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84 植物对刺激的传递(示范)

实验84 植物对刺激的传递(示范) 原理   植物虽然是直立不动,但对变化着的环境也会作出一定的反应,如向日葵的向光运动,早已为人们熟悉。敏感植物含羞草,对外界的刺激会产生运动反应,叶片闭合,甚至叶柄下垂,刺激与运动可以不发生在同一部位,这就表明刺激可以在体内传递,在传递的路径上即产生负电位波动,可以用电极引出加以记录。 仪器药品   万用电表或记录仪    跟踪器(可自制,电路见图30)   氯化银电极       0.9% NaCl   含羞草         玻璃板 操作步骤   1.Ag—AgCl电极制备   取银丝长约2cm,软质玻璃管3─4cm长(内径2mm左右),在火焰上将银丝封入玻管中,约露出1cm长,银丝另一端用导线引出玻管。将制好的两个银电极并联起来作为阳极,一片银片作为阴极,接到1.5伏电池上,以0.9% NaCl溶液作电解液,在银电极上镀上一层氯化银,这时则呈灰色,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备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

网络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特定细胞,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称此为旁分泌(paracrine)。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是: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泡状,不具排送分泌物的导管,毛细血管丰富。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分为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胺类、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分泌含氨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激素有关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有膜包被的分泌颗粒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类固醇激素有关的丰富的滑面内质网,但不形成分泌颗粒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有机化合物概述

网络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制法的一门科学。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和变化,但是对它们的研究只是在近代才有较大的发展。从前人们把来源于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的物质叫做有机化合物,而把从无生命的矿物中得到的物质叫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与生命有关,所以人们认为它们是“有机”的,故称为有机化合物。实际上,有机化合物不一定都来自有机物,也可以以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出来。 大量的研究证明,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元素碳,所以人们就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然而,除了碳以外,绝大数的有机化合物还含有氢,有的也含有氧、硫、氮和卤素等。所以,现在有人把有机化合物定义为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此外,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及金属氰化物等,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因此习惯上仍把它们放在无机化学中讨论。所以,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胃底静脉缝扎术

胃底静脉缝扎术 ⑴胃前壁切口 ⑵缝扎胃底血管 ⑶缝扎贲门口血管 ⑷缝合胃前壁,缝扎冠状血管 图1 胃底贲门静脉缝扎术 [适应证] 基本与分流术相同,但对急性出血支持治疗无效者,尤对病情重、肝功差者,应及时手术。在此危急情况下,病人多难耐受复杂的分流术,只宜作较简单的胃底静脉断流术,以防止再出血,还可提高肝的血供,预防肝昏迷。 胃底静脉缝扎术 [术前准备、麻醉] 同脾肾静脉分流术,经胸手术者作气管内麻醉。 [手术步骤] 1.体位 仰卧位,左腰垫高30°。 2.切口 上腹正中切口或左上腹正中旁切口,长度从剑突至脐部,必要时可切断剑突,以利显露贲门部。 3.探查 进入腹腔后,探查肝、脾大小,判定肝硬变程度,检查胃、十二指肠有无溃疡、食管有无病变,以排除该两个器官的出血。 4.切开胃壁 确定出血来自胃底与食管后,即可拉开肝左叶(如左肝肥大,可将其三角韧带切断),显露胃底及贲门。在贲门附近沿胃前壁先作缝线牵引,然后纵行切开浆肌层5~6cm[图1 ⑴]。缝扎切口两侧粘膜下血管后,切开粘膜层,吸尽胃内积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栓塞

网络 第四节 栓塞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管腔,这种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在少见的情况下,脂肪、空气和羊水也可引起栓塞。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除罕见情况外,栓子一般随血流运行(图3-7)。左心和大循环动脉内的栓子,最终嵌塞于口径与其相当的动脉分支,大循环静脉和右心内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干或其分支;肠系膜静脉的栓子,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在有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者,心腔内的栓子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进入另侧心腔,再随动脉栓塞相应的动脉分支。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生栓逆向运行,即下腔静脉内的栓子,由于胸、腹腔内压骤然剧增(如咳嗽、呕吐),可逆血流方向栓塞下腔静脉所属的分支。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一)血栓栓塞 由血栓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最为常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大鼠甲状腺素(T4)酶联免疫分析

