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淀粉胶、琼脂或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法称为凝胶电泳。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普遍用于分离蛋白质及较小分子的核酸。琼脂糖凝胶孔径较大,对一般蛋白质不起分子筛作用,但适用于分离同工酶及其亚型,大分子核酸等应用较广,介绍如下:1、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概述琼脂糖是由琼脂分离制备的链状多糖。其结构单元是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许多琼脂糖链依氢键及其它力的作用使其互相盘绕形成绳状琼脂糖束,构成大网孔型凝胶。因此该凝胶适合于免疫复合物、核酸与核蛋白的分离、鉴定及纯化。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于LDH、CK等同工酶的检测。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核酸的基本技术在一定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介质中,DNA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常用对数成反比;分子构型也对迁移率有影响,如共价闭环DNA>直线DNA>开环双链DNA。当凝胶浓度太高时,凝胶孔径变小,环状DNA(球形)不能进入胶中,相对迁移率为0,而同等大小的直线DNA(刚性棒状)可以按长轴方向前移,相对迁移率大于0。⑴设备与试剂:琼
1.实验动物 产蛋期母鸡(动物实验中心购买),普通饲料喂养,自由进食进饮;实验前禁食12h 2.主要试剂及仪器 EDTA-2Na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双抗购自Hyclone公司;M199培养基、胎牛血清及Ⅱ型胶原酶均购自美国Gibico 公司;CO2恒温培养箱购自美国Thermo公司 3.实验步骤 A. 翅下静脉注射2mL EDTA-2Na(W/V,2%)溶液处死母鸡,新洁尔灭消毒液浸泡消毒5min,打开腹腔,剪取整个卵巢,小心剥离卵泡(以8-15g为最佳),置于装有PBS缓冲液的无菌培养皿中; B. 用加有双抗的PBS缓冲液冲去血污,漂洗3次;将漂洗干净的卵泡移入装有预冷PBS缓冲液的平皿中,剥净卵泡外膜、结缔组织及血管网; C. 用手术刀在卵泡表面划一道1-2cm长的切口(动作要快),释放卵黄,用PBS缓冲液将剩余的卵黄液漂洗干净,剩下的卵泡膜即为:基膜和卵泡颗粒细胞层;D. 将漂洗干净的卵泡膜尽量剪碎,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4mL培养基,用1mL移液枪反复吹打1min,自然沉降5min,收集上清液备用; E. 向离心管内加入4
一、实验原理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三是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2.26 kJ(千焦)的热量。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一般培养基用1.05kg /cm2,121.3℃15-30分钟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灭菌的温度及维持的时间随灭菌物品的性质和容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例如含糖培养基用0.56 kg/cm2(8磅/英寸2),112.6℃灭菌15分钟,但为了保证效果,可将其他成分先行121.3℃,20分钟灭菌,然后以无菌操作手续加入灭菌的糖溶液。又如盛于试管内的培养基以1.05k
信号通路,只有一个目的:将细胞的外部信号转换成细胞的内部变化。不管是胰岛素,还是异亮氨酸,抗原还是肾上腺素,它们的终极目的总是如出一则:对转录活性的改变。这些对于转录活性的影响来自于转录因子与基因的调控区域:如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结合达到的。经典的凝胶迁移滞后试验(the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已经成为证明某种蛋白能与特定的短基因序列结合的有力方法手段。但是凝胶迁移滞后试验具有速度慢,通量低,不定量和具有放射性的特点。即使完了你还不知道究竟是何种蛋白或者是蛋白的何种基团负责指导体内转录的变化。为了弄清楚蛋白与基因序列结合的精确位点,需要利用基于抗体的实验。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方便快捷的分析试剂,可以有力的帮助进行转录研究分析,其中有一些适用于发现型(筛选多种因子),有一些用于证实猜想的。当然这些总是从初期的工作,进入精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PROTEINARRAYS(蛋白芯片) Whattheyare:固定的转录因子阵列,利用标记的基因序列或者蛋白质进行探索。Whattousethemfor:用于发现和证实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或者蛋白-蛋白相互作
