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Paramecium)
互联网
4215
原生动物门淡水中习见的纤毛虫,有许多种。大草履虫(P.caudatum),分布极广,体形似雪茄,从侧面看像一倒置的鞋底状,故名。其横切面为圆形,周身布满纤毛。最长可达300微米,肉眼可见,如针尖状的小白点,在水中迅速游动。体前端钝圆而狭,中后部稍宽,末端微尖,似尾。体被一层较厚的表膜(pellicle),可保持体形,又有弹性,故虫体局部能弯曲。表膜下为外质,与内质分界明显。身体不对称,于体前一侧自前向后斜伸达体中部有一内陷的沟,称口沟。口沟内纤毛较长,摆动有力,可导致水中的细菌、原生动物及微细的有机质颗粒等随水流入沟内,通过沟底的胞口和与之相连的漏斗状胞咽进入体内。表膜下外质中有一层小的长囊状物,整齐地垂直于表膜排列,此称刺丝泡(trichocyst),有孔开口在表膜上,遇刺激时,刺丝泡可排出内物,在水中成细丝状,故有防御机能。草履虫吞入食物形成大小不等的食物泡,食物泡在内质中依一定路线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食物即在食物泡内被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于体后的胞肛(cyto-proct)排出体外。在体前端和后端的内外质之间,各有一个能伸缩的小泡,称伸缩泡,其在表膜开有小孔。二者交替伸缩,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调节水分平衡,同时也排出了代谢产物。
大草履虫体中部具有1大核,1小核。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即大小核先分裂为二,虫体中部出现缢痕,最终横裂为二,形成两个子虫,每一虫仍具1大核1小核。接合生殖,首先二虫体以口沟相对,互相接合,此部表膜溶解,细胞质相通,大核逐渐瓦解消失,小核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一较大一较小的两个小核。二虫体互相交换较小的小核,与本身较大的小核融合成结合核,至此二虫体分开。此时虫体连续分裂二次成4个子虫,每虫仍是1大核和1小核,从接合生殖可看出小核在生殖中的重要作用。草履虫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当水中通电时(5V),虫体趋向负极一端;对0.5%食盐发生回避反应;对0.02%醋酸发生趋向性。这些均是对环境的适应性。
除大草履虫外,习见的草履虫还有双核草履虫(P.aurelia),体最长仅180微米,具1大核2小核;绿草履虫(P.bursaria),体形似足,扁平,体长100~150微米,由于有虫绿藻(Zoochlorellae)共生,故体呈绿色;多核草履虫(P.multi-micronucleatum),为草履虫中最大的,长可达330微米,具1大核,4个或更多小核,3~7个伸缩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