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的概念: 白细胞减少症(leucopenia)为常见血液病。凡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L时,统称白细胞减少症,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低于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甚至消失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sis)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以乏力、头晕为主,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低热心悸,畏寒腰酸等症状;后者多以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咽痛为主。本病于任何年龄之两性均可罹患医学|教育网整理。白细胞减少临床缩减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多见。后者多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药物及某些疾病,或可见于各种实体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严重感染及原因不明者等。在我国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预后良好,粒细胞缺乏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年龄较大或有其他脏器疾患的病人,病死率仍然较高。 白细胞减少症在中医学无此病名,据其主症主要有乏力、头晕、心悸、易外感发热等,归属于中医学“气血虚”、“虚劳”、“温病”、“诸虚不足”等范畴。
红细胞铁的代谢和功能: 1.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与吸收:每天的膳食,只有约10%的铁(即1mg)被吸收。铁主要是在消化道的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吸收。 (2)铁的转运及利用:进入血浆中的Fe2+,经铜蓝蛋白氧化作用变为Fe3+,与运铁蛋结合运行至身体各组织中。 (3)铁的贮存及排泄: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孕妇和儿童的排泄量高出成人数倍。 2.铁的功能 (1)合成血红蛋白。 (2)合成含铁酶。 (3)参与重要代谢:如儿茶酚胺的代谢、线粒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酶系的电子传递和DNA的合成。 (4)贮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为主医学|教育网整理。 (5)合成肌红蛋白。 3.铁代谢障碍 铁的摄入和排泄、利用和损耗靠自身进行动态调节与平衡,任何因素破坏其动态平衡过程,则发生铁的代谢障碍。当铁的摄入不足或需要增加时最容易发生缺铁。植物性食物含铁量虽然丰富,但不易被吸收。胃肠部分切除术后,吸收面积减少。肠道寄生虫病如钩虫病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在农村常见,可导致铁的缺乏。急性或慢性溶血亦可引起继发性缺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系因红细胞内的
标本采集七点注意事项: (1)末梢采血时,务必清洁消毒,待干燥后穿刺,用1次性采血器。婴儿可取自脚后跟两侧处,一般不取手指,采血中不可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使血液易于凝固和稀释,出现误差。 (2)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结果为基数,则结扎3min,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胆固醇增加5%,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 (3)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并及时分离血清,如需隔日检验,应封口后冰箱储存。 (4)采血用针头过细会使血K+升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因输液成分会影响检测结果(使相应的结果偏高,如输K+、Glu时,可使所测K+、Glu明显增高),或使血液稀释结果偏低。 血气和pH值测定的血液以动脉血为原则,且不可漏气。细胞培养的样品要采用无菌技术,防止污染。 (7)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帖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住院病人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尿液气味异常提示的疾病: 正常尿液内的挥发酸,放置后由于细菌分解尿素或出现氨臭味,若尿液新排出即有氨味,常提示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 恶臭味90%的可能是受到细菌感染的信号。有可能是E-COLI菌,它们会使你的尿液产生臭味。应该立刻引起注意并尽快去看医生。 燃烧硫磺气味乐观的估计可能是因为你吃了太多芦笋。芦笋中带硫磺的氨基酸会使你的尿液产生这种味道。随着芦笋的完全消化,这种味道也会渐渐消失。如果硫磺气味持续两天以上,就有必要去医院做一个尿液检查了医学|教育网整理。 甜水果味倘若你的尿液散发出甜水果的气味可不能说是由于你吃了太多水果色拉的缘故。尿液中发出这样的气味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一种细菌的感染。当人体在尽力排除葡萄糖时,血液中一种叫做酮的酸性物质会释放出这种味道。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重视,很可能会对你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尿液产生发甜水果味道,就要立即去看医生。 焦糖味倘若你的尿液中有很浓重的焦糖味,那么就有理由怀疑自己是否患“槭糖尿病”。槭糖尿病是一种遗传病,情况非常少见,平均22.5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例。“槭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通常不能正常地代谢蛋白
