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免疫学反应无关的颗粒(称为载体)表面上,当这些致敏的颗粒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相遇时,就会产生特异性的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这些颗粒就会发生凝集现象。这种借助于载体的抗原抗体凝集现象就叫做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载体的存在使反应的敏感性得以大大提高。间接凝集反应的优点为:①敏感性强:间接凝集反应是最敏感性的血清学反应方法之一,可以检测到微量的抗体和抗原;②快速:一般1h~2h即可判定结果,若在玻板上进行,则只需几分钟;③特异性强;④使用方便、简单。二、载体 具有吸附抗原(或抗体)的载体很多,如聚苯乙烯乳胶、白陶土、活性炭、人和多种动物的红血球、某些细菌等。良好载体有如下几点基本要求:①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无自凝倾向;②大小均匀;③比重与介质相似,短时间内不能沉淀;④无化学或血清学活性;⑤吸附抗原(或抗体)后,不影响其活性。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人的O型红血球和绵羊红血球。而后者应用更广,因为其来源方便。另外绵羊红血球的表面有大量的(约1000个以上)糖蛋白受体,极易吸附某些抗原物质,吸附性能好,且大小均
【 实验目的 】 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 实验原理 】 核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都具有共轭双键系统,能吸收紫外光,RNA和DNA的紫外吸收峰在260nm波长处。一般在260nm波长下,每1ml含1µg RNA溶液的光吸收值为0.022~0.024,每1m1含1µg DNA溶液的光吸收值约为0.020,故测定未知浓度RNA或DNA溶液在260nm的光吸收值即可计算出其中核酸的含量。此法操作简便,迅速。若样品内混杂有大量的核苷酸或蛋白质等能吸收紫外光的物质,则测光误差较大,故应设法事先除去。 【 实验材料 】 1.实验器材 离心机, 离心管,外分光光度计; 2.实验 试剂 (1)钼酸氨—高氯酸 试剂 (沉淀剂):如配制200ml,可在193ml蒸馏水中加入7ml高氯酸和0.5g钼酸氨。 (2)5%~6%氨水 【 实验操作 】
最近2个月都在做原核表达,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连SDS-PAGE都跑成模糊的一片,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现在实验慢慢上正轨了,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很怀恋之前探索的那段时光,现在把我做蛋白表达的过程和一些问题写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开始做蛋白表达的人少走一些弯路。 1、表达载体的构建构建表达载体是比较简单的,不过也是需要对你的蛋白还有所用的载体有一个详细的认识,对于比较大的蛋白最好选用能够助溶的标签,但是也不是固定的,比如我的蛋白有65-70KD,我也用的也是HIS,上清也是有少量表达。最关键的我觉得是ORF框不要发生移码突变,比较保险的做法可以先做电子克隆预测,推荐accelrys gene,功能很强大,非常好用。转化我是分两步走的,连接产物先转化DH5α再提质粒转化BL21,虽然比较繁琐但是比较保险,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构建载体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所以也没有什么经验跟你们探讨,我从引物合成到测序完成,边做边玩2周搞定。 2、原核表达原核表达遇到的问题就很多了,先贴张最开始跑的图(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所以说开始实验做得不好没有关系,没有人天生就会,都要靠后天慢慢学习。 现在开始
