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血液检测新策略--李金明

互联网

725
<center> </center>

<font><span>卫生部<a target="_blank"><u>临床检验</u></a>中心研究员 李金明</span> </font>

<font><span> 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在中国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不断增多,人员流动日渐频繁,血液安全的宣传力度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a target="_blank"><u>健康</u></a>报社近日邀请行政管理、临床检验、疾病预防、法律等相关领域专家,对临床<a target="_blank"><u>输血</u></a>安全问题进行了研讨。</span> </font>

<font><span>  作为采供血机构,其质量目标无疑是要百分之百保证血液安全。但自从有了输血后,血液安全始终面临挑战。这是因为:</span> </font>

<font><span>  一、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二、现有检测方法有局限性。三、检测存在“窗口期”,即机体感染特定病毒后至血液循环中出现可检出的特异抗原或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现有的特异抗原或抗体<a target="_blank"><u>免疫</u></a>测定,HBV的检测“窗口期”约为56天,HCV约82天,HIV-1约22天。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现以HBV、HCV检测为例,谈谈血液检测的新策略。</span> </font>

<font><span>  HBV的抗原共有三种,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其中HBcAg完全作为HBV的结构蛋白;HBsAg只有极少部分作为结构蛋白,绝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中;而HBeAg一旦合成,即完全以游离形式进入血液。机体感染HBV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抗原就是HBsAg,并可长时间高浓度存在。所以HBsAg是血液筛查的必检项目。但在下述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1.血液中HBsAg浓度低于所用检测方法的测定下限之下,如感染初期、急性期后或恢复期、自限性感染末期的携带者等。2.编码HBsAg的HBV S基因突变。3.双抗体或双抗原夹心法“一步法”所致出现“钩状效应”。</span> </font>

<font><span>  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一是将HBsAg的免疫测定从“一步法”改为“二步法”,并适当延长温育时间。这样既可以避免“钩状效应”,也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二是针对HBsAg变异所致的漏检,采用多个单抗进行包被、多抗标记的方法来避免。</span> </font>

<font><span>  HCV是在1989年被发现的。机体感染HCV后,血液中先出现病毒核酸,然后出现丙肝抗原,再出现丙肝抗体(抗-HCV)。现在血液筛查检测的是抗-HCV。抗-HCV试剂的改进经历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代。由于抗-HCV检测试剂||所用的抗原较为复杂,同时机体针对这些抗原的特异抗体的出现及持续时间又各不相同,因此如何解决抗-HCV的稳定的抗原来源,以及适当的浓度配比及严格的原料质检方法,是提高抗-HCV检测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也发现,用不同试剂,同一份血液检测有的是阳性,有的是阴性。采用两种有互补作用的试剂进行血液筛查不失为减少抗体漏检的有效策略。第四代试剂就是抗原和抗体的联合检测,加入了丙肝核心抗原。</span> </font>

<font><span>  采用核酸检测(NAT)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转录介导的扩增(TMA)技术筛选献血员血液,可有效缩短“窗口期”。血液筛查病毒核酸检测的靶标主要有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展望未来,首先要对现有的筛查方法进行改进和补充,其次要进一步加强<a target="_blank"><u>实验室</u></a>检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span> </font>

<font> <span>  链接</span> </font>

<font><span>  NAT技术平台知识要点</span> </font>

<font><span>  混合样本检测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商品化NAT平台(包括全部国产试剂)均为混合样本检测模式。而优化的小样本混合检测模式,能够确保每一份NAT阳性报告均经过初筛和拆分复检两次确认。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血液浪费,能有效避免因假阳性造成的血液浪费。通常由于血小板假阳性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另一方面,还能有效保护献血者。因为按照国际惯例,NAT阳性的献血者将被排除在合格献血者人群外,意味着NAT假阳性会造成本应合格的献血者流失。</span> </font>

<font><span>  HIV-2 覆盖问题 目前国家强制要求血站现有常规酶免测试项目必须包括HIV-2型。因为伴随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HIV-2的感染风险已逐渐增加,将HIV-2检测纳入NAT平台很有必要。</span> </font>

<font><span>  HBV漏检问题 亚洲为HBV高流行区域,从实际血液样本中检出HBV阳性样本的能力对于NAT技术至关重要,过硬的NAT技术将能够大大降低漏检的机会。</span> </font>

<font><span>  临床应用经验问题 目前市面上有几家NAT平台,但其前期临床应用的情况差异巨大,有的只做过数量有限的注册临床试验,而有的则已借助地方支持尝试做了大量常规样本筛查。而选择合适的NAT平台,有利于保障NAT试点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得到的结果科学、准确,有助于帮助政府部门决策。</span> </font>

<font><span>  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010年5月最新发布的NAT筛查指导原则, 一旦出现单检结果阳性,该献血者将被直接排除在献血人群外,意味着单检带来的高假阳性率造成了珍贵献血者资源的损失。</span> </font>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