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两种细菌计数方法

战友suncg给出细菌标准计数方法:标准的做法是将定量菌悬液(1ml、0.5或0.1ml)加到冷却至50-55度融化的琼脂培养基中(一般做细菌菌落计数用营养琼脂平板,而做真菌菌落计数用沙氏平板)中混合后置于孵箱观察。战友天蓝星给出细菌平板计数法:首先我们分别在N个EP管内加入900微升无菌N.S或者缓冲液拟做稀释液,从标本中取出100微升加到第一个EP内,则第一EP管内细菌浓度为标本的1/10;同法,从第一EP中取出100微升加到第二个EP内,则第二EP管内细菌浓度为标本的1/100。依此类推,第N个管为原标本浓度的1/10n,再取合适的梯度100微升铺皿。培养后,如平皿上菌落数为10-200就比较正确、容易计数,那你选择的浓度梯度就比较好,记数比较可靠!数记出来了,可以倒推出你标本的浓度。如某标本未知浓度 其第三个梯度的计数为了18,则标本每毫升的细菌浓度=18×10(因为你铺皿只用了第三管1/10)×100×10将一定量的菌液接种在平板表面这是一种简化的计数方法,两者区别在操作上一个麻烦,一个简单,在判断结果上接种平板表面的,菌量多时没有稀释好容易产生菌落融合在一起生长不易分离现象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如何读文献,科研小硕零基础入门

做科研最基础的就是读文献,昨天看了一下几位前辈总结的自己阅读文献的经验,在此总结一下以指导自己阅读文献,也相当于“综述”。 作为一只科研菜鸟,我遇到的阅读文献的困难大致如下: 无法静下心认真看文献; 看文献时不知所云(特别是英文文献更是一看就眼晕);看完文献记不住,也不知如何应用; 纵观这些问题,基本上贯穿从想阅读文献到文献阅读之后的整个过程,所以下面的总结也基本按这个思路来写。 【如何静下心来阅读文献】 强迫自己看。一般看来这属于下下策,但是这其实是很有效的一种办法。因为一开始真的对科研没什么兴趣,而看不到自己成果的初级阶段也不太可能产生什么成就感,只有强迫自己坐下来好好阅读文献。 这个阶段可以使用5W1H来约束自己—why:阅读完的奖励,可以是一部电影、一顿美食等等,甚至是精神胜利法都可以;who:当然就是主体自己;when:每天给自己安排一个固定时间来读文献,这个时段内不干其他事。一开始可能读文献的时间较短,训练之后慢慢加长时间;where:自己感觉舒服,可以不受影响集中精力的地点就可以;what:就是读什么啦,记得以前某一个老师说的,最初读文献时一定要读经典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

一、个体识别 个体识别以同一认定理论为指导原则。通过对物证检材 的遗传标记作出科学鉴定,依据个体特征来判断前后两次或多次出现的物证检材是否同属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第一次出现的往往是与案件事实有联系,并且是在案发现场留下该个体的生物检材,如血痕、精斑等。是未知个体,是要查找的对象,称“被寻找个体”。 个体第二次出现一般是侦查或调查活动的结果,第二次出现的个体一般是已知身份的个体,是要审查的对象被称为“审查个体”。 同一认定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的目的是判断案件中多次出现的法医物证检材是否同一。“同一”是指一个人自身与自身的同一关系;统一认定使用的方法是比较的方法,有专门知识的专业人员对案件多次出现的物证检材分别进行检验,通过比较分析其异同,从而得出结论。同一认定要对案件中多次出现的法医物证检材进行比较检验。同一认定检验和比较的依据是人类遗传标记,目前主要采用的是DNA遗传标记。个体识别案例:1号检材为受害人内裤上的精斑检验结果;2号检材为受害人血液检验结果;3号检材为嫌疑人血液检验结果,个体识别率为99.9999%。如下表:遗传标记1号检材2号检材3号检材D3S135815,161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绝对计数的研究

