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CR片段拼接的SOE和SDL方法

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巨大突破,它能在体外迅速、大量、灵敏地扩增基因片段。可是,经PCR技术扩增的大量相关基因片段如何能有效拼接,却是一个很值行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这不但操作繁杂,而有时为了构建限性位点还会影响解读三联密码的正确性。本介绍两种基因 拼接的新方法,即SOE和SDL法,就能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SOE法1989年,Horton等人提出了SOE法(Gene splicing by over lap extension),即通过复制时DNA链的交错延伸不实现基因拼接。本法可分四步进行。一、引物设计:引物a和d是常规引物;b的左半段为常规引物,右半段为基因Ⅱ的引 物序列;c同理;则b和c的部分碱基可互补配对。二、基因I、Ⅱ分别扩增,产物相应为片段A、B和C、D.三、两种产物混合,经变性及退火处理,A链和D链部分碱基互补配对,成杂交链。四、在DNApolymeraseI作用下,A和D链互为引物和模板,合成出A'D'链,即为基因I 和基因Ⅱ的接接产物。若在引物中引入突变的碱基序列,则在接接产物中,将按预先 设计要求出现定点突变。SD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体心电图

模拟实验 人体心电图 【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初步学习人体心电图的描记方法,辨认正常心电图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学习心电波形的测量和分析方法。 【原理】 在正常人体内,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心电变化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按一定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脏的兴奋。因此,每一心动周期中,心脏各部分兴奋过程中的电变化及其时间顺序、方向和途径等,都有一定规律。心脏尤如一个悬浮于容积导体中的发电机,其综合电位变化可通过体内导电组织和体液—容积导体传导到全身,在体表出现有规律的电变化。将体表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可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的反映,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心电图对心起搏点的分析、传导功能的判断以及心律失常、房室肥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常人心电图包括P、Q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CR检测的质量控制

随着兽医防疫工作重要性的逐步提高,PCR检测技术已被兽医工作者比较广泛认可,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走进了临床应用阶段。如何提高PCR检测质量,已成为实验室技术人员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它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兽医防疫工作质量。PCR检测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总体上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试验仪器;二是试验试剂与耗材;三是人员操作。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PCR检测质量。一、试验仪器PCR仪和紫外凝胶成像系统(紫外分析仪或手提紫外等)以及移液器都可能影响PCR检测的质量。PCR仪是控制PCR反应温度变化的,其温度和控制时间的准确程度可能会影性PCR检测质量。移液器取液的准确程度影响反应体系是否能达到最佳反应环境。紫外分析系统对检测敏感性有明显的影响。紫外分析系统有3种类型仪器:紫外分析仪、紫外凝胶成像系统、手提紫外灯。紫外分析仪直接用眼睛观察琼脂糖凝胶上DNA扩增带。紫外凝胶成像系统是在计算机上通过摄像系统对琼脂糖凝胶上DNA扩增带进行观察。手提紫外灯可以在电泳过程中直接对琼脂糖凝胶上DNA扩增带进行观察,使用方便,分辨率比较低。依据这些仪器的分辨率由高到低顺序是紫外分析仪、紫外凝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RNA酶保护试验

RNA酶保护试验((RNase Protection Assay,RPA)是通过液相杂交的方式,用反义RNA探针与样品杂交,以检测RNA表达的技术。与Northern杂交和RT-PCR比较,RPA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检测灵敏度比Northern杂交高。由于Northern杂交步骤中转膜和洗膜都将造成样品和探针的损失,使灵敏度下降,而RPA将所有杂交体系进行电泳,故损失小,提高了灵敏度。 2. 由于PCR扩增过程中效率不均一和反应“平台”问题,基于PCR产物量进行分析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将下降,而RPA没有扩增过程,因此,分析的数据真实性较高。 3. 由于与反义RNA探针杂交的样品RNA仅为该RNA分子的部分片段,因此,部分降解的RNA样品仍可进行分析。 4. 步骤较少,耗时短。与Northern杂交相比,省去了转膜和洗膜的过程。 5. RNA-RNA杂交体稳定性高,无探针自身复性问题,无须封闭。 6. 一个杂交体系中可同时进行多个探针杂交,无竞争性问题。 7. 检测分子长度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回答

