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饯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由于各地原料不同,乡土口味各异,形成京、广、苏、福等四大流派。 漳州市地处福建南部,与广东汕头市相邻,所生产的蜜饯具有兼收并蓄广式蜜饯和福式蜜饯长处之特点。 漳州市辖九县一区,漳州蜜饯中有驰名中外的云肖县的冰金枣、诏安县的山枣糕、长太县的明姜片,龙海县的陈皮桃等上品;也有冬瓜条、蜜桃片、糖柑饼、良友橄榄、李咸饼、玫瑰杨梅等大众蜜饯食品。 一、 冬瓜条 原料配方(产品100公斤) 冬瓜170~180公斤 白糖83~84公斤 壳灰(石灰)10~12公斤 低亚硫酸钠(保险粉)100~200克 工艺流程 选瓜(选肉厚、坚实的冬瓜)→弃皮(稍带青色)→切条(长40毫米高宽8、10、12毫米)→腌灰水(pH12~13,24 小时)→漂水(24小时,换水8~10次,pH7)→热烫(煮开,放保险粉)→冷却(24小时,换水2~3次)→浸糖(糖水不低于波美37°,24小时)→糖煮(用波美30°糖水,煮4小时,最终波美39~40°)→成品(干燥24小时,返砂,成品)→包装 感官指标 色泽:洁白,呈半透明,贮藏1个月后变为
苏式蜜饯历史悠久,产品品种繁多,在我国果品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苏式蜜饯素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形色别致,风味清雅而闻名中外。产品主要特色是以返砂为主,保持原果本色及原果风味,色、香、味三者俱佳,虽然产品多种多样,但生产工艺基本一致。 生产原理 蜜饯是以果蔬为原料,以糖为保藏方法的加工制品。利用糖液的高浓度而产生的强大渗透压,迫使果蔬水分排出,糖液渗透,同时抑止了微生物的生长,使果蔬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再经过合理的配方及各道工艺加工,使果蔬成为各种风味的苏式蜜饯。 制作方法 1.拣选分级。为了使蜜饯成品品质的一致,统一糖渍及糖煮的时间,在生产必须严加分选,使果品成熟基本一致,果形均匀。同时剔除腐烂变质和畸形虫害病斑的原料。苏式蜜饯用的原料一般成熟度要掌握在80~85%(果实),蔬菜如冬瓜必须选用完全成熟的。 2.形状处理。 为了使蜜饯产品造型别致,容易渗透糖液,缩短生产周期,加工前必须对鲜果原料进行整型处理。方法有去皮、表皮破碎、果实切缝、制孔、划纹等。 3.盐渍与干制。由于果蔬原料上市集中,容易腐烂变质。特别是在山区果实采收量大,运输困难,为
口香糖可分为板式口香糖、泡泡糖和糖衣口香糖三种。板式口香糖是口香糖中的主要产品,它的销量最多。泡泡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口腔呼气把糖体吹成皮膜泡,它常用树胶脂等以加强其皮膜强度,糖衣口香糖是通过旋转釜在口香糖表面上挂上糖衣。 口香糖的组成成分中,酯胶质约占25%,糖和其它部分约占75%。酯胶基质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口香糖的品质。至于仅占0.5-2.0%的香料部分则和酯胶的粘弹性有密切的关系,同样也非常影响口香糖的品质。 原料配方 1.酯胶基质 (1) 糖胶树胶。口香糖的酯胶基质是利用糖胶树胶的特性而制成的,糖胶树胶是取自红松科的树液。全世界糖胶树胶的总产量中,大部分是产自墨西哥和洪都拉斯。 糖胶树脂的主成分是杜仲胶(聚异戊二烯)和树脂(由三萜和甾醇构成的)。通过杜仲胶的弹性和树脂的可塑性的适量配比,便可得出口香糖所具有的柔和咀嚼感。 糖胶树胶作为口香糖基质是最好不过的,但这种树胶的产量很少,价格也高。 (2)加工糖胶树胶基质。加工糖胶树胶是指把糖胶树胶加上其它的天然树胶或加上醋酸乙烯树脂、可塑剂、碳酸钙等以及混有其它各种成分的基质。作为糖胶树胶代用品的天