T淋巴细胞亚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当免疫功能紊乱时,T淋巴细胞亚群在相对百分含量及绝对计数的数值检测上会出现异常。因此,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监控疾病的发生发展、了解疾病的机制、指导临床治疗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以往文献以报道成年人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研究较多,相关儿童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建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含量及绝对计数分析正常参考值,希冀对临床诊疗有所帮助,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均来自我院体检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7个月~18周岁。1.2 试剂 CD4FITC/CD8PE/CD3PeCy5、CD45APC及溶血素购自美国Coulter-Immunotech公司,TruCount 管购自美国BD公司。1.3 仪器 FACS Vantage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1.4 方法  1.4.1 样品制备 50μl全血反相抽吸入TruCount管,加20μl荧光抗体,室温避光孵育20min;50μl溶血素及500μl蒸馏水分别与标本孵育各10min,待检。  1.4.2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原代细胞的取材

一、取材的基本要求(1)取材要注意新鲜和保鲜新鲜组织易于培养成功,取材时应尽量在4~6h内能制作成细胞,尽快入箱培养,若不能即时培养,应将组织浸泡于培养液内,于4℃存放。若组织块较大,应在清除表面血块、坏死组织、脂肪和结缔组织后,切碎于培养液内4℃存放,但时间不能超过24h。对于已切碎的组织或血液、淋巴组织应加入含10%二甲基亚砜 (DMSO) 的培养基,按细胞冻存方式于液氮中冷冻保存。(2)取材应严格无菌所取标本材料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为了确保无菌,对所取材料若疑有污染的可能,应将所取组织在含高浓度抗菌素(400单位/mL)甚至加入适量的两性霉素B或10%达克宁液的培养液内于4℃下存放2小时以上,再用PBS洗2~3次,以确保所取材料无菌。要用无菌包装的器皿或事先消毒好的带少许培养液(内含400单位/mL抗菌素)的小瓶等便于携带的物品来取材,所取材料应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碘、汞等。(3)取材和原代细胞制作时,要用锋利的器械,如手术刀或剃须刀片切碎组织,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4)要仔细去除所取材料上的血液(血块)、脂肪、坏死组织及结缔组织,切碎组织时应避免组织干燥,可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胸腺中T细胞的选择

T细胞在胸腺内由双阳性T细胞分化为单阳性T细胞,才能最终分化为成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其中DC及其表达的MHCI类、MHCⅡ类分子起重要作用。 (1)阳性选择:双阳性T细胞(CD4+CD8+)在胸腺皮质、髓质交界处与胸腺基质细胞、IX;、M中等细胞表面的MHCI类、Ⅱ类分子及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其TCR能识别MHCI类、Ⅱ类分子,并能与之结合且具有低亲和力的T细胞克隆被选择,进一步分化为单阳性T细胞,此即阳性选择。阳性选择时,双阳性T细胞如与MHCI类分子作用,其CD4分子的表达下调,直至完全抑制,而CD8分子表达上调,最终分化为CD8T细胞;如与MHCⅡ类分子作用,则CD8分子的表达下调,直至完全抑制,而CD4分子的表达上调,最终分化为CD4 T细胞;而那些不能识别MHC分子的T细胞或与MHC分子具有高亲和力的T细胞,则发生细胞凋亡而被克隆清除。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胸腺基质包括胸腺基质细胞、DC、M乎,图中为M甲。凡是不识别自身MHC分子或与自身MHC分子有高亲和力的T细胞遭克隆清除,而能识别自身MHC分子且具有低亲和力的T细胞克隆被选择继续分化成熟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CR 扩增

基本概念 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英文全称: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其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它不仅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任何有DNA,RNA的地方.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又称无细胞分子克隆或特异性DNA序列体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技术。 基本原理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类似于DNA的 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是一种体外DNA 扩增技术,是在模板DNA、引物和4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反应,将待扩增的DNA片段与其两侧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引物经“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引物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使DNA片段在数量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胶体金制备方法

