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互联网
75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造成起搏及/或冲动传出障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虽然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老年人。常见于特发性退行性硬化、冠心病、急慢性炎症、心肌病及手术后创伤,个别为家族性。主要表现为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变性、坏死、纤维化或脂肪化,退行性硬化,淀粉样变,甚至钙化,导致起搏及/或传导功能障碍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1.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为此征的最早表现,不管白天晚上、饭前饭后或活动前后,心率始终缓慢,约占病窦征的70-80%。 2.窦性静止:可出现由于窦性静止所造成长P-P间期,且与基本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 3.窦房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仅可显示莫氏Ⅰ型或Ⅱ型窦房阻滞。 4.慢-快综合征:在以上三型的基础上,反复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或颤动者称慢-快综合征。 5.双结病变:在一、二、三型的基础上,如不能及时出现交界性逸搏(逸搏周期>1.5秒)或交界区心率<40次/分者,称为双结病变。 6.全传导系统缺陷:同时兼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者,称为全传导系统缺陷。 本征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脑、心、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为主,如乏力、头昏、失眠、易激动、胸痛、心悸、胸闷、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多见,重者可致昏厥,部分病例可发生猝死。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典型心电图特征及/或实验室检查阳性,可做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之诊断。但必须排除药物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因素。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如心肌炎、心肌缺血。 2.避免一切减慢心率的药物:如心得安、异搏定、奎尼丁、乙胺碘夫酮、洋地黄等。 3.心率减慢伴明显症状时,可静脉应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 4.可使用烟酰胺; 5.反复发生心源性昏厥者应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特殊治疗:反复发作心源性昏厥者应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VVI型适用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双腔起搏:适用于同时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功能较差者;AAI起搏:适用于无房室传导阻滞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尤为慢-快综合征者。 病窦综合征心跳慢患者有症状时时,尤〈40次/分时,应以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使心率维持在60次/分以上。
辅助检查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为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为t解心脏窦房结功能如何,必须做心脏电生理检查。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至50-60次/分,无黑蒙及昏厥发作,或安置了人工心脏起搏器者。 2.好转: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偶有黑蒙及昏厥发作。 3.无效:治疗后无好转,常发生昏厥。
临床表现
1.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为此征的最早表现,不管白天晚上、饭前饭后或活动前后,心率始终缓慢,约占病窦征的70-80%。 2.窦性静止:可出现由于窦性静止所造成长P-P间期,且与基本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 3.窦房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仅可显示莫氏Ⅰ型或Ⅱ型窦房阻滞。 4.慢-快综合征:在以上三型的基础上,反复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或颤动者称慢-快综合征。 5.双结病变:在一、二、三型的基础上,如不能及时出现交界性逸搏(逸搏周期>1.5秒)或交界区心率<40次/分者,称为双结病变。 6.全传导系统缺陷:同时兼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者,称为全传导系统缺陷。 本征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脑、心、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为主,如乏力、头昏、失眠、易激动、胸痛、心悸、胸闷、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多见,重者可致昏厥,部分病例可发生猝死。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典型心电图特征及/或实验室检查阳性,可做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之诊断。但必须排除药物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因素。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如心肌炎、心肌缺血。 2.避免一切减慢心率的药物:如心得安、异搏定、奎尼丁、乙胺碘夫酮、洋地黄等。 3.心率减慢伴明显症状时,可静脉应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 4.可使用烟酰胺; 5.反复发生心源性昏厥者应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特殊治疗:反复发作心源性昏厥者应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VVI型适用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双腔起搏:适用于同时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功能较差者;AAI起搏:适用于无房室传导阻滞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尤为慢-快综合征者。 病窦综合征心跳慢患者有症状时时,尤〈40次/分时,应以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使心率维持在60次/分以上。
辅助检查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为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为t解心脏窦房结功能如何,必须做心脏电生理检查。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至50-60次/分,无黑蒙及昏厥发作,或安置了人工心脏起搏器者。 2.好转: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偶有黑蒙及昏厥发作。 3.无效:治疗后无好转,常发生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