原料配方1 醋酸乙烯酯20% 微晶蜡2% 葡萄糖24% 聚异丁烯3% 碳酸钙2% 香料1% 丁酞酰丁基醇酯3% 粉糖45% 原料配方2 加工树胶基质22% 粉糖40% 饴糖15% 碳酸钙2% 葡萄糖24% 香料1% 制作方法 1.树脂基质的调制。树脂基质是指把醋酸乙烯酯、酯树胶、丁酞酰丁基甘醇酯、糖胶树胶等各原料调制成为口香糖的基础物质,即基质。调制时是把上述各原料投入到捏和机中,约用120℃温度加以混合。一般来说,醋酸乙烯酯和酯树胶彼此之间没有互溶性,容易形成二相分离,很难制成具有均质性的基质。因此,就要使用乳化剂和可塑剂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物质。基质楞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 2.混合。使用的混合机,其构造正和制造饼干用的搅拌机一样。不过要使用具有较强混合力的混合机才成。混合时是依一定的顺序,先投入已加热溶解了的基质,再投进砂糖、葡萄糖、饴糖和香料等,而且必需均匀地加以搅拌。 3.成型和包装。混合后的原料,其水分应保持在3%以下,而且还要达到质地均匀,再用切块机切成8×25×5厘米的长方形小块,然后再装入挤压机中挤压出,挤出后再通过多段式滚筒
果酱夹心糖取各种天然风味的果酱,佐以糖料制得内馅,再用硬糖坯作外皮制成成品皮脆内糯,水果风味独特,酸甜可口,为高档糖果之一。 果酱夹心糖含水量较高,一般达20%左右,故在制作,贮存过程中,往往会由内向外而逐渐溶化,造成穿孔流酱,因此,制作难度较大,而且经营上只宜以销定产,勤进勤销。 原料配方 白砂糖16公斤,淀粉糖浆6公斤 果酱6公斤 香精10~14毫升 制作方法 1.制取果酱: 鲜果原料预先加工处理,去皮、去核、软化、磨碎,加入砂糖和淀粉糖浆熬煮。对于含酸及果胶量低的,可适当添加酸和果胶,果胶含量达1~1. 5%,pH为3.5的酸性条件下,能与65~68%的糖凝聚。经加热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为65~70%时,便能形成具有一定的凝胶力、结构良好的果酱胶冻。 2. 熬糖:按硬糖熬糖的程序制取硬糖坯。 3. 制心:取硬糖坯三分之一,趁热压成平块,对合折叠成开口的扁口袋形,然后将经预热的果酱注入,粘牢开口处,制成袋状馅心。 4. 制作外皮:将剩余的硬糖坯一分为二,然后按酥心糖外皮的制作程序制作拼列的八平条长方形片状糖皮。 5. 色心:置袋状馅心于外
在蛋白糖体内充入空气泡膜,故的称它们为充气糖果。蛋白糖是由砂糖,淀粉糖浆并加入蛋白或植物蛋白发泡粉等制成的。这类糖的特点是结构疏松、断面有毛细孔、糖体轻、体积大、入口软化、口感细腻、耐咀嚼、糖体缺乏弹性和韧性。 蛋白糖的水分含量为5~9%,还原糖含量为18~26%。蛋白糖的本色为纯白的,但也有着色的。外形为长方形或圆柱形。 蛋白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蛋白糖,如奶油蛋白糖、可可蛋白糖、三色蛋白糖等:另一类是加入果仁的蛋白糖,如花生蛋白糖、松籽蛋白糖。 蛋白糖的组成 在蛋白糖的组成中,随蛋白糖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两类蛋白糖的组成如下表: 原 料 清蛋白糖(公斤) 果仁蛋白糖(公斤) 砂 糖
