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钩端螺旋体病

网络 第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几遍及世界各大洲,尤以热带和亚热带为著。我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发现本病,并以盛产水稻的中南、西南、华东等地区流行较重。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6~10月)水稻收割期间,常以8~9月为高峰,青壮年农民发病率较高。在气温较高的地区,终年可见其散发病例。 病因 钩端螺旋体属密螺旋体,一般长6~10μm,宽0.1~0.2μm,有12~18个螺旋,其一端或两端常弯曲成钩状凇P孪时瓯居冒凳右跋晕⒕倒鄄欤�杉�菪�逖爻ぶ嶙骺焖傩��硕�S醒芯糠⑾帜承┕扯寺菪�搴�心诙舅匮�钚晕镏省@��CR方法可以从脑脊液,尿,血查出钩端螺旋体DNA,达到特异、敏感、快速诊断、并可区分类型。 传染途径 鼠类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农业劳动者,接触污染的田水,钩端螺旋体常经皮肤(特别是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本病的流行。在洪水泛滥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

网络 第十六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RCOOH)是最重要的一类有机酸。它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羧基( 或写为-COOH)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羧酸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当羧基中的羟基被其它原子团取代时,则形成羧酸衍生物,主要有羧酸酯、酰卤,酸酐和酰胺。 第一节 羧酸 羧酸在自然界中常以游离状态或以盐或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是与医药关系十分密切的一类化合物。 一、羧酸的分类及命名 按照烃基构造的不同,羧酸可分为脂肪族羧酸(饱和及不饱和的)、脂环族羧酸和芳香族羧酸。根据羧酸分子中所含羧基的数目,又可分为一元酸及多元酸。链状的一元羧酸(包括饱和的及不饱和的)通称为脂肪酸。羧酸的分类见表16-1。 表16-1 羧酸的分类 脂肪族羧酸 饱和羧酸 一元羧酸 二元羧酸 CH 2 COOH HOOC-COOH 乙酸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肩关节离断术

肩关节离断术 ⑴切断胸大肌,显露和处理血管、神经 ⑵切断三角肌上翻,显露肩关节,内旋上肢,切断外旋肌群 ⑶外旋上肢下切断内旋肌群、关节囊,截除病肢 ⑷缝合肌肉断端,置低位置引流条 图1 右侧肩关节离断术 [适应证] 1.肢体的原发恶性肿瘤,应早期高位截肢。病程早期,病变限于骨内,无远距离转移者可考虑肿瘤段切除,远段肢体再植。 2.肢体严重感染(例如不能控制的气性坏疽),或药物和一般手术无法控制的化脓性感染并发严重败血症,威胁病人生命,不截肢不足以挽救生命者应及时截肢。 3.肢体严重而广泛的损伤,无法修复或再植者,须当机立断施行截肢术。 4.由于动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原因所引起的肢体供血不足,已有明显坏死者,应截肢。 5.先天性多指(趾),可以截除。 6.肢体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而矫形手术无法改进功能,在截肢后穿截假肢反能改进功能者,可考虑截肢。 [术前准备] 1.截肢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因此,应详细地向病人及其亲属解释截肢的必要性和假肢装配及使用中的问题,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固相杂交反应的特点、问题与解决办法

杂交反应的条件类似于传统的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具体的选择视研究目的而定,例如,进行多态性分析或杂交测序时,要求能够区分单个碱基的变异,所以需要较高的杂交严谨性;而用于表达谱检测的芯片为了提高检测的特异性、保证较高的灵敏度,需要较长的杂交时间,高的严谨性、高的样品浓度、较低的杂交温度等。同时,杂交反应还必需考虑反应液中的盐浓度、探针序列的G+C含量、探针所带电荷情况、探针与芯片片基间连接臂的长度及种类,靶序列二级结构等因素[1]。固定于芯片表面的探针或蛋白、多肽分子与位于液相的靶分子进行生化反应(作用)的过程不完全与液相中生化反应相同。其原因在于,生物大分子与固相支持物的结合导致了溶液中的靶分子与其不能迅速地发生作用,延长了反应时间,必要时还必需提高靶分子的浓度以加快反应。而且,固相化的大分子,特别是空间体积较小的分子,很容易受到支持物对生化反应的空间阻碍作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是生物芯片技术应用中的关键之一。 有研究表明[2,3],在探针分子与片基间加入适当长度的连接臂可使杂交效率提高上百倍。连接臂将固相化的探针分子与支持物隔开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股骨转子下旋转切骨术