大鼠甲状腺素 (T4) 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 甲状腺素(T4) 的 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 大鼠甲状腺素 (T4) 水平。用纯化的 大鼠甲状腺素 (T4) 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 甲状腺素 (T4) 抗原,再与 HRP 标记的 甲状腺素 (T4) 抗体结合,形成抗体 - 抗原 - 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 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 甲状腺素 (T4)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 大鼠甲状腺素 (T4) 浓度。 试剂盒组成 : 试剂盒组成 48 孔配置 96 孔配置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蝎目

蝎目   蝎目 (Scorpiones) 蛛形纲的1目。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其中腹部又分成前腹部和后腹部。前腹部和头胸部较宽并紧密相连,可合称躯干,后腹部窄长,可称作“尾”,末端还有一袋形尾节,尾节末端为一弯钩状毒针。世界上已知约600种,属于6科。中国记载约15种。   形态 大多数体长3~9厘米。中国最常见的东亚钳蝎(参见彩图插页第133页)。雌蝎约长5.2厘米,雄蝎4.8厘米。最小的中东的小钳蝎仅1.3厘米,最大的非洲波蝎可达18厘米。已灭绝的石炭纪的蝎长44~86厘米。   头胸部短宽,近四边形,背面由1块坚硬的背甲包围(图1)。背甲上密布突起或纵脊,中央部位有1对大的中眼,长在眼丘上。在背甲的两前侧缘(除一些生活在洞穴和落叶层中的种类外)各有2~5个小的侧眼排成一列(东亚钳蝎每侧3个,共3对)。腹面大部分为足的基节遮住,胸板很小。头胸部由6节组成,仍保留6对附肢:1对螯肢、1对触肢和4对步足。螯肢小,位于背甲前缘的前方(图1),分3节:第1节小;第2节粗壮,内末角延伸成不动指;第3节是一个末端分成双叉的可动指,它与第2节的不动指相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咽后脓肿切开引流术

咽后脓肿切开引流术 咽后脓肿发生在咽后间隙中,多见于3月~3岁儿童,因其咽后间隙淋巴组织丰富,常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扁桃体炎时,感染均可经淋巴传至咽后间隙淋巴结,可引起咽后淋巴结炎甚至形成脓肿。咽后壁损伤(异物或各种外伤)引起咽后间隙蜂窝织炎,形成脓肿。咽后间隙结核性淋巴结炎、颈椎结核,也可引起咽后寒性脓肿。 图1 在直接喉镜下穿刺咽后脓肿 图2 切开排脓 图3 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起下颌骨角向下作一长约5~6cm切口 图4 用止血钳分离软组织,进入脓腔 [适应证] 咽后脓肿确诊后应尽快予以排脓处理。 [手术器械] 直接喉镜、穿刺针、扁桃体刀、扁桃体止血钳、吸引管与吸引器。 [术前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对慢性脓肿要了解有无结核史。术前颈侧位x线摄片,了解脓肿范围,颈椎位置及有无颈椎骨质破坏情况,作为选择手术方法的参考。 [麻醉] 小儿咽后脓肿,经口腔切开引流时可不用麻醉,成人可于局部喷以1%丁卡因。 [手术方法] 1.仰卧,头低足高位,头稍后仰,一助手用双手固定其头位,另一助手用中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54 刺激支配膀胱的神经引起的反应

实验54 刺激支配膀胱的神经引起的反应   【目的要求】   观察膀胱活动的神经调节。   【基本原理】   支配膀胱的神经为盆神经与腹下神经。盆神经兴奋可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和内括约肌松弛,促使膀胱排尿。腹下神经对逼尿肌活动没有明显作用,但能使内括约肌紧张性增强,阻止排尿。   【动物与器材】   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刺激器、保护电极、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纱布垫。   【方法与步骤】   1.用20%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静脉注射麻醉兔,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在下腹部靠近耻骨联合上缘,沿正中线作约4cm皮肤切口,沿腹白线剪开腹壁及腹膜,暴露膀胱。用手将膀胱轻轻移出腹外的一块浸湿生理盐水的纱布垫上,在膀胱底两侧找到输尿管。   3.分布于膀胱上的神经(包括盆神经和腹下神经)是沿膀胱两侧的输尿管与血管伴行(图8-2)。用小止血钳将一侧血管及神经从膀胱壁上分离出一小段,穿线后提起,用保护电极将血管与神经一起钩住,以中等强度连续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遗传工程与近交系的发展

