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须腕动物门

互联网

1681

须腕动物门

  须腕动物门 (Pogonophora) 动物界的1门,是唯一没有口和消化管的非寄生三胚层无脊椎动物。细长的触手是须腕动物门的主要鉴别特征。须腕动物与其他动物类群的触手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微小的羽枝,这些羽枝系由单一的表皮细胞延长而成,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营底埋生活,分布于世界各大洋。

  须腕动物栖居在几丁质-硬蛋白构成的栖管内。栖管外表细如玉米须或较粗;大多数属的栖管具褐色或黄色的色带。动物身体细而长,其多数种类的宽度(直径)不到1毫米,但体长却为体宽的100倍以上。须腕动物的身体前后共分为4部分:①触手区,系动物体的前部(前体),具细长的触手,触手由圆形或三角形的位于触手区背面的头叶基部腹面伸出,从单一的螺旋形触手到多达200根以上排列成螺旋形圆柱体的触手。②系带区(中体),又称腺体区,位于触手区和生殖区(后体)之间,较短,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几丁质-硬蛋白构成栖管,在腹面有几丁质系带,当虫体以栖管前端伸出时,系带可依附在管壁上以支持虫体的活动。③生殖区,又称躯干部,极长,位于系带区之后,具许多外乳突和其他几丁质附着构造。④尾体,系动物体后末端的分节区。尾体系由5~23个体节构成,内部具隔膜,外部具刚毛,与环节动物的体节相似。尾体及其刚毛的功能可能是使动物锚定在栖管内,并有助于动物在海底淤泥中凿穴活动。尾体结构脆弱,当动物被外力拉于海底淤泥时,易与动物体断开而留在海底。

  须腕动物的肌序发达而不变。大多数肌肉为平滑肌,但心脏和血管的肌肉具横纹,类似于软体动物的喷门肌。动物体前端的触手区、较短的系带区和很长的生殖区以及末端的尾体4部分内都有腔隙。触手区有一袋形体腔囊,向前通向头叶和触手体腔,并有一对体胶管开口于两侧。系带区体腔囊长,无体胶管,但有许多管状腺体。体后部的生殖区有一对很长的体腔囊,其体腔管很发达,而且变为生殖管,其对外开口部为生殖孔。尾体内的体腔囊由隔膜分节。前后体之间都由隔膜隔开。所有体区的体胶囊均未发现腹膜性质的内膜,因此须腕动物的体腔囊并非是真正的体腔。

  据A.B.伊万诺夫等人的研究,触手是须腕动物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器官。当动物由栖管管口伸出触手时,它便用触手捕获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碎屑。触手的排列方式和触手的表面构造,对须腕动物捕获、消化和吸收食物颗粒起着重要作用。须腕动物的触手都排列成圆柱体;这种圆柱体或由若干平直的触手作环形排列而成,或由单一(西伯加虫属)或许多(旋腕虫属)触手作螺旋形排列而成。无论作环形排列或螺旋形排列,触手表面的羽枝都面向圆柱体的内面。触手表面的纤毛激动水流从动物体前区流向后区。所收集的食物颗粒可能直接由触手表皮进行体外消化和吸收。吸收以反浓度梯度的方式实现,也可借有限的胞饮和吞噬补充。尽管触手表皮具类似其他动物吸收细胞那样的细绒毛表面,但至今尚未获得任何体外消化的直接证据(未发现消化酶)。

  触手可能是须腕动物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须腕动物具闭管式循环系统。动物体的背腹中央有背血管和腹血管。腹血管在触手区扩大成心脏,从心脏分出血管入触手,每一触手有向心、离心两血管,分别为血液流入及流出管。血液在腹血管内由体后端流向前端,在背血管内侧由体前端流向后端。血液由心脏压入触手血管,然后由触手流入背血管。须腕动物的血液为红色,血液内有无核小体、圆形或椭圆形淋巴球。须腕动物在动物体触手区第一对体腔管兼有排泄功能,两管在消化部有很多毛细管与体腔相通,并有弯曲的排泄管,紧贴背血管。排泄物由触手区两侧的体胶管孔排出体外。须腕动物在动物体触手区背面头叶内有一主神经节,在主神经节的两侧,各有一条主神经索伸向体后,在表皮基底层内有上皮内神经。