酥心糖是夹心糖的一种。用油料作物种籽的熟酱体(简称为油籽酱)作为馅心(常用的油籽酱有芝麻酱、花生酱、葵花籽酱、黄豆酱)外包硬糖皮而成。酥心糖既具有硬糖坯的甜脆性,又有油籽酱诱人的芳香气味和滋味。组织松酥,食之香甜酥软,十分适口,具有特殊的风味,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用作酥心糖心馅的各种油籽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此外油籽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以及烟酸和较多的无机盐类。因此酥心糖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健康食品。 另外酥心糖生产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足,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销路好。 生产原理 酥心糖的基础物质是硬糖。因此硬糖坯部分所应的硬、亮、脆、透明的特点对酥心糖的特性十分重要。为达到这个特点,必须对糖膏进行高浓度熬煮,以保持硬糖坯的含水量在2%以下。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的蔗糖重结晶的产生和成品保管过程中的返砂,也要添加一定量的淀粉糖浆或淀粉糖浆与转化糖浆的混合物,以控制成品的还原糖含量。 但是酥心糖除表皮外,大部分糖坯并不要求具有玻璃状的透明体。在中艺过程中对硬糖坯要进行拔白处理把大量空气裹夹到糖坯中去,使糖坯比重减小,内部组织酥松并使硬糖坯变成不透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 原料配方 上等红糖28.5公斤 优质熟油4.5公斤 鲜姜1公斤 上等糯米11公斤 上等芝麻2公斤 桃仁2公斤 蜜玫瑰1公斤 制作方法 1.制姜汁:将鲜姜洗净,用搅肉机搅碎,加少量水拌匀,挤出姜汁待用。 2.制糕粉:按配料将糯米用50~60℃温水淘洗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次日早晨用河沙(用菜油制过的河砂)炒制,要大火炒制,不能炒黄。然后用电磨磨成细粉(又称雄粉)。再摊在地上露2~3天后,以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垮即可。 3.熬制红糖:将红糖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熬化,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再放入锅内加姜汁和糕粉(要少量地逐渐加入,以免成团)继续熬制。温度掌握在80~90℃,火色不宜大。边熬边搅拌,使糖与糕粉、姜汁渐渐成浓糊状态时加入优质熟油,继续煮开,然后加芝麻和香料拌匀即可。 4.成型:将熬好的姜糖糊舀到案台上摊开,冷却后用木棒擀薄,开条切成厚3厘米、宽8厘米的长条形,然后装盒,即为成品。 质量标准 规格:长方
