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缺损手术 唇缺损以应用残存的唇组织或对侧的唇组织进行修复为宜,如唇缺损不超过全唇的1/3,可直接或松解后拉拢缝合;如唇缺损超过1/2,应考虑使用鼻唇沟组织瓣或对侧组织瓣交叉转移;如唇缺损超过全唇的2/3,应采用剩余唇组织及鼻唇沟瓣或对侧唇组织瓣合并应用。 唇瓣的主要营养血管是唇动脉,术中必须注意切勿伤及,唇瓣的断蒂一般在术后2-3周。 图1 唇部肿瘤“v”形全层切除术 (1)唇部肿瘤“v”形切除 (2)缝合内侧粘膜 (3)缝合 图2 唇交叉组织瓣修复唇缺损 (1)手术切口 (2)唇瓣自缺损处转移 (3)转移缝合 (4)2-3周断蒂 图3 上唇部肿瘤鼻唇沟皮瓣修复术 (1)上唇部肿瘤切除范围 (2)缝合 图4 唇交叉组织瓣修复上唇正中缺损 (1)手术切口 (2)将下唇瓣向中部转移缝合 (3)将下唇瓣向下转移 (4)缝合 图5 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修复全下唇缺损 (1)下唇缺损 (2)修复缝合 一、唇部肿瘤“v”形全层切除术 肿瘤如系或疑为恶性肿瘤,切口应在可以看到或达到肿瘤范围0.5-1cm以外,切除深度也应在此距离,故唇部较深的肿瘤均应
旋毛虫 旋毛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线虫动物门无尾感器纲毛形目毛形科毛形属的1种。旋毛虫病的病原。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美国,其次是黎巴嫩、泰国和智利。1964年中国首次报告此虫。 形态 虫体细小,前端较细,后端稍粗。食道由单行细胞组成,约占体长的1/3~1/2,其后端接肠。肛门在虫体的末端。雄虫长1.4~1.6毫米,宽0.04~0.05毫米。生殖器官为单管型,包括睾丸、输精管和射精管。泄殖腔内有1个交配管,该管的前端连接直肠和射精管,后端形成1对具有交配功用的锥形突起。无交合刺。雌虫长3~4毫米,宽0.06毫米。生殖器官也是单管型,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和阴道,阴门开口在虫体前1/5处(见图)。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和盲肠,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人、猪、鼠为正常宿主,也可寄生于狗、猫、野猪、兔、狐、熊、貂、山猫、獾、豪猪、海象和海豹。当宿主吞食含有活的旋毛虫囊包的肉后,数小时内,幼虫在小肠上段自囊内逸出,立即侵入肠粘膜,但在24小时内又回到肠腔,2日间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在
网络 第三节 二烯烃 二烯烃是含有两个C=C双键的不饱和烯烃。它比含相同数目碳原子的烯烃少两个氢原子,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 n H 2n-2 。 一、二烯烃的分类 二烯烃分子中的两 个C=C的位置和它们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根据两个C=C的相对位置,可将二烯烃分为三类,其中以共轭二烯烃最为重要。 1.累积二烯烃 两个双键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即含有 构造体系的二烯 烃。例如1,2-丁二烯CH2=C=CH-CH3。这类化合物数目不多。 2.孤立二烯烃 此类二烯烃的两个双键被两个以上的单键隔开,即含有 构造的二烯烃。例如:1,4-戊二烯CH 2 =CH-CH 2 -CH=CH 2 这类二烯