标本采集饮食方面注意事项: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1)餐后血液中ALT、GLU、BNU、Na等均可升高,但空腹达24h以上,可出现低血糖,血中TG、游离甘油及脂肪酸可增高。 (2)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O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 (3)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 (4)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5)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 (7)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吸烟:瘾大者血液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可达8%,而不吸烟者含量在1%以下。此外,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高,血液学
寄生虫按寄生环境分类: 体内寄生生物(end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内的寄生生物。例如寄生在人类消化道,肺,肝,血液管道。甚至是脑组织和眼球。体内寄生虫又分为: ①消化道内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和雅尔氏(旧译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②腔道内寄生虫,如阴道毛滴虫; ③肝内寄生虫,如肝吸虫、棘球蚴(包虫); ④肺内寄生虫,如卫斯特曼氏并殖吸虫(简称卫氏并殖吸虫); ⑤脑组织寄生虫,如猪囊尾蚴(猪囊虫)、弓形虫; ⑥血管内寄生虫,如血吸虫医|学教育网整理; ⑦淋巴管内寄生虫,如丝虫; ⑧肌肉组织寄生虫,如旋毛虫幼虫; ⑨细胞内寄生虫,如疟原虫(红细胞内寄生)和利什曼氏原虫(巨噬细胞内寄生); ⑩骨组织寄生虫,如包虫;皮肤寄生虫,如疥螨、毛囊螨;眼内寄生虫,如吸吮线虫、猪囊虫等等。 体外寄生生物(ect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外的寄生生物,例如人体表寄生虫寄生在人类纺织物和皮肤之间寄生,甚至是在人的皮肤底下,鼻孔,阴茎等腔道;畜禽体表寄生虫寄生在畜禽体表被毛下,如目前常见的寄生在种鸡、蛋鸡羽毛下的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1)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2)参考值及报告方式①直接报告患者及正常对照的PT秒数。参考值为11~14s,超过正常3s为异常。②报告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PTR=受检者PT(秒)/正常对照PT(秒,宜用多份正常人血浆PT的几何均数,或其混合血浆的PT),参考值为1士0.15.③报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需先求得所用组织活酶的国际敏感度指数(ISI),它是所用组织凝血活酶与ISI已知的国际参比品或经其标定过的参比品之间敏感度相比较的一个参数。测定方法是用多份凝血因子水平不同的血浆(包括正常人和口服抗凝剂患者的血浆),用参比品测得它们的PT的对数(logPT),再用待标定的组织凝血活酶测得它们的logPT,以前者为纵坐标,后者为横坐标作图,经回归求得直线斜率。则待标定的组织凝血活酶的ISI=已知ISI×斜率。ISI值越
基因的转移及重组: 遗传型变异还可通过两个不同性质细菌之间发生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而实现。在基因转移中,提供DNA的细菌为供体,而接受DNA的细菌是受体。基因转移后获得重组的子代,即具有供体与受体菌二者的主要特性。实现基因转移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全部或部分供体菌的基因相应进入受体菌;二是在受体菌中形成重组(杂交)的基因组。一般在亲缘关系相近,供、受体菌间容易发生重组,而无亲缘性的细菌间因基因组缺乏同源序列,不能或不易发生重组。重组子代菌产生的率很低,因此一般需要有选择条件使重组子代菌生长繁殖基因转移的方式和机理有几种不同形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两个细菌细胞间可通过暂时的沟通(如接合);也可根本不接触,通过供体菌释放的DNA片段进入受体菌(如转化);也可通过噬菌体作媒介将供体菌的DNA片段包裹在其头部转移至受体菌(转导)。
