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抗恶性肿瘤药--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及分类

互联网

1981
网络
 

 

第四十九章 抗恶性肿瘤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世界各国医学科学领域中的重大科研课题,目前尚无满意的防治措施。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仍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者仍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抗恶性肿瘤药对癌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的选择性差别不大,因而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广泛而严重。另外,易产生耐药性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细胞动力学、免疫学的理论指导下以及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有显著的提高,并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

随着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如对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生长抑制因子(干扰素)、原癌基因(C-ras、H-ras、myc、fos)以及癌促进因子(phorbol酯)等的研究,新的抗恶性肿瘤药物及基因疗法已开始出现。近年来,对癌细胞分化诱导剂维甲酸(retinoids)的研究,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已取得较大进展,在临床初步试用,出现了可喜的苗头。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及分类

抗恶性肿瘤药的主要作用是杀伤癌细胞,阻止其分裂繁殖。兹先介绍其分类与细胞增殖动力学内容。

一、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及药物分类

(一)影响核酸(DNA,RNA)生物合成的药物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重要生命物质,它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而核苷酸的合成需要嘧啶类前体和嘌呤前体及其合成物,所以这一类型作用的药物又可分为①阻止嘧啶类核苷酸形成的抗代谢药,如5-氟尿嘧啶等。②阻止嘌呤类核苷酸形成的抗代谢药,如6-巯嘌呤等。③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如甲氨蝶呤等。④抑制DNA多聚酶的药,如阿糖胞苷。⑤抑制核苷酸还原酶的药,如羟基脲。

(二)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有烷化剂、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等。

(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有多种抗癌抗生素,如放线菌素D及蒽环类的柔红霉素、阿霉素等。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可分为①影响纺锤丝的形成纺锤丝是一种微管结构,由微管蛋白的亚单位聚合而成。长春碱类和鬼臼毒素类属本类药物。②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如三尖杉酯碱。③干扰氨基酸供应的药物 如L-门冬酰胺酶。

(五)影响激素平衡发挥抗癌作用的药物

有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 、雌激素等。

  

图49-1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

二、对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

  肿瘤组织主要由增殖细胞群和非增殖细胞(G 0 )群组成(见图49-2)前者可不断按指数分裂增殖,这部分细胞在肿瘤全部细胞群的比例称为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增长迅速的肿瘤(如急性 白血病 等)GF值较大,接近1,对药物最敏感,药物疗效也好;增长慢的肿瘤(如多数实体瘤),GF值较小,0.5~0.01,对药物敏感性低,疗效较差。同一种肿瘤早期的GF值较大,药物的疗效也较好。

图49-2 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示意图

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cycle non-specific drugs)主要杀灭增殖细胞群中各期细胞,如烷化剂。它们对小鼠骨髓干细胞和淋巴肿瘤细胞的量效曲线都呈指数性,其中氮芥和丝裂霉素选择性低(杀伤两类细胞的曲线斜率很接近),而大多数其他烷化剂选择性较高(表现于对两类细胞的量效曲线的斜率相差较大,见图49-3A,B)。

图49-3 各类抗肿瘤药杀灭小鼠骨髓干细胞及淋巴瘤细胞的量效曲线

2.周期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specific drugs)仅对增殖周期中的某一期有较强的作用,如抑制核酸合成的药对S期作用显著;长春碱等作用于M期。这类药物对骨髓及瘤细胞的量效曲线也随剂量增大而下降,但达到一定剂量时即向水平方向转折,成为一个坪,即再增加剂量,不再有更多的细胞被杀死(见图49-3C)。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