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克林托克与Ac—Ds系统

互联网

2743
早在1932年,美国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 B)就发现玉米籽粒色素斑点的不稳定遗传行为,1951年她首次提出了可在染色体上移动的“控制元件”或称控制因子(controlling element)的概念。一个控制因子整合在一个基因座上,可以引起基因的一种新突变;当把控制因子准确地从染色体上切离以后,基因座的表型就恢复正常。在玉米里还发现有激活因子—解离系统(activator-dissociation sys—tern,Ac-Ds系统)等。这些元件都能在染色体上移动,有的元件没有自身产物,位于它所控制的基因座上,作为另一些发挥调节作用的因子的受体。调节因子可以自主移动,并支配受体因子的移动。麦克林托克提出基因可移动的概念时,被学术界认为有悖遗传学的传统观点,因而没有达成共识。直到在多种生物中证明基因确实可以移动以后,她的发现才得到公认,于1984年获诺贝尔奖。
玉米的控制元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自主移动的调节因子,能合成转座酶,并支配受体因子移动,如Ac-Ds系统中的Ac;另一类为非自主移动的受体因子,不产生蛋白质,如Ac-Ds系统中的Ds。Ac和Ds这两个因子都位于玉米第9号染色体短臂,在色素基因C的附近。当C基因附近有Ac而没有Ds时,C基因处于活化状态,玉米籽粒内有色素生成,籽粒是有颜色的。当D.s因子插入基因C并且Ac也存在的情况下,虽然Ds抑制基因C的活性,但由于在玉米胚乳发育期间有些细胞里的Ds因Ac存在而切离转座,所以这些细胞仍能合成色素,因而玉米籽粒出现色素斑点。当Ac不存在时,Ds固定在C基因处,C不再合成色素。玉米籽粒就没有颜色。
自主移动的Ac因子全长4.5 kb,有5个外显子,其产物是转座酶。Ac因子的两端是长11 bp的反向重复序列(1R),即5'CAC~GATGAAA…TTTCATCCL'TA3’。非自主移动的Ds因子比Ac因子短,长度为0.4~4 kb,它的中间有许多种长度不等的缺失。Ds的两端都有11 bp的反向重复序列,在插入位点上则有6~8 bp的正向重复序列。例如,Ds9只缺失194 bP,而Ds6则缺失2.5 kb。Ac、Ds的转座属于非复制机制,即不是复制一份拷贝后将拷贝转移,而是直接从原来位置消失。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