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手术的麻醉
互联网
内镜手术的麻醉
一、内镜手术的特点及对生理的影响
1、手术系在窥镜观察下切除病变,无需进行常规的切开手术,故对组织、肌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2、必须通过窥镜清楚地观察病变,并用长钳通过套管到体腔内进行分离、剥脱、套扎及切除等操作。
3、为了将手术野显露清晰,便于操作,必须在腹腔或盆腔内注入大量co2气体。妇科手术除需要气腹外还需要患者采用头低、臀高的特殊体位,胸腔镜手术则需要使病人患侧肺塌陷。
4、由于co2气腹使腹腔内压力升高,及所要求的特殊体位,皆对病人的生理功能有影响,故麻醉管理应以此为重点。
(1)co2在腹腔内被吸收,引起酸中毒。
(2)co2气腹使腹腔压力升高,导致横膈向胸腔移位、肺顺应性下降、潮气量减少、co2排出受阻、呼吸阻力增加、肺受压而膨胀不全、分流量增加。
(3)盆腔内手术因需要头低、臀高的体位,腹腔内脏赁重力将横膈推向胸腔,使胸内压增高、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如不及时纠正,可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心率变慢、血压明显降低,严重者有发生心跳停止的危险。
二、禁忌证
不是所有的病人皆适于内镜手术。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者难以耐受手术时的特殊要求所引起的生理影响。
以下病人应禁用或慎用内镜方式的手术:
1、慢性阻塞肺疾病及肺功能障碍的病人。
2、合并心律失常病人。
3、瓣膜疾病、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
三、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一)麻醉前准备
1、严格掌握适应证。
2、详细了解心、肺功能。
3、常规肠道准备,避免肠胀气。
4、麻醉前用药:镇静、镇痛及抗胆碱药,如哌替啶1mg/kg、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硷0.3mg。阻滞麻醉仅用镇静药。
(二)麻醉方法
1、神经阻滞:下腹部的短小手术可选用蛛网膜下腔阻滞或硬膜外阻滞。
2、全身麻醉:较长时间(1小时以上)的手术或上腹部手术应选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以便于进行呼吸、循环的管理。
(三)麻醉期间的监测
应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etco2、spo2、ecg及间断查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呼吸参数。
(四)麻醉管理
1、神经阻滞期间应以面罩吸氧。
2、全身麻醉诱导前应充分吸氧,诱导时应尽量避免吹肺,以防止气体进入胃肠而胀气,增加腹内压力。
3、气管内插管后腹腔充气前应吸引胃管,以减低胃肠内压力及腹腔内压力。
4、腹腔内注入co2,造成人工气腹,其压力应严格控制在1.6-2kpa(12-15mmhg)。
5、人工气腹后,每分钟通气量应增加30%以促进co2的排出,代偿腹膜对co2的吸收。分钟通气量的增加是靠增加呼吸频率求得,而不是增加潮气量(vt ),因增大了vt 会使胸内压进一步上升,而致心输出量减少。
6、调整体位:盆腔内的手术要求头低臀高位,因重力关系使胸内压升高,充气后更加严重,病人不能适应,常出现低血压及心率减慢。应立即摇高床头、气腹减压,待病人情况改善后再慢慢调整体位。
7、注意呼吸变化:一旦气腹压力过高,出现气胸时,则病人表现为呼吸阻力增加、呼吸音弱、紫绀。应立即停止手术、解除气腹,必要时放置胸腔闭锁引流,或改为开腹手术。
8、术终减压放气要完全,以免手术后恶心、呕吐及肩痛。
四、胸腔镜手术的麻醉
(一)麻醉前准备
1、术前访视:了解呼吸、循环功能,代偿情况差者不能采用胸腔镜手术方式。
2、术前应作咳嗽训练及戒烟。
3、麻醉前用药:镇静药(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及干燥药(东莨菪硷0.3mg)。
(二)麻醉诱导
1、可根据病人情况及需要选用静脉麻醉药及肌松药,与胸科手术麻醉相同。
2、成人选用双腔插管,小儿可选用单侧支气管插管。
3、成人选用双腔插管,小儿可选用单侧支气管插管。
3、在放置胸腔套管前,应行单肺通气使患侧肺完全塌陷,以防止套管损伤肺组织,并保证手术时视野清晰。
(三)麻醉管理
1、维持paco2及spo2在正常范围。胸腔镜手术虽然没有过多的co2吸收的问题,但是需要一侧肺完全塌陷而致分流量增加、co2排出困难、paco2上升及spo2下降。处理方法包括增加呼吸频率、吸入100%的氧气,塌陷侧肺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0.49-0.98kpa(5-10cmh2 o),必要时停手术吹肺以纠正低氧血症。
2、术毕充分吹张患侧肺,以防止术后出现肺不张。
3、手术完毕应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以维持胸腔内负压,并排出积血及积气。
五、内镜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酸中毒、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循环骤停、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张力性气胸等。
2、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肩痛、复张性肺水肿等。
3、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1)手术适应证选择不适当。
(2)术中调整通气不适宜。
(3)术中监测措施不完善。
(4)气腹机故障或压力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