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顿,C.S. 谢灵顿,C.S.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857~1952) 英国神经生理学家。1857年11月27日生于英国伊斯灵顿,1952年3月4日卒于英国伊斯特本。1876年起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习,1880年前往剑桥,成为凯厄斯学院的成员,1885年取得医学士学位,翌年获医师资格,然后回到圣托马斯医院任讲师,1891年任伦敦大学兽医院布朗研究所的教授和所长,1895~1913年任利物浦大学教授,1913~1935年任牛津大学教授,1920~1925年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 1894年谢灵顿发现支配肌肉的神经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引起肌肉收缩的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将兴奋传至大脑,从而决定了肌肉的紧张度。由此解释了神经系统失调的病人,肌肉调协功能往往衰退的现象。他证明在反射活动中,当一群肌肉兴奋时,相对的另一群肌肉就被抑制。这种交互神经支配理论被称为谢灵顿定律。他把感官分为3类;内感受器(如味觉的)、外感受器(如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和本体感受器(感知身体内部变化的),并阐明了突触的功能。
实验42 呼吸运动的调节 【目的要求】 1.学习测定兔呼吸运动的方法。 2.观察并分析肺牵张反射以及影响呼吸运动的各种因素。 3.进一步掌握测定动脉血压的有关技术。 【基本原理】 人体及高等动物的呼吸运动所以能持续地节律性地进行,是由于体内调节机制的存在。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或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肺牵张反射是保证呼吸运动节律的机制之一。血液中CO2 压 的改变,通过对中枢性与外周性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及反射性调节,是保证血液中气体分压稳定的重要机制。 【动物与器材】 兔、兔体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血压测定装置(见实验24)、记纹鼓或记录仪、万能杠杆或张力换能器、刺激器、刺激电极、电磁标、止血钳、万能滑车、气管插管、(20ml及1ml)注射器、橡皮管(长1m,内径0.7cm)、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 【方法与步骤】 急性实验时,记录呼吸运动的方法有两种,一
小鼠白细胞介素 - 6( IL- 6) 酶联免疫 分析( ELISA ) 试剂 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 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 含量。 实验原理 :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标本 中 小鼠白细胞介素6 (IL-6 ) 水平。用纯化的 小鼠白细胞介素6 (IL-6 ) 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 白细胞介素6 (IL-6 ) ,再与HRP 标记的白细胞介素 6 (IL-6 ) 抗体结合,形成抗体- 抗原 - 酶标抗体复合物 ,经过彻底洗涤后 加 底物TMB 显色。 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 白细胞介素6 (IL-6 )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OD 值), 通过标准曲线 计算样品 中小鼠白细胞介素6 (IL-6 ) 浓度。 试剂盒组成 : 试剂盒组成
通过将体细胞核转移到已经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我们得到了好些哺乳动物的克隆,如绵羊、小鼠、牛、山羊、猪、兔、猫、骡、马和大鼠等。但这项技术在狗身上一直没有实现,因为狗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很难诱导成熟。这里,我们有篇利用转移成体皮肤细胞核到卵母细胞(已经在体内成熟)中成功克隆两条阿富汗猎犬的报道。结合由狗基因组计划得到的详细资料,这项通过体细胞核转移得到克隆狗的技术,将有助于我们理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子在不同狗种身上多样性生物学、行为学特性中所起的作用。 备注: 狗的克隆要比其他动物复杂得多,其中主要因素是母狗的卵细胞很难获取收集,狗具有独特的生殖系统,每年的发情期只有两次,母狗排卵也只有一两次,而且发情期收集到的卵细胞也无法立即用于克隆技术,狗的卵细胞在发育早期就离开了卵巢,在向子宫和输卵管移动过程中逐渐成熟。2002年首次成功克隆猫的美国得州农工大学教授马克·威斯苏森表示:“狗的排卵生物周期使得克隆狗简直像噩梦一样。” 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采集未成熟卵细胞进行体外人工培养;二是等待卵细胞在体内完全成熟后再进行收集。韩国和世界诸多国家的
