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His Tag,为5-15 His 串在一起的小肽, 在表达纯化中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Tag, 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亲和性Tag,但也个案证明其也能做一些兼职工作:增加蛋白可溶性,提高蛋白稳定性。但它的本质工作是与IMAC亲和,使纯化过程变的更加程序化,更具可控性。 相对与其他亲和Tag,如 GST, Flag, Strep, 它的特点可谓鲜明: 一,小,浓缩的都是精华,6个His 放在一起约2.5KD大小。His 的等电点为7.6,在常用的纯化缓冲体系(pH 8.0)中几乎不带电荷。所以这么小的Tag对passenger蛋白本身性质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二,廉, 纯化带His Tag蛋白的成本相对于其他Tag来说,是最便宜的。对His Tag来说, 每克填料约10刀,配1 L 洗脱缓冲液约7元; 而GST Tag,每克填料9刀,配1 L 洗脱缓冲液约70元; 对于 StrepII, 每克填料约20刀,配1 L 洗脱缓冲液约700元。其他的标签就不说了,因为填料的价格就不在一个数量级呀,要贵的多。从使用成本上来说,His Tag 的优势再明显不过了。 His
【求助】关于葡萄糖转运实验的一些问题参与者:qqhhrainbow1、我买回来的氚-2D-葡萄糖,包装上标注的0.25mci……0.25ml in ethanol: water 9:1……这些信息如何理解,如果我要达到1 μCi/ml的加药量,应该从包装瓶里去出多少加入1ML水呢?2、还有就是最后收集细胞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实验是将液体收到滤纸上烤干放入闪烁瓶,有的是直接把收集液放入闪烁液呢?如果我做葡萄糖摄取实验该选择哪种方法呢?3、最后的问题是,实验为了平衡闪烁值还要检测没孔的蛋白含量,如果用NaOH裂解细胞,那么这裂解液能直接用于brodford法测蛋白么?或者还要有什么处理步骤?实验有太多疑惑,help me help me please,大家一起来摸索!谢谢参与者:ailaopo99我在做葡萄糖转运试验是遇到了第二个问题,用NaOH裂解细胞后提取的蛋白用brodford法测不出浓度(平时用RIPA+PMSF提蛋白时浓度很高),搭车请大侠指导一下!!!参与者:xkfang1018氚-2D-葡萄糖,上面除了注明它的μCi/ml,好像还注明了Ci/mmol,通过换算可以知道μCi/m
Promega Wizard SV Gel and PCR Clean-up System 品牌:Promega 回收范围:100bp-10kb 价格:(50次 杭州 的试剂 杭州 报价为562元,11元/次) Promega的产品在进口品牌中一向以价格可亲而著称。这个胶回收试剂盒也不例外。并且这个试剂盒的性能参数好得令人刮目相看!首先是100bp�10kb的回收率高达80%�95%(用于PCR产物回收时适用于100bp�3.2kb的片断);然后是每个柱子的载量高达40ug!低至10ng。可以容纳更多的DNA,满足一次大量片断回收的需求。另外,试剂盒推荐的洗脱体积是50ul,但是如果需要浓度高的回收产物,也可以用不少于15ul的纯水洗脱,而且回收率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回收产物可用于测序、克隆、标记、酶切、体外转录和芯片分析等后继实验。操作也同样非常简单,无非是溶胶吸附、洗涤柱子,最后洗脱。这样,一个试剂盒兼具了多种优点,加上价格相宜,实在是进口产品中的性价
1.目的规范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2.范围适用于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3.职责质检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4.规程4.1 系统组成本系统由1个LC-10ADvp溶剂输送泵、FCV-10AL低压梯度混合器、在线脱气机、Rheodyne 7725i手动进样阀、SPD-10Avp紫外-可见检测器、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和电脑等组成,另外还包括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辅助设备。4.2 准备4.2.1 准备所需的流动相,用合适的0.45μ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20min。4.2.2 根据待检样品的需要更换合适的洗脱柱(注意方向)和定量环。4.2.3 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也可在平衡系统时配制),用合适的0.45μm滤膜过滤。4.2.4 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连接正常。4.3 开机接通电源,依次打开FCV-10AL低压梯度混合器、脱气机、LC-10ADVP输液泵、AT-130柱温箱,SPD-10Avp紫外检测器,待检测器自检结束显示测量状态时,打开打印机、电脑显示器、主机,最后打开色谱工作站。4.4 参数设定4.4.1 波长设定:在检测器显示初
