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赖丽英,俞慧玲,王黎明 作者单位:(1.江西省广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广丰 334600;2.江西省玉山县中医院,江西 玉山 334700) 【摘要】 目的:提高血清肌酐测定的准确性。方法:用双液体试剂中的RI液和标本进行反应,使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再进行肌酐的测定,并与原法对比。结果:原法受胆红素的干扰,双液体两步法可有效消除胆红素的影响。结论:双液体两步法消除了胆红素对肌酐测定的干扰,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经济实用,适合推广。 【关键词】 碱性苦味酸法;肌酐;胆红素 血清肌酐(CREA)测定是临床中常用的检测项目,也是急诊肾功能检测项目之一。血清肌酐值是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诊断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指标。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类是碱性苦味酸法,另一类是酶学测定法。酶法试剂价格昂贵,尚不能达到普及,碱性苦味酸法是目前主要肌酐测定方法[1]。但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受高胆红素负干扰而致结果明显偏低,甚至出现负值。现将双液体试剂反应步骤进行了改进,把原来的一步法改为两步法,可有效地消除胆红素
胆 红 素 问:目前国内胆红素在临床检验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临床检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同样一个检测样品,各厂家生产的试剂盒其检验结果往往相差很大,但并不能因此判断出试剂盒的好坏。 正常水平的胆红素含量比较低,使得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仪器的精密度成为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氧化法测定胆红素过程中对pH值的要求很严格,外来影响导致pH值的变化对检测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问:为什么临床检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答: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标准品问题:胆红素本身不稳定,不易保存,特别是直接胆红素制备困难;由于国内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品供应,造成胆红素标准品的标准化问题得不到解决;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胆红素标准品多为各种胆红素的混合物(或异构体),不适于作为直接胆红素测定的标准物。 直接胆红素测定方法学上的概念模糊:一方面,近来胆红素测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重氮法和氧化法。据文献报道,重氮法检测了结合胆红素(Bc)和大部分的δ胆红素,
在生化室日常工作中,大家会发现:在双试剂测试项目中,总是R2用完了,而R1尚余很多,随着检验次数的累积, 这种效应越加明显,留下来的R1留之无用, 弃之可惜。 生化试剂R1、R2消耗量不对等的原因: 如果查阅仪器说明书,可以发现生化试剂在使用过程中是有损耗的,这种效应是由于仪器本身设计有试剂 ”取样/ 富余量“所致,多数仪器都存在这种问题。 仪器在试剂瓶转移到反应杯的过程中,会多吸入大概5ul的量,R1、R2同样的加试剂办法,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以ALT试剂为例,规格R1为200ml,R2为50ml,正常情况下仪器参数设为:样品20ul; R1为160ul,R2为40ul,实际吸试剂时,R2每次吸的量是45ul,这样R2将在1111次测试后用完,而R1在111undefined(160+5)次测试后,用量为183ml,富余量为17ml,相同批号试剂累积到5盒时,R1的富余量将是85ml。 解决思路: 在双试剂测试中,R1 一般为缓冲液, R2为反应物质混合物。设想: 两试剂按二种不同比例混合,其所含反应物成
水是实验室内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过程中,纯水作为生化反应的载体或介质、样品或试剂的稀释液和溶剂、仪器的清洗液甚至反应的参与者等贯穿检测的全过程,其纯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信度。目前全国大部分实验室都使用反渗透的中央纯水系统,通过对该系统工作流程的分析以及遇到的实际情况,发现并总结了导致水纯度不够的几种因素及其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影响。 1 纯水系统工作流程及影响因素 1.1 原水预处理原水是指进入实验室的自来水,预处理就是除去自来水中绝大部分的杂质。 1.1.1 方法:预处理一般使用机械过滤法,分三步进行: ①精密滤芯(又称过滤滤芯、分线绕滤芯和熔喷滤芯)过滤原水中的泥沙等大的颗粒物; ②活性炭滤芯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特别是自来水中的余氯,其对反渗透膜有很大的氧化作用,所以必须经由活性炭去除); ③反渗透膜(RO)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观粒子和盐分。 1.1.2 影响因素: ①自来
凌莎莎 李丽 杨晓伟 溶血是临床检验医学血标本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1]。为了了解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本文就20份非溶血、溶血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其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体检者正常的20份血液标本,其血清无肉眼可见的黄疸、脂浊和溶血。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 ml,其中1支室温自然分离,3 min后以12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取1 ml血清作为正常血清备用;另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然后以相同条件离心,分离溶血血清后备用。 1.2 方法 分离血清样本,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原装试剂,均为同一批号。根据各测试项目的测试参数要求,设置相应的测试程序进行测定,整个过程在2 h内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溶血前后血清各生化指标差异的显著性及变化趋势。 2 结果 溶