网络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消化管与机体外环境相通连,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有害抗原物质不可避免地随饮食进入。它们大多被胃酸和消化酶所破坏,其余或以原形排出体外,或受到消化管淋巴组织的免疫抵御。消化管淋巴组织又称肠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包括粘膜淋巴小结(尤以咽、回肠与阑尾处发达),固有层中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上皮内的淋巴细胞等成分。消化管淋巴组织能接受消化管内的抗原刺激,并主要通过产生和向消化管腔分泌免疫球蛋白作为应答。 在肠集合淋巴小结处,局部粘膜向肠腔呈圆顶状隆起,无绒毛和小肠腺。此部位上皮内有散在的小结相关上皮细胞(follicular associated cell),因其游离面有一些微皱褶与短小的绒毛,故又称微皱褶细胞(microfold cell,M细胞)。M细胞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窿状凹腔,凹腔内含有一至多个淋巴细胞。M细胞下方
人 SH2 携带蛋白(SHC/SLP-76) 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SH2 携带蛋白(SHC/SLP-76) 的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 人 SH2 携带蛋白(SHC/SLP-76) 水平。用纯化的 人 SH2 携带蛋白(SHC/SLP-76) 抗体 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加入 SH2 携带蛋白(SHC/SLP-76) ,再与 HRP 标记的 SH2 携带蛋白(SHC/SLP-76) 抗体结合,形成抗体 - 抗原 - 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 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 SH2 携带蛋白(SHC/SLP-76)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 人 SH2 携带蛋白(SHC/SLP-76) 的含量。 试剂盒组成 :
网络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Owen,1835)简称旋毛虫,由其引起的旋毛虫病(trichinelliasis)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严重感染常能致人死亡。很多种动物可作为本虫的宿主,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之一。 形态 成虫微小,线状,虫体后端稍粗。雄虫大小约为1.4~1.6×0.04~0.05mm;雌虫约为3~4×0.06mm。消化道的咽管长度约为虫体长的1/3~1/2,其结构特殊:前段自口至咽神经环部位为毛细管状,其后略为膨大,后段又变为毛细管状,并与肠管相连。后段咽管的背侧面有一列由呈圆盘状的特殊细胞──杆细胞组成的杆状体。每个杆细胞内有核1个,位于中央;胞浆中含有糖原、线粒体、内质网及分泌型颗粒。其分泌物通过微管进入咽管腔,具有消化功能和强抗原性,可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两性成虫的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雄虫尾端具一对钟状交配附器,无交合刺,交配时泄殖腔可以翻出;雌虫卵巢位于体后
DHG-9031A干燥箱自然对流,DHG-9051A干燥箱自然对流,DHG-9091A干燥箱自然对流, 型号 DHG-9031A DHG-9051A DHG-9091A 电源电压 AC220V 50HZ 控温范围 RT+10~200℃ 温度分辨率/波动度 0.1℃/±0.5℃ 工作环境温度 +5~35℃ 输入功率 600W 900W 120
网络 第二十三章 DNA重组技术及其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节 工具酶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工进行基因的剪切、拼接、组合。基因是一段具有一定功能的DNA分子,要把不同基因的DNA线形分子片段准确地切出来,需要各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要把不同片段连接起来,需要DNA连接酶(ligase);要结合基因或其中的一个片段,需要DNA酶(DNa polymerase)等。因此,酶是DNA重组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基因工程中所要用的酶统称为工具酶。 一、DNA限制性内切酶 Lurva和Human(1952)以及Bertani和Weigle(1953)发现了噬菌体λ的限制作用,即用一种λ噬菌体在一种宿主细胞生长良好,但在另一种宿主细胞中生长很差,其原因在于它的DNA受到后一种宿主的“限制”。由此发现了限制-修饰系统。 各种细菌都能合成一种或几种顺序专一的核酸内切酶。这些酶切割DN
网络 五、在移植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转植健康的器官以取代有严重的不可逆 性病 变而丧失功能的器官,是治疗疾病的一项主要措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烧伤病人就进行了异体植皮,然而,这种移植全部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1943年Medawar为了查明异体移植失败的原因,在家兔身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明确了异体移植失败是因为受者对供者的组织发生了免疫反应。1953年Gorer及Shell首次断定:小鼠的异体移植失败,关键在于H-2抗原不相容。不同近交品系小鼠有不同的H-2型,二个相同H-2型品系小鼠间移植,可不发生排斥反应。 (一)移植的类型 根据供者(Donor)与受者(Recipient)的遗传学关系可以把移植分为四种类型: 1.自体移植(Autograft):为同一个体移植,如自体皮片移植。 2.同系移植(Isograft,Isogenic or Syngeneic Gr