1. 希望软件可以在 web 上使用。 即用户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 输入基因代码, 即可自行在网上设计 siRNA Oligo 。2. 可参照的软件形式.3. 希望能就每一个所指定的基因找到至少四对以上可合成的双链 RNA oligo 。4. 软件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如下:A . 进入 Gene Bank 调出指定基因序列;B . 根据特定的一些规则选出一个基因片段;C . 再根据一些规则写出正义和反义两段各 21 个碱基的序列;D . 最后通过反转,替代,空格得出最后结果。具体设计原则:1. 在所选基因的启动子后 50-100 个碱基自 5’- 端开始2. 寻找基因序列中的 23 个碱基, 最好是 5 ‘ - AA ( N 19 ) TT -3’ ( N 是任何碱基)3. 如果找不到四个以上 AA ( N 19 ) TT ,则用 AA ( N 21 )补足。4. 如果 找不到四个以上 AA ( N 21 ), 则用 NA ( N 21 )补足。5. 所选定序列中, G 和 C 的数目的总和在总数( 23 )的 35-55
Rnai最近由于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的发现使反义领域的研究增多。这种自然发生的现象最早是在秀丽线虫中发现的(1),是序列特异性地使转录后的基因沉默的有力机制。由于最近两年在RNA i领域取得的进步,已经有许多这方面的综述发表(2-4)。RNA 干扰是由长的双链RNA 分子发动的,该分子可以被Dicer enzyme加工成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RNA 。RNaseIII蛋白被认为是作为一个二聚体发挥作用,它对双链RNA 的两个链都进行切割,酶切的产物3'末端互相重叠。然后这种小的干扰RNA 分子(small interferingRNA s,siRNA s)掺入RNA 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引导核酸酶降解靶RNA 。这种保守的生化机制可用于研究多种模式生物的基因功能,但是它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应用受到阻碍,因为长的双链RNA 分子会引起干扰素应答。因此Tuschi及其同事表明长度为21nt的siRNA 可以特异性的抑制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表达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5)。这个发现激发了
本文先讲最简单的一个点的定点突变技术,其它较长片段的突变,删除,插入技术以后会慢慢奉上:在做实验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目的应该比较明确吧:就是要把自己的基因上面的一个碱基换成另外一个碱基。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有几种可能使我们需要这样去做:第一 我们吊出来的基因有点突变,相信这可能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基因好不容易吊出来,并装进了自己的载体,却发现有一两个碱基跟自己的预期序列或所有的公共数据库不匹配,然后暴昏。大家实验室里面还是用Taq酶为主吧,Pfu这样的高保真酶大家应该用得不多吧,Taq酶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就是扩增效能强,缺点就是保真性差,其错配机率是比较高的,相关数字忘了,大家可以去网上查那个数字,不过感觉如果是2000bp的基因,如果扩四五十个循环的话,很大机率会出现点突变,当然这也跟具体PCR体系里的Buffer有很大关系,详细情况这里就不讨论了。第二 要研究基因的功能,在基因上自己选定位置更换碱基的保守序列,或者改造成不同的亚型,总之就是要人工改造碱基序列符合自己的实验需要,相信这也是那些研究基因的人经常的一种思路吧。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首
问:G418筛选预实验用未转染的细胞做,选10-14天内细胞死亡的最小浓度,然后将更高一级别的浓度应用于转染的细胞,是这样吗?答:G418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依不同浓度,对细胞有一定的抑制或杀伤作用,而拟转染的质粒上带有G418的药代酶,能降解G418,从而使细胞获得对G418的耐药性。也就是说转染后的细胞可以耐受G418,而未转染成功的细胞不能耐受G418,因而被杀灭或抑制。通过G418筛选体系,使得未转染成功的细胞比例不断减少,转染成功的细胞比例不断增高。如果G418浓度太高则会杀伤所有的细胞,如果G418浓度太低则没有什么毒性,两种情况都不能起到筛选作用。G418筛选预实验则是先用未转染的细胞做,选14天内细胞死亡的最小浓度应用于转染的细胞,因为不同的细胞对G418的耐受性也不一样,这样的目的是找一个实验细胞能耐受G418的工作浓度,从而为筛选转染的细胞打下基础,因为这种浓度只能抑制未转染的细胞,而不抑制转染成功的细胞的!从而起到筛选作用。建议你再多查找一下国内外相关文献,实验动手之前一定要明白其原理,要不然会很盲目,充分的准备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问:
