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薄层层析法的起源及发展三个阶段

互联网

3260
相关专题
薄层层析(TLC)技术

薄层色谱技术又称为薄层层析 法,是20世纪50年代从经典柱色谱法及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平面色谱技术;至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对薄层色谱法在使用器材的规格、操作方法及术语使用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使该方法日趋成熟和完善,广泛地应用于中药及其制剂中各类化学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近20年来,人们对薄层色谱法在缩短分离时间、提高分离效率、提高检测灵敏度、保证定量精度及扩大应用范围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现代薄层色谱借助于高科技与计算机技术已发展到仪器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与其他色谱技术联机化的阶段,可以说是目前众多色谱技术中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一种分离技术。总结薄层色谱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将其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起步阶段

薄层色谱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有人曾用明胶薄层分离盐酸和硫酸,也有人分离酶。其后于1938年由N.A.Izmailor和M.S.Schraiber首次使用在显微镜载玻片上涂布的氧化铝薄层用微量圆环技术分离了多种植物 酊剂中的成分,这是目前认为最早的薄层色谱法。以后有少数几篇类似的报道,有的用吸附剂板,有的用浸渍有吸附剂的纸,但进展不大。至1949年J.E.Meinhard和N.F.Hall报道了以淀粉为黏合剂的氧化铝和硅藻土板进行无机离子的分离,启发了J.G.Kirchner等人使用硅胶为吸附剂,煅石膏为黏合剂,制成较牢固的薄层板,并用类似于纸色谱的上行展开方式,进行了挥发油成分的分离。在此法中可以进行双向展开,也可用显色剂显示无色组分的斑点,这种方式将柱色谱与纸色谱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奠定了薄层色谱的基础。1951~1954年发表了一些研究报告,此时Kirchner将其称之为“色谱条”(chromatostrip),R.H.Reitsema则将其称之为“色谱板”(chromato—plate)。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摸索,现已初步形成了用薄层色谱板进行成分分析的薄层色谱法。

2.推广普及阶段

20世纪50年代薄层色谱法已初具规模,但此法得到普遍承认和使用则还是1956~1958年以后的事。在此期间,E.Stahl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吸附剂硅胶的规格、性能、薄层厚度等对于分离的影响筹方面得到了总结性的结论,而生产厂家联邦德国的Desage和Merck也开始供应薄层分离用的硅胶和涂布薄层的涂布器及其他有关设备,使分离结果的重现性得到较好的保证。尤其是在Stahl的《薄层色谱手册》一书于1965年出版后,薄层色谱技术得以宣传介绍,从此被广泛使用,并正式采用了薄层色谱法的名称,由欧洲向世界各地推广,应用方法日趋成熟和完善。此时,我国的医药学界也开始推广使用薄层色谱法,并利用该项技术对中药中各类化学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3.发展提高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色谱法开始是以一种分离方法出现的。复杂的混合物通过装有吸附剂的柱管可以被分离成一条条的色带,从而可以取下、溶出、获得纯的组分。其后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薄层色谱法逐渐成熟,进而成为一门专门学科。它集分离、分析于一体,简便、快速、微量,成为分离分析复杂混合物的理想方法之一,在许多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各国药典收载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采用薄层色谱鉴别的品种超过50%的即有德国、法国、英国、瑞士及欧洲药典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1990年版开始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的品种数目逐版大幅度增加。薄层色谱法在国家标准中及新药研制中的大量应用,充分证实了该方法对于鉴别成分复杂的中药是简便有效的手段,它解决了许多其他分离分析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难题,有力地推动了中药鉴别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因为该项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广泛使用,也有力地推动了医药、卫生、生化、天然有机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提高,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历程中,起到了较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借助于高科技与计算机技术的介入,薄层色谱技术已在原有基础上进人了仪器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与其他色谱技术联机化的快速发展和提高阶段。随着薄层色谱技术的不断完善,在今后的中药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