胶体金的制备一般采用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柠檬酸钠、鞣酸、抗坏血酸、白磷、硼氢化钠等。根据不同的还原剂可以制备大小不同的胶体金颗粒。常用来制备胶体金颗粒的方法如下。1、枸橼酸三钠还原法(1)10nm胶体金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100ml,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3ml,加热煮沸30min,冷却至4℃,溶液呈红色。(2)15nm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100ml,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2ml,加热煮沸15min~30min,直至颜色变红。冷却后加入0.1Mol/L K2CO30.5ml,混匀即可。(3)15nm、18nm~20nm、30nm或50nm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100ml,加热煮沸。根据需要迅速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4ml、2.5ml、1ml或0.75ml,继续煮沸约5min,出现橙红色。这样制成的胶体金颗粒则分别为15nm、18~20nm、30nm和50nm.2、鞣酸-枸橼酸钠还原法A液:1%HAuCl4水溶液1ml加入79ml双馏水中混匀。B液:1%枸橼酸三钠4ml,1%鞣酸0.7ml,0.1Mol/L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单细胞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cell gel eiectrophoresis,SCGE)又称慧星试验(comet assay)是一项较新的电泳方法。自1978年被Rydcbert B.等人成功地用于检验DNA单链断裂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已成为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检测DNA损伤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DNA放射损伤、DNA剪切损伤、DNA交联的检测、药物的遗传毒性评价、细胞凋亡鉴定等工作中。1、SCGE 的检测原理尽管SCGE 技术己应用近20 年,但其检测单个细胞DNA 损伤的确切原理还不甚清楚。初步认为,各种因素诱发细胞DNA 损伤后会影响DNA 的高级结构,使其超螺旅松散。这种细胞经过实验中细胞原位裂解、DNA 解链等过程后,电泳时,损伤的DNA从核中溢出,朝阳极方向泳动,产生一个尾状带,未损伤的DNA 部分保持球形,二者共同形成“慧星”。在一定范围内,“慧星”的长度(代表DNA迁移距离)和经荧光染色后“慧星”荧光强度(代表DNA 的量)与DNA 损伤程度相关,这样就可以定量检测单个细胞中的DNA 损伤。2、SCGE 的操作方法singh等人于1988 年描述的SCGE具体操作方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质谱成像

质谱成像 用一项新兴的非常有效的质谱技术结束本章看起来是很合适的,这项技术就是质谱成像(imaging mass spectrometry,IMS)。在这个最新的进展中,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直接来源于组织切片中的肽和蛋白质进行剖析和成像,以便获得有关这些肽和蛋白质局部相对丰度和空间分布的精确信息。这种成像实验的结果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利于研究者测量和比较切片的许多主要分子组分,以便对涉及的生物分子过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例如,在肿瘤组织中,研究者能够对肿瘤特异的标记物进行检测和作图,并测定它们在切片中的相对浓度(Stoeckli等,2001)。对于临床医生来讲,这可以帮助他们能够对肿瘤活组织切片检查进行分子评估,并有可能识别亚群(而基于显微镜测定的细胞表型识别亚群是不明显的)。在一个成功的案例中(Stoeckli等,2001),利用人胶质母细胞瘤异型移植切片中(在小鼠的后肢移植)出现的关键蛋白质标记物可以很好地作图,图中对于分子质量为1000~50 000Da范围的化合物的空间分辨率是30gm左右。对这样的组织切片进行直接分析需要用基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RISPR技术分享