1、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精确度。2、装配移液枪头: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上紧即可。用移液器撞击吸头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期这样操作回导致移液器的零件因撞击而松散,严重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3、吸液及放液:垂直吸液,吸头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枪头先在液体中预润洗,慢吸慢放,放液时如果量很小则应吸头尖端可靠容器内壁。4、吸有液体的移液枪不应平放,枪头内的液体很容易污染枪内部而可能导致枪的弹簧生锈。5、移液枪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枪的使用寿命。6、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7、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吸头需预先吸取一次样品溶液,然后再正式移液,因为吸取血清蛋白质溶液或有机溶剂时,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8、浓度和粘度大的液体,会产生误差,为消除其误差的补偿量,可由试验确定,补偿量可用调节旋钮改变读
很多人认为考研中生物化学很难记忆的,不过这门课又非靠记忆不行。 我的经验是首先了解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整体框架,看目录就行,知道大致讲了那些内容,如糖代谢脂肪代谢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分单元看时,需要不时回忆一下,我现在所学习的内容是属于那个大章节的,同时你又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大章中我已经复习了那些,到这个章节结束时,你再回忆一下所有的内容,并拎一下重点。在不看书的情况下,你能想起多少,能想起的也就是你的收获,想不起来的,翻书补充一下。 这样一步一步看下来,第一遍看会很累的,因为进度很慢,不时地要回过去,不时地要复习以前记的一个个循环。但是如果这第一步你挺过来了,接下来的就是温故而已,会很轻松,心情也很放松,因为你看到一道题,一般你都能找到它的家。然后稍微回忆一下就能答题了。 当然到最后临考时,你也并非能记得全部,但是你要想想你不记得的地方也不一定考到啊,所以就不必过于担心啦。可以胸有成竹地上考场。
一、概念 当前,所谓蛋白质测序,主要指的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测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包括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数目。很多场合多肽和蛋白质可以等同使用。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它是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基础。 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测定是蛋白质化学研究的基础。自从1953年F.Sanger测定了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以来,现在已经知道约十万个不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二、测定步骤 1 多肽链的拆分。由多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必须先进行拆分。几条多肽链借助非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称为寡聚蛋白质,如,血红蛋白为四聚体,烯醇化酶为二聚体;可用8mol/L尿素或6mol/L盐酸胍处理,即可分开多肽链(亚基). 2 测定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数目。通过测定末端氨基酸残基的摩尔数与蛋白质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即可确定多肽链的数目。 3 二硫键的断裂。几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交联在一起,可在8mol/L尿素或6mol/L盐酸胍存在下,用过量的β-巯基乙醇处理,使二硫键还原为巯基,然后用烷基化试剂保护生成的巯基,以防止它重新被氧化。 二硫键的切割与保护(元素后数字为下标) a
我所用的卵巢癌的细胞包括SKOV3、A2780、3AO、OVCAR3、HRA,几种细胞的特性不完全一样,但是我的传代的步骤是基本一致的:细胞生长至80%汇合时传代,先倒掉培养液,加预先加好双抗的生理盐水或PBS 5-10ml(100ml培养瓶)后轻轻摇晃数次后倒掉,加0.25-0.35%的胰酶2ml,并使其分布均匀(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注意工作台是否平整,否则容易造成胰酶分布不均匀而细胞消化不同步),待细胞间隙变大时终止消化,加含10%血清的培养液(我用的是1640)4ml轻柔吹打,再按照需传代的比例(1:2或1:3)补足培养液后分装至2-3个培养瓶中。若细胞碎片较多,可在消化后不倒掉胰酶直接加含血清的培养液吹打后500rpm离心5min,再用培养液重悬分瓶。消化所需的具体时间依细胞的种类和状态而定,也和细胞的汇合程度有关,一般是80%汇合时最容易消化,若细胞长得太满,消化时间要适当延长,必要时可以将培养瓶移至培养箱内消化。另外,一次性培养瓶要比玻璃培养瓶所需的消化时间稍长。胰腺癌细胞我所养的是CAP,感觉不太好伺候,尤其是传代时很困难。