的有效程度,因为瞬间的火焰不可能将瓶口的温度升高很多,又如何达到消毒的目的呢?在网上搜索后找到一些资料,认为不应在超净台内使用火焰。现将其放到丁香园上供大家参考,希望有经验的同学给个说法,超净台内到底应不应该有酒精灯。Open flames are not required in the near microbe-free environment of a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On an open bench, flaming the neck of a culture vessel will create an upward air current which prevents microorganisms from falling into the tube or flask. An open flame in a BSC, however, creates turbulence which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芽的构造。2. 了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及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3.认识植物茎的输导功能。二、实验原理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以后发展成枝的芽称为枝芽;发展成花或花序的芽称为花芽。枝芽的结构决定着主干和侧枝的关系与数量,也就是决定植株的长势和外貌。花芽决定着花或花序的结构和数量,并决定开花的迟早和结果的多少。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组成了茎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但裸子植物茎没有双子叶植物茎的那种一生只停留在初生结构中的草质茎类型。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双子叶植物的茎在结构上有许多不同。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茎,只有初生结构,所以结构比较简单。少数的虽有次生结构,但也和双子叶植物的茎不同。以禾本科植物的茎作为代表,说明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最显著特点。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不具形成层(束中形成层)。维管束彼此很清楚地分开,一般有2 种排列方式:一种是维管
捉拿和固定是动物实验操作技术中最基本最简单而又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捉拿和固定各种动物的原则是: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止动物意外性损伤,禁止对动物采取粗暴动作。动物一般都是害怕陌生人接触其身体的,对于非条件性的各种剌激则更是进行防御性反抗。在捉拿、固定时,首先应慢慢友好地接近动物,并注意观察其表情,让动物有一个适应过程。捉拿的动作力求准确、迅速、熟练,力求在动物感到不安之前捉拿好动物。(一)小鼠、大鼠、豚鼠的捉拿固定1、小鼠的捉拿、固定 捉拿小鼠的方法是,从笼盒内将小鼠尾部捉住并提起,放在笼盖(或表面粗糙的物体)上,轻轻向后拉鼠尾,在小鼠向前挣脱时,用左手(熟练者也可用同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两耳和颈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心夹住背部皮肤和尾部,并调整好动物在手中的姿势。这类捉拿方法多用于灌胃以及肌肉、腹腔和皮下注射等。如若进行心脏采血、解剖、外科手术等实验时,就必须要固定小鼠。使小鼠呈仰卧位(必要时先进行麻醉),用橡皮筋将小鼠固定在小鼠实验板上。如若不麻醉,则将小鼠放入固定架里,固定好固定架的封口。(小鼠抓取方法)2、大鼠的捉拿、固定 大鼠的捉拿有一些危险性,因大鼠受攻击时,会咬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限制性内切酶的特性掌握对重组质粒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原理和方法并理解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的关键工具。相关基础知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特异性核酸序列的DNA水解酶。它是基因工程中用于体外剪切基因片段的重要工具酶。上世纪七十年代,当人们在对噬菌体的宿主特异性的限制-修饰现象进行研究时,首次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首批被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包括来源于大肠杆菌的EcoR I和EcoR II,以及来源于流感嗜血杆菌(Heamophilus influenzae)的Hind II和Hind III。这些酶可在特定位点切开DNA,产生可体外连接的基因片段。研究者很快发现内切酶是研究基因组成、功能及表达非常有用的工具。1)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限制与修饰系统是细菌细胞的一种防卫手段。各种细菌都能合成一种或几种能够切割DNA双链的核酸内切酶,它们以此来限制外源DNA存在于自身细胞内,但合成这种酶的细胞自身的DNA不受影响,因为这种细胞还合成了一种修饰酶,对自身的DNA进行了修饰,限制性酶对修饰过的DNA不能起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2
1. 测量望远镜 2. 消色散手柄 3. 恒温水出口 4. 温度计 5. 测量棱镜 6. 铰链 7. 辅助棱镜 8. 加热槽 9. 反射镜 10. 读数望远镜 11. 转轴 12. 刻度盘罩 13. 锁钮 14. 底座 提供测定折光率的样品,应以分析样品的标准来要求,被测液体的沸点范围要窄。其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1.将折光仪与恒温水浴连接,调节所需要的温度,同时检查保温套的温度计是否精确。一切就绪后,打开直角棱镜,用丝绢或擦镜纸沾少量乙醇或丙酮轻轻擦洗上下镜面,不可来回擦,只可单向擦。待晾干后方可使用。 2. 阿贝折光仪的量程为1.3000~1.7000,精密度为±0.0001,温度应控制在±0.1℃的范围内。恒温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后,将待测样品的液体2~3滴均匀地置于磨砂面棱镜上,滴加样品时应注意切勿使滴管尖端直接接触镜面,以防造成刻痕。关紧棱镜,调好反光镜使光线射入。滴加液体过少或分布不均匀,就看不清楚。对于易挥发液体,应以敏捷熟练的动作测其折光率。 4. 先轻轻转动左面刻度盘,并在右面镜筒内找到明暗分界线。若出现彩