粽子糖是最早的中式糖果之一。系主要采用蔗糖配之玫瑰花、饴糖、松子仁制成。 其形状如间三角粽子形,故取名为粽子糖。粽子糖坚硬透明,有光泽,可以清晰地看了玫瑰花、松子仁均匀地散布在糖体内,尤如美丽的水晶石,食之甘润,芬芳、可口,有松仁和玫瑰的清香味道。因受气候影响,夏季不宜生产。 原料配方 蔗糖、松仁、干玫瑰花、液体葡萄糖、醋精。 制作方法 1 熬糖方法同花生糖。 2 松子仁、玫瑰花必须经过烘烤,否则不得使用,以免松子仁、玫瑰花还潮,倒入糖膏内易使糖反砂。 3 冷却熬糖至160℃后倒在装有流动水降温的冷却台上,趁热把松子仁和干玫瑰花撒在糖膏上,并用刮刀来回折叠,糖膏边折叠,边冷却,水分不断蒸发,糖膏逐渐凝成软糖。 4 整型:组织人力,速度要快,将软糖放到案台上,分成小块,揉糖,揉成圆条状(注意要保持室温) 5 剪糖:用剪刀剪糖,剪糖时应注意每剪一次就要转动一次,剪出的糖不管从哪一面看都是三角形,现在改用机器生产。同样可以剪出三角形。 6 包装:待糖充分冷却后包装,以免糖易粘连。 质量标准 色泽:浅黄褐色,透明发亮。 形;三角形
红糖香油米花糖是成都清化居食品厂传统的佳节产品,已有60多年历史。产品对原料要求严格,须选用西浦大白糯米,北路花生、金堂淮口砂瓤红糖。阴米用炼制过的河砂炒焙,不用油炸。其特点是板扎松脆,香甜化渣,皮虽僵而嚼口酥,具有特殊的红糖、香油和花生香味,为素食佳品。 原料配方 糯米14.5公斤 壮花生仁17.5公斤 饴糖7.5 公斤 芝麻2.5公斤 香油1公斤 红糖14.5公斤 制作方法 1.制阴米:选粒大、色白糯米淘净,用冷水浸泡12小时(冬天加倍),然后上甑用旺火蒸透,至无米心程度时出甑敞冷(冬季2天,夏季3天),收成半温状米团,揉散阴干(冬天可晒干)即成。 2.制米:将阴米和清糖水混合焙干,略闷后用河砂干炒(河砂须淘净用菜油炼制)。炒米的关键是掌握火候,下锅要大火,炒匀后火色适中,干湿适度(干了长不泡,湿了不酥、顶牙),炒至米花呈微黄色时即可。 3.炒花生仁:选颗粒均匀的壮花生仁,在火色适中的铁锅内,以炒至微黄色为宜。 4.搅糖熬糖:红糖煮沸后,放入适量豆浆或蛋清溶液,使糖液面起泡状,泥砂沉底,即去泡沫过滤提纯。熬糖时,加适量饴糖和菜油,并掌
原料配方 油酥米19.5公斤 冰糖0.75 公斤 花生仁1.45公斤 川白糖13公斤 芝麻4.8公斤 桃仁1.1公斤 饴糖9.4公斤 工艺流程 选糯米→蒸米→阴米→油酥米→熬糖→拌糖→开盆→包装→成品 制作方法 1.选米、蒸米、制阴米:选宜宾大糯米过筛,去杂质,用清水淘洗,并用清水泡10小时后装入甑内蒸熟,后倒在竹席上。冷却后弄散,再烘干或阴干即成阴米。 2.油酥米:将阴米倒入锅内,用微火炒,等米微熟后将适量的溶化后的糖开水倒入米中(100公斤阴米用1.88公斤白糖化开水),把米和糖开水搅拌均匀后起锅,放在簸盖内捂10分钟左右,再用炒米机烘干,然后用花生油(清油、猪油均可)酥米。酥米时,要待油温达150℃左右时下米,每次约1公斤,酥泡后将油滴干,筛去未泡的饭干,即成油酥米。 3.拌糖、开盆、包装:先熬糖,将白糖和饴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混合熬,待温度达130℃左右起锅。然后把油酥过的花生仁、桃仁和油酥皮放在锅内搅拌均匀,起锅装入盆内,撒上冰糖,熟芝麻,再抹平,摊紧,用刀开块切封。起上案板后包装为成品。 质量标准 规格:每块厚薄均匀,