我一般是在倒掉培养液后,加生理盐水或PBS冲洗,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血液或体液中肿瘤标志物存在或含量的检测,不仅可用于肿瘤的普查、早期诊断、辅助诊断、良恶性鉴别和临床分期,同时对监测疗效、判断预后、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也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上由于大部分单个肿瘤标志物敏感性或特异性偏低(一种肿瘤可以分泌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的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相同的肿瘤标志物),而且在不同的肿瘤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质和量变化也较大。因此,单独检测一种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因为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不性,一般提倡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基本原则是合理选择不同性质、灵敏度s、特异性能互的相对敏感的多个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提高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目前越来越多地使用免疫检测法。 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学测定方法不断得到改进、简化,具有特异、敏感、快速、操作简单、稳定性好、能定量等优点,目前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测定(RIA)、酶联免疫测定(
mRNA的分离方法较多,其中以寡聚(dT)-纤维素柱层析法最为有效,已成为常规方法。此法利用mRNA 3‘末端含有Poly(A+)的特点,在RNA流经寡聚(dT)纤维素柱时,在高盐缓冲液的作用下,mRNA被特异地结合在柱上,当逐渐降低盐的浓度时或在低盐溶液和蒸馏水的情况下,mRNA被洗脱,经过两次寡聚(dT)纤维柱后,即可得到较高纯度的mRNA。寡聚(dT)纤维素柱纯化mRNA:试剂试剂:1、3M醋酸钠(pH 5.2)2、0.1M NaOH3、1×上样缓冲液:20mM Tris-HCl(pH 7.6);0.5M NaCl;1M EDTA(pH 8.0);0.1%SLS(十二烷基氨酸钠。配制时可先配制Tris-HCl(pH 7.6)、NaCl、EDTA(pH 8.0)的母液,经高压消毒后按各成分确切含量,经混合后再高压消毒,冷却至65℃时,加入经65℃温育(30min)的10%SLS至终浓度为0.1%.4、洗脱缓冲液:10mM Tris-HCl(pH 7.6);1mM EDTA(pH 8.0);0.05% SDS5、无水乙醇、70%乙醇6、DEPC试验步骤:1、将0.5-1.0g寡聚(d
体外定点突变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也是我们在实验室中改造/优化基因常用的手段。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蛋白质组研究的重点之一。对某个已知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定点改变、缺失或 者插入,可以改变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对突变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探讨蛋白质的结构/结构域。而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基因,相信大家也非常熟悉:比如野生型的绿色荧光蛋白(wtGFP)是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出微弱的绿色荧光,经过对其发光结构域的特定氨基酸定点改造,现在的GFP能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被激发(吸收区红移),而且发光强度比原来强上百倍,甚至还出现了黄色荧光蛋白,蓝色荧光蛋白等等。定点突变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很广,比如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结构、改造酶的不同活性或者动力学特性,改造启动子或者DNA作用元件,提高蛋白的抗原性或者是稳定性、活性、研究蛋白的晶体结构,以及药物研发、基因治疗等等方面。对于单点突变,Stratagene公司的QuikChange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kit是不错的选择,通
1.对新购仪器,电源接通,开关打到加热位置,从显微镜中观察热台中心光孔是否处于视场中,若左右偏,可左右调节显微镜来解决。前后不居中,可以松动热台两旁的两只螺钉,注意不要拿下来,只要松动就可以了,然后前后推动热台上下居中即可,锁紧两只螺钉。在做推动热台时,为了防止热台烫伤手指,把波段开关和电位器扳到编号最小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2.进行升温速率调整,这可用秒表式手表来调整。在秒表某一值时,记录下这时的温度值,然后,秒表转一圈(一分钟)时再记录下温度值。这样连续记录下去,直到你所要求测量的熔点值时,其升温速率为1℃/分。太快或太慢可通过粗调和微调旋钮来调节。注意即使粗调和微调旋钮不动,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升温速率会变慢。3.测温仪的传感器上,把其插入热台孔到底即可,若其位置不对,将影响测量准确度。4.要得到准确的熔点值,先用熔点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标定。求出修正值。(修正值=标准值-所测熔点值),作为测量时的修正依据。注意:标准样品的熔点值应和你所需的样品熔点值越接近越好。这时,样品的熔点值=该样品实测值+修正值)。5.对待测样品要进行干燥处理,或放在干燥缸内进行干燥,粉末要进行研细。6.当采