1、如何选用培养基?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 1640做悬浮细胞培养,各种目的无血清培养的首选是AIM V培养基(SFM)2、为什么要热灭活血清? 加热可以灭活补体系统。激活的补体参与溶解细胞事件,刺激平滑肌收缩,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组胺,激活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进行免疫学研究、培养ES细胞、昆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时,推荐使用热灭活血清。3、L-谷氨酰胺在细胞培养中重要吗?它在溶液中不稳定吗? L-谷氨酰胺在细胞培养时是重要的。脱掉氨基后,L-谷氨酰胺可作为培养细胞的能量来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核酸代谢。L-谷氨酰胺在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降解,但是确切的降解率一直没有最终确定。L-谷氨酰胺的降解导致氨的形成,而氨对于一些细胞具有毒性。4、GlutaMAX-I是什么?培养细胞如何利用GlutaMAX-I?这个二肽有多稳定? GlutaMAX-I二肽是L-谷氨酰胺的衍生物,将其不稳定的α-氨基用L-丙氨酸来保护。一种肽酶逐渐裂解二肽,释放L-谷氨酰胺供利用。GlutaMAX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和反应技术

病毒或毒素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失去对易感动物的致病力,谓之中和试验。本试验主要用于:(1)从待检血清中检出抗体,或从病料中检出病毒,从而诊断病毒性传染病;(2)用抗毒素血清检查材料中的毒素或鉴定细菌的毒素类型;(3)测定抗病毒血清或抗毒素效价;(4)新分离病毒的鉴定和分型,中和试验不仅可在易感的实验动物体内进行,亦可在细胞培养上或鸡胚上进行。试验方法主要有简单定性试验、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空斑减少法等。1、简单定性中和试验本法主要用于检出病料中的病毒,亦可进行初步鉴定或定型。先根据病毒易感性选定试验动物(或鸡胚、细胞培养)及接种途径。将病料研磨,并稀释成一定浓度(约100 LD50~1000LD50或TCID50)。污染的病料需加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各200~1000单位),或用细菌滤器过滤,与已知的抗血清(适当稀释或不稀释)等量混合,并用正常血清加稀释病料作对照。混合后置37℃1h,分别接种实验动物,每组至少3只。分别隔离饲喂,观察发病和死亡情况。对照动物死亡,而中和组动物不死,即证实该病料中含有与该抗血清相应的病毒。本法亦可用于毒素(如肉毒毒素)的鉴定和分型。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浓缩方法详解

1,透析袋浓缩法利用透析袋浓缩蛋白质溶液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将要浓缩的蛋白溶液放入透析袋(无透析袋可用玻璃纸代替),结扎,把高分子(6000-12000)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碳蜡)、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或蔗糖撒在透析袋外即可。也可将吸水剂配成30%-40%浓度的溶液,将装有蛋白液的透析袋放入即可。吸水剂用过后,可放入温箱中烘干或自然干燥后,仍可再用。主要用于更换蛋白质的缓冲液,有透析袋即可,不需要特殊的仪器。2,冷冻干燥浓缩法这是浓缩蛋白质的一种较好的办法,它既使蛋白质不易变性,又保持蛋白质中固有的成分。它是在冰冻状态下直接升华去除水分。具体做法是将蛋白液在低温下冰冻,然后移置干燥器内(干燥器内装有干燥剂,如NaOH、CaCl2和硅胶等)。密闭,迅速抽空,并维持在抽空状态。数小时后即可获得含有蛋白的干燥粉末。干燥后的蛋白质保存方便,应用时可配成任意浓度使用。也可采用冻干机进行冷冻干燥。在冷冻状态下让扬品种的液体升华3,吹干浓缩法将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内,放在电风扇下吹。此法简单,但速度慢,且温度不能过高,最好不要超过15℃。4,超滤膜浓缩法此法是利用微孔纤维素膜通过高压将水分滤出,而蛋白质存留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质粒DNA的小量快速提取

一、目的及要求 1、了解质粒作为载体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 2、熟记提取质粒的基本原理,学习提取过程和方法 3、为下一步实验提供高纯度的DNA 样品 二、原理 1、质粒(Plasmid):独立于染色体以外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可自我复制。为基因工程中的常用载体(Vector) 2、作为载体的质粒需具备以下特点: 1) 能自主复制。 2) 具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酶切位点,又称为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s, MCS),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 3) 具有1 个以上的筛选标记(抗性基因)。 4) 分子量相对较小,多拷贝。 5) 非结合性质粒。 6) 转化效率高。 目前已有一系列符合上述要求的质粒作为商品供应。 3、大肠杆菌中提取纯化质粒的主要步骤: 1) 细菌的培养:LB 培养基+氨苄青霉素O.D600=0.4 对数生长期O.D600=0.6 对数生长后期 2)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物理天平的使用