原料配方,1.白砂糖:纯净洁白,含量99.5%以上。 2.糯米:不霉变,无杂质。 3.芝麻:颗粒饱满,皮薄,要求新鲜,无杂质,以当年收获的芝麻为最好。 4.大麦:采用种皮薄,皮色浅,富有光泽,麦粒整齐的四棱或六棱大麦。不宜用二棱大麦。大麦发芽率应不低于95%。 制作方法 1.芝麻的脱壳处理。 工艺流程 芝麻→风选→浸泡→漂洗→脱壳→冲洗去皮→晾晒→焙炒→筛选→冷却 操作要点 芝麻脱壳处理要求彻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品色泽纯白,酥香,入口无渣。因此要严格掌握浸泡去皮工序。视气温和水温的不同,决定浸泡时间,使芝麻充分吸水膨胀,便于去皮。根据浸泡程度,恰当地掌握去皮时间,以去净芝麻皮。 焙烧要求量少多锅,以达到芝麻颗粒起爆。色泽不黄不焦。因此要求严格控制火力和焙炒时间。 2.大麦芽的制备 工艺流程 大麦→精选→浸泡→发芽→干燥→粉碎→成品 操作要点 大麦芽的质量好坏,决定糯米饴糖的得率和成品的颜色。因此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 精选:首先将大麦进行淘洗,除去砂、石等夹杂物,铁屑、破碎粒和杂草种子以及浮麦、瘪麦等。
原料配方 鲜白海棠32.5千克 白砂糖30千克 0.5%的亚硫酸氢钠溶液50千克 工艺流程 选料→清洗→剪梗→刺孔→熏硫→漂洗→煮制→冷却→包装→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品种优良的白海棠,剔除20克以下的小果及病虫害,斑疤、破裂、变色等不合格果。 2.刺孔:先将海棠用清水洗涤干净,果柄留2厘米长,多余的剪去。然后用刀挖去花萼,再用刺孔机在果身上均匀刺孔。 3.浸硫:将处理好的果实倒入浓度为0.5%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浸泡,时间约1小时左右,然后捞出用清水漂洗干净。 4.煮制:先配成浓度为55%的糖液,用绢罗或纱布过滤。然后将海棠及为果实重量1.5倍的糖液一起倒入煮锅内,用大火煮沸。煮沸后,立即压火,改用文火熬煮,使锅内保持轻微的沸腾状态;同时应轻轻翻动,使果实均匀吸收糖液。此时切忌使用大火,否则容易引起果脱皮使果煮烂。煮至果实表面产生细小裂纹,变得透明,用手捏感到绵软时即可端锅离火。 5.冷却:用竹笊篱将果实捞出,放在瓷盘或木槽中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可将果实轻轻翻动,以免粘在容器上造成破损。 6.包装:将剩余的糖液
工艺流程 选料→淘洗→去皮→切制→漂洗→煮制→糖渍→烘制→再糖渍→干燥→包装→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皮肉厚,干净的新鲜西瓜皮。 2.制坯:将西瓜皮用清水彻底淘洗干净,捞出后沥干浮水,用刀除去外表皮和瓜瓤。按4×1.5×1.5厘米的规格切制成瓜条。 3.漂洗:在大缸中配成浓度为0.1%的柠檬酸水溶液,将切好的瓜条倒入缸内,浸泡30分钟左右捞出。 4.煮制:取白砂糖入锅加入清水,煮沸溶化配成浓度为波美22度的糖液,再加入3%的葡萄糖,用文火烧开撇去浮沫,把切好的瓜条倒入,上下翻搅使其吸糖均匀。待煮沸后,再将配好备用的糖液(浓度为50%)分3次加入锅内使糖液的浓度达到波美28度,再煮沸20分钟左右即可离火。然后一起倒入缸中,浸泡24小时。 5.烘制:将浸泡好的瓜坯捞出,沥净糖液,摊放在烘盘上放入烘房烘制,烘房温度控制在40~50℃,烘制12小时后即可移出烘房,冷却待用。 6.再糖渍:将浓度为90%的饱和糖液入锅中即可离火。搅拌均匀后,浸泡12小时左右,取出干燥即为成品。 产品特点 色泽鲜亮,口味清甜,食之别有风味。