标本采集七点注意事项: (1)末梢采血时,务必清洁消毒,待干燥后穿刺,用1次性采血器。婴儿可取自脚后跟两侧处,一般不取手指,采血中不可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使血液易于凝固和稀释,出现误差。 (2)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结果为基数,则结扎3min,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胆固醇增加5%,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 (3)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并及时分离血清,如需隔日检验,应封口后冰箱储存。 (4)采血用针头过细会使血K+升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因输液成分会影响检测结果(使相应的结果偏高,如输K+、Glu时,可使所测K+、Glu明显增高),或使血液稀释结果偏低。 血气和pH值测定的血液以动脉血为原则,且不可漏气。细胞培养的样品要采用无菌技术,防止污染。 (7)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帖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住院病人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基因转化概述: 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通过与染色体重组,获得了供体菌的部分遗传特性。转化的DNA可以是细菌溶解后释放的,也可用人工方法抽提而获得。 转化首先在1928年由Griffith在肺炎球菌中发现,以后在葡萄球菌、嗜血杆菌也先后被发现。Griffith的实验为:以无毒的Ⅱ型粗糙型(无荚膜)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并不引起动物死亡;以有毒力的Ⅲ型光滑型(有荚膜)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后,动物则死于全身性感染,以加热杀死的Ⅲ型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白鼠后,动物不死亡,亦分离不到Ⅲ型光滑型肺炎双球菌。如果将活的Ⅱ型粗糙型肺炎球菌与杀死的Ⅲ型光滑型肺炎球菌混合后注入小白鼠,结果动物发生全身性感染而死亡,自动物体内可分离到活的Ⅲ型光滑型肺炎球菌。以后直到1944年Avery才证实转化的物质是DNA,因可被DNA酶所破坏。以后的试管内培养条件下进行实验,发现细菌在摄取外源DNA时,需处于感受态。肺炎球菌的感受态是在对数生长后期,约持续40分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进入受体菌的DNA片段需有与受体菌染色体上的同源核酸片段才能发生重组。当上述实验中Ⅲ型光滑型肺炎球菌产生
寄生虫按寄生环境分类: 体内寄生生物,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内的寄生生物。例如寄生在人类消化道,肺,肝,血液管道。甚至是脑组织和眼球。体内寄生虫又分为: ①消化道内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和雅尔氏(旧译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②腔道内寄生虫,如阴道毛滴虫; ③肝内寄生虫,如肝吸虫、棘球蚴(包虫); ④肺内寄生虫,如卫斯特曼氏并殖吸虫(简称卫氏并殖吸虫); ⑤脑组织寄生虫,如猪囊尾蚴(猪囊虫)、弓形虫; ⑥血管内寄生虫,如血吸虫; ⑦淋巴管内寄生虫,如丝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⑧肌肉组织寄生虫,如旋毛虫幼虫; ⑨细胞内寄生虫,如疟原虫(红细胞内寄生)和利什曼氏原虫(巨噬细胞内寄生); ⑩骨组织寄生虫,如包虫;皮肤寄生虫,如疥螨、毛囊螨;眼内寄生虫,如吸吮线虫、猪囊虫等等。 体外寄生生物(ect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外的寄生生物,例如人体表寄生虫寄生在人类纺织物和皮肤之间寄生,甚至是在人的皮肤底下,鼻孔,阴茎等腔道;畜禽体表寄生虫寄生在畜禽体表被毛下,如目前常见的寄生在种鸡、蛋鸡羽毛下的虱子、螨虫,严重的影响到
标本采集饮食方面注意事项: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1)餐后血液中ALT、GLU、BNU、Na等均可升高,但空腹达24h以上,可出现低血糖,血中TG、游离甘油及脂肪酸可增高。 (2)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O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 (3)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 (4)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5)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6)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7)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吸烟:瘾大者血液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可达8%,而不吸烟者含量在1%以下。此外,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高,血液学