血清酶学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对于诊断多个系统的疾病都有重要价值。然而是否检查结果异常就意味着患者处于不正常状态呢?其实不然,多种因素都可影响血清酶学检验结果。本文逐一分析几种主要酶学检查的影响因素。 贾玫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2008年,贾玫主任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与方法、代谢性疾病(冠心病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疾病的个性化治疗等。 同时,贾玫主任还身兼数职,如中华医学会北京检验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检验诊断学考核组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修订咨询专家等。 血清氨基转移酶 体育活动 当人体剧烈运动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肌肉系统释放氨基转移酶增多,故当血清氨基转移酶超过参考范围时,应首先排除患者是在剧烈运动后抽血检测的。 溶血 因人体红细胞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比血
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中,项目校准是经常要做的工作之一,如改变试剂的种类或者批号。仪器或者检测系统进行过一次大的预防性维护或者更换了重要部件,有可能影响检测性能等,必须对项目进行校准。除此之外,校准一段时间后测定质量控制及患者标本时会出现异常的趋势或偏移,采取一般性纠正措施后,仍不能识别和纠正问题时,就必须重新进行项目校准,这段时间即为校准时限周期。由于每个项目的工作原理、试剂来源以及使用仪器的差异,每个项目的校准时限周期也就不一致。为了解生物化学常规项目校准时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LX20 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 1.1.2 试剂:钾( K) ISE 法、钠(Na) ISE 法、氯(Cl) ISE 法、钙(Ca) ISE 法、磷( P) 钼酸紫外法、二氧化碳(CO2 ) ISE 法、尿素氮(BUN) 脲酶电极法、肌酐(Cr) 碱性苦味酸法、葡萄糖( GLU) 氧化酶电极法、总蛋白( TP) 双缩脲法、清蛋白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程歆琦 张时民 载脂蛋白是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在脂蛋白代谢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载脂蛋白B(ApoB)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载脂蛋白。ApoB能够稳定LDL的结构,并识别LDL受体,参与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测定方法 免疫比浊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分为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ApoB特异性抗体与血清中的ApoB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产生浊度变化。在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ApoB的含量越多,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就越多,溶液也越混浊。因此ApoB的含量与溶液的混浊程度呈正比。 血清ApoB参考范围(免疫透射比浊法)为0.6~1.12 g/L。 临床应用价值 ApoB下降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呈负相关,因此ApoB测定可用于早期识别冠心病的危险性,对具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家庭史者评估其发病危险性,也可用于使用调节血脂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反应。 ApoB为LDL颗粒的主要载脂
血气分析仪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检验仪器。其代表性产品有丹麦Radiometer公司的ABL系列、美国康宁公司的16.11系列、瑞士AVL公司的AVL系列、美国NoVa公司NoVa(M型),美国实验仪器公司IL1300系列血气分析仪等。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厂家把血气和电解质等分析结合在一起,生产了血气电解质分析仪。在血气分析仪制造技术和实现功能日趋完善的时候,部分生化项目葡萄糖(Glu)、乳酸(Lac)、尿素(Urea)等也能在血气分析仪上检测。 一、血气分析仪常用技术参数及规格 1. 测量参数:见图(略) 2. 计算参数: 总二氧化碳(TCO2):包括实际碳酸氢根及血中物理溶解的CO2; 实际碳酸氢盐ABC:未排除呼吸因素的代谢因素; 标准碳酸氢盐SBC:指在PCO2为5.33kPa,37℃及Hb完全氧合状态下的实际碳酸氢根,它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 P50:为血红蛋白与氧呈半饱和状态时的氧分压; 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 血红蛋白(Hb);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检验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酶学参考方法应用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评中的可行性。研究指出,参考方法可以应用于室间质评,对解决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6期《重庆医学》杂志上。 选取5个临床常规检测系统和参考方法同时检测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第1次室间质评样本和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α-淀粉酶(AMY),将各临床常规系统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测量结果或临床检验中心靶值进行比较,计算相对偏倚。以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允许误差的要求为标准,判断各系统各项目是否合格。 参考方法测量质评样本结果与临床检验中心靶值的相对偏倚在±10%以内。用临床检验中心的允许总误差作为判断标准,以参考方法检测结果为参比,湿化学系统室间质评样本和患者血清合格率为100.0%;干化学系统室间质评样本和患者血清合格率分别为77.1%和97.1%。