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酶类标志物

(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 1971年,Hara等首先发现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1979由Wang等从前列腺肥大症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丝氨酸蛋白酶,分子量34ku,编码基因定位于19q13,PSA仅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导管上皮和粘液内,具有糜蛋白酶样和胰蛋白酶的活性,PSA在正常男性(RIA法、ElA法)含量小于2.5μg/L.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少数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之一。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的主要囊性肿瘤,血清PSA定量的阳性临界值为大于10μg/L,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 血清PSA除了作为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还可用于治疗后的监控,90%术后患者的血清PSA值可降至不能检出的痕量水平,若术后血清PSA值升高,提示有残存肿瘤。放疗后疗效显著者,50%以上患者在2个月内血清PSA降至正常。 (二)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 1980年由Deugnier等首先在3例原发性肝癌患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清酶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细胞酶的释放 细胞靠细胞膜来维持其完整性,细胞膜代谢十分活跃,依靠膜上一系列ATP依赖的离子泵来维持细胞内外Na+、K+和Ca2+浓度的差异,这过程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当缺氧或能量代谢障碍、ATP供应减少、离子泵功能障碍时,无法维持正常离子的梯度差,改变了细胞的内渗透压,从而引起细胞肿胀,特别是Ca2+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膜的泡状突出,膜孔隙增大,酶开始从细胞内向外溢出,其速度和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的有: ⒈细胞内外酶浓度的差异 对于非血浆特异酶,细胞内外浓度差可在千倍以上,因此只要有少量细胞坏死或者细胞有轻度病变,血中酶浓度就可能明显升高。有人计算过只要有1/1000肝细胞坏死,所释放的酶可使血中酶增加一倍。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在细胞内外浓度差异可达到105:1,此酶在肝脏病变时变化极为明显,可惜的是,由于测定方法不方便,临床应用不多。但对于血浆特异酶而言,由于细胞内外浓度差异小,细胞病变很少引起血中酶浓度明显升高。 ⒉酶在细胞内定位与存在形式 从上述酶释放的机制不难理解最容易释放入血的是胞质中游离的酶,如ALT,LD等。而在细胞亚显微结构中的酶则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重要微量元素的生物学作用及代谢

(一)锌(Zn) ⒈锌的生物学作用 锌是当代微量元素研究中非常活跃的课题之一。 ⑴锌可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锌是碳酸酐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胸嘧啶核苷激酶、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肽酶等含锌酶的组成成分。 ⑵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缺锌后创伤溃疡难愈合,生长发育不良,性器官发育不全或减退,成为缺锌性侏儒或肠原性肢端皮炎。 ⑶增强免疫及吞噬细胞的功能:缺锌后免疫功能减退。 ⑷抗氧化、抗衰老及抗癌作用:锌亦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组成成分,能防止自由基对细胞膜造成的损伤,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某些肿瘤病人及衰老过程中有缺锌的倾向,因此锌可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及抗癌作用。 ⒉锌在体内的代谢 正常成人体内含锌2-2.5g,平均2.3g.男性比女性稍高,锌以视网膜、前列腺及胰腺中的浓度最高,在肌肉及骨骼中贮存。肌肉内储锌全身锌的62.2%,骨中的锌占全身体内锌的28.5%.正常人从普通膳食中每日取10-15mg锌,吸收率为20%-30%,主要在小肠内和胰腺分泌的小分子量配体-前列腺素E2结合后,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锌进入毛细血管后由血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检测同工酶及其亚型的临床意义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临床酶学有了迅速的发展,几乎把当时能测的酶都在临床上试用过,企图通过测定某一种或某几种酶来诊断一些特定疾病或特定组织器官的病变。通过10余年广泛的研究,发现酶测定诊断疾病的特异性并不高,因为机体中各种细胞的代谢有很大的相似性,从临床角度很难说存在着所谓器官特异酶。当时曾有学者想找出一些肿瘤特异酶,但很快发现找不到一种只存在于肿瘤组织并能进入血液而正常组织又不存在的酶。 在此同时,Market等通过对LD在电泳时可分为5个区带的深入研究,在1959年首先提出“isozyme”的术语来描述一类酶,它们催化同一生化反应,但在结构和理化性质上有所不同,目前广泛使用国际生化协会推荐术语“isoenzyme”。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国目前多翻译为同工酶,临床很快将此新概念、新发现用于临床,发现同工酶测定可以弥补上述测酶总活性的不足之处,因为不同同工酶在组织分布、细胞内定位、发生发育方面都可能有所差异,临床可利用这些差异来增加诊断的特异性。目前不论在诊断肿瘤,还是诊断心脏、肝等疾病上都找到一些较总酶活性测定特异性、灵敏度高的同工酶测定项目,同工酶正逐步成为酶学中一个重要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清酶的生理变异