测定血糖的临床意义: (1)高糖血症:血糖浓度>7.0mmol/L(126mg/dl)称为高糖血症。引起高糖血症的原因很多。 1)生理性高糖血:在高糖饮食后1-2h,运动、情绪紧张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应激情况下可致血糖短期升高。 2)病理性高糖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①各型糖尿病; ②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升高刺激血糖中枢,有时血糖可达55mmol/L; ③脱水,血浆呈高渗状态。见于高热,呕吐,腹泻等。 (2)低糖血症: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称为低糖血症。引起低糖血症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 1)空腹低糖血: ①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过剩。如胰岛B细胞瘤,产生类胰岛素物质的肿瘤;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或下丘脑功能低下所致的对抗胰岛素激素缺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②严重肝细胞受损及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 ③营养物质缺乏:尿毒症,严重营养不良。 ④自身免疫病。 2)反应性低糖血: ①功能性饮食性低糖血; ②胃切除术后饮食性反应性低糖血; ③2型糖
尿液气味异常提示的疾病: 正常尿液内的挥发酸,放置后由于细菌分解尿素或出现氨臭味,若尿液新排出即有氨味,常提示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 恶臭味90%的可能是受到细菌感染的信号。有可能是E-COLI菌,它们会使你的尿液产生臭味。应该立刻引起注意并尽快去看医生。 燃烧硫磺气味乐观的估计可能是因为你吃了太多芦笋。芦笋中带硫磺的氨基酸会使你的尿液产生这种味道。随着芦笋的完全消化,这种味道也会渐渐消失。如果硫磺气味持续两天以上,就有必要去医院做一个尿液检查了。 甜水果味倘若你的尿液散发出甜水果的气味可不能说是由于你吃了太多水果色拉的缘故。尿液中发出这样的气味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一种细菌的感染。当人体在尽力排除葡萄糖时,血液中一种叫做酮的酸性物质会释放出这种味道。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重视,很可能会对你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尿液产生发甜水果味道,就要立即去看医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焦糖味倘若你的尿液中有很浓重的焦糖味,那么就有理由怀疑自己是否患“槭糖尿病”。槭糖尿病是一种遗传病,情况非常少见,平均22.5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例。“槭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通常不能正常地代谢
红细胞铁的代谢和功能: 1.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与吸收:每天的膳食,只有约10%的铁(即1mg)被吸收。铁主要是在消化道的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吸收。 (2)铁的转运及利用:进入血浆中的Fe2+,经铜蓝蛋白氧化作用变为Fe3+,与运铁蛋结合运行至身体各组织中。 (3)铁的贮存及排泄: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孕妇和儿童的排泄量高出成人数倍。 2.铁的功能 (1)合成血红蛋白。 (2)合成含铁酶。 (3)参与重要代谢:如儿茶酚胺的代谢、线粒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酶系的电子传递和DNA的合成。 (4)贮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为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合成肌红蛋白。 3.铁代谢障碍 铁的摄入和排泄、利用和损耗靠自身进行动态调节与平衡,任何因素破坏其动态平衡过程,则发生铁的代谢障碍。当铁的摄入不足或需要增加时最容易发生缺铁。植物性食物含铁量虽然丰富,但不易被吸收。胃肠部分切除术后,吸收面积减少。肠道寄生虫病如钩虫病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在农村常见,可导致铁的缺乏。急性或慢性溶血亦可引起继发性缺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系因红细胞
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 【参考范围】<0.5BethesdaU/ml(Bethesda法)。 【影响因素】 1.最好采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玻璃试管等需涂硅处理或使用塑料制品。因为玻璃可以激活凝血反应。 2.理想的抗凝剂应首选枸橼酸钠。 3.试管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要求患者最少测2次以上(不是指同一标本重复1次),如果怀疑因子Ⅷ抑制物,一定要加做狼疮样抗凝物检测。 4.对接近正常值的标本,可进行弱抑制物检测,其实质就是提高受检血浆在混合血浆中的份额,一般可提高到4∶1~9∶1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意义】 1.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是一种抗体,使用血制品,如血友病甲患者使用高浓度的凝血因子Ⅷ,或出血患者和其他因子缺陷的患者使用的血制品甚至是使用重组凝血因子,都有可能因免疫反应而产生各类凝血因子抑制物。 2.这种免疫反应,还偶见于妊娠妇女,母亲的血因胎盘出血而进入胎儿,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另一种少见的凝血因子抑制物产生与自发性或自身免疫、药物免疫和肿瘤免疫有关。