网络 四、遗传工程与近交系的发展 遗传工程是70年代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它使人类进入了定向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新阶段。 所谓遗传工程也就是根据人们的意愿,采用工程建筑的手法,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借助于实验室手段将一个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去,使后者获得人类希望的性状,成为一个新的“物种”。这们就打破了传统的、必须经过两性杂交的育种方法,使原来在自然状态下根本不可能发生有性繁殖的两种生物的基因结合在一起了。 遗传工程的概念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遗传工程包括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三类,使用的是细胞生物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导入和基因或DNA分子的转移等。广义的遗传工程又称为微生物工程或细胞工程。狭义的遗体工程仅限于基因工程。 早期的遗传工程的研究工作大多数是在病毒、噬菌体和细菌中进行的。因为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比较简单,容易搞清楚遗传物质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2(sICAM-2)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2(sICAM-2) 酶联免疫分析( ELISA )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2(sICAM-2) 的 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2(sICAM-2) 水平。用纯化的人 sICAM-2 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2(sICAM-2) ,再与 HRP 标记的羊抗人抗体结合,形成抗体 - 抗原 - 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 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2(sICAM-2)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2(sICAM-2) 浓度。 试剂盒组成 : 试剂盒组成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显微镜的光学特性

1.由10×目镜(视场数18)与CF消色差物镜配合使用 CF消色差物镜 总放大倍数 数值孔径(N.A) 物方视场 景深 分辨率 工作距离(W.D) 4× 40× 0.1 4.5mm 63.2um 2.8um 25mm 10× 100× 0.25 1.8mm 10.1um 1.1um 5.6mm 40× 400× 0.65 0.45mm 0.97um 0.42um 0.6mm 100×(油) 1000× 1.25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猪巨吻棘头虫

网络 第十七章 猪巨吻棘头虫 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Pallas,1781)属于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后棘头虫纲(Class Metacanthocephala),原棘头虫目(Order  Archiacanthocephala)。稀棘棘头虫科(Family Oligacanthorhynchidae),巨吻棘头虫属(Genus  Macracanthorhynchus)。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偶尔亦可寄生人体,引起人体棘头虫病(acanthocephaliasis)。我国自1964年首次报告人体感染以来,相继在许多省、市、自治区发现人体病例。此病属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形态   成虫呈乳白色或淡红色,体表有明显的横皱纹,尤以体前部为甚。存活时,虫体背、腹面略扁平,固定后为圆柱形,前端粗大,后端渐细,尾端钝圆。整条虫体由吻突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弓动脉的演变

网络 三、弓动脉的演变 弓动脉先后共发生6对,都从动脉囊发出,分别走行各对鳃弓内,绕过前肠的外侧,通连于同侧的背主动脉(图24-11)。6对弓动脉并不同时存在,常常在后一对出现时,前一对已退化消失或发生演变,各对弓动脉的演变结果如下(图24-11): 图24-11 动脉干、动脉囊、弓动脉和背主动脉的演变 第1对弓动脉:在第3对弓动脉形成时便退化消失。 第2对弓动脉:继第4对弓动脉形成和增大之后退化。但与第2对弓动脉相连的头侧背主动脉并不消失。 第3对弓动脉:左、右第3弓动脉各发出一个分支,即左、右颈外动脉。以颈外动脉起始点为界,第3弓动脉被分成近侧段和远侧段,近侧段成为颈总动脉,远侧段及与其相延续的背主动脉共同形成颈内动脉。 第4对弓动脉:左、右侧变化不同。左侧第4弓动脉和动脉囊左半共同形成主动脉弓,左侧背主动脉背侧发出的第7节间动脉形成左锁骨下动脉。右侧第4弓动脉及与其相连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食管

网络 四、食管 食管腔面有纵形皱襞,食物通过时皱襞消失(图12-5) 1.粘膜表面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下端与胃贲门部的单层柱状上皮骤然相接。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并形成乳头突向上皮。在食管上端下端的固有层内可见粘液性的食管贲门腺,但也可缺如。粘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2.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粘液性和混合性的食管腺,其导管穿过粘膜开口于食管腔。食管腺周围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甚至淋巴小结。 3.肌层 分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食管上1/4段为骨骼肌,下1/2段为平滑肌,中1/4段则兼具二者。食管两端的内环行肌稍增厚,分别形成上、下括约肌。 4.外膜 为纤维膜。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垂体