鸡眼切除术 [适应证] 鸡眼为皮肤角质层增生呈圆锥形向真皮层伸入的肿物,好发生在足底、趾侧受压部位。一般小的鸡眼可用药物敷贴治愈。对位于足跖负重部位,行走剧痛,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屡发感染者,在炎症消退后均应行手术切除。 对于不能直接缝合的大鸡眼,则不应用单纯切除术,以免造成切口不能缝合,残留痛性瘢痕,更影响功能。应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无效,再行切除术及皮瓣修复术。 趾(指)关节部位及手指掌面的鸡眼,切除后易形成瘢痕,影响活动或指端触觉,宜采用非手术疗法。 跖、趾骨畸形或突起所引起的鸡眼,须在畸形矫正或骨突切除后,才考虑作鸡眼切除术。 [术前准备] 1.清洗局部皮肤。病变附近皮肤及趾(指)甲有真菌病者,应先予治疗后再行手术。 2.热水浸泡,除去表层厚皮。 [麻醉] 局麻(用1%普鲁卡因,以鸡眼为中心作局部菱形浸润麻醉,或直接注入鸡眼根部皮下组织内)。 [手术步骤] 沿鸡眼两侧作梭形皮肤切口,切至皮下后,用组织钳将皮瓣提起,可见鸡眼呈黄白色圆锥状,质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沿鸡眼周围钝
甲状腺舌管囊肿(瘘)是胚胎时期的甲状腺舌管未萎缩闭合的结果。凡甲状腺的胚基发育径路上(如舌根、舌骨上、舌骨下及颈部等处)皆可发生,位于中线,也可在中线旁[图1]。 图1 甲状腺舌管囊肿(瘘)的好发部位 2-1 体位 2-2 切口 2-3 分开胸骨舌骨肌 2-4 分离囊蒂至舌骨 2-5 切除舌骨中段 2-6 推出舌盲孔 2-7 食指压迫的角度 2-8 逐层缝合 图2 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 [适应证] 甲状腺舌管囊肿或感染破溃成瘘均应切除。 [术前准备] 1.治疗口腔部感染(如龋齿、扁桃体炎);囊肿破溃成瘘而有痰症者,应抗感染,待炎症消退后手术。 2.术前3日用3%硼酸水含漱。 3.下面部、颈部皮肤常规准备。 [麻醉] 局麻。幼儿可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手术步骤] 1.体位 仰卧位,上半身抬高20°,肩下垫枕使颈部过伸,以充分显露。 2.切口 切口以舌骨下方中部为中点,顺皮肤皱襞作一弧形切口;或以囊肿(瘘)为中心作一梭形切口[图2-1、2]。 3.显露和分离囊肿 切开皮
桡骨头切除术 ⑴骨膜下剥离桡骨颈部(插图示切口) ⑵在桡骨颈环形钻孔后,凿除桡骨头 ⑶缝合软组织覆盖桡骨断面 图1 右侧桡骨头切除术 [适应证] 成人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超过1/3周径者和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有功能障碍者,皆应早期切除。 [麻醉] 臂丛麻醉。 [手术步骤] 1.体位 上肢外展,前臂旋前,置于小桌上。 2.切开、显露 用桡骨头后侧显露途径(见桡骨头后侧显露途径)。由肘肌和尺侧伸腕肌间隙进入,纵行切开关节囊即可显露肱桡关节。 3.切除桡骨头 显露桡骨头后,在桡骨头下作环形切口,将软组织作骨膜下剥离至环状韧带上缘,显露桡骨颈部[图1 ⑴]。用纱布在其周围覆盖,使与关系腔隔离。在颈部环钻数孔[图1 ⑵],然后在孔间用骨刀凿断或用骨剪剪断,断面用骨蜡止血。断面以上的残余骨膜需全部切除,以防止新骨生长,影响日后功能。骨断面用翻下的软组织缝合覆盖[图1 ⑶]。 4.缝合 关节囊内骨屑要去除干净。冲洗关节腔后,用细丝线缝合关节囊,然后按层缝合。 [术后处理] 不需外固定,用三角巾悬吊2周,肿
网络 第四节 荧光显微镜检查法 一、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基本工具。它是由光源、滤板系统和光学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标本发射荧光,通过物镜和目镜系统放大以观察标本的荧光图像(图3-15)。 图3-15 荧光显微镜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一)光源 现在多采用200W的超高压汞灯作光源,它是用石英玻璃制作,中间呈球形,内充一定数量的汞,工作时由两个电极间放电,引起水银蒸发,球内气压迅速升高,当水银完全蒸发时,可达50~70个标准大气压力,这一过程一般约需5~15min。超高压汞灯的发光是电极间放电使水银分子不断解离和还原过程中发射光量子的结果。它发射很强的紫外和蓝紫光,足以激发各类荧光物质,因此,为荧光显微镜普遍采用。 超高压汞灯也散发大量热能。因此,灯室必须有良好的散热条件,工作环境温度不宜太高。 新型超高压汞灯在使用初期不需高电压即可
