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
互联网
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落叶乔木。原产中国。《诗经·豳风·七月》已有“八月剥枣”的记载,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中国枣约于公元 1世纪经叙利亚传至地中海沿岸和西欧,19世纪由欧洲传入北美。约在 9世纪前东传入日本。但仅中国作为果树盛行栽培。主要分布于北纬23°~42°之间,以黄河流域的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最多。
形态和特性 枣树根系由行根和定根组成。前者水平方向分布,较发达,且能萌发根蘖;后者垂直方向分布,可深达数米以上。树冠卵圆形或圆头形。枝条呈“之”字形弯曲,节部有托叶演变成的针刺,有3种类型:发育枝,习称枣头,是形成枣树骨架和结果母枝的基础;结果母枝,习称枣股,是一种短缩枝,其抽生脱落性结果枝的能力以3~6年时最强,7~8年后衰退(图1枣枝条的3种类型);脱落性枝即枣的结果枝,因其生长细弱,秋后脱落,结果后常下垂,故习称枣吊。叶光滑,呈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小,单生或成聚伞花序生于叶腋,萼片绿色,花瓣匙形,浅黄色。核果,圆形、长圆形、卵形、梨形或扁圆形,果皮深红或紫红色,核纺锤形。枣树于栽后1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一般经济寿命长达百年左右。不同品种的开花习性有明显区别,可分白天开花和夜间开花两种类型。花期气温高低可影响开花的早迟,但不会改变开花类型。枣树适应性强,喜光,耐旱、热,也耐寒,并抗盐碱。
品种和变种 枣的栽培品种极为丰富,中国约有500个以上。按果形及生长特性可分为长枣、铃枣、小枣和葫芦枣等4类。按枣树的地理分布,即以年平均气温15℃的等温线为分界线,结合果实经济性状和栽培技术等特点,可分为北枣和南枣两大系统,其中又各分若干品种群。北枣主要分布在淮河和秦岭以北,较耐低温,抗旱、抗盐碱,含糖量高,含水率低,多用于晒制干枣,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南枣耐高温、多湿和酸性土壤,含糖量较低,含水率较高,多用于加工蜜枣。枣有3个变种,其中最重要的是酸枣(Z.jujuba var. spi-nosa),又名棘。灌木,多刺,叶较小,果球形到长圆形、较小,果肉薄、味酸甜,核较大,主要分布于华北及中南各省,可作枣的砧木,核仁入药。另外两个变种是无刺枣(Z.jujuba var.inermis)和龙爪枣(Z.jujuba cv.-tortusa)。前者枝上无刺;后者枝条扭曲翻转,形态奇特,可供观赏。
栽培技术 枣树主要用分株和嫁接繁殖。将根蘖与母树分离可长成新株。嫁接用砧木多为本砧和酸枣,南方地区还可用铜钱树。以宽行密植方式成片栽植。枣粮间作,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作用。枣树花期长,落花落果严重。盛花初期对主干实行环状剥皮或环割伤皮(俗称“开甲”),可促进地上部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座果率。花期喷布 10ppm的赤霉素也有同样作用。生长期除加强土壤管理外,应注意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改善树冠光照条件,培养健壮的枣头和枣股,及时更新树冠。主要害虫有枣粘虫、枣尺蠖、红蜘蛛、桃小食心虫、刺蛾、枣壁虱、龟蜡蚧等。枣疯病和枣锈病可造成毁灭性损失。常通过铲除病株、培育无病苗等阻止其蔓延。
用途 鲜枣含糖25~35%,干枣含糖60~70%,此外还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每 100克鲜枣果肉约含400~600毫克。果实除鲜食外大量用于加工,可干制成红枣、熏制成黑枣、加糖煮制成蜜枣或加工成酥枣、枣泥、枣酒、枣醋等。干枣在中国历来被视为滋补食品。酸枣仁有良好的镇定作用。枣花是很好的蜜源。木材坚硬,纹理细致,可供雕刻作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