近年来,CRISPR技术掀起了基因组编辑的热潮。短短一年间,CRISPR技术已登上了数个知名榜单,包括Science的十大科学突破,Nature Methods的值得关注技术,以及Technology Review的十大突破技术。利用CRISPR技术发表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CRISPR实验的主要步骤及需要考虑的因素。第一步,你要确定你做CRISPR的目的,即选一个CRISPR系统你要考虑清楚为什么要使用CRISPR系统,是破坏目的基因,还是编辑或修饰目的基因?不同的目的需要通过不同的修复途径来实现。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引入了包含外源DNA的修复模板。若只是破坏目的基因,Cas9在基因组DNA上产生的双链断链(DSB)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进行修复。这个过程会在DSB位点随机插入或删除几个核苷酸,从而带来插入缺失(Indel)。Indel可能改变目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从而改变DSB下游的氨基酸序列;也可能会引入提前终止密码子,从而破坏目的基因。由于Indel是随机的,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基因破坏的类型和程度。若是编辑或修饰目的基因,则一般利用同源修复(H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材料与试剂 1. TUNEL试剂盒: ①从瓶2中取出标记液100μl分别作为两个阴性对照。 ②将瓶1的全部溶液50μl加入瓶2剩余的450μl标记液中,使其成为500μl的TUNEL混合物。 2. POD转换液(一旦溶解,储存于4℃,不得再冻存) 3. 漂洗液:PBS 4. 固定液:4%多聚甲醛(用pH7.4的PBS配)。 5. 封闭液:0.3%H2O2 (用甲醛配)。 6. DBA:金属增强底物剂。 7. 细胞透化液:0.1%Trition X-100(溶于0.1%柠檬酸钠)。 8. 蛋白酶K:10~20μg/ml,溶于Tris-HCL,pH7.6)。 操作方法 1、贴壁细胞、细胞甩片的染色方法 固定:用新鲜配制的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30min;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封闭:用PBS轻洗,放入封闭液中,室温下孵育30min; 细胞透化:用PBS轻洗玻片,滴加透化液,冰上4℃孵育2min; 标记:PBS洗两次,将标本玻片吹干,滴加50μl TUNEL反应混合物(注意要在单层细胞上均匀分布TUNEL,为避免蒸发,将玻片置于湿盒中);同时设立对照: A)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鼠免疫程序

一、抗原的准备 1、收到抗原时,首先要了解抗原的种类、性质和浓度,以便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2、多肽抗原,一般分多肽―偶联KLH和多肽―偶联BSA(或GGG)或裸多肽三种。多肽―偶联KLH一般用于免疫,而多肽―偶联BSA或裸肽一般用于检测,在免疫时注意区分使用。 3、分装 (1)收到抗原后,应及时按免疫需要分装,避免反复冻融。 (2)如抗原是大肠杆菌重组蛋白,可能存在不溶性沉淀,分装前,应用超声粉碎仪粉碎,要注意,在冰浴中进行,超声强度应以溶液不产生泡沫的水平为准,超声强度过大,易产生泡沫导致蛋白变性,超声强度太低效果不佳,每次2-3秒,重复3-4次,超声完毕立即分装。 (3)分装管应用不粘附蛋白的样品管,要用二种不同颜色的标签明确区分免疫用抗原和检测用抗原,并写明分装日期,抗原名,浓度和剂量。 A 免疫用抗原:一般50ug/每只小鼠×5只=250ug/1个分装管,备做首次免疫用。另分装2个100ug/1管,备做融合前加强免疫用,再分装25ug/只/×5=125ug/1个分装管,共分装4-5管,备加强免疫用。 B 检测用抗原:100ug/每管,分装共3管。 C 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如何选择最佳的全血DNA、RNA提取方法?