前鼻孔闭锁成形术 前鼻孔闭锁一般只涉及前鼻孔皮肤,闭锁处比较浅薄,没有很多的皮肤缺损,手术时无需植皮。 图1 表层皮肤作放射形切口 图2 修剪皮下结缔组织 图3 交叉切开里层皮肤 图4 将内、外层皮瓣交叉缝合 图5 放置塑料管扩张 [适应证] 双侧或单侧前鼻孔的疤痕狭窄或闭锁。 [手术器械] 一般外科用手术器械。 [术前准备] 准备好塑料管,以备扩张用。 [麻醉] 用1%普鲁卡因(酌加少许肾上腺素)注射两侧眶下孔及鼻周围组织。 [手术方法] 1.闭锁的前鼻孔一般仍有小通气孔(如无小通气孔,可选择闭锁处的中点),以此小孔为中心,按需要大小向四周作放射形的表面层皮肤切口(图1)。 2.将皮肤与下面结缔组织剥离至所需达到的鼻孔的大小,形成四块小皮片(图2)。 3.修去下面结缔组织,暴露前庭面里层的较薄的皮肤,然后向四周作放射形切开,切口方向与表层皮肤的切口交叉(图3)。 4.将外层切开的四个皮瓣与内层切开的四个皮瓣交叉缝合(图4)。 5.缝合后在鼻孔内放一
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 ⑴穿刺肾周围间隙 ⑵肾周围间隙放置引流管 图1 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1.肾周围炎形成脓肿者。 2.肾周围炎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而有扩大趋势者。 [术前准备] 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麻醉] 同肾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一般可采用经第12肋缘下切口,但因术中不需要完全显露肾脏,切口可适当缩短[图1 ⑴]。 2.显露肾周筋膜 将腹外科肌顺肌纤维分离,向后拉开或部分切断背阔肌,切开深层肌肉与筋膜,即可显露肾周围筋膜。 3.穿刺、切开 用粗针穿刺肾周围间隙[图1 ⑴],如抽出脓液,可顺穿刺针孔切开,以手指插入肾周围间隙作引导,将周围筋膜充分剪开并分离脓肿间隔。 4.引流 插入末端带侧孔的较粗胶皮管引流脓腔,胶皮管的上、下各置一香烟引流[图1 ⑵]。如肌肉分离不大,不必缝合;如分离较大,可将切口的两端缝合,但不可过紧。 [术中注意事项] 1.切口不宜太小,因脓肿较深,且需向深层检查,部分病人还需分开纤维隔,如切口太小,操作不便
本文由 生物 秀根据华西医学中心微 生物 学教研室ZYH的课件编辑而成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 RNAi是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双链RNA(dsRNA)所诱导的一种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它是真核生物中存在的一种抗病毒入侵、抑制转座子活动、调控基因表达的监控机制,具有重大生物学意义。 RNAi的发现简史 90年代初,Rich Jorgensen 设想,将更多的色素基因注入植物体,能使花朵的色彩更艳丽,而结果出其预料,转基因的植株不仅没有新基因表达,反而使原有的色素基因也受到了抑制,当时称共抑制(cosuppression)。 94年Cogoni等证明真菌中亦有类似现象,此称为基因压制 (quelling)。 95年Guo和kemphues在秀丽线虫(C.elegans)中用反义RNA 阻止一些基因的表达,给对照组用正义RNA不但不增加该基因的表达,反而产生与反义RNA
