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挤切术 扁桃体挤切术具有器械简便,仅需一把挤切刀和一块压舌板,即可手术,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惟要较熟练地掌握这一手术有一定的难度。手术前必需了解扁桃体的解剖及能熟练的掌握剥离法。否则贸然采用挤切法时,会带来较多组织损伤,甚至扁桃体残留等不良后果。 图1 挤切刀 图2 将刀环套入扁桃体下级 图3 上抬刀环套入大部分扁桃体并在舌腭弓处形成一个隆起的包 图4 将扁桃体压进刀环 图5 收紧挤切刀,切下扁桃体 图6 缝合结扎止血 [适应证] 挤切法一般适用于扁桃体体积较大,突出而粘连少的扁桃体。 [手术器械] 压舌板、撑开式张口器、挤切刀(图1)。 [术前准备] 同扁桃体摘除术。 [麻醉] 表面麻醉,局部喷以0.5%~1%丁卡因溶液或全身麻醉。 [手术方法] 1.取卧位或坐位,儿童取仰卧位,头向后仰,肩下垫枕。由一助手抱持并固定头部,另一助手固定肩胛及两手足,术者立于患者左侧,左手持压舌板。右手持挤切刀。 2.成人及儿童一般不需张口器,不合作的儿童需用张口器,用压舌板将右侧舌面压下,暴露
皮肤移植术 鼻整形手术以组织移植为主要手术方法,在手术操作方面除一般外科基础外,尚需对组织移植方法有较熟练的认识。今将两种主要的皮肤移植方法,皮片移植术和皮瓣移植术扼要介绍如下。 一、皮片移植术 皮片移植术依厚度不同分为薄(表层或刃厚皮片)、中(断层或中厚皮片)、厚(全层或全厚皮片)三类,其中以断层皮片较常采用。皮片切取有以下两种方法: 1.手法取皮 需用刀刃长、薄而锋利的切皮刀一把,木板两块。取皮时,供皮区皮面保持平坦和紧张。术者右手持刀,左手拿木板压在供皮区上,另一助手以木板朝相反方向牵张皮肤,并握紧供皮区对侧的皮肤。然后用刀切入皮层,往往返拉锯动作,即可将所需皮片切下。皮片的厚度视刀刃与皮面间的角度而定,角度愈大则皮片愈厚(图1)。 2.机械取皮 用切皮机(图2)取皮较为平整,厚度均匀,边缘整齐。皮片厚度以1‰时为单位(注:为适于临床操作而保留本单位),切皮机上的刻度盘1格为5‰时。一般表皮皮片为8‰-10‰时,薄的中厚度片12‰-20‰时,厚的中厚皮片22‰-30‰时。切片时先在鼓面和皮面上涂胶水以粘住皮肤,其范围视所需皮片的大小而定
鞍鼻成形术 图1 各种填塞物[适应证] 一般比较严重的鞍鼻,多有鼻部骨质或软骨的缺损者。 [手术器械] 一般外科用手术器械,并备中隔剥离器。 [术前准备] (一)准备 填充的物质,可用骨、软骨、象牙、齿科塑料及其他塑料如聚乙烯硅胶等。骨及软骨可采自病人自身,因自身组织刺激性少,比较容易存活。软骨我取自第六或第七肋骨。软骨的优点是容易切削,可在手术时按需要随时修削成合适的形状,但缺点是可能被吸收而出现收缩变形。骨移植多采自髂骨,取出后用电钻锉成所需形状。 其他人工制作的堵塞物有象牙、齿科塑料、聚乙烯、硅胶、特佛隆等。象牙及齿科塑料,对组织刺激性少;聚乙烯、硅胶及特佛隆属于较软的塑料,对组织的刺激性小,但质地软,填在鼻内比较柔和舒适。体外物质之填塞物除不必在身体其他部分另作切口凿取外,事先尚可做好不同大小、形状之填塞物数个,以供手术时选择。 填塞的形状大致分成两类。一类为梭形,适用于填高鞍鼻之凹陷部分;另一类为“l”形。适用于填高鞍鼻之凹陷部分外鼻尖部分亦需同时填高者。一般硬塑料或自身骨质仅适宜于做梭形填塞物。软骨或软性
兔白细胞介素6 (IL- 6 ) 酶联免疫 分析( ELISA ) 试剂 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兔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白细胞介素6 (IL- 6 )的 含量。 实验原理 :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标本 中 兔白细胞介素6 (IL- 6 ) 水平。用纯化的 兔白细胞介素6 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 白细胞介素6 ,再与 HRP 标记的羊抗兔抗体结合,形成抗体 - 抗原 - 酶标抗体复合物 ,经过彻底洗涤后 加 底物TMB 显色。 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 IL- 6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OD 值), 通过标准曲线 计算样品 中兔白细胞介素6 (IL- 6 ) 浓度。 试剂盒组成 : 试剂盒组成 48孔配置 96孔配置