(一)性别 大多数酶在男女之间无大差异,但少数酶如CK、GGT在男女之间有明显差异,因此不能以一个参考值作为判断标准。建议以130U/L为男性正常参考上限,100U/L为女性参考值上限。这是因为CK在肌肉收缩中起重要作用,大量存在于肌肉组织中,从总体说男性肌肉比女性发达,所以血清CK在男女之间差异较大,在衡量个体CK变化时,恐怕肌肉发达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GGT是另一个男女差别明显的酶,常以GGT30U/L(30℃)为女性上界值,50U/L(30℃)为男性上界值,这可能与雌激素抑制GGT合成有关。嗜酒者可诱导GGT合成,而嗜酒者男性多于女性。 (二)年龄 不少酶在儿童时期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新生儿的CK、LD、苹果酸脱氢酶(MD)、ACP和谷氨酸脱氢酶(GLD)等常为成人2-3倍,尤其前两项CK、LD是临床常用的酶。CK出生24小时内可为成年人的3倍,到婴儿时降为两倍,到青春期降到成年人值。LD在出生时也为成人两倍,逐渐下降到14岁和成年人值一致。同时LD1值儿童期也比成年人高,正常儿童也可出现LD1>LD2,如不注意此点,简单以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为诊断标准,易导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糖化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1.糖化血清蛋白是血清中的各种蛋白质与葡萄糖发生缓慢的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各种血清蛋白质与糖的结合过程基本相同,蛋白质分子上非离子型的ε或α-氨基与醛糖上的羧基形成不稳定加合物,即席夫碱,这是一可逆反应,席夫碱既可解离为蛋白质与醛糖,又可通过amadori转位重排生成较稳定的氨基-1-脱氧-2-酮糖加合物,称之为酮胺(ketosamine)。其结构类似果糖胺(fructosamine,FA),故将GSP测定又称为果糖胺测定。 2.与糖化Hb类似,果糖胺测定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浓度。由于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而清蛋白是血清蛋白最丰富的成分,故认为测定果糖胺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由于测定果糖胺监测的是短期血糖的改变,因此果糖胺应与GHb联合应用而不是替代。当患者有血红蛋白异变体如HbS或HbC时,会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此时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不大,而果糖胺很有价值。当清蛋白浓度和半衰期发生明显变化时,会对糖化血清蛋白产生很大影响,故对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异常蛋白血症或急性时相反应之后的患者,果糖胺结果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肌钙蛋白临床意义

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1.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都是调节横纹肌和心肌收缩相关的结构蛋白。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及肌钙蛋白C(TnC)三种亚单位所组成。TnT是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亚单位,分子量39kD.TnI是肌原纤维AFP酶的抑制性亚单位,分子量18kD.TnC具有4个金属结合点。肌钙蛋白I包绕着TnC的中央螺旋,成为Ca2+结合位点的组成部分。TnT使得TnC和TnI固定于肌动-肌球蛋白束上。三种亚单位组合与原肌球蛋白一起构成复合体,调节肌细胞的收缩力和速度。在这些与肌细胞收缩有关的蛋白质中,心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是惟一的不同于骨骼肌中发现的肌钙蛋白I.心肌钙蛋白I在N端具有一个附加的31个氨基酸顺序,使CTnI具有心肌的特异性,因而被广泛地研究作为心肌损伤的敏感的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CTn动态变化曲线和CK-MB很相近,急性心肌梗死后4~8h在血清中高于决定值,出现晚于肌红蛋白,但其升高持续时间(窗口期)长,CTn一旦升高往往持续4~10d,甚至可达3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肾早期损伤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尿微量白蛋白(mAlb) 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mAlb是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损伤的重要标志蛋白质,其测定的应用被称为80年代对糖尿病学的两大贡献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糖尿病人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DN没有特殊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尿蛋白仍是诊断DN的主要线索。目前认为,尿蛋白排出率<20μg/min,为正常白蛋白尿期;若尿蛋白排出率20~200μg/min,为微量蛋白尿期,临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目前主张用晨尿标本,测定时至少应在6个月内连续查2~3次尿,取平均值达到20~200μg/min方可诊断;当尿蛋白排出率持续>200μg/min或常规尿蛋白定量>0.5g/24h,即可诊断DN.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大量蛋白尿,对DN也不具有特异性。因此,临床诊断DN必须仔细排除其它引起蛋白尿的原因。 2.高血压肾病: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测定,有助于及早发现高血压肾病,尿mAlb测定可用于判断高血压肾病的病情和预后。最新资料表明,mAlb尿是特发性高血压病人心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酮症酸中毒发病原因与机制