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所谓弱的相互作用或称非共价键或次级键,包括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盐键(离子键)。此外共价二硫键在稳定某些蛋白质的构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氢键(hydrogen bond)在稳定蛋白质的结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肽主链上的羰基氧和酰胺氢之间形成的氢键是稳定蛋白质二 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此外,还可在侧链与侧链,侧链与介质水,主链肽基与侧链或主链肽基与水之间形成。 由电负性原子与氢形成的基团如N-H和O-H具有很大的偶极矩,成键电子云分布偏向负电性大的原子,因此氢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分布就少,正电荷的氢核(质子)就在外侧裸露。这一正电荷氢核遇到另一个电负性强的原子时,就产生静电吸引,即所谓氢键。 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广义上的范德华力包括3种较弱的作用力:定向效应,诱导效应,分散效应。 分散效应(dispersion effect)是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作用的范德华力,它是非极性分子或基团间仅有的一种范德华力即狭义的范德华力,也称london分散力。这是瞬时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偶极方向
原代 肺泡上皮 细 胞 ( Primary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s ) 的体外分离培养 1 、完全无血液残留肺 脏组织 2、消化肺 组 织 :常用细胞消化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胶原酶。经支气管将酶灌注到完整的肺中消化,或把肺组织剪碎放入消化液中消化。前者比后者更有效。3 、分离 纯 化 细 胞 :原代肺泡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主要方法:(1)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细胞的原理是不同细胞的沉降系数不同,在密度梯度离心中细胞所处的位置也相应不同。 用ficoll或percoll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2)滤膜分离法: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约10mm,比巨噬细胞(约25mm)和Ⅰ型细胞 (50mm-100mm)小,用150mm孔径的滤膜初滤除去大的组织碎片,30mm-40mm孔径的滤膜除去全部Ⅱ型细胞和部分巨噬细胞,采用 15mm的滤膜精滤。用滤膜分离操作简单,它和其他分离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纯度。(3)流式细胞技术法:根据不同细胞之间的荧光差异,用荧光物质标记筛选。肺泡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脂类物质,用亲脂性荧光素标记,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细胞。
对未知突变进行分析的方法 1.RNA酶A切割(RnaseAcleavage)在一定条件下,异源双链核酸分子RNA:RNA或RNA:DNA中的错配碱基可被RNaseA切割,切割产物可通过跑变性胶得到分离。RNA探针可通过将相应的DNA片段克隆至含有SP6或T7启动子的载体中得到,当RNA探针上错配的碱基为嘌呤时,RNaseA在错配处的切割效率很低甚至不切割,而当错配碱基为嘧啶时,则其切割效率较高。所以如果仅分析被检DNA的一条链,其突变检出率只有30%,而如果同时分析被检DNA的正义链和反义链,则有效率可达到70%[1]。尽管RNaseA切割法有其局限性,如需使用同位素,需将PCR产物克隆至表达载体上,从而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但由于它能对1~2kb的片段进行检测,并能确定突变位置,且无需使用有害化学试剂,故仍被频繁使用。 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该方法的原理是:双链DNA分子在一定变性剂浓度的凝胶上电泳时,会在一定的时间发生部分解链,导致电泳迁移率下降,当正常的DNA分子和发生突主的DNA分子之间即使只有一个碱基对的差异时,也会在不同时间发生部分解
在体外将两个或多个来源相同或不相同的DNA片段连接成新的重组DNA分子,再转到特定宿主细胞中进行自主复制并表达。这是分子生物学中的基本技术。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程序包括: (1)获得外源DNA:外源DNA是进行DNA重组的目的DNA片段,一般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筛选等方法获得。 (2)载体的构建或选择:分子生物学中用的载体是指能在特定宿主细胞中自主复制的DNA分子,例如细菌的质粒、噬菌体、病毒等,常用的载体一般为质粒;根据需要可直接从公司购买合适的载体,也可以自己构建。 (3)连接:目的DNA片段和适当载体的连接,一般采用核酸内切酶分别消化DNA片段和载体,使它们的末端能够连接到一起构成重组DNA分子。由于所用内切酶的切割特点不同,产生三种连接方式:粘端连接、平端连接和不相配的连接。 (4)转化:将连接的重组DNA产物导入合适的宿主细胞,使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扩增或表达,赋予宿主细胞新的生物特征。 (5)克隆化:重组DNA分子转化大肠杆菌后,在平板培养基上筛选出单个菌落,此菌落经过酶切