如何选择最佳的全血DNA、RNA提取方法?从全血中提取DNA和RNA应该说是最基本的工作了,提取的DNA和RNA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下游的实验和分析,可供选择的方法非常多,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成了很多人实验开始前最难以抉择的事情。我们从两个方面,层层剥茧,分析最佳的实验方法。1、 全血的采集保存和DNA的提取I. 用 含抗凝剂的采血管进行采血,抗凝剂一般有EDTA和肝素,EDTA更好一些,不会影响下游的反应,如果没有采血管,也可以自己添加抗凝剂EDTA,提前准 备0.04M的EDTA溶液,每5ml的血液中加入0.4ml配好的EDTA溶液,颠倒混匀即可。保存于-20℃至-80℃,一般2-3年内均可以提取,保存时间越短,提取的质量越高,最好在2个月内提取。II. DNA提取方法的选择:全血提取试剂盒一般有离心柱和溶液型两种(比如Qiagen、 Promega、Bioteke;摒弃酚氯仿手提的方法,时间长毒性大),原理及步骤基本相同。虽然各公司推出了N多型号,让人不知如何去选择,但从原理 和操作步骤看,基本就是离心柱和溶液型两种。一般来说,离心柱(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黑胶虫?你真的了解吗?

在细胞培养中常可见到培养液中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黑色颗粒。只要这种黑色颗粒一出现,我们的细胞不是停止生长就是陆续死亡。人们常称这种颗粒为「黑胶虫」。听说,这种黑色颗粒还会「游动」?小编想想都鸡皮疙瘩掉一地。难道真的是细胞长虫子了吗?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这个科研人员这个科研人员闻之变色的「小虫子」到底是 What!Hey!胶虫!你别跑!!不想看长篇大论的亲,小编贴心的提前告诉你们结论——神秘的「Hey 胶虫」,主要来源于培养液对玻璃器皿的侵蚀,部分来源于被培养的细胞,与血清无关哦!关于「黑胶虫」的传说① 分类关于「黑胶虫」的分类,学术界没有明确给予说法。1. 部分认为黑胶虫污染是微生物感染,但是没把它归为某种特定的生物类型,目前「黑胶虫」尚属一种未知生物。根据中国病毒所和军科院的鉴定,这可能是一种寄生于牛血清内的原虫,似乎和草履虫和变形虫有类似之处,但是由于课题经费不够而不能继续下去,最终也没有有力证明黑胶虫是否为原虫;2. 同时,另一部分学者不认为所谓的「黑胶虫」是一种生物污染,而认为是细胞碎片,是在细胞培养时由于细胞凋亡或死亡产生的;3.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黑胶虫」是玻璃瓶中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快速灵敏的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分子量约为 30-33 KDa 的单链糖蛋白分子,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筛查前列腺癌(PCa)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同时分析血清 PSA 和游离 PSA(FPSA)水平,并以 FPSA 百分比为指标可以显著区分“诊断灰区”里的良性前列腺疾病(BPH)和PCa。我们建立了一种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方法, 并应用于血清中前列腺癌肿瘤标记物PSA 和FPSA 的定量分析。我们用鲁米诺(Luminol)作为化学发光体系的底物,对碘苯酚作为发光增强剂。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的免疫体系来实现对待测抗原的精确定量分析,首先将一株单克隆抗体利用物理吸附包被在聚苯乙烯材质的 96 孔微孔板上,将样品或者标准品和另一株标记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酶标记抗体溶液依次加入微孔板各孔,在室温条件下,静置温育 45 min,达到免疫反应平衡,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的免疫复合物,然后利用洗涤的方式将没有结合的酶标记抗体去除,实现免疫复合物上的 HRP 和游离 HRP标记抗体的分离,最后向免疫反应体系中加入化学发光底物,通过测定酶促化学发光的相对发光强度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

【原理】 ELISA双抗体夹心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andwich technique)的原理是将特异性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上形成固相抗体,然后和待检血清中的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洗涤后再加酶标记抗体,与免疫复合物中抗原结合形成酶标抗体-抗原-固相抗体复合物,加底物显色,判断抗原含量。以检测HbsAg为例。 【材料】 酶标抗体(HRP-抗HBs-IgG)、抗HBs-IgG、待检血清 包被液 pH9.5 0.05 mol/L CB 稀释液 pH7.4 0.02 mol/L Tris-HCl缓冲液 底物液 0.1 mol/L Na 2 HPO 4 (Na 2 HPO 4 ·12H 2 O 35.8 g/L)5.14 ml,0.05 mol/L枸橼酸(10.5g/L)4.86 ml混匀,加入邻苯二胺(OPD)4 mg,置棕色小瓶中,临用时加30% H 2 O 2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怎么样才能减少污染的机会