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A的原因多是由于中断胰岛素或胰岛素用量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因存在应激因素,如感染、创伤、药物等。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激状况下也可发生DKA.其常见诱因有: (1) 感染: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如肺炎、肺结核等。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此外还有阑尾炎、腹膜炎、盆腔炎等。 (2)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外伤、手术、麻醉及严重的精神刺激。 (3) 妊娠:尤其在妊娠后半阶段,由于胰岛素的需求显著增加,可能诱发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 (4) 其他: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某些疾病如库欣病、肢端肥大症、胰升糖素瘤等。 发病机制 (一) 激素异常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DKA的发生原因是由于多激素的异常,破坏了激素分泌的动态平衡,脂肪代谢紊乱。出现了以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等为特征的DKA.其机制主要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其他反调节激素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升高。 (二) 代谢紊乱在生理状态下,体内的糖、脂肪、血酮、电解质、水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酮症酸中毒病理生理

(一) 酸中毒β-羟丁酸、乙酰乙酸以及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增加,循环衰竭、肾脏排出酸性代谢产物减少导致酸中毒。酸中毒可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分解增加,钾从细胞内逸出;抑制组织氧利用和能量代谢。严重酸中毒使微循环功能恶化,降低心肌收缩力,导致低体温和低血压。当血pH降至7.2以下时,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低至7.1~7.0时,可抑制呼吸中枢和中枢神经功能、诱发心律失常。 (二)严重失水严重高血糖、高血酮和各种酸性代谢产物引起渗透压性利尿,大量酮体从肺排出又带走大量水分,厌食、恶心、呕吐使水分人量减少,从而引起细胞外失水;血浆渗透压增加,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内失水。 (三)电解质平衡紊乱渗透性利尿同时使钠、钾、氯、磷酸根等大量丢失,厌食、恶心、呕吐使电解质摄入减少,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胰岛素作用不足,物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钾离子(K+)从细胞内逸出导致细胞内失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于血液浓缩、肾功能减退时钾滞留以及钾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因此血钾浓度可正常甚或增高,掩盖体内严重缺钾。随着治疗过程中补充血容量(稀释作用),尿量增加,钾排出增加,以及纠正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白蛋白定义

白蛋白(又称清蛋白,albumin,Alb)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1]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关于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约为血浆中白蛋白的0.04%,按此计算每天从肾小球滤过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即可达3.6g,为终尿中蛋白质排出量的30-40倍,可见滤过液中多数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有实验证实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中吸收,在小管细胞中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为小分子片段而进入血循环。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组织中被细胞内吞而摄取,其氨基酸可被用为组织修补。 又称清蛋白。溶于水且遇热凝固的一种球形单纯蛋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几乎存在于所有动植物中。如卵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乳白蛋白、肌白蛋白、麦白蛋白、豆白蛋白等都属于此类。常用作培养基成分。也可用于人造香肠、汤品和炖品中作粘接剂。 白蛋白的分子结构已于1975年阐明,为含58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钾测定前影响因素