原料配方 李果坯50千克 白砂糖10千克 甘草粉2.5千克 香草油20克 糖清100克 安息香酸钠适量 工艺流程 选料→制坯→漂洗→浸糖→晒制→喷油→包装→成品 制作方法 1.先料:选用果大、肉厚、核小的品种(如三华李),宜在成熟时采收,也可用未熟坚硬的落果为原料。 2.制坯:原料入清水洗净,放入滚动槽或陶缸中搅动擦皮,然后按100千克果子用盐10~15千克腌制15~20天。盐腌可在桶或池子中进行,先放一层果子(约6厘米厚),后撒一层盐(厚6毫米),依次一层果一层盐装满,最后在上面再撒上一层面盐,腌制5~7天以后,果子开始上浮时,可用木板(或竹罗盖)加盖,上加重物压沉。待15~20天后可取出曝晒,晒干后即为干坯。腌制时,为了增加制品脆度,100千克果实可加入明矾200克或生石灰300克。 3.漂洗:将干坯放入流水缸(缸底装有进水管)或池中(每天换水2次)浸泡1~2天,待除去80~90%盐分后,取出晒至半天。 4.浸糖:将白砂糖加入消水25千克入锅,加热至沸,再加入甘草粉搅拌均匀,然后将李坯倒入锅中,文火煮制约1小时,待李坯吸足糖液、
原料配方 鲜桔85千克 川白糖45千克 工艺流程 选果→去皮→撩坯→划瓣→挤子→水漂→再撩坯→收锅→起货→粉糖→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果:选择个头均匀、无疤无痕、色泽鲜红、成熟的鲜桔作坯料。 2.去表皮:用磨果机或手工刨去表皮(或称云皮)。 3.撩坯:用清水将果坯冲洗后,放入80℃的热水中撩浸4~6分钟,待果坯略显柔软滑手时,将坯捞起。 4.划瓣:用划瓣机将果坯划成10~12瓣。划缝要均匀,不可对头,切忌将坯心划破。 5.挤子:用手工或去子机将果坯轻轻挤压,去尽子汁,但切不可将果肉挤烂。 6.水漂:将果坯放入清水中,浸漂48小时,其间换水6~8次,水漂其间,要将果坯逐个轻轻挤压,一般要挤3~4次。 7.再撩坯:果坯放入开水锅中,抄转,煮沸2~3分钟后,迅速捞起入清水池中,浸漂12小时左右,其间换水1~2次。然后用压坯机或手工再次逐个挤压,去其汁和水分。 8.收锅:精制糖浆(波美35度)熬至103℃时,将果坯放入锅中。糖浆不宜过多,边煮边加,待果坯呈金黄色、不现花点,温度升到110℃时,起入蜜缸,蜜置4
原料配方 鲜梅果250千克 甘草2千克 砂糖3千克 糖精180克 香草油20毫升 工艺流程 选料→盐渍→漂洗→晒制→浸渍→拌料→晒坯→喷油→包装→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择成熟度为8~9成的新鲜果实。拣去枝叶及霉烂果实。 2.盐渍:每250千克鲜梅果加入食盐45千克,一层梅果一层盐入缸盐渍。约需25天左右,其间倒缸数次,以使盐分渗透均匀。 3.漂洗:咸梅坯放入清水浸泡漂洗,待盐分脱去50%左右,即可捞出,再用清水冲净。 4.晒制:将经过漂洗的梅坯均匀铺在晒场上,在阳光下曝晒,料层不宜太厚,刚晒时不宜翻动,以免碰伤外皮,影响产品外形美观,每天早晨摊开晾晒,日落即可收回堆放。待完全干燥后,用筛子筛去杂物,入缸备用。 5.浸渍:将甘草捣碎成渣,入锅煎煮。所得头水放在一旁备用,再煎得二水倒入梅坯中,盖盖闷2小时左右即可捞出。 6.晒坯:将捞出的海坯沥去余水,摊放在竹屉中,然后将头次所得甘草水加入砂糖和糖精,溶化均匀,与梅坯拌和均匀。再将梅坯置于阳光下曝晒至干燥时为止。 7.喷油:待梅坯晒至将干时,可把香草油喷洒在