腹膜外剖宫产术(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 随着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产科的应用,其术式日异多样化,手术指征也趋于放宽。腹膜外剖宫产术原用于有宫内感染或有潜在感染的产妇。由于术式较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困难、复杂,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所需的时间较长,尤其膀胱返折腹膜分离的不充分,使子宫切开不够大,高浮或深嵌的胎头,容易发生捞取胎头困难,子宫切口撕裂出血,损伤膀胱、输尿管等并发症。国外已不甚提倡这种手术,但腹腔外操作,术后反应小、肠蠕动恢复较快、腹痛较轻等优点优为医患人员所青睐。若取腹壁耻上横切口,更受产妇欢迎。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临床资料的积累,以及术式的不断改进,使手术的副损伤小,安全。然而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熟练掌握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技巧仍不可忽视。 图25 暴露子宫下段 [适应证] 1.胎膜早破,有宫内感染可能。 2.子宫下段形成好,临产胎头已衔接,子宫口开大2~3cm最合适。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⑴需探查腹腔的腹部手术,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畸形子宫妊娠、子宫先兆破裂或
网络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是心动规律和频率的异常,此时心房心室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发生障碍,是严重的心脏疾病。它有缓慢型和快速型之分,前者常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治疗。后者的药物治疗比较复杂,本章讨论的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一)心肌细胞膜电位 心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膜内负于膜外约-90mV,处于极化状态。心肌细胞兴奋时,发生除极和复极,形成动作电位。它分为5个时相,0相为除极,是Na + 快速内流所致。1相为快速复极初期,由K + 短暂外流所致。2相平台期,缓慢复极,由Ca 2+ 及少量Na + 经慢通道内流与K + 外流所致。3相为快速复极末期,由K + 外流所致。0相至3相的时程合称为动作电位时间(action pot
小翅蛾科 小翅蛾科 (Micropterygidae;primitivemoths) 鳞翅目的1科。小型,口器咀嚼式。翅膜密被鳞片和毛。前、后翅翅脉相似。有翅轭,雌蛾为单孔式的蛾类。本科昆虫通称小翅蛾。全世界已知仅80余种。中国已知在台湾有9种,在江西有2种。翅展一般8~12毫米。小翅蛾科被认为是鳞翅目中最原始的一个科。用上颚来嚼食花粉或真菌,下颚较发达,但不形成虹吸式的喙,下颚须5节;下唇须短小;无舌。前翅宽,R5 脉达于前缘,Sc 脉分两支,R1 脉有分支或与Sc 脉间有小横脉相接,多有副室,肘脉与臀脉间也有横脉相接,后翅Sc 脉不分为两支。中足胫节无距。雌蛾腹部末端只有一个开口,由生殖孔和肛门合成排泄孔。卵白或黄色,圆球形,成小堆产在湿苔藓下。幼虫蛞蝓型,前口式,触角比头长3节,第2节最长,胸足3对,腹足8对(1~8腹节),每足有1爪,但缺趾钩。以苔藓、地衣或落叶为食。蛹为裸蛹,外被洋皮纸状茧,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羽化。是一类白天活动的小蛾。成虫常在树荫的草木上静栖,用触角交替摆动,或在花上吃花粉。本科虽然不是重要害虫,但从昆虫进化和分类系统来看
舌甲囊肿、瘘管摘除术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的胚基在咽腔底部,最先是一个凹陷,以后向下延伸成一袋状突起,然后紧贴或穿过舌骨直达甲状软骨下方,形成甲状腺。正常情况下,当胚胎发育至6-7周时,此袋状突起应萎缩消失,仅在其舌根部的起点遗有残迹即舌盲孔。如袋状突起未闭合,就会在舌骨与甲状软骨间形成囊肿或瘘管(图1)。 适应证 舌甲囊肿、瘘管无急性感染时。 手术器械 头颈部常规手术器械。 术前准备 术前可酌情经瘘口作碘油造影,以了解瘘管走向。 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或全麻。 手术方法 1、体位 取仰卧位,肩下垫忱,使颈部延伸,头后仰。 2、切口 沿舌骨下缘,以舌骨中央部为中点,作一长约4-5cm之水平切口(图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后,用拉铯将其拉开,暴露舌骨周围诸肌。 3、暴露囊肿 分离舌骨周围诸肌,并向两侧牵开,暴露在其下面的囊肿(图3)。沿囊壁使与周围组织分离,直至囊肿蒂部。 4、处理舌骨 如囊肿蒂部于舌骨上或舌骨下方通过,可用舌骨剪将舌骨中部剪开,如囊肿蒂部穿过舌骨,