股骨转子下旋转切骨术 ⑴在股骨前侧、外侧中点皮质骨上各凿1条相距90°的刻痕 ⑵外旋股骨远侧段,矫正过大的前倾角 图1 股骨转子下旋转切骨术 [适应证] 1.4~5岁以内的病儿经手法复位失败者,或不适宜于非手术疗法的5~9岁病儿,均可行髋关节切开复位术。年龄大、病理改变重者需辅以其他手术。 2.髋臼、股骨头相称,但臼较浅,髋臼角在45°以内的病儿,可在切开复位的同时施行髋骨放置切骨术;如髋臼角大于45°,应施行髋臼成形术。 3.髋臼小而浅,不能容纳股骨头,应在切开复位的同时施行髋臼加盖术;年龄较大,股骨头脱位已不可能切开复位,假臼平浅,关节又很不稳定者,可考虑原地假臼加盖术,以改善功能。 4.股骨颈前倾角超过45°或颈干角在140°以上者(正常前倾角为15°,颈干角为120°~130°),应在髋关节切开复位的同时或二期手术行股骨旋转切骨术或内收切骨术。 5.成年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的病人;男性儿少年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不适宜施行骨盆旋转切骨、髋臼成形或加盖术者,可旅行骨盆内移切骨术(chiari手术)。 6.15岁以上的病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用于快速,大量蛋白合成的Expressway 系统

用Expressway 系统,您能够   在一个管中,就可以对线性或质粒模板进行转录和翻译。无需消耗时间的 细胞培养 在2个小时内,就可以得到足够功能分析用的大量蛋白简单,快速的重组蛋白表达传统的蛋白表达系统,包括在完整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蛋白,这些方法虽然很有效,但是非常消耗时间,并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ExpresswayTM蛋白体外合成系统(大肠杆菌)能够消除这些问题,它可以让您只需2个小时,就能在单个反应管中直接合成大量的重组蛋白。用ExpresswayTM系统,您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得到足够您下游功能分析所需要的蛋白。 高效的无细胞系统   传统的利用完整细胞的蛋白生产技术是非常消耗时间的,需要将目的基因转化, 细胞培养 ,表达参数优化。Expressway蛋白体外合成系统消除了这些步骤,让您能在单个管中将目的DNA在体外转录.翻译咸蛋白。不像真核系统的转录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蜚蠊

网络 第十节 蜚蠊 蜚 蠊俗称蟑 螂,属蜚蠊目(Blattaria),全世界约有4000种,我国记录有168种。 形态 蜚蠊成虫椭圆形,背腹扁平,体长者可达100mm,小者仅2mm,一般为10~30mm,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因种而异,体表具油亮光泽。 头部:小且向下弯曲,活动自如,Y字形头盖缝明显,大部分为前胸覆盖。复眼大,围绕触角基部;有单眼2个。触角细长呈鞭状,可达100余节。口器为咀嚼式。胸部:前胸发达,背板椭圆形或略呈圆形,有的种类表面具有斑纹;中、后胸较小,不能明显区分。前翅革质,左翅在上,右翅在下,相互覆盖;后翅膜质。少数种类无翅。翅的有无和大小形状是蜚蠊分类依据之一。足粗大多毛,基节扁平而阔大,几乎覆盖腹板全部,适于疾走。 腹部:扁阔,分为10节。第6、7节背面有臭腺开口;第10节背板上着生1对分节的尾须。尾须的节数、长短及形状亦为分类的依据(图20-36)。雄虫的最末腹板着生1对腹刺,雌虫无腹刺,据此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脑脊膜和血脑屏障