胰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1.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渗液多,经非手术疗法不好转者。 2.原合并有胆道疾病,经治疗不好转,有必要以手术去除病因者。 3.并发脓肿或假性囊肿者。 [术前准备] 因急性胰腺炎常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造成全身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术前应根据病情输液、输血,防治感染性或失血性休克。另外,要注意使用抗生素、钙剂和止痛药物。 [麻醉] 局部麻醉较为安全;无休克征象时可用硬膜外麻醉;有休克征象时宜选用全麻。 [手术步骤] 1.切口 一般采用右上经腹直肌切口或上腹正中切口,此种切口既可顺利进入小网膜腔内,又可在合并胆道疾病时探查胆道。 2.探查 进入腹腔后,首先进行探查。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常有大量血性腹水,大网膜和含脂肪较多的组织常有淡黄色皂状坏死病变,这些均有助于诊断。 为了探查胰腺,应切开大网膜进入小网膜腔,将胃向上拉开,横结肠向下拉开,即可显露胰腺。胰腺炎症变化时,常弥漫肿胀,包膜水肿,并有散在灶状或大片的坏死。病程较长者还可出现脓肿或假性囊
胆囊空肠y形吻合术 [适应证] 1.胰头或壶腹周围癌早期,不能耐受一次完成胰头切除术,可分次进行。第一次先作胆囊空肠y形吻合,待2周后病情好转,再作二期胰头切除术。 2.胆总管先天性狭窄伴有胆囊胀大。 3.由结石或炎症造成不易解除的胆总管下端梗阻、胆总管狭窄增厚,扩张不显著,但胆囊通畅。 [手术步骤] 1.切断空肠上段 在空肠上段距十二指肠悬韧带15cm处,注意系膜血运分布,在保证切断空肠的两端血运良好情况下,分别用肠钳和十二指肠钳夹住空肠近端和远端,切断空肠及其系膜,以免肠内容物外溢[图1 ⑴]。 2.胆囊空肠吻合 在结肠中动脉右侧无血管区剪开横结肠系膜,将空肠远侧断端经此系膜切口上提与胆囊接近[图1 ⑵],与胆囊底部行底端吻合。切去十二指肠钳夹伤的空肠远侧端肠壁,移去肠钳。将空肠端两角各缝一针固定于胆囊底部,以此缝线作为牵引,在两牵引线之间用细丝线作吻合口后壁外层浆肌层连续褥式缝合,或浆肌层间断缝合[图1 ⑶]。在距缝合线0.5cm处平行切开胆囊,切口大小与空肠端口径相当。吸净胆汁,细丝线连续锁边缝合吻合口后壁内层[图1
肱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儿童时期的肱骨下端有4~5个骨化中心及骨骺线,出现于不同年龄[图44-40]。而且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髁部的骨支架比较薄弱,易发生骨折。由于肱骨外髁有伸肌群附着,内髁有屈肌群附着,所以髁部骨折极易发生翻转移位;而且移位后,难以用手法复位;即使手法复位成功,也极易因肌肉的牵拉而再移位。此外,髁部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和骨骺,如不及时给以恰当的治疗,不但可以影响关节的伸屈功能,而且还可以影响骨骺的发育,出现生长性畸形。常见的肱骨髁骨折有肱骨外髁骨折和内上髁骨折两种。内上髁骨折易并发尺神经损伤,检查时应注意。这两种髁部骨折块多为软骨,x线片不显影,有时易被忽视[图1]。 [适应证] 1.新鲜肱骨髁骨折有移位,手法复位失败,或手法复位后再移位者。 2.就医较晚的肱骨髁骨折,有移位者。 [术前准备] 同骨折切开复位术和内固定术。 [麻醉] 臂丛麻醉或全麻。 [手术步骤] (一)肱骨外髁骨折 1.体位、切口 仰卧位,伤肢置胸前。肘外侧弧形切口,起自肱骨外上髁上5cm,止于桡骨颈部[
多指(趾)切除术 多指(趾)是仅次于并指的常见畸形,常合并有并指畸形。它可能是某些综合征的部分畸形。多见拇指多指,其次小指多指。依据多指(趾)累及全部或部分手指。stelling将其分为3种类型: ⅰ型:单纯多余的软组织块或称浮指。 ⅱ型:具有骨和关节正常成分的部分多指。 ⅲ型:具有完全的多指。 wassel将stelling的ⅱ型拇指多指又分为7种类型[图1]: ⅰ型:末节部分多指。 ⅱ型:末节全部多指。 ⅲ型:近节部分多指。 ⅳ型:近节全部多指。 ⅴ型:掌骨部分多指。 ⅵ型:掌骨全部多指。 ⅶ型:指骨全部多指(ⅳ)伴其中一指为三指节。 [适应证] 各类多指(趾)畸形。 [术前准备] 1.从多指中识别主要的手指并加以保留,切除次要的手术。 2.从切除的手指中的成分,改善和加强保留手指形态和功能。 3.为避免妨碍健指发育决定切除多指时间。 4.有时需通过多次手术方可达到最好的形态和功能的结果,定出分期手术设计。 [麻醉]