网络 第二节 蜱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形态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1.硬蜱 颚体(圆19-2)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颚基与躯体的前端相连接,是一个界限分明的骨化区,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螯肢1对,从颚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块,位于螯肢腹面,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
果蝇诱变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实验手段,使果蝇发生诱发突变,通过其遗传现象找出突变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模拟科研训练。 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Drosophila ) 物理诱变剂的种类 典型的物理诱变剂是不同种类的射线,常见的有X射线,r射线和中子,此外还有紫外线和β射线。 X射线是种波长为1000-100埃的电离射线,是最早的诱变射线。 r射线是一种波长更短的电离射线,其波长0.1-1埃, 60 CO和 137 CS是目前应用最广的r射线源。 中子是不带电粒子,在加速器或核反应堆中得到能量范围极广的中子。 252 Cf自发裂变中子源可应用诱发突变。 β射线是电子或正电子的射线束,由 32 P和 35 S等放射性同位素直
血压 血压 (blood pressure) 充满心血管系统的血液作用于管壁的压力。心脏的房室和动静脉各部都有高低不同的血压,但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一些体检和实验常用的大型动脉的血压,如肱动脉、颈总动脉、股动脉等处的动脉血压。这几处血压大致接近主动脉血压。较高的血压如封闭型循环动物的动脉血压,历来以毫米汞柱(mmHg)作为测定单位;较低的血压如开放型循环动物的血压和所有动物的静脉血压常以厘米水柱(cmH2 O)作为测定单位。血压的测定值以大气压为基数(0毫米汞柱或厘米水柱)。例如100毫米汞柱的血压就是能把血液推高到比大气压高100毫米水银柱的血压。水银的比重是13.6,1毫米汞柱=1.36厘米水柱,可依此将厘米水柱换算成毫米汞柱数。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借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血压的测定最早用急性实验法在活体动物测量动脉血压的是英国生理学家S.黑尔斯,他1733年在马的股动脉中接以铜插管、再连
网络 第六节 风湿病 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变性。本病为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即胶原病的一种。心脏、关节和血管最常被累及,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急性期称为风湿热(rheumatic fever),临床上,除有心脏和关节症状外,常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症等症状和体征;血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等。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始发于5~14岁儿童,发病高峰为6~9岁。常反复发作,急性期过后,可造成轻重不等的心瓣膜器质 性病 变。 风湿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热带地区少见。在我国,以东北和华北发病较多,是一种常见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
实验二十八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一、目的要求 学习几种厌氧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二、基本原理 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技术关键是要使该类微生物处于除去了氧或氧化还原势低的环境中。 焦性没食子酸与碱性溶液作用后,形成碱性没食子酸盐,在此反应过程中能吸收氧气而造成厌氧环境;牛肉渣内既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吸收氧,又含有谷胱甘肽(glutathione)能形成负氧化还原电位差;厌氧罐是采用某种方法除去其中的氧,例如将镁与氧化锌制成产氢气袋,放入罐中加水反应产生氢,钯或铂是催化剂,在常温下催化氢与氧化合成水,则可除去密封的厌氧罐中的氧。 三、器材 巴氏芽孢梭菌(巴氏固氮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pas- teurianum),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焦性没食子酸,棉花,10%NaOH,灭菌的石蜡凡士林(1∶1),牛肉,蛋白陈,葡萄糖, NaCl,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小试管肉膏蛋白胨