网络 八、脑脊膜和血脑屏障 脑脊膜是包在脑和脊髓外面的结缔组织膜,有三层,由外向内是硬膜(dura mater)、蛛网膜(arachnoid )和软膜(pia mater)。硬膜是较厚而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其内表面有一层间皮细胞覆盖。硬膜与蛛网膜之间有一狭窄的间隙,称硬膜下隙(subdural space),内含少量液体。蛛网膜是由薄层纤细的结缔组织构成,它与软膜之间有较宽大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蛛网膜的结缔组织纤维形成许多小梁与软膜相连,小梁在蛛网膜下隙内分支形成蛛网膜结构。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软膜是紧贴在脊髓表面的薄层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在软膜外表面和蛛网膜的外、内表面以及小梁的表面均被覆有单层扁平上皮,软膜的血管供应脑及脊髓。血管进入脑内时,软膜和蛛网膜也随之进入脑内,但软膜并不紧包血管,血管与软膜之间仍有空隙,称血管周隙(perivascular space),与蛛网膜下隙相通,内含脑脊液(图7-37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奇妙的昆虫世界

  英国媒体最近向人们暴露了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的奇妙秘密。其中大多数是科学家们利用最新科技和现代化的拍摄仪器展现给人们的奇幻的昆虫世界。英国《镜报》选择刊登了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二十五个事实以使人们对昆虫刮目相看:   世界上最大的飞蛾Attacus Altas在其长达30厘米的翅膀展开时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大型飞禽。   一, 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   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它们早在四亿年前就生活在我们这颗星球上了。从出世之时起,昆虫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地球灾难并至今仍生生不息,其生命力比霸王龙更为顽强。   二,勤劳的蜜蜂   目前,全世界约有二万种蜜蜂。一只蜜蜂要生产出五百克蜂蜜需要在蜂箱与花朵之间来回飞行一千万次。   三,高产又长命的蟑螂   一只雌蟑螂一年约产二百多万个卵。此外,一只蟑螂被斩首后还能够存活九天。   四,数量惊人的昆虫数量   地球上一年内被所有蜘蛛吃掉的昆虫总重量远远超过全球活人体重总量。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3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33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原理   如果混合液中的两个组分,它们的光谱吸收峰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吸收曲线彼此又有些重叠,在这种情况下要分别测定两个组分,可根据Lambert—Beer定律,通过代数方法,计算一种组分由于另一种组分存在时对吸光度的影响,最后分别得到两种组分的含量。   如图9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在663nm,叶绿素b在645nm,吸收曲线彼此又有重叠。   根据Lambert—Beer定律,最大吸收光谱峰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液,它们的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参阅实验86): A1 =Ca ·ka1 Cb ·kb1 (1) A2 =Ca ·ka2 Cb ·kb2 (2)   式中:Ca 为组分a的浓度,g/L。   Cb 为组分b的浓度,g/L。   A1 为在波长λ1 (即组分a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时,混合液的吸光度A值。   A2 为在波长λ2 (即组分b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时,混合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一个信号 两种功能

在上周的《自然—细胞生物学》网络版上,一篇论文指出,一种确保有足够量的细胞以补充内肠的信号也控制了另外一种类型的细胞,这种细胞是身体防御细菌感染需要的。科学家已经知道,Wnt信号控制着内脏中细胞的周转,该系统的过度反应会导致肠肿瘤。Hans Clevers和同事的新发现向以阻断Wnt信号为目标的癌症治疗方法提出了警告,因为这可能会负面地影响这些细菌防御细胞的可获得性。 Wnt信号对维持肠内未分化的原始细胞的数量来说是必要的,这种原始细胞能够补充肠内受损伤的所有类型细胞。新研究表明Wnt信号控制了肠内一种特别的帕内特氏细胞的成熟和正确的位置,对抗细菌肽的分泌来说帕内特氏细胞是很重要的。biox (Cryptdins是转录因子4(Tcf4)的目标基因-beta-catenin信号通路) 对肠肿瘤细胞的观察也证实了Wnt信号维持原始细胞和引导细胞成熟的双重功能,肠肿瘤因原始细胞过度生产而造成,肠肿瘤细胞中也显示出成熟帕内特氏细胞的特征。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