目的和要求知道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懂得怎样维护天平,为使用天平作好准备。仪器和器材:物理天平,待测物体。实验方法1.天平的安装用棉纱将天平的各部件擦拭干净,并按要求装好,注意横梁左、右两边的部件不能互换(左“1”右“2”);用止动旋钮使横梁起落几次,调节横梁支承螺旋,使横梁起落时不扭动,落下后中刀口能够离开中刀承,天平盘刚好落在底座上。2.天平的调节调底板水平:调节底板螺钉,使底板水平(用重垂线或气泡水准检验)。调节前教师可先分别抬高底板的左、右、前、后端,让学生观察这时重锤与小锥体的相对位置,从而了解怎样调节螺钉。调节时,可以先调左右水平,再调前后水平。调横梁平衡:将游码移到横梁零刻度线,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时应注意使用止动旋钮,并强调指出指针总是偏向质量较小的一边。3.天平的使用(1)根据一般习惯,待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2)左手转动止动旋钮升降天平,右手用镊子加减砝码,注意先估测物体质量,再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3)天平平衡后,读出砝码总质量再加游码所示质量。读数时可以一面取出砝码,一面记下所取砝码质量。(4)对于质量小于1克的物体,可直接用游码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

【摘 要】目的:培养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方法:取1~5d Wistar乳鼠脑皮质,经不同孔径的筛网过滤后,用胶原酶振荡消化获得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培养的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7~9d呈典型的铺路卵石样征象。结论: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培养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关键词】 细胞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Wistar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构成血脑屏障的主要成分,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机能,在许多病理状态下起重要作用[1]。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可获得大量比较单纯的内皮细胞,为研究血脑屏障和脑血管疾病以及新药筛选提供实验模型。本文报告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一种方法。1.材料与方法1.1 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1.1.1 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  取10~12只1~5d的Wistar大鼠(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兼用,于超净工作台上操作者左手拇食二指持乳鼠颈部稍下处,常规消毒头皮后,右手持眼科剪沿正中线剪开头皮与颅骨,用眼科弯镊取出鼠脑。取出的脑立即放入盛有冰冷Hank's液的平皿中。去除大血管、软脑膜、脑干、小脑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玻片凝集反应

玻片凝集反应一般用于未知细菌的定性,所以又称为定性凝集反应。实践中常用于新分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鉴定和分型。反过来,也可用已知的细菌抗原去鉴定未知抗体,如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清群就是采用已知鸡白痢菌抗原去检测鸡白痢抗体。 材料与试剂 载玻片、已知抗血清、待测细菌等。 操作方法 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用铂金耳钓取已知诊断血清1滴置于载玻片一端,另端置生理盐水1滴做对照。然后用铂金耳钓取被检细菌少许,置生理盐水滴中研磨混匀,再将铂金耳灭菌后冷却,钓取被检菌少许置于血清滴中研磨混匀。 结果判定 在 1min ~ 3min 内,血清滴出现明显可见的凝集块,液体变为透明,盐水对照滴仍均匀混浊,即为凝集反应阳性,说明被检菌与已知诊断血清是相对应的。注意如环境温度过低,则可将玻片背面与手背轻轻摩擦或在酒精灯火焰上空拖几次,以提高反应温度,促进结果出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LISA 实验注意事项知多少

优质的试剂,良好的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保证ELISA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ELISA的操作因固相载体的形成不同而有所差异,国内医学检验一般均用板式。本文将叙述板式ELISA各个操作步骤的注意要点(珠式、管式及磁性球ELSIA,国外试剂均与特殊仪器配合应用,两者均有详细的使用说明,须严格遵照规程操作)。 标本的采取和保存通常我们可用于ELISA检测的样本是有多种类型的,如血清、血浆、尿液、细胞培养上清或组织匀浆液等,不同类型的检测样本前期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正确的处理样本是保证ELISA检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的第一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不同类型的样本的处理方法。 血清血清是最常用于ELISA检测的一类样本,处理也比较简单。用无热原、无内毒素的试管或离心管采集血液标本,将试管或离心管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使血清析出。(最好将试管或离心管倾斜放置,使液面横截面增大,能使血清更大程度的析出。)4℃1000×g离心20min,仔细收集上清。建议将血清分装多份,-20℃或-8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采血过程中应避免溶血,因为红细胞裂解时会释放具有过氧化酶活性的物质,在以HRP为标记的ELIS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γ免疫计数器的构造原理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图)