耳廓、外耳道肿瘤切除术 适应证 图1 耳轮肿瘤部位 图2 切除缝合 图3 耳轮部浸润较深肿瘤 图4 切除缝合 图5 耳廓窝内肿瘤 图6 切除肿瘤 图7 植皮缝合 图8 耳垂部较大的肿瘤 图9 切除缝合 图10 耳廓较大肿瘤 图11 切除缝合 图12 外耳道肿瘤切口 图13 切除肿瘤 图14 植皮 耳廓、外耳道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侵犯范围不大者。 手术器械 手术刀、血管钳、剥离子、吸引管等一般外科器械。 术前准备 同鼓膜修补术。 麻醉 以局部麻醉为主。多用1%普鲁卡因溶液加适量的肾上腺素液作耳廓周围浸润麻醉,小儿和不能合作者可采用全麻。 手术方法 视病变的部位、范围而定。切除方法有: 1、耳轮边缘的小肿瘤,用椭圆形切口。若为恶性肿瘤,应将下面的软骨一并切除(图1、2)。 2、耳轮部浸润较深的肿瘤,应作较大的楔形切除,切除的软骨应比切除的皮肤范围大,以便缝合(图3、4)。 3、耳廓窝内肿瘤应作椭圆形切口,软骨切除的范围也须略大于皮肤,以便缝合(图5、6、
网络 二、喉 喉以软骨为支架,软骨之间借韧带、肌肉或关节相连,会厌表面覆以粘膜,内部为会厌软骨(弹性软骨)。会厌舌面及喉面上份的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有味蕾,喉面基部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弹性纤维较丰富,并有混合腺和淋巴组织。固有层深部与会厌软骨的软骨膜相连。 喉侧壁粘膜形成上、下两对皱襞,分别为室襞和声襞。上、下皱襞之间为喉室(图14-3)。室襞粘膜表面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有杯状细胞,固有层和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丰富的混合腺和淋巴组织。喉室的粘膜与粘膜下层的结构与室襞相似。声襞又称声带,游离缘为膜部,较薄,基部为软骨部。膜部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较厚,浅部为疏松结缔组织,炎症时易发生水肿;深部为致密结缔组织,富含与表面平行排列的弹性纤维,构成声韧带。固有层内无腺体,血管也较少,下方骼肌纤维构成的声带肌。声带振动主要在膜部。软骨部粘膜表面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粘膜下层内有混合腺,外膜有软骨和骨骼肌。
网络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松果体和胸腺;散在于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比较广泛,如消化首粘膜、心、肾、肺、皮肤、胎盘等部位均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内分泌细胞;此外,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下丘存在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 随着内分泌研究的发展,关于激素传递方式的认识逐步深入。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g);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网络 第一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概述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961年Hall开拓了液相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的形成,出现稳定的双链区,形成杂交的双链。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质粒和噬菌体DNA的构建成功,核酸自动合成仪的诞生,大大丰富了核酸探针的来源,新的核酸分子杂交类型和方法不断涌现。按其作用方式可大致分为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两种:液相杂交是指参加反应的两条核酸链都游离在溶液中,而固相杂交是将参加反应的一条核酸链固定在固体的支持物上(常用的有硝酸纤维素滤膜,其它如尼龙膜、乳胶颗粒和微孔板等),另一条参加反应的核酸链游离在溶液中。固相杂交有菌落原位杂交(colony in situ hybridization)、斑点杂交法(Dot blot)、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Northern印迹
胸膜内胸廓成形术是将一组肋骨连同局部增厚的胸膜切除,使胸壁软组织更好地塌陷。根据脓胸腔的部位和大小,可以选用不同的手术切口。 1-1 切除脓腔低位肋骨,切开胸膜,吸尽积脓,刮除肉芽,堵塞纱布 1-2 切除脓腔外肋骨 1-3 切除增厚壁层胸膜,保留肋间肌 1-4 切断肋间肌使其塌陷,“#”形切开脏层胸膜 1-5 分离胸壁肌肉,堵塞脓腔 1-6 肌层外置香烟引流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图1 胸膜内胸廓成型术 2-1 切除脓腔外肋骨和壁层胸膜,保留肋间肌 2-2 分离胸壁肌肉,堵塞脓腔 图2 腋下切口胸膜内胸廓成型术 [适应证] 主要用于不适合作胸膜剥脱或胸膜肺切除术的慢性脓胸(包括结核性脓胸和有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对于这类病人,只有用胸膜内胸廓成形术才能使胸壁塌陷,与脏层胸膜相贴,从而消灭脓腔,治愈脓胸。由于慢性脓胸病人的肺和纵隔均已固定,胸壁软化后不致有引起反常呼吸的危险,所以在脓腔上、下径不超过7条肋骨,脏层脓腔壁不超过锁骨中线,病人一般情况较佳时,可一次完成手术;否则宜分期手术。 [术前准备] 1.慢性脓胸病人由于长期化脓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