前言动物细胞培养开始于本世纪初,1962 年其规模开始扩大,发展至今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酶、生长因子、疫苗和单抗等,已成为医药生物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生物制品已占世界生物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的50%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制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动物细胞有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集中在培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优化细胞培养环境、改变细胞特性、提高产品的产率与保证其质量上。动物细胞的特点及生长特性动物细胞虽可像微生物细胞一样,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 但其细胞结构和培养特性与微生物细胞相比,有显著差别:①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大得多,无细胞壁,机械强度低,对剪切力敏感,适应环境能力差;②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培养时须用抗生素;③培养过程需氧量少(氧传质系数kLa 大于10 h - 1即可满足每毫升107 个细胞的生长);④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⑤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 代即退化死亡;⑥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生产成本高,但
gdgznf2008: 大家看看我的293细胞状态怎样? 适合转染吗? 丁香园网友 pmy5155714 认为: 不太好至少你的细胞长的太不均匀了 而且有的细胞已经老化消化的问题 丁香园网友 gdgznf2008 认为: 我的细胞是师兄冻存的,也不知多少代了,我用的是0.025的胰酶+EDTA消化的,而且尽量吹打均匀,可接种后仍然长的不均匀,呈片状生长。我试的转染了,效率不高,还能不能用来转染做表达啊? 望各位指点 丁香园网友 coffee1170330 : 你怎么评价转染效率的那?效率大概多少? 丁香园网友 gdgznf2008 : 我是通过大致估计细胞数来计算的,即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数与总的细胞数之比计算的,转染率约10%,质粒是去内毒素提的,浓度约1.0μg/μl,转染试剂是lipofectm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以合适的比例发生特异反应时,在一定温度和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的抗原可以是多糖、蛋白质、脂类等。根据抗原与抗体的不同条件及其它因素,沉淀反应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主要形式。即:环状沉淀反应(ring precipitation reaction),凝胶中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 in gel),如单向扩散、双向扩散、对流电泳、免疫电泳以及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絮状沉淀反应(flocculation precipitation reaction),如梅毒血清检验中的康氏(Kahn)及克莱氏(Kline)试验以及检测白喉杆菌毒力的体外试验-Elek氏试验,检测毒素或类毒素的絮状沉淀单位测定等。本实验主要介绍凝胶中的沉淀反应。(一)单向免疫扩散(Single immunodiffusion)——人群血清IgG正常值测定一、基本原理在含有特异抗体的琼脂板中打孔,并在孔中加入定量的抗原,当抗原向周围扩散后与琼脂中抗体相结合,即形成白色沉淀环,其直径或面积与抗原浓度呈正相关。同时用标准抗原或国际参考蛋白
目的意义: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优劣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一个高产水稻品种,往往由于食味差、或营养不丰富,而不受大众的欢迎。因此,在保证高产的同时,还要改善稻米的品质。本实验将测定大米品质的几个重要生化指标,为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Ⅰ 大米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G—250法 一、原理 考马斯亮G—250是一种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在465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它能与蛋白质稳定结合,结合蛋白质后变为青色,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0~1000μg/ml),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该法反应迅速,蛋白质与考马斯亮兰G—250的结合反应能在2分钟内达到平衡。结合物在室温下1小时内保持稳定,反应非常灵敏,可测出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是最近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较理想的蛋白质定量法。 二、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1.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50ml容量瓶 10ml刻度试管研钵
[原理] 在动物胰脏中除了存在胰蛋白酶外,还有另外两种与胰蛋白酶性质相似的蛋白水解酶: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在胰蛋白酶提取过程中,三者彼此很难分开。需采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 从动物胰脏中提取胰蛋白酶,一般是用稀酸将胰腺细胞中含有的胰蛋白酶原提取出来,然后根据等电点沉淀的原理将提取液的pH值调至酸性(pH3.0左右),使大量的酸性蛋白沉淀出来。经硫酸铵分级盐析将胰蛋白酶原、胰凝乳蛋白酶原和弹性蛋白酶原沉淀。沉淀物经水溶解并调至pH8.0,用极少量的胰蛋白酶将胰蛋白酶原激活,同时溶液中的胰凝乳蛋白酶原和弹性蛋白酶原也被激活,三种酶原相互作用过程如下: 也可采用从胰脏中提取出胰蛋白酶原,利用合适的提取溶液的pH值促使胰蛋白酶原部分自溶,并通过溶液中Ca2+的环境,使胰蛋白酶原被开始自溶的少量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所激活,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原及弹性蛋白酶原亦同时被胰蛋白酶激活成有活性的酶)。 激