广泛外阴切除术 广泛外阴切除术(radical vulvectomy) 此术式切除范围,包括阴阜、大、小阴唇、会阴部、部分阴道壁或部分下尿道及相应部位的皮下脂肪组织,其深度达到筋膜和肌膜层。 外阴浸润癌。 [麻醉方法] 1.持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2.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步骤及操作要点] 1.体位 截石位,或“人”字位——此体位便于同时行腹股沟淋巴切除术。 2.标记切口 外切口自阴阜耻骨联合上3cm起,沿两侧大阴唇皱襞外缘(距肿瘤外缘2cm以上),向后下方会合于会阴后联合。内切口起自前庭尿道口上缘,沿前庭和阴道两侧向下汇合于阴道口后方(图1)。但切口的边界应视肿瘤的情况而定,一般需距肿瘤边缘1cm以上,必要时切除部分尿道和阴道。术前用纱布覆盖于肿物表面,并用丝线缝合固定。 3.分离皮瓣 自阴阜始,沿外切口切开皮肤全层,提起外切缘皮肤,向外潜行分离皮下组织,皮瓣厚度以保留皮下脂肪0.5cm以内为宜(图2)。两侧皮瓣分离的外缘标志,上达耻骨联合上2~3cm,两侧达耻骨结节及内收肌表面(图
大脑中有一个名为中前额脑区底部的区域负责调节情绪的变化,如对所做决定的后悔等。9月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的一项工作展示了对该区域的功能成像研究。当人们面临可获得50美元或有1%的机会获得5000美元的选择时,他们通常会选择确定性,即获得50美元。但是,当人们后来发现他们有机会赢得比赛时,他们很可能做出风险性大的替代选择。经济学家认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因得知赢得比赛而后悔。受试者在两个游戏中可以有一种选择。其中一个的风险大于另一个。部分试验中,研究人员通过透露两种游戏的结果诱导受试者产生后悔情绪。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受试者不断修改自己的选择以减少产生后悔的可能性,这时,他们大脑里的中前额脑区底部和扁桃体区域的活跃程度有增强了。在做出导致后悔的选择后,以及当受试者在决定选择哪种游戏时,他们的大脑中出现了这种模式的活动。而当受试者的选择是由计算机决定时,他们的大脑中就没有这种活动模式,表明个人责任感是影响这些区域活动的重要因素。以前的研究显示,前额脑区底部受伤的患者在这类游戏中很难做出恰当的决定,支持了新的研究结论。
为了证实临床的有效性,一群精灵鼠小弟再次为医学献身, 勇敢地打了头阵。 一个现实:肿瘤手术中,患者会大量失血,而采用普通的血液回收技术可能会造成肿瘤的医源性转移 一个突破:利用癌细胞是有核细胞的特点,华西医院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有核细胞净化器去除回收血液内肿瘤细胞 两大意义:能够减少肿瘤手术患者库血的需要量;能减轻输血对患者免疫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或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攻守兵法 调虎离山 计略发动者:医生军团 实施方法:用手术的方法将恶性肿瘤切除(普通肿瘤手术) 借尸还魂 计略发动者:肿瘤军团 实施方法:术后患者输血,如果输入的血液中有癌细胞,肿瘤随即复发 苦肉计 计略发动者:医生军团 实施方法:用射线的方法杀死了血液中的癌细胞,但不能及时回输给患者(德国Hansen教授实验) 釜底抽薪 计略发动者:医生军团 实施方法:利用癌细胞是有核细胞的特点,用过滤有核细胞的过滤器过滤患者血液将其清除(华西医院最新技术)
小嘴贝目(化石) 小嘴贝目(化石) 〔Rhynchonellida(fossil)〕 腕足动物门具铰纲的一目,因腹喙钩曲如鸟喙而得名。以具腕棒为其特征。贝体通常较小,轮廓三角形、五角形、椭圆形或圆形。背、腹瓣均凸,铰合线弯短。三角孔为三角双板覆盖,少数洞开,茎孔位于喙下。放射褶线和腹中槽、背中隆发育,有时腹中槽两侧或中央还有次级褶起;接合缘作之字形褶曲。腹壳内(图1b)一般牙板发育,有的类别牙板相向联合形成匙形台,少数牙板退化。背壳内(图1a)主突起一般不发育;铰板或分离或联合,有时与中板连结。背壳内腕棒发育,这是建立本目的主要依据。腕棒形态多样,主要是镰刀状、凿刀状、隔板状和锤状4类。两壳各有一对外套膜脉管痕,以二分枝式增加,并延伸至前缘。肌痕简单,壳无疹。 小嘴贝目的分科,各家意见不一。根据主基和腕棒形态的组合及腹壳匙形台的有无等而划分的综合分类纲要如下: 小嘴贝目(Rhynchonellide) 小嘴贝超科(Rhynchonellacea)中奥陶世—现代 狭体贝超科(Stenoscismatacea)
足内侧软组织松解术 尚无骨变形的大龄儿童或非手术疗法失败者应即施行此手术。 严重跖屈,经手法矫正、跟腱延长后的残留跖屈,切开踝后关节囊可予矫正。但骨已有变形者无效。 [适应证] 非手术疗法失败、生后6个月以上者或年龄较大未经治疗者均需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选择] 1.跖屈畸形 婴幼儿用跟腱切断延长术,3岁以上须用跟腱延长术(见跟腱延长术),严重畸形须加用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后关节囊切开术。 2.高弓足 跖腱膜切断术(见跖腱膜切断术)。并切断屈 、屈趾短肌的跟骨起点。 3.内翻畸形 切断所有致内翻的软组织因素。有分裂韧带,三角韧带的胫跟、胫舟韧带,距跟骨间韧带,z型切断、延长胫后肌腱。 4.内收畸形 切断距舟韧带,舟楔韧带。 5.挛缩肌肉的拮抗肌力弱者应施行挛缩肌腱转移术(见肌腱转移术)。 6.有骨性畸形的病人须行三关节或二关节融合术(见足三关节融合术)。 [术前准备] 1.术前浸泡、清洁皮肤。治疗胼胝。 2.摄足部x线片,了解骨关节变位和变形情况。 3.术前练习足外翻