血钾测定前影响因素是指标本的采集、运输、处理等非疾病因素,这些因素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血钾测定结果。 血钾标本的采集要掌握好采血时间和正确的部位、标本采集最好在输液前进行,输液时必须在输液装置的对侧肢体采血,减少静脉补液对结果的影响、例1静脉补钾时的血标本中血钾偏高表示静脉补钾时药液对血钾含量影响较大、提示在静脉补钾输液结束半小时后采集血标本,其血钾结果较为准确。 血细胞中钾离了浓度比血浆中高,溶血导致钾离了溢出细胞外,致血钾测定值假性升高、使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应避免快速推拉造成的溶血,而应用真空采血技术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溶血的发生。目前,由于生化测定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需血量少,有的采血人员降低了采血量,造成了真空管内血量不足、不加添加剂的空白真空管内血量不足,管内负压仍存在,血细胞易被挤破,造成溶血。如果血量<2.5ml,管内仍有负压,分离血清即便清澈,血钾值仍要比无负压时高 0.5mmol/L以上,一部分血标本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轻度溶血,所以,应用真空管采血时,要根据管内真空度的不同抽取不同体积的血标本,如果要降低采血量则必须于采血完成后拔去真空管管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白蛋白生理作用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是使静脉端组织间液重返回血管内的主要动力。当血浆白蛋白因病理条件引起下降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也随之下降,可导致血液中的水份过多进入组织液而出现水肿。 (2)血浆白蛋白的运输功能血浆白蛋白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性的复合物,成为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形式。由此可见白蛋白属于非专一性的运输蛋白,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性,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3)血浆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远比球蛋白多,亲水作用又比球蛋白大,这使血浆中的白蛋白对球蛋白起到一种胶体保护的稳定作用。当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白蛋白合成不足时,可使血浆球蛋白失去胶体保护作用,稳定性下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浆球蛋白的稳定性下降,将严重影响这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利用,引起相应的症状。此外,白蛋白还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白蛋白在血浆中也不断地进行着代谢更新,血浆白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影响电泳的因素

1.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也称电位梯度,它是指单位长度的电位降。电场强度对电泳起重要的作用。电场强度愈大,则带电粒子的移动愈快。根据所用电场强度大小,可将电泳分为常压电泳(100~500V)和高压电泳(500~10000V)。常压电泳分离时间长,多用于分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高压电泳分离时间短,多用来分离氨基酸、多肽、核酸等小分子物质。 2.溶液的pH值 溶液的pH值决定了物质的解离程度,也决定了带电粒子所带的净电荷。溶液的pH值离等电点愈远,则粒子所带的电荷愈多,电泳速度愈快。在分离某一蛋白质混合物时,应选择适宜pH值,以利于各蛋白质组分的分离。为了使溶液pH值在电泳过程中恒定,须使用缓冲溶液。 3.溶液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影响粒子的电动电位(ξ电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最适宜的离子强度在0.02~0.2mol/kg. 4.电渗 在电场作用下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由于电渗现象往往与电泳同时存在,所以带电粒子的移动同时受电渗影响。如电泳方向与电渗相反,则实际电泳的距离等于电泳距离减去电渗的距离。在选择支持物时应注意尽量避免选用高电渗作用的物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尿蛋白电泳监测

白电泳评分对尿蛋白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确定尿蛋白的来源,这有助于病因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如果出现混合性蛋白尿,表示肾功能损害累及了肾小球及肾小管。 患肾小球疾病时,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作用都发生改变。当肾小球疾病较轻,滤过膜“漏洞”较小时,尿中以中分子量的蛋白为主,而大分子量蛋白排出很少,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当肾小球病变明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滤过膜“漏洞”较大时,尿中不仅有大量的白蛋白,而且有很多大分子量蛋白(如球蛋白),这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测定的结果可推测病理类型,预测治疗反应及估计预后。小儿肾病综合征中蛋白尿呈高选择性,其中约有97%患者为微小病变型肾病;成人亦多数为微小病变或轻微病变,但也可见于膜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增殖性肾炎。凡高选择性者可预测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选择性高者预后较好,反之预后差。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心肌标志物主要有什么

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钙蛋白T(troponinT)、肌钙蛋白I(troponi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和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钙蛋白由3个亚单位组成,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结构和不同的调节作用,心肌肌钙蛋白在钙离子参与下调节介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反应,从而维持心肌的舒张与收缩。在心肌细胞膜完整时,心肌肌钙蛋白不会透出细胞膜进入血循环,只有当心肌细胞膜破坏时,肌钙蛋白才能释放入血。其血循环中肌钙蛋白的浓度与心肌受损的程序呈正比,且具有长达15d的半衰期,是回顾性检测的最佳指标。 CK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分布广泛,以肌细胞中最多,由二个亚基组成二聚体;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一直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酶,但长期以来用免疫抑制法测定酶活性的干扰因素很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大受影响,现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协会推荐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CK-MB的质量可不受酶活性的影响,直接检测CK-MB分子的浓度,可更加敏感、特异地为临床提供帮助。 肌红蛋白主要存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糖正常而尿糖阳性的原因

