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坏死后性肝硬变

互联网

946
佚名
 

 

坏死后性肝硬变(postnecrotic cirrhosis),相当于大结节型肝硬变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变,是在肝实质发生大片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

病因

1.肝炎病毒感染 现知大部为HBV感染,也有HBV与HDV复合感染。VEV的感染多在孕妇。患者多患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迁延数月至一年以上,则逐渐形成坏死后性肝硬变。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反复发作并且坏死严重时,也可引起。

2.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

病变

肉眼观,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有较大且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结节直径可达6cm。由于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常使肝变形(图10-48),肝左叶明显萎缩,右叶相对肥大隆起。

图10-48 坏死后性肝硬变

肝体积缩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粗大结节

镜下,肝小叶呈灶状、带状甚至整个小叶坏死,代之以纤维组织增生,形成间隔,将原来的肝小叶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和胆色素沉着。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较宽阔且厚薄不均,其中炎性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均较显著,这些均与门脉型硬变不同。但本型病情进展较慢,病程较久者在病变上亦不易与门脉性硬变鉴别。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