咽侧、颈侧肿瘤摘除术 咽侧、颈侧肿瘤治疗前,应先鉴别肿瘤之性质。除口咽部较小的肿瘤,可经口腔途径取出外,一般均宜颈侧切开途径摘除肿瘤。 适应证 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如神经鞘瘤、混合瘤等。 手术器械 头颈部常规手术器械。 术前准备 1、术前可作ct检查、了解病变范围及肿瘤与颈部血管关系。 2、肿瘤位置较高者,应适当剃除耳后头发,以利切口。 麻醉 全麻。 手术方法 1、平卧,术侧肩部稍垫高,头转向对侧以沙袋固定。 2、切口依肿瘤之大小及所在部位不同而异。口咽侧壁之肿瘤,可自乳突尖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弧形向下、向前达舌骨水平的切口(图1),或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切口。 3、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颈阔肌,暴露胸锁乳突肌前缘,并向后牵拉,即见颈动脉鞘。将其分离,找到舌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分支,于其两者之间的颈外动脉处悬一较粗的丝线备用,一般不需结扎。肿瘤摘除后如无较大出血可取出丝线。 4、如肿瘤位置较深而偏前,则可暴露颌下腺下缘,并向上前方牵引,见到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
网络 第三节 抗体形成过程中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在抗体生成过程中,对TD抗原的应答已证明是由Mφ、T系细胞和B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Mφ直接呈递抗原的对象是T细胞还是B细胞?或者二者都是?就现有资料分析,它们可能存在着Mφ与T的相互作用,T与B的相互作用以及Mφ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巨噬细胞与TH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TH细胞必须由静止状态的TH转变活化为TH才能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关于TH细胞活化的机制,根据现有实验资料提出一个双信号假说。 近年的实验证明在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至少有二种分子与TH细胞的活化相关。一种是抗原呈递分子,它是由MHC分子组成,它可与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肽片段结合,然后运送至细胞表面并呈递给T细胞,通过TCR/CE3刺激产生第1活化信号。另一种分子即所谓协同刺激分子(costimulating molecules,CM),它是由一组粘附分子组成,它不仅能促进APC与T细胞的直接接触
原生生物 Protista 自林奈(C.Von Linne 1735)把生物划分为植物(regnum plantarum,Plantae)和动物(re-gunm animale,Animalia)两个界以后,海克尔(E.H.Haeckel)(1866、1868)又创立了生物的第三个界。他把细菌类、真菌类、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海绵类都划归于一界。后来与提倡原核生物的原虫类相关,而对原生生物在生物界中的位置及定义也有多种多样。也就是说有关生物的分类有下列多种情况:(1)原生生物(除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后生动物以外的全部生物)、植物和动物三个界(R.Stanier,M.Douderoff和E.Adelbe-g,1970):(2)分原生生物(不包括单细胞藻类、真菌)、植物和动物三个界(H.Curtis 1988);(3)原虫类、原生生物(包括单细胞藻类、真菌)、植物和动物四个界(H.F.Copeland 1938);(4)原生生物(包括原虫类)、真菌(Fungi)、植物和动物四个界(R.H.Whittaker 1959);(5)原虫类、原生生物、植物、动物和真菌五