药理学实验 氯丙嗪对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 【目的】 1.学习激怒反应的实验方法。 2.观察氯丙嗪的安定作用。 【原理】用电刺激法引起动物激怒反应,通过小鼠激怒反应的差异来了解氯丙嗪的安定作用。 【器材】 调压器、激怒盒、天平、鼠笼、注射器等。 【药品】 0.08%氯丙嗪溶液、生理盐水(NS) 【动物】 小白鼠 【方法】 1.取异笼喂养,雄性,体重25g左右小鼠4只,称重,编号,每次取一 组放入激怒刺激盒内,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用电源开关控制刺激频率,频率为60次/min,交流电压由小逐渐增大调至35~50V左右,至小鼠出现激怒反应(两鼠竖立对峙、互相嘶咬)。在60s内有激怒反应则为合格。 2.给药 经筛选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ip氯丙嗪溶液 0.2ml/10g;另一组ip NS 0.2ml/10g。给药20min后以给药前的电压刺激,观察两组小鼠给药前后反应的差异。 【结果 】 填入表5。 (1)汇总全班数据进行统计(X 2 检验) 四格表
一、传代细胞的传代培养(1)吸除或倒掉原瓶中的旧培养基(以25mL培养瓶为例)。(2)每瓶加入2mL,无钙、镁PBS,漂洗一次后倒掉。(3)每瓶加入1mL消化液(0.25%胰蛋白酶或0.02%EDTA或混合液),轻轻摇动培养瓶,经消化液铺满所有细胞表面,待细胞层略有松动,肉眼可观察到“薄膜”现象时,倒掉消化液,再继续作用2~3分钟,轻轻摇动,细胞层可随残留的消化液呈片状从瓶壁上脱落下来,在显微镜下可发现细胞回缩变圆,细胞间隙增大,此时应立即终止消化。(4)加入完全培养基5mL,用吸管反复吹打瓶壁上的细胞,吹打时要按顺序进行,以确保所有瓶壁均吹打到,吹打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过大,尽可能不要出现泡沫,以避免细胞的机械损伤。(5)用计数板计数,计算细胞的浓度,并用培养基调整适当的细胞浓度后再分瓶培养。二、传代细胞的建系和维持1、细胞档案细胞档案要记录好,如组织来源、生物学特性(由形态、生长繁殖曲线、染色体核型情况、代谢特性、分化特性、病毒敏感性、致瘤特性、有无支原体和潜存病毒等)、培养基的要求、传代换液时间、扩增时间(分裂指数),细胞的特殊遗传标志(标记染色体)等,这些记录对于保证细胞的正
ExPASy工具包包涵的程序ComputepI/MW:是ExPASy工具包中的程序,计算输入序列等电点和分子量的工具。对pI的确定基于早期研究中将蛋白质从由中性到酸性变性条件下迁移过程中所获得的pK值(Bjellqvist等,1993)。分子量的计算是把序列中每个氨基酸的同位素平均分子量加在一起,再加上一个水分子的分子量。用户可以把序列整理为FASTA格式,或提供SWISS-PROT标识,或者是可唯一确定的添加号。若用户提供了序列,该工具会自动计算全序列的pI和分子量;若用户提供的是SWISS-PROT标识,程序会显示该条目的描述和物种记录;如果用户给出了一段序列片段范围则计算将在该片段上进行,而不是针对整个序列。对于碱性蛋白质,计算出的等电点偏差较大PeptideMass:是ExPASy工具包中的程序,针对肽段谱图分析实验分析蛋白质在各种蛋白酶和/或化学试剂作用下的内切产物。通过PeptideMass可以预测水解结果的酶和试剂包括:胰蛋白酶(trypsin)、糜蛋白酶(chymotrypsin)、LysC、溴化氰、ArgC、AspN和GluC(双羧酯或磷酸酯)。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可在
一、原理 G显带机制有许多学说,但尚无定论。目前比较倾向于多因素决定论,即带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DNA、核酸结合蛋白及染料三者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DNA的碱基组成以其与结合蛋白形成的特定结构对染料分子的作用。Summer(1974)的实验表明,DNA分子的螺旋及折叠非组蛋白蛋白质的分布在染色体上呈区域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二硫键与硫氢键分布不同,深染区由许多二硫键交联,因为它易与染料结合;而浅染区则缺乏二硫键,多硫氢键,不易与染料结合而呈浅色。 此外,由于染色体内DNA的碱基分布不同而造成DNA螺旋,折叠的程度也不同,继而影响到结合蛋白的分布与构型,与染料结合后呈现深浅不同的带绞。目前G显带常用的方法是GTG法(G-band by Trysin using Giemsa) 二、操作过程 1. 已制备好的染色体玻片在65℃烘箱烤片2~3小时,存放于37℃温箱备用。 2. 用生理盐水配制0.14%胰蛋白酶液(70 mg 胰酶溶于50 ml 生理盐水),保存于-18℃中备用。使用时取15 ml 母液加35 ml pH6.7磷酸缓冲液稀释到0.042%为工作液。用前预温至26