1、生理性糖尿 情绪激动、紧张、剧烈运动等。 2、肾性糖尿 血糖、糖耐量均正常,由于肾小管先天性缺陷或后天受损,回收血糖功能障碍而致肾性糖尿。可见于范可尼综合征、家族性糖尿、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当肾性糖尿合并糖尿病时,虽然血糖控制正常但仍有尿糖排出。有的肾性糖尿多年后可发展为真性糖尿病。新生儿因为肾小管功能还不完善,也可出现肾性糖尿。 3、妊娠糖尿 有的孕妇肾糖阈在短时间内降低,出现糖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娩后可恢复正常。但有的患者是糖尿病妊娠或妊娠合并糖尿病,故应同时测定血糖、尿糖,以区别对待。 4、非葡萄糖糖尿 如乳糖尿。妊娠或哺乳期可同时出现乳糖和葡糖糖尿。半乳糖尿,可见于先天性半乳糖血症患者。 5、药物性假糖尿 服用维生素C、阿司匹林、安替比林、非那西丁等可出现假性糖尿。 6、检查时间不同步 糖尿病检查时,抽血与留尿时间不同步,如餐前测血糖正常而餐后查尿糖可能阳性。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清中的胆红素存在方式

血清中的胆红素有三种存在形式: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共价结核药白蛋白的胆红素即胆红素这三种形式,在血清中总量不超过17.2为么儿/L其中4/5是为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在水溶液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因而对重担实际的反应能力也有差别。为结合胆红素在水中的的溶解度极低而另外两种胆红素的溶解度接好。由于这几种胆红素的溶解度的特性血清中的胆红素与重氮实际接触时能够直接而迅速反应的淡红部分称为直接反应胆红素即直接胆红素,而须有加速剂(甲醇)使之迅速反应的胆红素部分称为间接胆红素加速剂的作用是增进为结合胆红素的溶解度提高他的反应性能 所以直接胆红素包括结合胆红素和△胆红素而间接胆红素是游离胆红素也就是为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是难溶于水的脂溶性物质,在血液中主要以胆红素——血浆清蛋白复合物的可逆形式存在和运输。分子比为1:1就,△胆红素在血中的滞留时间较长。复合物被肝细胞摄取大部分与Y载体蛋白结合(Y蛋白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远远大于Z蛋白)进入肝细胞的胞液。在运送至滑面内质网,胆红素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形成极性较强的水溶性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双酯是主要产物。在排泄到毛细胆管。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的意义 1、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2、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 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对血糖的调整。 ,生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在7%~8%者要更多干预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 >8%者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 <8%则侧重于改善餐后血糖。 4、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正常糖耐量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5.6%,单独IFG患者其平均值为6.2%,单独IGT患者为5.9%,既有IGT又有IFG的患者为6.2%,新筛查 出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8%. 5、区别应激性血糖增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α1-酸性糖蛋白

α-酸性糖蛋白(α1-acidglycoproteinTimes New Roman,AAG,早期称之为乳清类粘蛋白)分子量近4万,含糖约45%,pI为2.7-3.5,包括等分子的已糖、已糖胺和唾液酸。 AAG是主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时增高,显然与免疫防御功能有关,但详细机制尚待阐明。早期工作认为肝是合成α1-糖蛋白的唯一器官,近年有证据认为某些肿瘤组织亦可以合成。分解代谢首先经过唾液酸的分子降解而后蛋白质部分很快在肝中消失。AAG可以结合利多卡因和普萘洛尔(心得安),在急性心肌梗死时AAG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以升高,而干扰药物剂量的有效浓度。 临床意义:AAG的测定目前主要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指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风湿病、恶性肿瘤及心肌梗死患者亦常增高,在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等情况下降低。测定方法:使用AAG的抗体制成免疫化学试剂盒,可设计成免疫扩散或浊度法检测。正常参考值为500-1500mg/L,亦可采用过氯酸和磷钨酸分级沉淀AAG后,测定蛋白质或含糖量来计算之。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