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互联网

837
佚名
 

 

重点内容:
1. 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概念

2. 寄生虫的生物学

3.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科。
    人体寄生虫学由医学原虫学(medical protozoology)、医学蠕虫学(medical helminthology)和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三部分组成。

    学习本门课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消灭病原寄生虫所致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

一、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概念>一、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概念 1. 共生现象(symbiosis):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均受益。
 
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对另一方无益无害,称为共栖。
 
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称寄生。
 
2. 寄生虫(parasites) 
概念   属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而寄生虫属其中的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原生生物。
 
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的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与节肢动物门,及单细胞原生动物亚界中的肉足鞭毛门、顶复门及纤毛门。
 
命名:二名制,即属名+种名 如: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 Schaudinn,1903)
 
3. 宿主(host)  属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4. 寄生虫病
 
二、寄生虫的生物学

1. 生活史(life cycle)   寄生虫完成一化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2. 寄生虫的类别
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
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
偶然寄生虫(accidental parasite)
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
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长期寄生虫(pernanent parasite)
暂时性寄生虫(temporary parasite)
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
 
3. 宿主的类别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储蓄宿主(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某些寄生虫(一些蠕虫的成虫和原虫某一发育阶段)即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授给人,从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如:血吸虫、人和牛的关系。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or transport host)
 
4. 宿主特异性、宿主转换与世代交替
host specficity:寄生虫由于长期过寄生生活,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因而必须选择性地寄生于宿主,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的宿主特异性。

寄生虫的生活多种多样,有的不需要中间宿主,为直接型;有的寄生虫的幼虫则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为间接型生活史,这类寄生虫完成生活史就要转换宿主,称为宿主转换。

世代交替:有的寄生虫生活史中仅有无性生殖,有的仅有有性生殖,有的则兼有以上两种生殖方式才能完成一代的发育,即存在生殖方式的交替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三、寄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致病机制)
① 夺取营养 ② 机械损伤 ③ 毒性和抗原物质的作用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包括: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变态反应二方面的内容。
①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②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① 消除性免疫 ② 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premunition);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三)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自学)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掌握几个概念:带虫者(carrier);隐性感染;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五、寄生虫病的诊断、流行与防治(自学)

六、学习寄生虫学的方法

如何学好医学寄生虫学

王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已经不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导疾病。因此,长期以来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对寄生虫病重视不够,结果导致误诊、漏诊。事实上,很多寄生虫病仍广泛存在;而且,随着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艾滋病的泛滥,某些寄生虫病有抬头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医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医学寄生虫学的学习已经势在必行!
    那麽,如何才能学好医学寄生虫学这门课呢?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作为一名年轻教员,我个人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结合。
    首先,将“医学”和“寄生虫学”有机结合。既然是“医学”,就离不开“病”和“病人”;既然是“寄生虫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就离不开形态和生活史。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地到课本、到图书馆、到临床去寻找有关“病”和“病人”,看一看这些病的特点和表现。接下来就是思考这种病的诊断和治疗了,这就有必要去研究引起这种病的寄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最后去探讨二者的关系。由此可见,只有将“医学”和“寄生虫学”有机结合才能学得系统、学得活、学得实用。   
    其次,将“大课”(理论课)和“小课”(实验课)有机结合。医学生任务重、时间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医学寄生虫学的特点之一是“好懂不好记”、“好学不好考”。所以,学生最好力争在“大课”理解一切、牢记一切;在“小课”加深理解、巩固理论。“大课”记好知识点,“小课”看好虫子形。这样,“大、小课”外,学生基本上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用来复习这门课了。
    最后,将“课堂学习”和“参与研究”结合起来。学生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适量参与一些教研室的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开发思维、 培养创造性。这两者的有机结合非常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当然这一点需要教研室创造条件。
    总之,学好医学寄生虫学学要教员和学生双方面的努力。但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主体还是学生。我衷心地祝愿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医学寄生虫学”界的专家!

思考题:

1. 寄生虫抗原的特点是什么?

2. 为什么寄生虫感染免疫大多为非消除性免疫?

3.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有哪些?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