随着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无论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还是环境中痕量元素的检测,或者生物体内功能因子的分析,都迫切需要一种灵敏度高、快速准确、性能稳定的痕量分析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简称为TRFIA)是20世纪8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荧光标记技术。这种方法应用某些特殊的稀土金属,能够区分背景光的散射所引起的干扰,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与传统的酶免疫法(EIA)、发射免疫分析法(RIA)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灵敏度高达10-19;稳定性好,克服了酶和放射性荧光物质的不稳定性;动态范围宽;试剂货架期长;无放射性危害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目前被公认为是灵敏度最高的分析方法之一[1,2]。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原理及优势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是在荧光分析(F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荧光分析法[3]。它利用了具有独特荧光特性的镧系元素及其螯合物为示踪物,标记抗体、抗原、激素、多肽、蛋白质、核酸探针及生物细胞,以代替传统的荧光物质、酶、同位素、化学发光物质。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仪
相关专题 有丝分裂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实验,本文对该实验的原理、要求、所需材料、实验用品、方法、观察、实验小窍门、以及分裂的图片进行展示。另外,生物帮特别策划了近半年来细胞分裂 相关的国内外科研进展盘点,详情请点击:http://www.bio1000.com/reseach/cell/434698.html 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问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 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 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微载体培养技术(micro-carrier culture technique)于1967年被用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该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广泛应用于生产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等。微载体培养是目前公认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其兼具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的优点,且容易放大。该技术已广泛用于培养各类型细胞,如293细胞、成肌细胞、Vero细胞、CHO细胞。 一、 微载体 微载体是指直径60-250 μm,能适用于贴壁细胞生长的微珠。一般是由天然葡聚糖或者各种合成的聚合物组成。常用商品化微载体有三种:Cytodex1、2、3,Cytopore和Cytoline。二、微载体培养原理与操作 其原理是将对细胞无害的微载体颗粒加入培养容器的培养液中,作为载体,使细胞在微载体表面附着生长,同时通过持续搅动使微载体始终保持悬浮状态。贴壁依赖性细胞在微载体表面上的增殖,要经历黏附贴壁、生长和扩增三个阶段。细胞只有贴附在固体基质表面才能增殖,因此细胞在微载体表面的贴附是进一步铺展和生长的关键。细胞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力与微载体黏附,这取决于细胞与微载体的接触概率和
(l)开机打开水源,将主电源开关置于ON(接通)位置,机器开始工作:机器设有延时装置,即在通电3分钟后启动减速器,压缩机等部件,在此期间指示冷凝温度高的红灯(LED)闪亮(即3分钟延时)。第一批雪花冰约在压缩机启动3分钟后落人储冰箱,10分钟后出冰正常,产生坚硬的冰块。(2)停机关闭主电源开关,机器停止工作。每次重新启动时,机器都要经3分钟延时后开始自动运行。(3)指示灯说明电子雪花机的前面板上的五个指示灯分别监控下列情况:绿灯亮 机器在通电状态黄灯亮 储冰箱冰满,当冰被取走后10秒,机器自动恢复工作黄灯亮 水箱缺水,当来水后10秒,机器自动恢复工作红灯亮 冷凝器温度过高或环境温度过低红灯闪亮 开机时3分钟延时状态(正常)红灯亮 冰钻转向错误或转速低于850RPM红灯闪亮 蒸发器温度高:即开机10分钟后蒸发温度仍没降到-1℃以下。注:1.冷凝器温度高的原因:风机不工作;冷凝器堵塞;冷凝温度传感器或P.C板损坏;环境温度过高。2.蒸发温度高的原因:制冷剂短缺;冷凝温度过高;蒸发温度传感器或P.C板损坏。(4)复位健(RESET)说明 当由于安全装置的启动而使机器停止工作时,如再
相关专题 解析蛋白酶活性测定 聚焦蛋白酶研究新进展 目的要求 (1)学习胰蛋白酶的纯化及其结晶的基本方法。 (2)了解酶的活性与比活性的概念。 实验原理 胰蛋白酶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动物胰脏中,在Ca2+的存在下,被肠激酶或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自身激活,从肽链N端赖氨酸和异亮氨酸残基之间的肽键断开,失去一段六肽,分子 构象发生一定改变后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的分子 量约为24000,其等电点约为pH8.9,胰蛋白酶的分子量与其酶原接近(23300),其等电点约为pH10.8,最适pH7.6~8.0,在pH=3时最稳定,低于此pH时,胰蛋白酶易变性,在pH>5时易自溶。Ca2+离子对胰蛋白酶有稳定作用。 重金属离子,有机磷化合物和反应物都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胰脏、卵清和豆类植物 的种子中都存在着蛋白酶抑制剂。最近发现在一些植物的块基(如土豆、白薯、芋头等)中也存在有胰蛋白酶抑制剂。 胰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对于由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
