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认识口腔溃疡

互联网

653

所谓口腔溃疡就是俗称的「破嘴」,临床上可以见到口腔黏膜发生一到数个散在性表浅的小溃疡,局部会有灼热疼痛的感觉,通常在七到十天后即可痊愈。不过,有些人非常容易反复发作,往往旧的口疮还未愈合,新的口疮又群集而生,真令人苦恼不已;有些人的病史甚至可长达二、三十年之久。

嘴破火气大,原因一箩筐,劳累、睡眠不足、饮食、服药、内分泌失调都有关,到底什么原因会造成口腔发炎呢?虽然至今医学仍无定论,不过临床上观察到内分泌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医疗上的副作用、或饮食习惯不良等关系,均十分密切。

其诱发因素可由睡眠不足、劳累过度、精神紧张、或因偏食、消化不良、便秘及吃东西时不慎咬伤而起,也可能因为服用药物不当,或局部放射线治疗(如头颈部肿瘤)而引起;此外,某些女性朋友则容易于月经周期来临前好发。

口腔炎的发病年龄从小孩到老人都有,但好发于青壮年期,其中又以女性为多,男女比约为三比二。每个人在这一生当中,或多或少都曾罹患过口腔炎,假如口舌生疮的人就是你,那么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口舌生疮只是偶尔发作,而且数量也不多,溃疡持续的时间不长,(在二周以内可以自行恢复),愈合后不留疤痕者,那么大可以不必在意;只需局部点药(中、西药皆有效,如本院特制的吹喉散等)即可。

局部点药的好处是可以缓解疼痛,局部消炎消肿,并促进溃疡伤口早日愈合。如果你的口腔溃疡经过三周以上仍未愈合,或口腔内任何部位发现有白斑的现象,那么你可要小心了?这时应立刻就医检查,因为它有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中医讲究治本,从改善体质着手证型不同,溃疡数量、形状、颜色、疼痛程度有别,治疗前宜先分辨至于那些容易反复发作、溃疡数目又多、又痛的病人,该如何治疗呢?以中医的观点而言,这些人多半体质有所偏颇,或偏寒或偏热,才会造成口腔溃疡不断反复发作。

要减少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唯有改善体质,方是治本之道。中医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首先应分辨病人是属于实证?或是虚证?若属于虚证,必须进一步分辨是属于虚火型的?还是虚寒型的?这样的分类是因为所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或步骤有所差异。

同样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人,绝不是别人吃有效的中药,你拿来照吃,就一定会奏效,外用药除外。从中医的观点看来,两个属于不同类型的病人,所需的治疗当然也有别。至于这些不同的证型各有什么特色呢?大致可分类如下:

(一)属于实火型的:其口腔溃疡的数目较多,疼痛比较剧烈,溃疡周围的黏膜充血、水肿的情形也较为严重;因此人会觉得烦燥、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较黄、体内有烘热感或发烧的情形,舌头看起来比较红。

(二)属于虚火型的:这类病人其口腔溃疡的数目较实火型为少,感觉上比较不那么疼痛,溃疡周围的黏膜也不及实火型般红肿,但常合并有心烦、睡不着觉、口干舌燥、喉咙痛和腰膝酸软无力,舌头看起来红红的,可是却十分干燥。

(三)属于虚寒型的:这类病人的口腔溃疡也是不断反复发作,但是全身的状况和前两型显然有别。他们的脸色看起来比较苍白、甚至嘴唇舌头一点也不红润,一副疲倦、懒得说话的样子;有些人甚至会觉得很怕冷,手脚也常是冰冷的。

以上这三种类型只是很概略的分法,事实上,有些病人的状况可能并不是那么典型,某些人甚至是好几种的混合型。

临床上,常可见到这样的情形,一般人常以为口舌生疮,一定就是火气大(即中医所谓的实火型),因此拼命吃一些降火的食物或药物,假设这个病人真是因为火气大而引发,那么这些食物、药物或许还真能奏效;假设这病人是属于虚寒型的,吃了这么多寒凉的药物或食品,这下可就糟了;病人可能未蒙其利却先受其害,不但口腔溃疡没治好,也搞得元气更虚,肠胃更弱。因此只要是吃中药,都应该请教中医师,千万别自作聪明,反而吃错药。

如何预防复发,就要多喝水、休息,常吃清淡水果、多做运动注意以下各点,当能减少发作的情形:

一、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二、生活作息: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

三、饮食方面:少吃辛辣、油炸、高热量又口味重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的畅通。

四、多运动、注意口腔卫生:可以减少复发的次数,以及避免口腔溃疡处产生续发性感染。

五、放射治疗的保养:若是因头颈部癌症,须接受放射线治疗时,应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和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持续给予滋阴降火的中药数个月,以减轻放射线对整个口腔黏膜及唾液腺的伤害。

六、经前的保养:女性于月经前容易好发口腔溃疡,不妨于经前酌量服一点退火食物或药物,也可以避免发作。

七、吃东西的速度不要太快,以免不慎咬伤造成溃疡。病发期间应多喝水,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并以细软食物为宜,食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洁口腔。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