网络 第三节 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 项部上方以上项线与头部分界;前方以斜方肌前缘与颈部分界;腰背部外侧缘为腋后线的延线;第12肋为腰部与背部的分界。 本区重要的体表标志有枕外隆突,第6颈椎以下各椎骨的棘突,以及其它常用作定位的标志;在直立两上肢垂于体侧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通过第三胸椎棘突;两侧肩胛下角连线,横过第7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 一、皮肤和浅筋膜 项背部皮肤较厚,浅筋膜致密,并有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腰部的浅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项部的皮神经主要由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分布。枕大神经greateroccipital nerve 是第二项神经后支的皮支,较粗大,在上项线高度穿斜方肌及深筋膜浅出,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第三枕神经thirdoccipital nerve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项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皮肤。 背部的皮神经为胸神经后支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把有限的检验数据转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服务患者与临床

科室简介: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9月。为江苏省“实验诊断学”重点学科。设有八个常规检验室:临床血液、生化、免疫、放免、微生物、生殖遗传、分子生物、急诊检验和四个研究室:生化、免疫、生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6人,高级职称17人;博士8人,硕士6人;博士后导师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共获科技成果16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8项,三等奖81项。主编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共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42名。 现有实验室面积4000平方米,检验常规和科研仪器总价值达2500万元。2010年工作量达1400余万件,总收入超过1亿元。 科主任简介: 李晓军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临床中心实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江苏省临床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临床检验杂志》副主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作为主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5 蛙类在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测定

实验35 蛙类在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测定   【目的要求】   1.学习用玻璃电极技术测定蟾蜍在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方法。   2.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波形及其与心电图的对应关系。   【基本原理】   在静息情况下,心室肌纤维表面的任何两点都是等电位的,但由于细胞膜对不同离子有不同的通透性,造成膜内、外具有明显的电位差:膜外电位为正;膜内电位为负。这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状态。当冲动由心脏的起搏点——静脉窦启动,经特殊传导系统而到心室时,心室肌细胞发生兴奋。兴奋部位的心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膜外电位逐渐降低,由正变负;而膜内电位逐渐增高,由负变正。经过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等过程,又恢复静息情况下的极化状态。这一系列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即为动作电位。用尖端纤细的玻璃微电极插入心肌细胞,即可将这些电位变化引导出来,经放大后,显示于示波器上。   【动物与器材】   蟾蜍、常用手术器械、微电极放大器、示波器、微电极操纵器、示波照像机、心电图机、微电极拉制器、玻璃毛细管(直径约2mm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理化因素的诱变效应

实验四十五 理化因素的诱变效应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观察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对枯草芽孢杆菌BF7658的诱变效应,并学习理化因素诱变育种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许多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和化学因素(如硫酸二乙酯、氮芥、亚硝酸、乙烯亚胺、亚硝基胍等)对微生物都有诱变作用。能够引起诱变作用的这些理化因素称为诱变剂。诱变剂的作用是使菌体内担负遗传作用的物质,主要是DNA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菌体遗传性变异。然后从群体中选出优良性状的菌株,这在生产、科研中是常用的主要方法。   本实验以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单因子作为诱变剂处理产生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 BF 7658为例,根据枯草芽孢杆菌 BF 7658诱变后在淀粉培养基上透明圈直径的大小,来指示诱变效应。一般透明圈越大,淀粉酶活性越强。   三、器材   枯草芽孢杆菌BF7658;   淀粉培养基,0.1mol/LpH7.0的磷酸缓冲液,硫酸二乙酯[简写DES,(C2 H5 )2 SO4 ],碘液;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

网络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第一节 原子结构 自然界的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不同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是由于物质内部结构不同而引起的。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起变化的只是核外电子。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有必要先了解原子结构,特别是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我们知道,地球沿着固定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地球的卫星(月球或人造卫星)也以固定的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些宏观物体运动的共同规律是有固定的轨道,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内同时准确地测出它们的运动速度和所在位置。电子是一种极微小的粒子,质量为9.1×10-31kg,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快(接近光速)。因此电子的运动和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同。和光一样,电子的运动具有微粒性和波动性的双重性质。对于质量为m,运动速度为v的电子,其动量为:P=mv 其相应的波长为: λ=h/P=h/mv (4-1) 式(4-1)中,左边是电子的波长λ,它表明电子波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泪道扩张、探通与冲洗