1997年2月22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向公众宣布,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他们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小绵羊“多利”正在茁壮成长。5天后,也就是2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全文刊登了罗斯林研究所的实验结果。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人们在措手不及之中迎来了克隆时代。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陈大元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他克隆成功的牛的照片,书柜里陈列着各种有关克隆的书籍和奖状,一个老式的大电冰箱时不时发出一阵声响。陈大元和记者的交谈就从多利羊的问世开始。10年来,虽然由克隆引发的种种道德和伦理之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没有人否认,克隆正因其在农业和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离普通百姓越来越近。体细胞克隆硕果满枝“在多利羊以前,做的都是胚胎细胞克隆。我的导师童第周先生就是做胚胎克隆的,但是当时在中国叫做核移植。当时我国用胚胎克隆了鼠、牛、羊、猪等多种动物,克隆在当时的中国处于鼎盛时期。”陈大元回忆说,多利羊是用体细胞克隆出来的,体细胞和胚胎细胞不一样,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很难回到胚胎细胞时期的性状。因此,多利羊的出现说明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回到胚胎细胞的状态,是生物学上一个非常轰动的成果。“经过10
近几年,microRNA(miRNA)的光芒已经盖过siRNA、mRNA,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闪耀的明星。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凋亡,每个过程都有miRNA的调控,自然,它也与癌症发育息息相关。在许多人类肿瘤病例中,都发现miRNA表达异常,要么是成熟的miRNA,要么是前体miRNA,抑或二者皆有。miRNA也“戏路颇广”,既饰演正面人物-肿瘤抑制基因,有时也会扮演大反派-癌基因。如此有潜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于是,miRNA表达谱分析成为miRNA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这种高通量的表达谱分析,芯片当然是首选。芯片采用大规模微阵列技术,一张芯片上包含成千上万个探针,大大提高了筛选的速度和通量。研究人员一般使用商业化的芯片,也有一些实验室使用定制的芯片。当然,还有一些公司还提供全套服务,比如LC Sciences(中国子公司为联川生物),它在2005年最早开发出miRNA分析服务。同年,Invitrogen和Exiqon也进入这个市场。对于这个变化极快的新领域而言,service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可供参考的文献也不多,面对大量的数据,你可能一筹莫展。而服务公司
(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将外植体放入含有外源基因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ociens)菌液中浸泡,然后转入共培养基,再转入筛选培养基诱导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芽,生根后的抗性植株移栽至营养钵生长。 (2)基因枪法 又称微弹轰击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外源DNA黏附在微小的金粒或钨粒表面,然后在高压的作用下,微粒被高速射入受体细胞或组织,微粒上的外源DNA进入细胞后,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得以表达,从而实现基因的转化。 (3)花粉管通道法 在植物授粉时将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涂于柱头上,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含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 (4)微注射法 首先制备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出细胞,在倒置显微镜和显微操作器的帮助下,将目的基因DNA通过微管
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还没有1种治疗效果较理想的药剂,对发病植株做到早期诊断及提前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植物病毒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常用的方法有侵染力测定法、血清学方法、电子显微镜计数和分子生物学法等。1.1侵染力测定法 侵染力测定法是将病毒样本接种在植物上,根据侵染力的大小定量。它的灵敏度在所有定量法中是比较高的,而且是其他定量法的基础。设计一种新的定量法,如果不经过侵染力的验证,将无法判断测定的是病毒或者是具有侵染力的病毒。侵染力测定法包括局部枯斑法、淀粉-碘斑法、系统感染率的测定法等。侵染力测定多用粗汁液来接种,为了避免抑制物质的作用和使半叶枯斑数目控制在一定范围,须用缓冲液稀释接种物。局部枯斑法 1929年F.O.Holmes发现TMV在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接种叶片上引起局部坏死斑点,在一定的病毒浓度范围内,所产生的斑点数目与病毒浓度成正比例。这一发现成为病毒侵染性定量测定的基础(田波,1987)。所有机械传染的病毒都有可能应用局部斑点法,但实际上只有少数病毒具