  须腕动物系雌雄异体;生殖孔的位置是其唯一的性别特征。生殖腺成双,圆柱形,位于生殖区的侧面。雄生殖孔开口于生殖区靠近系带区腹面的生殖突上,雌生殖孔开口于生殖区的中部。雄生殖管的末端部分把精子收集在精荚内;精荚具长尾。须腕动物的精子运输过程至今尚未观察到,但已知西伯加虫属的精荚是以触手运送至栖管管口的。受精过程尚未观察到,但在雌虫栖管内发现了发育的幼虫。卵子在雌虫栖管内孵育。卵子两侧对称;卵圆形或椭圆形,富含卵黄。卵裂方式是由辐射型或螺旋型发展而来的两侧对称型。无囊胚腔,以外包法形成原肠腔。从栖管收集到的后期胚胎具许多卵黄和两个纤毛环带。幼虫活动能力小,在附着以前一直呆在母虫栖管内。至于幼虫离开母虫栖管后,究竟借水流漂浮或是立即下沉到海底,尚不清楚。

  绝大多数须腕动物都栖息于海底淤泥中,生活在直立的栖管内。它们通常密集成群;有时数量多达每平方米200条。极少数种在烂木或其他碎屑间构筑栖管。栖管很长,一般长达10~85厘米,有的甚至超过2米。在栖管管壁上,常有腔肠动物、海绵和苔藓虫等附着。

  须腕动物几乎全为深水生物,其栖息深度均在100米以下,个别种能分布于深达9735米的海沟底,在高纬度地区常栖息于较浅的水域,而在低纬度地区则生活于深海海沟内。大多数须腕动物都分布于大陆坡以及大的岛屿周围,这和它们的营养方式密切有关。须腕动物可以从其他栖息地周围的淤泥中吸收溶解的有机质,因此须腕动物分布最多的海区,经常有大量的有机质;而这些有机质与海流的流向、流速和底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平洋西北部水域和印尼马来海域有着极为丰富的须腕动物。太平洋东部、印度洋、大西洋西部以及南极水域也有须腕动物的分布。中国东海也发现了须腕动物。

  在未发现尾体以前,动物学家普遍认为须腕动物是后口动物,动物体分为3区(前体、中体和后体),它们的一般体制似乎类似于羽鳃类的半索动物。然而,须腕动物尾体分节,具刚毛,其刚毛又与环节动物多毛类的相似,中胚层具分节现象。因此在1964年尾体发现以后,许多动物学家认为,这3个特征表明须腕动物在系统发育中处于原口动物的地位,更接近于环节动物。可是,另一些动物学家认为,在动物系统演化中,须腕动物是介于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中间类群,或者说须腕动物是沿着一条独立的演化道路进化的动物类群。

  根据触手区体胶囊的形状、两体腔管的相对位置和精荚的形状差异,须腕动物分为两个目;又根据栖管前端的软硬、触手的多少及其排列方式(或类型)、系带区和生殖区之间有无明显的界限、生殖区前后是否粗细均匀、体壁乳突的类型、栖管的色泽和色带类型以及表面环纹存在与否、表皮噬菌斑(plaques)存在与否及其形状等鉴别特征,须腕动物共分为6科18属。现已发现了80多种。须腕动物的分类系统如下:

  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

  须腕动物纲(Pogonophora)

  无角板目(Athecanephria)

  寡腕虫科(Oligobrachiidae)

  寡腕虫属(Oligobrachia)

  蚕须虫属(Nerelinum)

  布腕虫属(Birsteinia)

  粗腕虫属(Crassibrachia)

  单腕虫属(Unibrachia)

  西伯加虫科(Siboglinidae)

  西伯加虫属(Siboglinum)

  拟西伯加虫属(Sibiglinoides)

  角板目(Thecanephria)

  多腕虫科(Polybrachia)

  多腕虫属(Polybrachiidae)

  嘎拉帖虫属(Galathealinum)

  绿须虫属(Choanophorus)

  七腕虫属(Heptabrachia)

  环腕虫属(Cyclobrachia)

  津氏虫属(Zenkevitchiana)

  硬须虫科(Sclerolinidae)

  硬须虫属(Sclerolinum)

  瓣形缨腕虫科(Lamellisabellidae)

  瓣形缨腕虫属(Lamellisabella)

  管腕虫属 (Siphobrachia)

  旋腕虫科(Spirobrachiidae)

  旋腕虫属(Spirobrachia)

  M.韦布(1969)根据其发现的新属Lamellibrachia曾提出把须腕动物分为系带纲Frenulata和无系带纲Afrenulata,前者包括所有在1969年以前发现的须腕动物,后者含有一目Vestimentifera和Lamellibrachia一属。1980年M.L.琼斯在科隆(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深海底热泉口发现一巨大蠕虫,命名为Raftia pachyptila,隶于Vestimentifera,使此目增加至两属3种。但某些学者(1988)认为Vestimentifera应隶于环节动物或应独立成一个新的门类——前庭动物门(Vestimentifera),至今未取得一致意见。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