网络 第三节 垂体 垂体按其胚胎发育和功能、形态的不同,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是由6种腺细胞组成的上皮细胞。神经垂体来自间脑底部的漏斗,主要由下丘脑-垂体束的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而成的神经垂体细胞组成。垂体以漏斗与下丘脑相连。由于在形成与功能上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将它们看作一个功能单位。 腺垂体与神经垂体的内分泌功能迥然不同,现分别叙述。 一、腺垂体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 的内分泌腺。它由不同的腺细胞分泌七种激素:由生长素细胞分泌生长素(GH);由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促黑(素细胞)激素(MSH);由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与共同体生成素(LH);由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PRL)。在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中,TSH、ACTH、FSH与LH均有各自的靶腺,分别形成: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可溶性CD30(sCD30)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可溶性CD30(sCD30) 酶联免疫分析( ELISA )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可溶性CD30(sCD30) 的 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 人可溶性 CD30(sCD30) 水平。用纯化的 人可溶性 CD30(sCD30) 抗体 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 可溶性 CD30(sCD30) ,再与 HRP 标记的可溶性 CD30(sCD30) 抗体结合,形成抗体 - 抗原 - 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 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 可溶性 CD30(sCD30)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 人可溶性 CD30(sCD30) 含量。 试剂盒组成 : 试剂盒组成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纯乳突凿开术

单纯乳突凿开术 本手术目的使乳突及中耳引流通畅,以利控制耳部急性感染,防止炎症扩散。 适应证 1、急性中耳乳突炎,有下列征象:①乳突部软组织红肿,鼓窦、乳突尖部压痛明显;②外耳道后上壁下塌;③乳突x线摄片有骨质破坏;④合并骨膜下脓肿、面瘫及其他颅内外并发症。 2、慢性胆脂瘤性中耳炎,合并骨膜下脓肿或颅内外并发症,需行乳突根治术,但全身或局部情况只允许作手术探查引流。 手术器械:乳突牵开器、乳突咬骨钳、圆凿(3mm、5mm、7mm)、平凿(2mm、4mm、6mm)、电钻等。 术前准备 1、剃除耳前、后上方3-5cm范围内的头发,女病员梳好辫结。 2、清洗耳廓及外耳道。 3、术前1h口服苯巴比舀0.1g(儿童酌减)。 4、全麻者,术前45min,皮下注射阿托品0.4mg。 麻醉 可采用局麻、强化麻醉、全麻。 局麻取1%普鲁卡因20ml,注射以下四处:①耳后耳廓附着部乳突表面皮肤及骨膜下浸润,麻醉耳大和枕小神经。②经耳后耳廓附着部中点,以长针头向外耳道上、后下壁方向局部浸润,麻醉迷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腮腺手术

腮腺手术 腮腺手术包括腮腺混合瘤及腮腺恶性肿瘤切除术。涎腺肿瘤中混合瘤占80%-90%,其中以腮腺混合瘤为最常见。由于腮腺混合瘤潜伏着恶性变的危险,治疗的原则应是早期摘除。单纯地将肿瘤从包膜或腺体中摘除,则术后复发率可高达20%-45%。其原因被认为是腮腺混合瘤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压缩而成,并非纤维性真性包膜,故包膜本身就可能含有肿瘤细胞,而且这个包膜往往非常薄或者极不完整,常有肿瘤组织自包膜突出,侵入正常腮腺组织内。因此,手术时应将肿瘤连同包膜及肿瘤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复发。 腮腺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癌及恶性混合瘤较为多见。往往其癌肿组织与周围组织粘着而不能移动,易早期侵及面神经而发生不同程度的面瘫,如侵及颞下颌关节则可导致牙关紧闭和功能障碍。通过活组织检查确立诊断后,如无远处转移,应尽早进行根治性腮腺全切除,合并颈淋巴结廓清术。下颌骨有破坏时,应将其一并切除。 不应该单纯为了保留面神经而冒术后复发的危险,尤其是对腺样囊性癌患者更不宜保守(因其往往沿神经,血管束蔓延)。肿瘤已侵及神经时(已有不同程度的面瘫)。应毫不犹豫切除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巴比妥类

网络 第二节 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barbiturates)为巴比妥酸在C 5 位上进行取代而得的一组中枢抑 制药 。取代基长而有分支(如异戊巴比妥)或双键(如司可巴比妥),则作用强而短;以苯环取代(如苯巴比妥)则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C 2 位的O被S取代(如硫喷妥),则脂溶性增高,静脉注射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很短。 表14-2 巴比妥类作用与用途比较表 亚类 药物 显效时间 (小时) 作用维持时间 (小时) 主要用途 长效 苯巴比妥 巴比妥 0.5~1 0.5~1 6~8 6~8 抗惊厥 镇静催眠 中效 戊巴比妥 异戊巴比妥 0.25~0.5 0.25~0.5 3~6 3~6 抗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