用临床检验中心酶学正确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监控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优于其它现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指标(CRP 和细胞因子等)。 PCT 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 116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 KD 的糖蛋白。PCT 的半衰期为 25-30小时,在体外稳定性很好。健康人血浆 PCT 含量极低,在正常人血中低于 0.5ng/ml。临床广泛应用于 ICU、儿科、内科、外科手术、肿瘤科、移植等: 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及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 PCT 可在感染后 2 个小时后检测到,对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感染后 12~24 小时达到高峰;体内、外稳定性好。PCT-在炎症消失后恢复正常。特点: PCT 与局部感染无关、与病毒感染无关、不受外伤影响(多创伤或手术创伤)不、受慢性炎症或自动免疫疾病的影响、不受临床用药影响(OKT3 除外) PCT 在脓毒症(败血症)患者浓度显著增高,可达1000ng/ml,是正常人的 2000 倍,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 水平异常增高,增高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
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作为肾损伤的标志物最近成为热点。但是,像许多其他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分子一样,它不是由一种细胞类型产生的,不同组织中的不同病理都会引起反应。应考虑到不同病人的并存条件解析结果,对这个灵敏的生物标志物做出最佳利用。 从我在CLI的简短介绍文章之后,关于NGAL作为肾损伤早期标志物的性能的研究没有停止。关于NGAL的论文出现速度是每周超过2篇,主要强调的是其肾脏作用。这并不是说这个有趣的分子的其他方面被忽略了:其在腺癌中的病理和标志物角色也正受到关注,其在炎症,动脉粥样化,和血栓中的角色也受到关注,更不用说其主要功能:作为含铁细胞的粘合剂和运输者。 NGAL作为肾损伤的标志物 已经有几个研究证实并巩固了NGAL作为肾损伤的早期标志物的有用性,更多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心脏程序 小儿心肺旁路手术 第一个重要研究的对象是进行心肺旁路手术的儿童,结果显示手术后2小时NGAL浓度超过 50 ng/ml是随后血肌酐超过基础值50%或更多的高准确度前兆。这是非常“干净”的研究,因为这些是正在进行
1、校准(Calibration)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一系列操作来确认检测仪器和检测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者某一物质,或者参考物质代表的值,与相应标准量值之间的关系。包括校准和校准验证两个方面。 2、校准的意义 确保检测系统的检验结果在规定的报告范围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校准方法 1)、线性(Linear)法: ①、1点线性法(K系数法):通过测定空白液(或第1标准液)的吸光度和输入的K值而得出工作曲线。 ②、2点线性法:通过空白液(或第1标准液)和标准液(第2标准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法制成线性工作曲线。 ③、多点线性法:通过空白液(或第1标准液)和标准液(第2标准或第6标准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法制成线性工作曲线。 ④、同工酶法(线性法):检测的样本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同工酶,如果含有抑制剂的试剂不能完全抑制对检测有干扰的同工酶活性。采用同工酶法进行校准,可测定同工酶的总活性(同工酶P)和所检测同工酶的活性(同工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胆汁酸是由肝脏分泌到胆汁中,并随胆汁排入肠腔,作用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胆汁酸在肠腔经细菌作用后,95%以上的胆汁酸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血重返肝脏利用,故正常人血中胆汁酸浓度很低。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旦当肝细胞发生病变,血清TBA很容易升高,因而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 TBA对各项肝病的分析研究 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时血清TBA显著增高,可达正常人水平10~100倍,甚至更高。急性肝炎初愈患者血清TBA由最初的高值几乎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同一时间降至正常水平,若持续不降或反而升高者则有发展为慢性肝炎的可能。 慢性肝炎 血清TBA测定,对慢性肝炎损伤是一个敏感的指标。在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血清TBA测定可以监测慢性活动肝炎的预后和治疗效果。有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血清TBA水平超过20μmol/L时可考虑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 肝脏是人体胆汁酸代谢的唯一器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素生化检验前生化标本地采集具有严格采集要求,患者准备不足、生理因素及应用药物等因素均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 : ①患者准备,在生化标本采集前就要告知患者或家属,要求其做好准备,如让患者处于休息状态,并要求空腹 8 至 12 小时,重视餐后血糖等一些特殊生化项目的采集时间。尤其是患者饮食中富含糖类、脂类、电解质等直接干扰生化标本的检测结果的成分,有报道称,于餐后采集血液标本,其血清多呈乳糜状,这将严重影响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②生理因素,标本采集时忽视患者如年龄、性别、妊娠、月经期和生活方式等生理因素,而这些均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不能如实的反映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另外患者正常进食后体内各种生化物质进行生理代谢,进而生化成分有所改变了,影响了生化标本检测的准确性。③药物因素,部分患者在采集生化标本前就已经服用一些治疗药物,如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了利尿剂对血糖、血钾等均可影响检测结果。 ④技术因素,患者生化标本的检验项目选择准确性,标本信息,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均对结果具有影响性,如在输液的患者的同侧或在原有