减少化学污染对于自己用粉末配制培养液的实验室来说,配制培养液要使用重蒸馏水,以减少带入化学污染的机会。如果要添加NaHCO3,要选用纯度高的NaHCO3,最好是经过细胞培养测试的。另外尽量使用一次性的细胞培养器皿。由于标准厂家一次性细胞培养器皿的生产环境比较严格,得到的产品洁净度很高,从而减少了由细胞培养器皿带入污染的机会。减少生物污染由于一般的污染发生在细胞培养的操作过程中,所以良好的细胞培养操作环境和操作习惯是减少生物污染的关键。要用一个专门的房间用于细胞培养,注意保持房间的清洁。要有一个定期检验的合格的超净台(超净台内的洁净度应该为100级,与计算机硬盘的生产环境相当)。在使用超净台前开启通风装置并打开紫外灯灭菌30分钟。操作时要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并喷洒70%酒精消毒。任何带入超净台的非无菌物件都要喷洒70%酒精消毒。收集废培养液的瓶子要加入漂白粉或漂白液,以避免微生物的生长。每次实验完后,要向通向废培养液瓶的塑料管内喷洒70%酒精,并且用蒸馏水和70%酒精先后擦拭台面(只用70%酒精擦拭会导致洒落在台面的培养液在台面上形成难以清除的污垢)。不要在超净台里使用酒精灯等灯具,因为这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安全柜简介(图)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s,BSCs)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当操作液体或半流体,例如摇动、倾注、搅拌,或将液体滴加到固体表面上或另一种液体中时,均有可能产生气溶胶。在对琼脂板划线接种、用吸管接种细胞培养瓶、采用多道加样器将感染性试剂的混悬液转移到微量培养板中、对感染性物质进行匀浆及涡旋振荡、对感染性液体进行离心以及进行动物操作时,这些实验室操作都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由于肉眼无法看到直径小于5μm的气溶胶以及直径为5~100μm的微小液滴,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通常意识不到有这样大小的颗粒在生成,并可能吸入或交叉污染工作台面的其他材料。已经表明,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培养物交叉污染。生物安全柜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多年以来,生物安全柜的基本设计已经历了多次改进。主要的变化是在排风系统增加了HEPA过滤器。对于直径0.3μm的颗粒,HEPA过滤器可以截留99.9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动物尿液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关键词:尿液采集 操作规程目的:采集各种实验动物的尿液,以用于实验主体内容:常用的采集方法较多,一般在实验前需给动物灌服一定量的水。(一)代谢笼法:此法较常用,适用于大、小鼠。将动物放在特制的笼内。动物排便时,可以通过笼子底部的大小便分离漏斗将尿液与粪便分开,达到采集尿液的目的。由于大、小鼠尿量较少,操作中的损失和蒸发,各鼠膀胱排空不一致等原因,都可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一般需收集5小时以上的尿液,最后取平均值。(二)导尿法:常用于雄性兔、狗。动物轻度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由尿道插入导尿管(顶端应用液体石蜡涂抹),可以采到没有受到污染的尿液。(三)压迫膀胱法:在实验研究中,有时为了某种实验目的,要求间隔一定的时间,收集一次尿液,以观察药物的排泄情况。动物轻度麻醉后,实验人员用手在动物下腹部加压,手要轻柔而有力。当加的压力足以使动物膀胱括约肌松驰时,尿液会自动由尿道排出。此法适用于兔、狗等较大动物。(四)输尿管插管法:动物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剪毛、消毒,于耻骨联合上缘之上在正中线做皮肤切口(长约3~4cm),沿腹中线切开腹壁及腹膜,找到膀胱翻出腹外。辨认清楚输尿管进入膀胱背侧的部位(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