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反射和姿势反射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
互联网
3740
【实验目的】
1.观察人的前庭性眼震颤、姿势反射和动物一侧迷路破坏后引起的姿势改变。
2.了解内耳前庭器官在维持身体平衡和身体姿势中所起的作用。
【实验原理】
内耳迷路中的前庭器官是感受头部空间位置与运动的器官,通过它可发射性影响肌紧张,从而调节机体的姿势平衡和运动协调。当身体做直线加速运动或头部位置改变时或做旋转性的变速运动时,均可刺激前庭器官的感受器,发射性地改变躯体相应部位肌紧张的强度,以维持姿势的平衡。在做旋转变速运动时,还可发射性引起眼球震颤发射。当动物的一侧迷路被破坏后,肌紧张协调发生障碍,在静止和运动时会失去正常的姿势与平衡的能力,由于眼外肌肌紧张障碍,也会发生眼球震颤。
【实验对象】
人、蟾蜍、豚鼠。
【实验器材与药品】
小动物手术器械一套、探针、滴管、纱布、氯仿、乙醚、水盆、秒表、旋转椅。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前庭视反射
1.受试者端坐在旋转椅上,头直立并睁眼,检查人慢慢转动受试者360°,注意观察受试者的头如何转动――旋转性头震颤,才能保持其双眼凝视一点?注意受试者头转动的方向和旋转的关系。
2.做法同前,但使受试者头部固定不动。注意其眼的运动――即眼球震颤。注意眼球移动的方向与旋转方向的关系。
3.受试者端坐在旋转椅上,闭双眼,头部前倾约30°角,以便旋转方向与水平半规管相一致,水平半规管内淋巴因旋转而流动形成刺激。主试者以每2秒一周的速度连续等速旋转转椅10周,然后骤然停止转椅。请受试者睁开双眼,注意观察眼震颤现象、震颤方向并记录其持续时间。让受试者报告他所感觉到的转动方向及主观感觉(恶心、呕吐、眩晕)。
4.重复前一实验,但在停止旋转时,令受试者保持闭眼并让其伸出手臂用右手食指向前指。注意其手指移动的情况,然后收回手臂再伸出,观察移动情况。反复重复直至手指的漂移消失。确定旋转与手指漂动方向之间的关系(过指发射)。
5.令受试者以与上相同的速度,原地等速旋转10周,随后骤停。观察受试者旋转全过程、眼震颤现象、头部位置及躯干偏倾方向。
二、破坏蟾蜍的一侧迷路
1.观察蟾蜍正常的静止和爬行姿势及游泳姿势作为对照。
2.将蟾蜍躯干用纱布包裹,腹部向上握于左手手掌,用镊子揭开蟾蜍下颌向下翻转张开其口,用手术刀在颅底口腔粘膜作一横切口,分开粘膜,可看到“十”字形的副蝶骨,其左右两旁的横突即迷路所在部位。将一侧横突的骨质用刀削去一部分,可看到粟米粒大的小白点就是迷路(图22-1),将探针刺入小白点深约2 mm以捣毁迷路。静待数分钟后,观察动物静止和爬行时姿势的改变;将蟾蜍放入大水盆,观察蟾蜍游泳姿势的改变。可观察到动物头
部和躯干均歪向迷路。
图22-1 蟾蜍迷路的位置(×)
1.观察人的前庭性眼震颤、姿势反射和动物一侧迷路破坏后引起的姿势改变。
2.了解内耳前庭器官在维持身体平衡和身体姿势中所起的作用。
【实验原理】
内耳迷路中的前庭器官是感受头部空间位置与运动的器官,通过它可发射性影响肌紧张,从而调节机体的姿势平衡和运动协调。当身体做直线加速运动或头部位置改变时或做旋转性的变速运动时,均可刺激前庭器官的感受器,发射性地改变躯体相应部位肌紧张的强度,以维持姿势的平衡。在做旋转变速运动时,还可发射性引起眼球震颤发射。当动物的一侧迷路被破坏后,肌紧张协调发生障碍,在静止和运动时会失去正常的姿势与平衡的能力,由于眼外肌肌紧张障碍,也会发生眼球震颤。
【实验对象】
人、蟾蜍、豚鼠。
【实验器材与药品】
小动物手术器械一套、探针、滴管、纱布、氯仿、乙醚、水盆、秒表、旋转椅。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前庭视反射
1.受试者端坐在旋转椅上,头直立并睁眼,检查人慢慢转动受试者360°,注意观察受试者的头如何转动――旋转性头震颤,才能保持其双眼凝视一点?注意受试者头转动的方向和旋转的关系。
2.做法同前,但使受试者头部固定不动。注意其眼的运动――即眼球震颤。注意眼球移动的方向与旋转方向的关系。
3.受试者端坐在旋转椅上,闭双眼,头部前倾约30°角,以便旋转方向与水平半规管相一致,水平半规管内淋巴因旋转而流动形成刺激。主试者以每2秒一周的速度连续等速旋转转椅10周,然后骤然停止转椅。请受试者睁开双眼,注意观察眼震颤现象、震颤方向并记录其持续时间。让受试者报告他所感觉到的转动方向及主观感觉(恶心、呕吐、眩晕)。
4.重复前一实验,但在停止旋转时,令受试者保持闭眼并让其伸出手臂用右手食指向前指。注意其手指移动的情况,然后收回手臂再伸出,观察移动情况。反复重复直至手指的漂移消失。确定旋转与手指漂动方向之间的关系(过指发射)。
5.令受试者以与上相同的速度,原地等速旋转10周,随后骤停。观察受试者旋转全过程、眼震颤现象、头部位置及躯干偏倾方向。
二、破坏蟾蜍的一侧迷路
1.观察蟾蜍正常的静止和爬行姿势及游泳姿势作为对照。
2.将蟾蜍躯干用纱布包裹,腹部向上握于左手手掌,用镊子揭开蟾蜍下颌向下翻转张开其口,用手术刀在颅底口腔粘膜作一横切口,分开粘膜,可看到“十”字形的副蝶骨,其左右两旁的横突即迷路所在部位。将一侧横突的骨质用刀削去一部分,可看到粟米粒大的小白点就是迷路(图22-1),将探针刺入小白点深约2 mm以捣毁迷路。静待数分钟后,观察动物静止和爬行时姿势的改变;将蟾蜍放入大水盆,观察蟾蜍游泳姿势的改变。可观察到动物头
部和躯干均歪向迷路。
图22-1 蟾蜍迷路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