白细胞减少症的概念: 白细胞减少症(leucopenia)为常见血液病。凡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L时,统称白细胞减少症,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低于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甚至消失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以乏力、头晕为主,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低热心悸,畏寒腰酸等症状;后者多以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咽痛为主。本病于任何年龄之两性均可罹患。白细胞减少临床缩减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多见。后者多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药物及某些疾病,或可见于各种实体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严重感染及原因不明者等。在我国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预后良好,粒细胞缺乏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年龄较大或有其他脏器疾患的病人,病死率仍然较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白细胞减少症在中医学无此病名,据其主症主要有乏力、头晕、心悸、易外感发热等,归属于中医学“气血虚”、“虚劳”、“温病”、“诸虚不足”等范畴。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参考范围】 胞浆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在单核细胞、吞噬细胞中此类酶的含量较多且多数受到氟化钠(NaF)抑制;粒细胞、淋巴细胞、部分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等呈阴性。 【影响因素】 1.酶的活性随标本采集后的时间而逐步下降,应取材2d内染色。 2.a-NAE最佳反应pH为6.0~6.3之间。 3.染色时间和温度要相对恒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各种基质试剂由于其产品衍生物较多,染色效果可随产地、生产厂商及不同批号等因素相差甚远,所以每次操作应设阴、阳性对照。 5.在酯酶染色反应中切记基质浓度过高,以防引起背景污染,冲洗困难,特别在冬天,易使涂片表面产生脂质沉淀,影响结果观察。 【临床意义】 1.非特异性酯酶又称单核细胞酯酶,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和组织细胞内,正常单核细胞细胞各阶段均成阳性,且可被氟化钠抑制。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呈阳性或弱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呈强阳性,但不被氟化钠抑制。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为阴性。
骨髓活检: 【参考范围】 正常骨髓活检切片中可见到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以及血管间质等三大类成分。其中造血细胞主要是指各阶段幼稚细胞血细胞及成熟血细胞。正常情况下,粒系幼稚细胞多靠近骨小梁分布,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远离骨小梁,进入骨小梁之间的中央区。红系细胞常靠近血窦旁生长,幼稚红细胞一般围绕巨噬细胞形成幼稚红细胞岛,且成熟度由内到外逐渐增加。巨核细胞多分布在窦样结构旁,距骨小梁有一定距离,正常情况下,所有巨核细胞均与窦样结构相连,位于后者外侧,正常值为4~12个/HPF.单核细胞在骨髓中数量较少,无特定的分布位置。幼稚及成熟淋巴细胞均可见到,情况不一,可呈弥散或聚集分布。浆细胞多散在于骨髓细胞之间。肥大细胞在正常骨髓中少见。 【影响因素】 取材部位以髂后上棘为最好,如在骨髓活检同时做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应当先抽取髓液涂片,之后再将活检针另换角度取骨髓组织。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多出血,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意义】 1.骨髓活检可以提供较为完整的骨髓组织学结构,从而更准确的反映骨髓增生程度,较全面地衡量骨髓中造血组织、脂肪及纤维组织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1)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2)参考值及报告方式 ①直接报告患者及正常对照的PT秒数。参考值为11~14s,超过正常3s为异常。②报告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PTR=受检者PT(秒)/正常对照PT(秒,宜用多份正常人血浆PT的几何均数,或其混合血浆的PT),参考值为1士0.15.③报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需先求得所用组织活酶的国际敏感度指数(ISI),它是所用组织凝血活酶与ISI已知的国际参比品或经其标定过的参比品之间敏感度相比较的一个参数。测定方法是用多份凝血因子水平不同的血浆(包括正常人和口服抗凝剂患者的血浆),用参比品测得它们的PT的对数(logPT),再用待标定的组织凝血活酶测得它们的logPT,以前者为纵坐标,后者为横坐标作图,经回归求得直线斜率。则待标定的组织凝血活酶的ISI=已知ISI×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