一.生物学结构 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EC1.1.1.68)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而此过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EC4.2.1.22)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二. 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平均浓度男性约为8.5μmol/L,参考范围(4.5-13.9μmol/L)。近年来,同型半胱氨酸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作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硬化和心肌梗塞的危险指标,它的浓度升高程度与疾病
胸痛是急诊室常见症状。约1/5的胸痛病人最终被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绝大多数临床指南有如何处理ACS的建议。但在急诊室如何迅速准确排除ACS,特别对ECG、肌钙蛋白均阴性的胸痛病人如何正确处理是更大的挑战。常规AMI检测项目多为心肌坏死后产物,往往出现比较晚,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由心肌缺血导致的ACS患者,因症状隐匿被漏诊而未入院治疗,其死亡危险性比住院者高1倍。 目前诊断ACS的常见方法: 1. 心电图(ECG),是诊断心肌缺血最简单、最迅速、最经济的方法。广泛用于因胸部不适就诊的病人,ST段与T波改变是心肌缺血和损伤的特征,但ECG诊断的灵敏度不够,且心梗病人也可表现为心电图正常的情况。 2. CK、CK-MB、Mb,从心肌细胞释放入血,但骨骼肌中也存在,即缺乏特异性。 3. cTn检测是回顾性的,即坏死已经发生,其检测的益处在于可避免心肌进一步损伤的发生。cTn仅在细胞完全破坏至不可逆时,血中才会大量出现,缺乏及时性,单纯靠cTn等心脏标志物作出ACS诊断将迟于ACS的实际病程,早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用来检测人体血清中化学成分的仪器,主要用于检测肝功、血糖、血脂、肾功以及心肌等项目。随着当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不同批号的试剂相混的问题,在医疗机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过程中普遍存在。 在临床检验中,医学检验人员经常会把不一样批号试剂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一者是为了节省成本,二者是为了方便。显然无论是哪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厂家、哪种试剂,因为批号不同的试剂,存在以下几个差异: 1. 制造的时间不一样 2. 试剂里的工具酶的活性有区别 3. 能产生水解的底物浓度跟随时间变化会不一样。 因此混在一起使用而又不定标,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另外假如有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打开瓶子的时间比较久,会有灰尘和细菌渗进瓶子里,因为有一些试剂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盐,构成细菌成长的比较有利的环境,就算是有的试剂有防腐剂成分,但是防腐剂的防腐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市场上大部分厂家的试剂里面是不含防霉剂成分的。 因此为了不影响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用来检测人体血清中化学成分的仪器,主要用于检测肝功、血糖、血脂、肾功以及心肌等项目。随着当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不同批号的试剂相混的问题,在医疗机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过程中普遍存在。 在临床检验中,医学者经常会把不一样批号试剂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一者是为了节省成本,二者是为了方便。显然无论是哪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厂家、哪种试剂,因为批号不一样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存在以下几个差异: 1. 制造的时间不一样 2. 试剂里的工具酶的活性有区别 3. 能产生水解的底物浓度跟随时间变化会不一样。 因此混在一起使用而又不定标,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另外假如有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打开瓶子的时间比较久,会有灰尘和细菌渗进瓶子里,因为有一些试剂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盐,构成细菌成长的比较有利的环境,就算是有的试剂有防腐剂成分,但是防腐剂的防腐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市场上大部分厂家的试剂里面是不含防霉剂成分的。 因此为了不影响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累及心脏及其血管的一大类疾病,由于该类疾病所累及器官的特异性,因此某些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为致死性的,且发病急,因此医生需和时间赛跑,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临床指南要求病人入院到医生得到病人心脏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的时间(veinto-brain time)不超过30min,从病人入院到医生启动溶栓治疗不超过60~90min,从而降低病死率。床旁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的出现顺应了现代临床医学高效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缩短了临床实验结果回报时间,使医生和病人能够及时获得检测结果,为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治疗赢得时间。因此现在提倡心脏标志物的床旁检测。 心脏标志物的应用现状 目前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