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自切

互联网

943
<font><b>自切</b> </font> <font> autotomy 动物被敌方捉住副肢或尾部时,或者这些部分受到破坏时,可自行将该部分断离而放弃,此现象称为自切。多见于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蚯蚓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海星类)、甲壳类(特别是十足类)、盲蛛类、昆虫类(大蚊类、直翅类)等,脊椎动物中,蜥蝎也进行尾部的自切。与假死反射同样,大都可认为是对侵害刺激的逃避反射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称为防御性自切(德Schutzauto-tomie)。将蟹的一种Carcinus maenas的步足用木制镊子夹住,虽不能引起自切反射(autotomy refl- ex),但若使蟹的大敌真蛸的腕吸在其步足上,则立刻发生自切,可见对引发刺激也具有特异性的情况。一般来说,通过远位部的剪断、稍强的电流和加热等人为刺激,可以诱发自切反射。多数情况下,自切仅出现在预定脱离节这种特定的部位(蟹的步足为基节、底节的连接部;蜥蝎尾有几个地方,但都是椎骨中间部位)。脱离节多具有防止出血的隔膜装置以及迅速愈伤能力和再生能力。蚯蚓的身体没有脱离节。切断是由于脱离节或附着于离断部的特殊肌肉(蟹是基节内的伸肌,蚯蚓是体壁的环状肌)的主动性收缩,故麻醉后,机械地进行强力牵拉也不能引起自切而离断。反射中枢,蟹位于胸部神经节内,实验中如果刺激该部时,则所有步足都能发生自切。蜥蝎的自切是靠脊髓反射。虫类的节片和头足类交接腕那样承担生殖产物的体部离断以及涡虫类、蚯蚓等引起个体增殖的体分裂,则常称为生殖自切(reproductiveautotomy)。</font>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