实验 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是参与各种代谢的酶类,测其含量是了解植物体总代谢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研究每一种酶的作用时,常以比活(酶活力单位/ mg 蛋白)表示酶活力大小及酶制剂纯度。因此,测定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是研究酶活的一个重要项目。常用测定方法有 Lowry 法和考马斯亮蓝 G-250 染料结合法。本实验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一、考马斯亮蓝法【原理】考马斯亮蓝 G-250 测定蛋白质含量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考马斯亮蓝 G-250 在游离态下呈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的疏水区结合后变为青色,前者最大光吸收在 465nm ,后者在 595nm 。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 0 ~ 100 μ g/ml ),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 595nm 波长下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 G-250 结合在 2min 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 1h 内保持稳定。该反应非常灵敏,可测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所以是一种比较好的蛋白质定量法。【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 10ml
主要试剂:核酸电泳缓冲液有三种,即Tris-硼酸(TBE)、Tris-乙酸(TAE)和Tris-磷酸(TPE).TBE与TPE缓冲容量高,DNA分离效果好,但TPE在DNA段回收时含磷酸盐浓度高,容易使DNA沉淀.TAE缓冲容量低,但价格较便宜,因而推荐选用TBE.缓冲液中的EDTA可螯合二价阳离子,从而抑制DNA酶的活性,防止PCR扩增产物降解。核酸分离一般用连续缓冲体系,常用的有:1) TBE:0.08mol/l Tris·HCl,pH8.5,0.08mol/L硼酸,0.0024mol/l EDTA2) THE:0.04mol/l Tris·HCl。pH7.8,0.2mol/L醋酸钠,0.0018mol/l EDTA主要实验步骤:1、 用蒸馏水将电泳槽和梳子冲洗干净.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架好梳子。2、 取5×TBE缓冲液20ml加水至200ml,配制成0.5×TBE稀释缓冲液,待用。3、 胶液的制备:称取0.4g琼脂糖,置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 0.5×TBE稀释缓冲液,放入微波炉里(或电炉上)加热至琼脂糖全部熔化,取出摇匀,此为0.8%琼脂糖凝胶液。加热过程中要不时摇动
医疗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医疗信息化的普及给医生带来了许多便利。首先,医疗信息化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医院科技形象。其次,便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信息,快速准确诊断,提高管理和诊疗决策水平。最后,医疗信息化在缩短医生诊疗时间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医生更好的完成病例整理,为后期的科研提供完善病例资料。 在医疗领域,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各类应用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医疗业务与基础信息网络的融合已逐步成为主流。目前国内80%的医院已经实施管理信息系统,而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则相对不足。“珍立拍”移动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便从临床信息管理出发,为一线临床医生科研教学服务和临床数据采集填补了不足。 “珍立拍”是一款针对全国650万临床医生开发的医疗软件。它可以节省医生宝贵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系统运行成本,并为其详细记录和整理有研究价值的病例, 保存珍贵的一线临床数据,以供科研和教学。 珍
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氧和水,可使生物机体免受过氧化氢的毒害作用。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方法有测压法、滴定法以及分光光度法等。用氧电极法测量放氧速度,方法灵敏而快速。放氧速度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成正比。仪器药品 氧电极仪 记录仪 电磁搅拌器 超级恒温水浴 注射器、 微量注射器 容量瓶 反应杯 亚硫酸钠 过氧化氢酶 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0(见附表2)。 50mmol/L过氧化氢溶液:取1.4ml30%H2O2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250ml即得。 标准过氧化氢酶溶液:称取过氧化氢酶(Sigma)1.0mg(110U/mg),溶于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0)11ml中,使酶浓度为10U/ml。操作步骤1.仪器的标定按实验88步骤进行仪器的标定,以求得记录纸上每小格相当的含氧量。2.绘制酶活性标准曲线(1)在反应杯中放满过氧化氢磷酸缓冲液,开启电磁搅拌器搅动10分钟,插入电极,吸去溢出在电极外面的溶液,调节移位旋钮,使记录笔位于满刻度的10─20%左右,使记