ChIP是一种强大的确定蛋白或者组蛋白修饰在基因组上定位的实验方法。染色质被分离出来后采用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来判定目的蛋白是否结合在特定的DNA序列上或者判定目的蛋白结合位点在全基因组范围的分布(微阵列或DNA序列)。这种方法具有空间性与时效性。该实验设计为如何在细胞中进行ChIP实验提供了详细的步骤。1. 交联和细胞收获甲醛可以将蛋白质交联到DNA上。交联结果的好坏决定于交联时间的把握。我们建议样品交联的时间一般为2-30分钟。过度的交联会减少抗原的结合性和超声断裂的效率。抗原决定簇也会被掩盖。加入甘氨酸可以消除甲醛使交联反应终止。1.1.准备两个长满细胞的150cm2的细胞培养皿(undefined107-undefined107 个细胞/皿)。将甲醛直接滴入PBS洗过的细胞培养皿中,使其终浓度为0.75%,然后在室温缓慢旋转10分钟,使蛋白和DNA发生交联。1.2 加入甘氨酸使其终浓度为125mM,在室温晃动孵育5分钟。1.3 使用10ml预冷PBS清洗细胞2次1.4 使用细胞刮将细胞收获放入 5ml 预冷PBS中,并转入50ml的管子。1.5.在皿里加入3mlPBS,将剩余的细胞转移到50ml管子里1000
寡核苷酸探针 寡核苷酸探针是指用化学合成技术在体外合成的单链DNA,长度一般为30―50bp。寡核苷酸探针目前均由DNA合成仪合成。 在确定寡核苷酸探针的序列时,一定要使该探针能与靶核酸序列特异性结合,而与无关体外转录法制备tRNA探针原理图序列不会产生杂交反应。如果靶DNA或mRNA的序列是已知的,合成寡核苷酸的序列按照碱基互补原则很容易确定。如果仅仅知道氨基酸序列,探针的设计则较复杂,因为大多数氨基酸可以具有好几种密码子,即密码具有简并性。这时就应该选择密码简并性最小的氨基酸序列。在设计筛选寡核苷酸探针时应遵守以下一些原则: 1.长度一般为30~50个bp,过长者杂交时间较长,合成量低,过短者,特异性较差。 2.碱基中(G+C)含量应在40%~60%,超出此范围则会增加非特异性杂交。 3。探针分子内不应存在互补区,否则会出现抑制探针杂交的“发夹”状结构。 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与cDNA探针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制备简易:寡核苷酸探针以核苷酸为原料,通过DNA合成仪短时间内即可合成,方法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条件。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重组(重组体的构建)程序如下:(1)质粒DNA 的分离纯化。一般含有单个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即使进入了宿主细胞也不能进行增殖。通常它需要同适当的能自我复制的DNA 分子(例如质粒、噬菌体DNA 等)结合后,才能在通过转化或其他途径导入宿主细胞,像正常质粒或病毒一样增殖和易于检测。分离质粒载体DNA 有许多方法,但其共同步骤是先用溶菌酶处理含有质粒载体的宿主菌培养物,以除去其细胞壁,然后加入去污剂(例如SDS),使其发生温和的溶菌作用。这样质粒DNA 、多聚核糖体、可溶性蛋白质、tRNA 等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便逐步地释放出来,而核染色体的DNA 则仍然附着在细胞的残渣碎片上,经过离心处理,可使其同质粒分开。将离心所得的含有质粒DNA 的上清液,加酚处理除去蛋白。剩下的DNA 混合物中,质粒DNA (cccDNA )呈超螺旋状态。为进一步纯化出cccDNA 分子,可在含有溴化乙锭(EB)染料和氯化铯溶液中进行密度梯度离心。EB是一种扁平分子,它能插入双链DNA 分子的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从而降低了DNA 分子在氯化铯中的密度。又由于cccDNA 同EB的结合能力比开环D
一般为48h以内,有些最好于当日电泳检测,大于48h后带型不规则甚致消失。 假阴性,不出现扩增条带 PCR反应的关键环节有: ①模板核酸的制备。 ②引物的质量与特异性。 ③酶的质量及。 ④PCR循环条件。 寻找原因亦应针对上述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模板: ①模板中含有杂蛋白质。 ②模板中含有Taq酶抑制剂。 ③模板中蛋白质没有消化除净,特别是染色体中的组蛋白。 ④在提取制备模板时丢失过多,或吸入酚。 ⑤模板核酸变性不彻底。在酶和引物质量好时,不出现扩增带,极有可能是标本的消化处理,模板核酸提取过程出了毛病,因而要配制有效而稳定的消化处理液,其程序亦应固定不宜随意更改。 酶失活:需更换新酶,或新旧两种酶同时使用,以分析是否因酶的活性丧失或不够而导致假阴性。需注意的是有时忘加Taq酶或溴乙锭。 引物:引物质量、引物的浓度、两条引物的浓度是否对称,是PCR失败或扩增条带不理想、容易弥散的常见原因。有些批号的引物合成质量有问题,两条引物一条浓度高,一条浓度低,造成低效率的不对称扩增,对策为: ①选定一个好的引物合成单位。 ②引物的浓度不仅要看OD值,更要注重