网络 第二十一章 钙拮抗药 钙拮抗药(calcium antagonists)是一类阻滞Ca 2+ 从细胞外液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流入细胞内的药物,又称钙通道阻滞药。第一个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对心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早期曾被认为是β受体阻断药。1967年A.Fleckenstein发现维拉帕米在降低心肌收缩性时并不影响膜电位的变化和振幅,其作用与脱钙的情况相同,认为其机制是阻滞或减少Ca 2+ 向细胞的内流,并首次提出钙拮抗药名称。 钙拮抗药是发展迅速的一类药物,包含许多化学结构各异的化合物,已广泛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高血压 及心绞痛等疾病。 第一节 钙、钙通道与钙拮抗药的分类 一、钙离子的生理意义 钙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之一,具有多项生理作用,早年知钙是心搏动、血液凝固所必需,现知钙还参与许多生理、生化反应,包括神
后侧显露病灶清除术 [适应证] 适用于病灶主要位于髂骨、脓肿在臀部的骶髂关节结核。 [麻醉]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1.体位、切口、显露 见骶髂关节显露途径[图1]。 2.凿开关节,清除病灶 自髂后上棘的上外方至坐骨大切迹顶部的区域,大体相当于骶髂关节。通常在髂后上、下棘之间凿一带蒂的长方形骨瓣(约4×3cm2 )。骨瓣仅凿透上、下及外侧3面,内侧不凿开,任其与后侧的骶髂长韧带相连,形成带蒂的骨瓣,翻开骨瓣,即可显露病灶[图2 ⑴],用骨刀、刮匙等清除病灶及切除显露的关节面,使骶髂关节形成新的骨粗糙面[图2 ⑵],取髂骨松质骨充填骨腔,融合骶髂关节。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置入链霉素粉剂1g,将骨瓣复位,使之紧紧嵌入骨槽内[图2 ⑶]。将臀大肌瓣复位,缝合骶棘肌筋膜,再逐层缝合切口。最后,将病人翻身仰卧,在下腹部另作小斜切口,清除腰肌脓肿。 [术中注意事项] 1.臀上动脉来自髂内动脉,自坐骨大切迹顶端偏外穿出骨盆供应臀肌,术中一旦损伤,臀上动脉近心端即可缩回盆腔,使止血困难。其预防方法是
腕关节融合术 腕关节包括3排关节,即桡骨与近排腕骨之间、近排与远排腕骨之间、远排腕骨与掌骨基底部之间的关节。临床常见的腕关节结核多累及全部关节,融合时也应包括全部3排关节。但如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舟状骨折引起的损伤性关节炎等,病变仅累及近端1~2排关节时,只需有限融合该排关节。这样可以保留腕关节的部分活动。术中对不需融合的关节,应注意避免损伤。 ⑴切除掌骨基底部、桡骨腕骨的关节软骨面 ⑵在腕掌骨基底部凿槽,从桡骨下段切取骨片 ⑶将桡骨片滑行嵌入骨槽植骨,用碎骨填充骨间隙 图1 左侧腕关节融合术 [适应证] 1.由于关节外伤、炎症、退行性变等原因发生对应关节面不相称,引起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或顽固的关节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又不适合用其他手术来保留关节动度者,宜施行关节融合术。例如下肢关节内骨折引起的严重损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后周围软组织有大量瘢痕,不宜行关节成形术等手术者。 2.成人全关节结核,关节面破坏,估计不能保留关节功能,可在病灶清除的同时施行关节融合术;并有畸形者,可同时矫正畸形。 3.由于神经病变或损