原料配方 鲜桔皮80千克 白砂糖40千克 食盐2.5千克 明矾粉1千克 工艺流程 选料→清洗→切条→腌制→漂洗→浸渍→煮制→冷却→包装→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新鲜干净的桔皮,要求原料无腐烂变质、无异味。 2.清洗:将新鲜的桔皮用清水反复淘洗干净,沥青浮水备用。 3.切条:将洗净的鲜桔皮切制成规格为3×0.6厘米的长方条状,却除边角碎屑及不整齐条块。 4.掩制:将桔皮坯入盐水中盐渍。每50千克桔皮用食盐2.5千克并加入食用明矾粉750克。用水量以能浸没桔皮坯为度,腌制时间约用12小时左右。 5.漂洗:桔皮坯经腌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在煮锅中,注入清水并加入125克食用明矾粉,加热煮沸2~3分钟,以去其苦味和辣味。捞出后用清水冲冷,再倒入清水中漂洗,并加入食用明矾粉125千克,每隔4小时左右换1次水,浸泡12小时。 6.浸渍:将桔皮捞出,沥干水分,再用砂糖25千克进行糠渍,按照一层枯皮加一层砂糖入缸,拌和均匀。糖渍时间约用5~6天番拌1次。以使桔皮吃糖均匀。 7.煮制:将糖渍后的桔皮坯连同糖液一并倒入煮锅
原料配方 油橄榄100千克 砂糖40千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用于制作食品的油橄榄,一般要求果实个大、肉厚、核小、大小一致、果形端正、果类美观等。橄榄果的成熟期不一,因此最好分期采收,分期加工。采收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以果皮由绿色刚开始上蜡层时采收最好,采下的果实,拣净桔枝、落叶、剔除病伤果,按不同品种、大小分别存放。油橄榄果含水率较高,易发霉变质,要选择通风的室内,薄层摊放,经常翻动,切忌堆压。 2.糖渍蜜饯:将处理好的果实用清水漂洗几次,称重放入煮锅,加入果料重20%的砂糖,30%的水,煮沸至无水时(注意不能煮焦),再加入20%的砂糖拌匀,再小火煮沸2小时,然后将果实连糖液一起装入罐头瓶,灭菌,即成糖渍蜜饯(亦称湿态蜜饯)。 3.干态蜜饯:将上述糖渍蜜饯置于白瓷盘中放置过夜,于第二天移入70~75℃的烘箱中烘干。在烘烤过程中应经常翻动,一般经12小时左右,果实上有白霜样的糖粉出现时,即可拿出冷却,装入食品袋中封口,便可出售。 4.糖衣蜜饯:即在干态蜜饯上再裹上一层糖衣。糖衣用料为砂糖、淀粉和水,三者依次按3∶1∶2混合煮
原料配方 鲜桔80千克 川白糖45千克 食油、石灰水适量 工艺流程 选料→制坯→灰漂→水漂→撩坯→再压汁→收货→起货→成品 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新鲜柑桔,剔除薄皮柑、麻柑及青柑。 2.制坯:将鲜桔用清水洗净,创去云皮(外表皮)。用划缝器将鲜桔划成12~16瓣,用手挤压,以去其果汁及果核。 3.灰漂:将处理好的桔坯倒入浓度为0.2%的石灰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 4.水漂:捞出桔坯沥净石灰液,置于清水缸内,浸泡24小时,其间换水2~3次,再行撩坯。 5.撩坯:将清水入锅加热,快沸时倒入桔坯,并翻动桔坯,待水沸4~5分钟后即可捞出,入清水再次漂洗。 6.再压汁:撩坯后的桔坯清漂至冷却后,每次逐个挤压,去余汁及石灰汁。再清漂24小时,再挤压其余汁,即可煮制。 7.吸锅:将60%浓度的糖液连同桔坯下锅煮制(若果坯较软,则应先下糖液,待煮拂后再下桔坯),先用旺火,待煮制1小时左右改用中火。待果坯呈金红色,不现花点,糖液浓度达到65%左右时,即可滤起置于缸内。 8.起货:桔坯经静置蜜渍24小时后(静置时间长短视销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