一、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一)原理活细胞内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能催化无色的MTT形成蓝色的甲肷,其形成的量与活细胞数和功能状态呈正相关。对细胞活力有影响的表达蛋白活性检测可以通过MTT比色法进行。(二)试剂准备1、青链霉素溶液(100X):青霉素100万U,链霉素100万U,溶于100mlddH2O中,抽滤除菌。2、L15基础培养基:1000mlL15培养基,加2g碳酸氢钠,10ml 100X青链霉素,5mlHEPES。3、MTT液:5mg/ml溶于L15基础培养基。4、SDS处理液:20gSDS,50μl二甲基甲酰胺,加双蒸水50ml溶解。5、L-多聚赖氨酸:50μg溶于1ml双蒸水中。6、L15基础培养基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蛋白液。(三)操作步骤(以背根神经节细胞培养为例)1、无菌条件下取新生一天的SD大鼠背根神经节(DRG)。2、镜下去除神经根和外膜,放入1ml 0.1%胶原酶中37℃消化30min,每5min摇匀一次。3、洗去胶原酶,吹打分散后,接种于预先涂有L-多聚赖氨酸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含100μl无血清L15培养基,细胞约800个。4、实验组分别加入纯化的表达蛋白(分别
1. 目的 学习测定叶绿素总量及吸收光谱的技术 2. 器药品及材料 菠菜叶或其他新鲜叶子,80%丙酮、研钵、瓷漏斗、分光光度计、吸滤甁 3. 实验步骤 a) 绿素提取 称取0.5g鲜重切成小块的菠菜叶片。放于干净的研钵内。加20ml80%丙酮(V/V),把组织研成匀浆(大约研3分钟),小心地把绿色液体转移到一个有滤纸垫的瓷漏斗内。当过滤提取液时(抽滤),用另外10ml80%丙醇重复研磨匀浆3-4分钟之后,如前一样将第二次提取液到含第一次提取液的吸滤甁内。 第二次提取之后,缓缓就应该没有叶绿素了,假如仍提取不完全,另用10ml80%丙酮重复研磨,将匀浆过滤到含有其他滤液的吸滤甁内。用10ml80%丙酮冲洗研钵和漏斗的边缘以保证全部叶绿素被收集。为了便于计算叶绿素的量,用80%丙酮将滤液定容至50ml 如果实验的植物材料用量少于0.5g也可相应改变用于提取的80%丙酮的量,使最后体积依照每毫升丙酮提取10mg植物材料。 b) 叶绿素测定 将叶绿素提取液倒入比色杯中,用光电比色计在652毫微米测量光密度。以8
制片 进行显微鉴定,首先根据观察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药,制作不同的显微制片,包括组织制片、表皮制片和粉末制片 。组织制片的方法主要有徒手制片、滑走制片、冰冻制片及石蜡制片等。对植物类中药,如根、根茎、茎藤、皮、叶等类,一般制作横切片观察,必要时制纵切片;果实、种子类须制作横切片及纵切片观察;木类药材须制作横切片、径向纵切片及切向纵切片三个面观察。表皮制片系将表皮细胞组织制成显微观察片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观察叶片、花瓣、花萼和其它器官表皮的细胞形状、气孔、腺毛、非腺毛的类型和角质层的纹理以及各种细胞内含物等的显微特征。粉末制片用于观察药材的组织、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特征,制片时根据观察目的物的不同可以选用斯氏液或水合氯醛制片。有时为了观察某些细胞组织如纤维、石细胞、导管等,可制解离组织片。 显微观察与结果记录 1. 组织特征的观察与描述 组织特征特别是横切面组织特征的观察与描述,一般是由外向内依次进行,如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个部分。 在观察与描述中,首先注意其各部分的位置、形态、有无其它组织分布等特征。其次应注意各种细胞及其内含物的颜
1.30%丙烯酰胺溶液【配制方法】将29g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的水中。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用Nalgene滤器(0.45μm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注意】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一些价格较低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通常含有一些金属离子,在丙烯酰胺贮存液中加入大约0.2体积的单床混合树脂(MB-1Mallinckrodt),搅拌过夜,然后用Whatman 1号滤纸过滤以纯化之。在贮存期间,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会缓慢转化成丙烯酰和双丙烯酸。2.40%丙烯酰胺【配制方法】把380g丙烯酰胺(DNA测序级)和20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0ml的蒸馏水中。继续按上述配制30%丙烯酰胺溶液的方法处理,但加热溶解后应以蒸馏水补足至终体积为1L。【注意】见上述配制30%丙烯酰胺的说明,40%丙烯酰胺溶液用于DNA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