泪道扩张、探通与冲洗 泪点探查和扩张 [适应证] 因溢泪症状,需作泪道诊断性检查者,或因泪道狭窄,需作泪道扩张、插管等手术治疗者。 [术前准备及麻醉] 结膜囊内滴入1%地卡因2~3滴,再用蘸有地卡因的棉签夹于上下泪点间5分钟,作表面麻醉。 [手术步骤] 1.病人取坐位,用一手指将下睑内眦部皮肤向下牵拉,看到泪点乳头后,以锥形泪点扩张器探查泪点位置,找到后将扩张器边捻转边垂直插入泪点,下插2mm(图1)。 2.然后将泪点扩张器向外眦方向回转90°,变为水平位,如法向鼻侧泪小管内推进2mm(图2)。推进时要将下睑皮肤向颞侧拉紧。上泪点插入方法相似。 [术中注意事项] 避免假道。 [术后处理] 每日滴抗生素眼液,只少1周。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如发生假道,除每日滴抗生素眼液外,应全身使用抗生素3~5天,防止产生感染。 泪道冲洗 [适应证] 作为泪道检查的一种方法。检查泪道是否通过、有否分泌物。为手术前清洗泪道或验证手术后泪道是否通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肠套叠复位术

肠套叠复位术 ⑴将套入部顶端向近端捏挤 ⑵提出盲肠,用手指将套入部的顶端推出 图1 肠套叠手法复位术 图2 手指扩张紧缩环 ⑴切开鞘部,松解紧缩环 ⑵复位后缝合肠壁 图3 肠套叠鞘部切开复位术 图4 游动盲肠固定术 [适应证] 1.肠套叠经空气加压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未成功者。 2.发病超过24小时,临床疑有肠坏死者。 3.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于儿童者。 4.成人肠套叠。 [术前准备] 胃肠减压,适当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 [麻醉] 婴儿多选用氯胺酮麻醉,硫喷妥钠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加骶管麻醉,或用全麻。成人可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腰麻。 [手术步骤] 1.体位 病人平卧;如系婴儿,应固定于大形板上。 2.切口 多采用右中经腹直肌切口或右正中旁切口进入腹腔。 3.探查 进入腹腔后,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沿结肠方向摸到套叠的肠段,查明套叠部位及其范围。查清情况后,即可进行复位。 4.复位 在腹腔内直视下,伸入一手至腹腔,握于套入部顶端,逐渐自远端向近端捏挤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丝虫 Filaria

佚名 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Filariasis)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我国只有前两种: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 一、形态 成虫 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cm;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 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 项目 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脊柱区的神经和血管

网络 第二节 脊柱区的神经和血管 一、脊神经后支 脊柱区的神经支配来自31对脊神经的后支。各脊神经后支均较前支细小,出椎间孔后,在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外侧支,支配该区的皮肤和肌肉。多数脊神经后支在分布上呈较明显的节段性。需要一提的是: 第1颈神经的后支又称为枕下神经suboccipitalnerve,由寰椎后弓上穿出,分支支配椎枕肌和头半棘肌。 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又称为枕大神经greateroccipital nerve,较精,行程中跨越枕下三角,在枕外隆凸稍外侧穿过斜方肌起点和深筋膜,与枕动脉伴行,分布于枕部皮肤。 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除支配竖脊肌外,其皮支在竖脊肌外缘穿背阔肌腱膜,向下跨越髂嵴后部达臀上部皮下,又称为臀上皮神经。 上四对骶神经后支出骶后孔,第5骶神经神经后支出骶管裂孔。其中上三对骶神经外侧支构成臀中皮神经,分布于臀中部皮肤。 各脊神经后支的行程与椎间关节关系密切,且皆行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