γ免疫计数器和液体闪烁计数器是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工具,其中用于测量碘标记药盒的γ免疫计数器的应用最为广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γ免疫计数器有了一系列成熟的产品。用计算机控制具有自动换样、数据在线自动处理能力的γ免疫计数器大量应用于临床。本文简述γ免疫计数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临床常见故障维修的注意事项。重点简介闪烁探测器。以中佳光电公司GC-1200双探头γ免疫计数器为例简述。 1、γ免疫计数器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1.1 构成简介:γ免疫计数器是固体闪烁计数器的一种,构成图1所示,主要由固体闪烁探测器、电子线路、机械传动系统、计算机构成。 1.1.1 固体闪烁探测器:通常将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器都装在一个光屏蔽暗盒中,闪烁体外填充或涂有反射层,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之间加有光学耦合剂,必要时还可以加光导。高压电源通过焊在管座上的分压电阻把电压加在光电倍增管的各个极上。目前在γ免疫计数器中、碘化钠(铊)晶体应用最多,它的化学符号为NaI(TI)。它是铊激活的碘化钠透明单晶。其特点:密度大,平均原子序数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对γ射线有较好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进行细胞超微结构研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 活性测定。 方法 取新生小鼠脑组织, 通过匀浆、过筛、胶原酶消化、差速粘附等技术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待细胞铺满瓶底时, 用01125%胰酶20102%EDTA 消化, 离心收集内皮细胞, 进行传代培养。原代、传代各取8 例, 吸取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试TPA 活性。 结果 经Ð 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证明培养的是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分泌TPA。 结论 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为体外研究脑血管疾病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超微结构;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小鼠通常认为,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主要参与构成血脑屏障保护脑。近年来研究表明, 内皮细胞不仅是屏障和半透膜, 还是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合成、释放血管紧张素(ACE)、白细胞介素( IL 21、IL 22、IL 23)、五羟色胺(52HT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 等多种因子。血管内皮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的方法 来自2010版药典

相关专题 本法用于微量蛋白质的含量测定。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可形成铜-蛋白复合物,此复合物加入酚试剂后,产生蓝色化合物,该蓝色化合物在波长65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根据供试品的吸光度,计算供试品的蛋白质含量。 试剂 (1) 酚试剂 称取钨酸钠(Na2WO4·2H2O)100g、钼酸钠(Na2MnO4·2H2O)25g,置1500ml蒸馏瓶中,加入700ml水、85%磷酸50ml、盐酸100ml,上连回流管(使用木塞或锡纸包裹的橡皮塞)微沸回流10 小时。取下回流管,加入硫酸锂150g、水50 ml、溴液几滴,煮沸约15分钟,驱除过量的溴。冷却,加水至1000ml,过滤,为酚试剂储备液。 酚试剂储备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测定酸浓度,然后加水稀释至相当于1mol/L沿酸浓度。 (2) 碱性铜溶液 量取0.1mol/L酒石酸钾溶液与0.04mol/L硫酸铜溶液各0.5ml,4%碳酸钠溶液与0.8%氢氧化钠溶液各25ml,摇匀,即得。本液临用配制。 (3)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的配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细胞化学常用试剂介绍(2)

缓冲液免疫细胞化学中应用的缓冲液种类较多,即使是同种缓冲液,其浓度、pH、离子强度等也常不同。在此介绍几种最常用缓冲液的配制。1、0.2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PB)试剂: NaH2PO4·2H2O、Na2HPO4·12H2O。配制方法:配制时,常先配制0.2mol/L的NaH2PO4和0.2mol/L的Na2HPO4,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即成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B),根据需要可配制不同浓度的PB和PBS。(1)0.2mol/L的NaH2PO4;称取NaH2PO4·2H2O 31.2 g 或NaH2PO4·H2O 27.6g加重蒸水至1000ml溶解。(2)0.2mol/L的Na2HPO4:称取Na2HPO4·12H2O 71.632g(或Na2HPO4·7H2O 53.6g或Na2HPO4·2H2O 35.6g)加重蒸水至1000ml溶解。(3)0.2mol/L pH7.4的PB的配制:取19ml 0.2mol/L的NaH2PO4和81ml 0.2mol/L的Na2HPO4·12H2O,充分混合即为0.2mol/L的PB(pH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Micro-CT 原理及应用