后盆腔器清除术 后盆腔器清除术(exenteration of posterior pelvis) [适应证] 凡妇科晚期癌瘤犯及直肠、阴道,无法保留直肠,且阴道旁、宫旁组织受累未达盆壁,患者全身情况好、心理素质好,能承受大手术者。 [麻醉方法] 与广泛全宫加全阴道切除术同。 [术前准备] 1.术前2~3天开始半流饮食。 2.术前5天口服肠道抗生素药物。 3.术前24小时口服泻药。 4.术前晚上及手术当天清洁灌肠。 [手术时机] 通过妇检、影像学(b超、ct或mri)、钡灌肠或结肠纤维镜检等确定病变范围,肿瘤局限盆腔,无侵犯盆骨。 [手术范围] 1.广泛全宫、全阴道(或保留阴道前壁)、直肠(或保留肛门)切除术(图1)。 2.在下腹壁人工肛门形成术(图2)。 [手术步骤及操作要点] 1.体位 人字体位,或先仰卧,腹部组手术结束后,采用截石位。 2.腹部切口 中下腹正中切口,长度以能充分暴露术野为度。 3.探查 了解盆腔情况,确定手术的
网络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是靠一些肌细胞的收缩活动来完成的。例如,躯体的各种运动和呼吸动作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心脏的射血活动由心肌的收缩来完成;一些中空器官如胃肠、膀胱、子宫、血管等器官的运动,则由平滑肌的收缩来完成。不同肌肉组织在功能和结构上各有特点,但从分子水平来看,各种收缩活动都与细胞内所含的收缩蛋白质,主要与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关;收缩和舒张过程的控制,也有某些相似之处。本节以研究最充分的骨骼肌为重点,说明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骨骼肌是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在骨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人和高等动物的各种躯体运动。骨骼肌由大量成束的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就是一个肌细胞。成人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直径约60μm,长可达数毫米乃至数十厘米。在大多数肌肉中,肌束和肌纤维都呈平行排列,它们两端都和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腱相融合,后者附着在骨上,通常四肢的骨骼肌在附着点之间至少要跨
人 白细胞介素11抗体(IL-11 Ab) 酶联免疫 分析( ELISA ) 试剂 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 白细胞介素11抗体(IL-11 Ab)的 含量。 实验原理 : 本试剂盒应用双 抗原 夹心法测定 标本 中 人 白细胞介素11 抗体( IL-11 Ab ) 水平。用纯化的 人 白细胞介素11 ( IL-11 ) 抗原 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 抗原 ,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 白细胞介素11 抗体( IL-11 Ab ) ,再与HRP 标记的 IL-11 抗原结合,形成抗原- 抗体 - 酶标抗原复合物 ,经过彻底洗涤后 加 底物TMB 显色。 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 白细胞介素11 抗体( IL-11 Ab )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OD 值), 通过标准曲线 计算样品 中人 白细胞介素11 抗体( IL-11 Ab ) 浓度。 试剂盒组成 :
网络 三、脑的发生 脑起源于神经管的头段,其形态发生和组织分化过程尽管与脊髓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比脊髓更为复杂。 1.脑泡的形成和演变 胚胎第4周末,神经管头段形成三个膨大,即脑泡(brain vesicle),由前向后分别为前脑泡、中脑泡和菱脑泡。至第5周时,前脑泡的头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左右两个端脑(telencephalon),以后演变为大脑两半球,而前脑泡的尾端则形成间。 随着脑泡的形成和演变,神经管的管腔也演变为各部位的脑室。前脑泡的腔演变为左右两个侧脑室和间脑中的第三脑室;中脑泡的腔很小,形成狭窄的中脑导水管;菱脑泡的腔演变为宽大的第四脑室。 在脑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同时出现了几个不同方向的弯曲。首先出现的是凸向背侧的颈曲(cervical flexure)和头曲(cephalic flexure)。前者位于脑与脊髓之间,后者位于中脑部,故又称中脑曲。之后,在脑桥和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