实验材料: 1. 肾组织:取自8周龄健康雌性小鼠; 2. 不含Ca2+ 和Mg2+ 的1×PBS,添加200000IU/L青霉素、200mg/L链霉素,pH7.2; 3. 0.1%明胶:为生长基质成分,在取材前先用它包被培养瓶的生长面; 4. 消化液:0.1%胰蛋白酶溶液; 5. 培养液:DMEM培养液,补充20%的胎牛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α-FGF)2µg/ml、庆大霉素100µg/ml、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100µg/ml; 6. 用于细胞鉴定的抗体:抗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抗体、抗角蛋白(keratin)抗体、抗波形蛋白(vimentin)抗体、抗结蛋白(des min)抗体、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ular actin,α-SMA)抗体; 7. 眼科剪、眼科镊等无菌消毒手术器械; 8. 网筛:100目、150目; 9. 离心管(15ml、50ml); 实验方法: 1. 取材; ① 断颈处死小鼠,在无菌条件下迅速取出肾脏,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剥离肾被膜; ② 切取肾皮质,将皮质组织剪成2—3mm的
一、原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鉴定蛋白质(protein),主要依赖于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再与标准样品对照即可确定各区带的成分。要利用凝胶电泳测定某样品的蛋白质分子量就必须去掉其电荷效应,使样品的蛋白质分子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量。如在电泳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sulfate简称SDS)。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1mmol/L时,以1.4gSDS与1g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这种负电荷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差别,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天然电荷差别。巯基乙醇是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的还原剂,使多肽组分分成单个亚单位。SDS可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因此它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引起蛋白质构象的改变,此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均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长椭园的棒状。不同蛋白质-SDS复合物的短轴相同,约1.8nm,而长轴改变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成正比。所以,各种SDS-蛋白质复合物在电泳中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按照分子的大小由凝胶的分子筛效应进行分离,其有效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成线性关系。这样就可以根据
最近,我把杂交瘤细胞复苏了,可是做了三次都死掉了。同期复苏的SP2/0却能活。1,我的细胞是在-76保存,放了半年,2,-76的冰箱温度有波动,经常打开门,3,细胞复苏后大量死亡,但是也有很少的比较圆的透亮的活细胞,4,细胞不贴壁,第二天就就死了,5,复苏的过程正常,37度速解冻。请高手帮忙分析一下,或者遇到相同问题的朋友分析交流一下。丁香园网友haha63认为:没按规定保存在液氮所致!细胞切记不要保存在-80度冰箱内。哪怕短暂保存在-80也会对细胞有伤害。丁香园网友yusi100认为:我认为是放在-80度冰箱里造成的,你的冰箱又总是开门,而且冻存细胞时放在-80度冰箱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你也可以把解冻温度调到40度,这样解冻速度快,对细胞的损伤会减少。我们实验室解冻时都是用40度,而且复苏后的细胞成活率很高,基本没有死细胞,状态也很好,然后把血清浓度调高些,培养基不要加多会增加悬浮力,细胞不好贴壁,可以再试着复苏一次 。丁香园网友wangjingwen认为:你的保存温度不够低,保存时间又太长。建议保存3个月以上的用液氮 。
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发酵罐的使用及维护保养。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原料药车间发酵罐。3、职责操作人员:按本标准对设备进行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并作好相应记录。维修人员:按本标准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并作好相应记录。设备管理员: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提出检修计划。4、内容4.1准备4.1.1检视设备状态标志、清洗消毒标志,确认设备允许使用;4.1.2检查蒸汽管道、阀门、电机、电源、空气分过滤器、饮用水管是否有泄漏点或接通;4.1.3检查发酵罐轴封、夹层、搅拌、视镜阀是否正常;4.1.4用饮用水清洗洁净本机内、外壁;4.1.5用蒸汽空消发酵罐设施及相关管道系统;4.1.6拧开投料口盖镙栓,启动饮用水泵电源按钮,按工艺要求加入饮用水和投入生产用原、辅物料,拧紧投料口盖镙栓;4.1.7关循环水进水阀,开排水阀,将夹层储水排干净;4.1.8检查机器各部份紧固件是否松动和齐全。4.2开机4.2.1置设备状态标志为使用状态;4.2.2启动搅拌控制键按钮。4.3使用4.3.1 空气分过滤器灭菌;4.3.2 关空气进气阀,开排气阀,待压力降为零;4.3.3开蒸汽进汽阀,排汽阀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