1. Micro-CT简介 Micro-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也称为显微CT、微焦点CT或者微型CT。它是采用了与普通临床CT不同的微焦点X线球管,对活体小动物或多种硬组织和相关软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的技术,它的分辨率高达几微米,仅次于同步加速X线成像设备水平,具有良好的“显微”作用,扫描层厚可达10 μm。该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3D成像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清楚了解样本的内部显微结构。它与普通临床的CT最大的差别在于分辨率极高,可以达到微米(μm)级别,目前国内一家自主研发Micro-CT的公司已经将分辨率提高到0.5 μm,具有良好的“显微”作用。Micro-CT可用于医学、药学、生物、考古、材料、电子、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通过Micro-CT技术,可以动态分析活体动物内相关组织的形态特征,并在对样本扫描的基础上,进行组织三维重建、骨形态学分析等,同时可通过软件进行3D图像高级处理、力学分析等相关分析。 2. Micro-CT成像原理 Micro-CT成像原理是采用微焦点X线球管对小动物各个部位的层面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MAC的生物效应;活化补体片段的生物效应 (一) MAC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细胞裂解作用 补体系统活化 膜攻击复合物 溶解靶细胞(如:奈氏细菌等G阴性菌,异型红细胞等) 实际意义: A. 抗感染(效应旁路或MBL /效应放大经典) B. 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经典)(二) 补体活化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1. 调理作用 Ag(颗粒性)-Ab 复合 C3b、C4b、iC3b 结合于吞噬细胞CR 吞噬免疫复合物。 实际意义:抗感染2.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A) 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Ag-Ab复合物(可溶性) ;C3b或C4b 与血细胞(如红细胞、血小板)CR结合; 吞噬清除。 实际意义: a. 清除免疫复合物,如抗病毒感染; b. 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肾小球肾炎B) 清除凋亡细胞作用 3. 炎症介质作用A. 过敏毒素作用: 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 C5a、C3a和C4a、C5a、C3a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C5aR、C3aR) 释放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凋亡细胞核DNA片段检测方法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凋谢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有别于细胞坏死而受基因控制的一种主动性细胞自杀过程。对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生物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开展对细胞凋亡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方法学问题。根据凋亡细胞的生化特征检测组织或培养细胞中的细胞凋亡发生状况,是一种特异而敏感的方法,特别是与其他方法(如流式细胞仪)结合后,可以对细胞凋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下面根据生化特征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学及有关进展作一综述。1、琼脂糖凝胶电泳细胞凋亡最显著而具特征性的生化特征是DNA降解为大约由180~200bp或其多聚体组成的寡核苷酸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特征性的“梯状(Ladder)”带。有些类型的细胞发生凋亡时DNA并不降解成寡核小体片段,有证据表明:凋亡细胞的DNA降解,早先可产生一些DNA大片段,可以是30~50、200~300、700kb或更大,随后再降解成180~200bp的寡核小体片段或不出现这一步。根据上述细胞凋亡的生化特点,列举几种常见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1.1 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1.1.1 经典的琼脂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ersongen 新型 NK 细胞扩增技术

NK细胞又称为自然杀伤细胞,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5%~15%,是重要的免疫细胞。科学家在1975年首次鉴定到了NK细胞,这类细胞能够在缺少T、B细胞的情况下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与具有细胞毒性的CD8+T细胞不同,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时不需要预先致敏可以直接杀伤MHC阴性的肿瘤细胞,这使得NK细胞在过继细胞免疫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NK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较低,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用于研究NK细胞的功能并为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传统的NK细胞扩增技术是在NK细胞培养体系中添加IL2、IL15等细胞因子以促进NK细胞增殖,但由于扩增效率不高且纯度不够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人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K562细胞上同时表达IL-15、CD137L 等分子, 并以此细胞来刺激NK细胞的增殖。IL-15和CD137L联合刺激是PBMC 中NK细胞特异性扩增的基础:作为膜蛋白,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刺激,用以诱导NK细胞扩增。IL15能够促进NK细胞的分化成熟,而IL21能够联合IL15分子促进NK细胞的分化成熟,所以本研究在稳定表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