我是做临床的,07年毕业。06年完成老板的RNA干扰体内体外课题,实验花了7个月,大家都说我神速,我也觉得也是快了些,呵呵,看到其他同学忙得没结果,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自己还得了优秀毕业论文。在感激老天眷顾、高兴之余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做实验的体会:一、在选题方面要注意:根据自己实验条件,来选择实验内容及检测指标,这一点很重要,好多战友在选题上难度很大,自己操作起来很难,把试剂买来了,做了太难,放弃了,白白花费时间和精力,我周围就有几个。除非是老板课题,但申请课题自己可行性应该有。二、自己要有辛苦:自己体会最深,要细胞大家都知道,基础准备的东西太多,我是老板第一个养细胞的,都要从头开始做:收集输液瓶培养瓶—洗、泡……我最多的时候一天洗了100个(一个一共20边),辛酸大家都明白。三、试剂要好的:如果有进口的最好了,不是我說自己的不好,但自己结果是因为它而不好。四、和其他做实验同学交流:我是做临床的,基础养细胞选干扰片段都是空白,这些都要看书,和同学请教学习,这一点特别重要,有些人足够自信,结果只能是烧钱费时费力,这样的例子不少。五、合同学协作:我当时做实验时开始一个细胞房一个操作台,2个人
小 鼠近交系BALB/c来源:1913年,贝格(Bagg)从美国商人欧希尔(Ohio)处购得的白化小鼠原种,以群内方法繁殖。麦克•多威尔(MacDowell)在1923年开始作近交系培育,至1932年达26代,命名为BALB/c品系。安德尔文特(Andervont)等人使BALB/c广为传播和应用。1985年我国从美国NIH引进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为BALB/c第180代。毛色:白化。主要特性:①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但用乳腺肿瘤病毒诱发时发病率高;卵巢、肾上腺和肺的肿瘤在该小鼠有一定的发生率。②易患慢性肺炎。③对放射线甚为敏感。④与其他近交系相比,肝、脾与体重的比值较大。20月龄的雄鼠脾脏有淀粉样变。⑤有自发高血压症,老年鼠心脏有病变,雌雄鼠均有动脉硬化。⑥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对利什曼原虫属、立克次氏体和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主要用途: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研究,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C57BL来源:1921年立特(Little)用艾比•拉特洛坡(Abby Lathrop)的小鼠株,雌鼠57号与雄鼠52号交配而得C
干细胞的概念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干细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体外培养。最新研究发现,成体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为干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在胚胎的发生发育中,单个受精卵可以分裂发育为多细胞的组织或器官。在成年动物中,正常的生理代谢或病理损伤也会引起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再生。胚胎的分化形成和成年组织的再生是干细胞进一步分化的结果。胚胎干细胞是全能的,具有分化为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的能力。而成年组织或器官内的干细胞一般认为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然而,这个观点目前受到了挑战。最新的研究表明,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同样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或组织的潜能,这为干细胞的应用开创了更广泛的空间。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Self-renewing),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干细胞按照生存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1.1 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 ES细胞)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Inner Cell Mass)的细胞即为胚