TaKaRa的内切酶和NEB的内切酶哪个更好一些?参考见解: TaKaRa的内切酶、NEB的内切酶两个公司的酶的品质都非常好。NEB公司的酶的活性很高,切出两条小带可能是因为出现星活性,可以试试把酶量减半。NEB的酶很多都是克隆的,所以纯度比较高。应用磁性微球提取人全血基因组DNA,将提取出的DNA直接用于限制性酶切反应,应用Taq1酶,但发现酶切后产生的是smier片断,即切碎的状态。不知原因是什么?在做这类实验时,一般是将PCR产物进行酶切,这与实验结果有联系吗?是不是直接提取出的DNA必须要做PCR扩增,才能应用酶切?参考见解:1. 为建立基因组文库时一般才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人基因组DNA.目的是为获得含有人全部DNA的随机片段的总和.然后再用载体和宿主细胞构建克隆.2. 电泳图,酶切后是一片弥散的带,是因为基因组中存在大量Taq1酶的酶切位点,由于操作属于随机酶切,所以得到的DNA也是随机的,而不是大量均一的.那么电泳后的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很容易解释.3. 一般在PCR后采用酶切是由于酶切模板数目巨大且均一,在了解了被切DNA上有关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信息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目
免疫(Immunity)的定义: 具有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是有害的,引发疾病。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免疫系统静态的结构和功能及动态免疫应答引起的获得性防御功能及所致疾病的过程和机制的学科。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 免疫学的特点: (1)涉及的新知识多,发展迅速 (2)涉及的学科多,内容抽象不容易理解 (3)英文词汇和缩写多 免疫学的学科概况: 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是从微生物学分离出的一个独立学科,免疫学的发展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免疫学的发展现状: 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目前是基础医学中的两个前沿学科。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马车。 一、 经验免疫学时期 免疫学开创期:16~17世纪,种人“痘苗” 预防天花。我国11世纪开始接种人痘,18世纪后叶,Jenner发明牛痘。 二、 科学免疫时期 抗传
1.目的有效指导尿液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测结果准确可靠。2.范围适用于尿液颜色、浊度、pH、比重、蛋白、糖、潜血、胆红质、尿胆原、酮体、亚硝酸盐及尿沉渣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3.标本3.1尿液标本由患者亲自或临床医护人员帮助采集。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通告尿液标本的采集要求及注意事项;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中的各种问题和向临床提供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尿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等。3.2尿液标本的运送应由患者亲自或临床医护人员运送。3.3后尿液标本由人员或科卫生员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4.工作程序4.1患者准备尿液标本一般由患者亲自或由护理人员帮助按照医嘱留取。为了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尿液项目的目的,口头和书面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及收集尿液标本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1.1一般要求:尿液标本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等剧烈的运动,要求病人休息15分钟后进行采集。4.1.2避免污染:应避免月经血或阴道分泌物、精液或前列腺液、粪便等各种物质的污染,应向患者交代应用肥皂水清洁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4.1.3
一、形态学观察方法 (一)、HE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现象。 (二)、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三)、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四)、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二、DNA凝胶电泳(一)、检测原理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bpDNA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