网络 [附]抗痛风药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急性发作时,尿酸盐微结晶沉积于关节而引起局部粒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治疗痛风的药物有别嘌醇等。 别嘌醇 别嘌醇(allopurinol,别嘌呤醇)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次黄嘌呤及黄嘌呤可被黄嘌呤氧化酶催化而生成尿酸。别嘌醇也被黄嘌呤氧化酶催化而转变成别黄嘌呤;它及别黄嘌呤都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图20-3)。因此在别嘌醇作用下,尿酸生成及排泄都减少,避免尿酸盐微结晶的沉积,防止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肾病变。别嘌醇不良反应少,偶见皮疹、胃肠反应及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等。 图20-3 别嘌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 丙磺舒 丙磺舒(probenecid)又名羧苯磺胺(benemid),口服吸收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85%~95%;大部分通过肾近曲小管主动分泌而排泄,因脂溶性
全髋关节表面(双杯)置换术 本手术是用超高分子聚乙烯的髋臼帽和金属的股骨头杯覆盖和重建已被破坏而切除的关节面,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此手术的特点是股骨头颈不用过多切除,创伤小,适用于年龄较轻和仅有关节面破坏的病例。但表面置换术也有其缺点:假体容易松动和脱位,尤其是股骨头颈由于缺血性坏死、吸收,更易松脱。由于要切除股骨颈部分骨质,还可导致股骨颈骨折。但因为股骨头、颈部未予切除,故失败后仍有机会改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这对相对年轻的病例来说不失为一种过渡良法。 ⑴在股骨头、颈的中轴钻入导针 ⑵环形测试导针方向是否正确 ⑶环形铰刀铰除股骨头侧方骨质 铰切骨质过多 铰切偏心 铰切偏轴 ⑷避免错误铰切骨质 ⑸切除股骨头的穹顶 ⑹用阴阳锉模造股骨头 ⑺用持杯器持杯定向定位 ⑻用加压器加压直至水泥固定 图1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适应证] 1.壮年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仅有关节面破坏,疼痛重,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者。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颈破坏不多。 3.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疼痛、多关节受累者。 [禁忌证] 1.髋关
网络 第二十五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在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近年也明显增加。因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antiatherosclerotic drugs)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理复杂,本类药物涉及面较广。本章主要介绍调血脂药、抗氧化药、多烯脂肪酸类及保护动脉内皮药等。 第一节 调血脂药 血脂以胆固醇酯(CE)和甘油三酯(TG)为核心,外包胆固醇(Ch)和磷脂(PL)构成球形颗粒。再与载脂蛋白(apo)相结合,形成脂蛋白溶于血浆进行转运与代谢。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凡血浆中VLDL、IDL、LDL及apo B浓度高出正常为高脂蛋白血症,易致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证明HDL、apo A浓度低于正常,也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