噬菌体展示抗体库构建的载体 抗体库技术是将某种动物的所有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在质粒或噬菌体中表达,利用不同的抗原筛选出携带特异抗体基因的克隆,从而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单链抗体(ScFv)是一种基因工程抗体,能够在原核宿主中表达,不论是在性能方面,还是在制备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关于基因工程抗体的特点与制备过程,见本书第一章的有关内容。这里仅介绍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制备单链抗体中的应用,说明该技术的操作过程。 pFUW80是一个多拷贝的噬菌粒载体,用于表达单链抗体基因。它同时具有colEl的复制起始位点和丝状噬菌体f1的复制起始位点。但是,pFUW80缺少编码噬菌体复制和包装所需蛋白的基因,这些基因均由辅助噬菌体提供。这样,pFUW80既可以进行一般质粒的双链复制;在辅助噬菌体存在下,又能像丝状噬菌体那样滚环复制。常用的辅助噬菌体有VCM13和M13KO7,它们带有一个编码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可以作为筛选的标志。 pFUW80表达抗体基因使用的是lacZ启动子,载体本身并不带有lacIq基因,要求使用染色体上带有一个lacIq基因的宿主菌株。由于pFUW80是多拷贝载体,所
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影响患者生命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控制转移是改善癌症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动物实验是研究肿瘤转移的重要方法,而建立一个相关的理想动物模型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提。 1969年Rygaard等首次成功将人类结肠癌移植于裸鼠后,多种人类肿瘤已经在裸鼠体内移植成功,从而开辟了利用动物研究人类肿瘤的广阔前景。以往的研究大多将癌组织直接移植于裸鼠皮下,但是这种模型由于周围结缔组织包裹,往往形成局部肿瘤而很少发生远处转移。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相继建立了人类肿瘤裸鼠原位移植(orthotopic tranplantation)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发生类似肿瘤临床特点的生长及转移过程。Furukawa等发现将完整组织块原位缝挂裸鼠胃壁比肿瘤细胞悬液原位移植裸鼠胃壁后转移率高。汪芳裕等在裸鼠胃壁缝制粘膜小囊包埋肿瘤组织块,这种模型肝脏转移率、腹水形成率较高。但是传统的完整组织块模型,无论是缝挂法还是胃囊法又存在许多造模时的实际困难和弊端,如造模时间长, 缝针时出血量较多,死亡率较高等。从而导致造模成功率相对不高,如何能将完整组织块不需动一针一线就可以粘挂
表达不同于其它一些实验,比如:提取质粒、PCR、电镜切片,这些人为控制的因素比较多,出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好分析。表达呢,你把质粒克隆好啦,交给细胞,然后有些事情就不全是你要怎样就怎样了。原核表达在表达当中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细菌培养条件简单、生长速度快,需要的仪器和培养基都比较便宜。当然,它也存在一些缺乏高级修饰、细胞内部还原性过高等缺点。原核表达从一开始的设计就非常重要,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足准备功夫,可是省去很多将来后悔的事情。首先,我们要根据是否要求可溶将载体分成两大类,如果希望可以同时尝试多种表达系统,也有许多商业化的系统供选择。前面已经介绍过许多公司的商业化载体、菌株和多系统表达体系,现在我想先从自己的蛋白分析讲起。同样的载体、同样的系统,很可能表达这个蛋白表达量奇高,但是另外一个就是做不出来,所以没有万能的载体,只有永恒的分析。当然如果你的蛋白曾经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出来那是最好的,选择同样的载体表达成功率会高很多。如果没有也最好尝试找一些曾经表达过和你的蛋白拥有相类似结构的文献。比如大部分含有哺乳动物src同源的SH2蛋白相互作用域的蛋白都是用pGEX系列载体表达出
【实验原理】 当尿素经加热至180℃左右时,两分子尿素脱去一分子氨, 进而缩合成一分子双缩脲。 其在碱性条件下双缩脲与铜离子结合成红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多肽及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均含有许多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分子中的亚酰胺键相同。因此,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也能呈现出类似于双缩脲的呈色反应。其反应过程如下: 【 试剂 】1. 蛋白质溶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倍,通过2-3层沙布滤去不容物)2.0.1%甘氨酸溶液3. 0.01%精氨酸溶液4. 10%NaOH溶液 5. 1%CuSO4 溶液 6.尿素结晶【实验操作】1. 双缩脲的制备取少许尿素结晶 (约火柴头大小)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微火加热至尿素熔解至硬化,刚硬化时立即停止加热,此时双缩脲即已形成。冷却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约1ml、并震荡,再加入1%硫酸铜溶液2滴,再震荡,观察颜色的变化。注意:a.在操作过程中试管不能冲向其他人以防止烫伤;b.控制加热的时间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c.加热时火不能太大,防止碳
一、原理植物内源激素ABA(脱落酸)能使气孔关闭,降低叶片蒸腾速率,外源ABA也有同样的作用。可以用称量法、镜检法直接或间接地测量气孔开度,以检验外源ABA的作用,加深了解ABA的生理功能。二、仪器与用具显微镜1台(附接目测微尺);温箱1台;感量0.001g天平;25ml烧杯6只;10ml移液管3支;剪刀1把;尖头镊子1把;光源;载玻片和盖玻片等。三、试剂1. 100mg/L ABA:10μg ABA溶于100ml水中;2. 蒸馏水;无水乙醇;3. 10%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称醋酸纤维素1g,加纯丙酮10ml溶解即可。四、方法1. ABA对小麦叶片气孔开度的影响(1)取样:选择照光培养,生长均匀,约10天苗龄的小麦,取第一麦叶为材料,剪取长10cm切段共60段。(2)设置处理:取6只25mL烧杯(直径尽量一致),分成三组,每组2只,按下表进行处理,即第一组每杯加蒸馏水10mL,第二组每杯加蒸馏水10ml和小麦叶片15段,第三组每杯加10mg/L的ABA溶液10mL和小麦叶片15段,均将叶片切段的基部插在溶液中。(3)第一次称重:将上述各处理烧杯称重,记录原初重量。(4)第二次称重:将6
均相酶免疫测定是将半抗原或小分子抗原如药物、激素、毒品、兴奋剂等与酶结合制成酶标记物,酶与抗原(半抗原)结合后仍保留酶和抗原(半抗原)的活性。测定时将待测样品、酶标记物、特异性抗体和底物溶液加在一起,待抗原—抗体和酶底物反应平衡后,即可直接测定结果,无需分离步骤,整个检测过程都在均匀的液相内进行。依据实验原理可分为竞争结合法和非竞争结合法两种类型。1、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 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enzyme multiplied immunoassay technique,EMIT),由美国SYVA公司最先研制成功,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的测定,在药物测定中应用最多。原理:半抗原与酶结合成酶标半抗原,保留半抗原和酶的生物活性,当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半抗原分子上的酶蛋白与抗体密切接触,使酶的活性中心受到影响,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测定时标本中的半抗原、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竞争性结合,标本中的半抗原含量越高,加底物后其OD值越高。如将毒品(如吗啡及其衍生物)与溶菌酶结合成酶标记物,测定时将待测样品、酶标记物与抗体一起混合,让前二者与其相应抗体竞争结合后,加酶底物(藤黄微球菌),测定反应体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